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9)
- 2023(9625)
- 2022(7837)
- 2021(7037)
- 2020(6118)
- 2019(13352)
- 2018(13399)
- 2017(25502)
- 2016(13847)
- 2015(15252)
- 2014(15158)
- 2013(15177)
- 2012(13925)
- 2011(12419)
- 2010(12847)
- 2009(12143)
- 2008(12669)
- 2007(11748)
- 2006(10412)
- 2005(9445)
- 学科
- 业(81287)
- 企(64744)
- 企业(64744)
- 济(60785)
- 经济(60704)
- 管理(51768)
- 农(44690)
- 农业(29889)
- 业经(27250)
- 方法(24671)
- 财(21240)
- 务(17044)
- 财务(17023)
- 财务管理(17013)
- 数学(16985)
- 数学方法(16746)
- 企业财务(16077)
- 技术(15523)
- 制(14082)
- 策(14008)
- 中国(13571)
- 和(12134)
- 理论(12026)
- 划(11807)
- 体(11666)
- 学(10909)
- 企业经济(10566)
- 经营(10447)
- 农业经济(9919)
- 贸(9894)
- 机构
- 学院(209057)
- 大学(198815)
- 济(87294)
- 管理(85934)
- 经济(85691)
- 理学(74190)
- 理学院(73502)
- 管理学(72339)
- 管理学院(71989)
- 研究(65433)
- 中国(54774)
- 农(53698)
- 京(41689)
- 科学(41036)
- 农业(40764)
- 财(39298)
- 业大(37135)
- 所(33922)
- 江(33725)
- 中心(31465)
- 财经(30975)
- 研究所(30552)
- 经(28003)
- 经济管理(25990)
- 州(25851)
- 北京(25732)
- 农业大学(24862)
- 经济学(24362)
- 省(23673)
- 范(23598)
- 基金
- 项目(135655)
- 科学(107719)
- 研究(99071)
- 基金(98843)
- 家(85981)
- 国家(85027)
- 科学基金(74352)
- 社会(63837)
- 社会科(60055)
- 社会科学(60039)
- 省(55756)
- 基金项目(53392)
- 自然(48775)
- 自然科(47663)
- 自然科学(47650)
- 自然科学基金(46850)
- 划(44166)
- 教育(42746)
- 编号(41030)
- 资助(38789)
- 业(34975)
- 创(31089)
- 成果(30901)
- 发(30223)
- 农(30008)
- 重点(29923)
- 部(29406)
- 创新(28146)
- 制(26598)
- 课题(26255)
- 期刊
- 济(109059)
- 经济(109059)
- 农(57427)
- 研究(55089)
- 中国(40994)
- 农业(38591)
- 管理(33501)
- 财(32428)
- 学报(32023)
- 科学(31913)
- 业经(25628)
- 大学(25356)
- 学学(24736)
- 业(20309)
- 技术(19876)
- 融(19593)
- 金融(19593)
- 财经(14436)
- 教育(14298)
- 经济研究(14237)
- 问题(14224)
- 农村(13596)
- 村(13596)
- 农业经济(13497)
- 技术经济(13052)
- 经(12479)
- 版(12096)
- 世界(11777)
- 现代(10899)
- 财会(10724)
共检索到313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正国 唐华俊 杨鹏 吴文斌 陈仲新 周清波 张莉 邹金秋
多时相遥感数据因其高时效、宽范围和低成本等优点正被广泛应用于对地观测活动中,为大区域尺度掌握植被/作物空间格局提供了新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的回顾,该文系统归纳了植被物候特征遥感提取的关键步骤。首先从数据获取与处理方面,整理了目前常用的NDVI数据集以及预处理方法等相关背景信息;其次从提取原理、假设条件以及适用性等角度,比较了目前用于时序遥感数据重构和特征提取的常用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基于时序遥感数据拟合曲线提取的植被物候特征及其农业内涵意义;最后,结合目前的农业应用,探讨了其在识别作物物候期、确定种植制度以及提高遥感估产精度等专业领域的应用方向,以期为区域尺度上生态管理与...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范德芹 赵学胜 朱文泉 郑周涛
基于植物物候的遥感监测对于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在阐述植物物候遥感监测原理及其通用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分别从植被类型及其所处的地理条件、遥感数据源及其预处理、植物物候遥感识别方法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结果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的因素,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高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的可行性途径,即建立高分辨率的近地面遥感定点观测及数据共享网络,发展普适性更强的卫星遥感时序数据去噪及植被指数曲线重建方法,寻求稳定性更高的植物物候期遥感识别方法,探索综合运用地面观测、遥感监测与模型模拟实现物候观测空间尺度拓展的可能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晓岚 汪小钦
