- 年份
- 2024(6407)
- 2023(9311)
- 2022(8326)
- 2021(7961)
- 2020(6657)
- 2019(15538)
- 2018(15582)
- 2017(29748)
- 2016(16334)
- 2015(18328)
- 2014(18246)
- 2013(18108)
- 2012(16375)
- 2011(14720)
- 2010(14558)
- 2009(13076)
- 2008(12548)
- 2007(10559)
- 2006(9132)
- 2005(7685)
- 学科
- 济(61663)
- 经济(61598)
- 管理(46849)
- 业(42457)
- 企(35484)
- 企业(35484)
- 方法(30072)
- 数学(25886)
- 数学方法(25591)
- 农(16761)
- 学(16480)
- 中国(14877)
- 财(14121)
- 环境(13953)
- 业经(13846)
- 地方(13342)
- 和(11887)
- 农业(11311)
- 理论(10963)
- 贸(10398)
- 贸易(10394)
- 划(10204)
- 技术(10096)
- 易(10067)
- 制(9381)
- 务(9311)
- 财务(9254)
- 财务管理(9238)
- 教育(8912)
- 企业财务(8754)
- 机构
- 大学(227244)
- 学院(225940)
- 管理(93628)
- 济(83767)
- 理学(82122)
- 经济(81819)
- 理学院(81193)
- 管理学(79773)
- 管理学院(79390)
- 研究(75130)
- 中国(53413)
- 科学(50176)
- 京(49087)
- 所(37753)
- 农(37641)
- 业大(37114)
- 财(35978)
- 研究所(35006)
- 中心(33562)
- 北京(31171)
- 江(30863)
- 范(30543)
- 师范(30278)
- 财经(29766)
- 农业(29470)
- 院(27805)
- 经(27110)
- 州(25863)
- 师范大学(24646)
- 技术(24182)
- 基金
- 项目(164974)
- 科学(128533)
- 研究(119324)
- 基金(118552)
- 家(103871)
- 国家(103025)
- 科学基金(88111)
- 社会(72542)
- 社会科(68609)
- 社会科学(68588)
- 省(64778)
- 基金项目(64477)
- 自然(59277)
- 自然科(57748)
- 自然科学(57734)
- 自然科学基金(56663)
- 划(54872)
- 教育(53779)
- 编号(49142)
- 资助(48384)
- 成果(38718)
- 重点(36771)
- 部(35361)
- 发(34928)
- 创(34138)
- 课题(33133)
- 创新(31752)
- 科研(31688)
- 计划(30299)
- 大学(30242)
共检索到3118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永涛 闵庆文 李文华
生态需水研究是目前生态学和水文学、水资源学研究的热点领域。植被生态需水研究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且对于指导区域植被生态恢复与生态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研有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与内涵、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植被生态需水是指为了保证植被生态系统能够健康维持,并确保其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正常发挥而必须消耗的一部分水量。在区域植被生态需水量的计算中,最关键的是对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某一植被类型生态需水定额的确定,目前常用的计算方法多是基于农业气象学原理的直接计算法。
关键词:
植被 生态需水 生态需水定额 进展与展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振寅 苏建荣 罗栋 李正红 陈晓鸣
干热河谷因自然环境条件恶劣而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难点,且一直是生态恢复的热点区域。本文从干热河谷的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植被恢复历史、恢复目标、植被种类筛选、恢复技术、人工植被生态评价等方面概括总结了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研究的进展与现状,并对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评述,提出未来研究应予重视或优先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恢复 进展 展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改玲 王青杵 石生新
以山西永定河流域及周边17个气象站点1957—2000年的气象资料为依据,在GIS支持下,从时空角度定量分析了山西永定河流域林草植被生态需水及其在不同植被类型、流域不同地区及植被生长期内的分配。研究结果表明:山西永定河流域植被建设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 628.5×106m3,对应的盈余水量为653.5×106m3,适宜生态需水量为2 709.5×106m3,对应的生态缺水量为427.5×106m3;降雨总体上能满足相应面积草、灌、乔植被生长期最小生态需水及草地适宜生态需水,基本满足灌木植被的适宜生态需水,不能满足乔木植被适宜生态需水;生态缺水较多的区域主要是大同、怀仁和左云等地,缺水时段集中在4...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建民 张香台 俞兆权
根据塔里木河和黑河流域典型植物的随机抽样研究,建立的干旱区非地带性植被生长与地下水位关系模型为对数正态分布,并计算得出干旱区典型植物生长与地下水位埋深关系。结果表明:植被在最适地下水位生长最好,合理的生态地下水位埋深应保持在2~4m之间。计算结果与干旱区石羊河实测及调查资料比较,当地下水埋深胡杨2.51m、柽柳2.29m、芦苇1.36m、罗布麻2.51m、甘草2.93m、骆驼刺2.84m时,相应盖度最高,模型与实测结果相符,对干旱区非地带性生态恢复和重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博 粟晓玲 马孝义
【目的】研究干旱地区天然植被的生态需水量,为区域生态用水与经济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针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降雨量少、植被退化、盖度降低等现状,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提出的干旱区受破坏非完全覆盖的天然植被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计算植被生态需水定额,扣除有效降雨后得到生态缺水定额,再结合遥感解译的不同类型植被的生态植被面积,获得植被生态需水量和生态缺水量。【结果】民勤县植被适宜和最小的生态需水量在枯水年分别为7 652.0万和4 045.3万m3,平水年分别为7 554.9万和3 994.0万m3,丰水年分别为6 546.3万和3 460.8万m3。植被适宜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文芳 陈存根 梁宗锁 马丽
对植被生物量的研究方法、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结论如下:①传统地上生物量的测定方法是收获法。在区域尺度上,传统的生物量测定方法缺乏可操作性,现代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区域尺度上,现代植被生物量的估算方法主要有观测估算法、遥感反演法和模型模拟法,3种估算方法各有利弊。②地下生物量测定的常用方法是土柱样方法,也可采用分层挖掘法。除此之外,通常还采用埋入土柱法和微根区管法,其中微根区管法是当今最先进的方法。③影响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因素有生物多样性、撂荒地演替阶段、土壤水分和营养、放牧强度等。如何最大限度利用影响地上和地下生物量的因素达到控制植被生物量的目的,是实际生产中应该考虑的。
关键词:
植被生物量 研究方法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史琰 葛滢 金荷仙 任远 屈泽龙 包志毅 常杰
城市植被是城市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一个重要贮存库。本综述期望促进对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理解。采用文献分析软件Hist Cite,分析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现状。重点评述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方法、碳固存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确定城市植被碳固存的研究重点。城市植被碳固存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2009年后研究活跃度增加。已有的研究热点集中在城市植被碳固存能力的地域性评估以及城市植被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研究。地面调查法和遥感估算法是研究城市植被碳固存的主要方法。目前城市植被碳固存的地面调查法主要参考了森林生态调查的方法体系。城市植被比自然森林具有更高的异质性,生长环境也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发展适用于城市植被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京涛 刘世荣
对蒸散研究方法的发展阶段及传统蒸散研究方法(水文学方法、微气象学方法、植物生理方法、模型分析方法、经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简要评述。同时详细介绍闪烁通量技术、遥感技术应用于蒸散研究的基本原理及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阐述新技术方法在蒸散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预测蒸散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蒸散 理论和方法 进展与展望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莫兴国 刘苏峡 林忠辉
生态水文学是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生态水文动力学模式是研究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对环境变化响应的重要工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莫兴国研究小组自主开发的VIP(Vegetation Interface Processes)模式(图1),是基于陆地生态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艳 李鹏 赵忠 张良恩 孙楠
通过对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等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过程的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分析,揭示了植被恢复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机制,阐明了植被重建的水土环境效应,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植被恢复重建的自然因素及其时间效应,提出了植被恢复的可能途径,同时对植被恢复的基础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陶陶
从分析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用地保护的重要性入手,在生态用地的界定与分类、规模量化与空间布局、生态服务价值估算与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生态用地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进一步开展我国生态用地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今后应重点加强5个方面的研究:1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生态用地界定和分类方法;2"生态最优"和"最少保护"合力下的生态用地规模量化;3刚性与弹性框架下的生态用地分类保护制度;4基于栅格数据格式的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和生态补偿机制;5不同尺度下生态用地的空间规划与地图综合。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甫园 王开泳 陈田 李萍
城市生态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人文地理学、城市规划、生态学等的交叉研究领域。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全面分析,界定了城市生态空间的概念,总结了国内城市生态空间研究进展和局限,指出国外研究在城市生态空间对居民福祉作用与机理,生态空间感知、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生态空间的经济与社会文化影响及其机理,生态空间治理方法与原理,公平理念指引下生态空间格局及其优化等5个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空间分析、心理感知与社会调查等多方法的应用。基于国内研究局限,借鉴国外研究进展,提出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应以居民福祉为核心,重视加强社会—生态空间的交互关系与机理研究,推进生态空间格局公平性及其规划模式研究,加强城市生态空间的空间治理与优化调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注重融入人文—经济地理研究思想及其综合方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马进
园林地被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有关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对园林地被植物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得到推广。从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引种、筛选、适应性、耐性和育种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试提出我国园林地被植物在将来研究中,应加强生物生态学特性、景观效果、种质资源库建立和基础理论、新品种创新、野生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保护和产业化水平等几个方面研究工作。参56
关键词:
园林植物学 地被植物 研究进展 综述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永梅 陈慧颖 张景慧 盛芝露 李恩贵 刘鸿雁
植物属性地理学是植物地理学的一个新兴研究方向,研究植物属性的地理分布规律。目前与植物属性地理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植物属性的多尺度表达、植物属性的权衡关系和属性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三个方面。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种子质量、植物高度、茎密度是最受关注的植物属性。植物属性需要在植物个体水平上进行测量,然后基于群落内物种相对优势度的加权平均上推到群落水平。植物属性权衡关系主要包括叶片经济型谱及属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权衡关系研究。全球植物属性数据库的丰富与共享,推动着植物属性地理学的蓬勃发展。当前的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