不同类型的遥感数据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综合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互补,提高地物的识别精度。本文以福建省漳浦县为研究区域,利用SPOT5、ASTER和CBERS等多源遥感数据对植被的识别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专题信息提取流程。首先设计了基于不同植被专题信息自动提取的专家库,对单一遥感数据进行专题提取,然后基于专家知识进行决策级植被信息融合。多源遥感数据所提供的信息的优越性在于可以将不同传感器的光谱信息和时相特征进行互补,利用不同植被在不同遥感数据上的特征和专家知识,建立隶属度函数,判别每个像元的归属,完成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的专题提取。结果表明,与单一传感器数据的结果相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昌伟 王纪华 黄文江 刘良云 黄义德 严伟才
概述了高光谱遥感信息的处理方法,综述和总结了高光谱遥感在植被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信息提取等方面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植被指数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指出高光谱遥感在提取植被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高光谱遥感 植被指数 植被理化信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焕军 闫岩 张新乐 邱政超 王楠 于微
[目的]尝试将作物种植结构提取结果由行政单元发展为基于相对均质的地理网格单元,解决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提取的空间局限性问题,文章在大尺度的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与地块尺度的作物分类之间提出了作物种植结构单元概念,并构建了一种快速、低成本、准确的区域尺度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方法]利用黑龙江省2014年250m分辨率的植被指数产品构建时间序列曲线提取物候信息,在耕地物候分区基础上对各物候区进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提取作物种植结构单元,利用光谱特征和NDVI指数构建特征空间,最终采用最邻近分类方法提取作物种植结构。[结果](1)利用MODIS时间序列数据提取物候特征进行多尺度分割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区域尺度农作物种植结构单元;(2)作物种植结构提取总体精度为95.70%;(3)黑龙江省2014年作物种植类型共有12种。其中,三江平原主要是水稻单一种植区、水稻混作区;松嫩平原以玉米单一种植区以及玉米-大豆混作区种植为主;西北部种植结构较复杂;东南部因地势等影响多种植玉米、大豆。[结论]利用物候数据进行种植结构提取可以有效划分农业区划,研究成果不仅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是不同区域产量预测的基础,为合理布局农业生产、改进耕作制度以及引入和推广新产品等提供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施润和 庄大方 牛铮 沈艳 刘勇洪 王汶
植物体内部生理生态过程对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传递起着重要作用,而植物体本身的生化物质含量影响和控制着这些过程的进行。随着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估测植被生化信息成为遥感发展的前沿。论文以云南勐遮地区高光谱星地同步试验为例,详细介绍了试验中研究区与最佳观测时期选择、研究样点选择、试验内容、方法以及试验流程设计等,并着重比较星地同步试验与传统野外试验的区别,旨在为今后该类试验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经验借鉴。结果表明,星地同步试验在设计和实施时必须充分考虑传感器本身的性能特点、观测数据获取时的潜在风险、遥感影像处理的需要以及卫星观测数据、地面光谱数据和生化数据等的同步性问题。
关键词:
遥感 星地同步试验 高光谱 生化信息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叶静芸
在旱区,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等植被信息是植被生长状况评价与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指标。遥感技术为植被信息提取提供了多波段及多时相的数据源。但是,由于旱区大部分地区分布的荒漠植被非常稀疏,传感器探测植被光谱信息的敏感度降低,因此,通用遥感模型在提取干旱区荒漠植被信息时失去其普适性;同时,受传感器分辨率限制,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像元中常混合有多种类型地表信息,混合像元问题导致荒漠植被信息提取困难,使稀疏荒漠植被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的反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旱区荒漠植被的遥感信息提取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东 曾发梁 姜琦刚 闫守刚
随着3S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地表遥感监测的卫星影像数据浩如烟海,而影像上地表植被长势等隐含信息的提取通常工作量大、耗费时间。论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提取地表植被物候信息的方法,主要用于对地表植被生长季及其年内长势进行快速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NDVI序列数据集,构建时间点对的时长跨度与该点对半方差的函数关系。选择东北松嫩平原地区作为重点试验区,计算了该区域1999—2013年地表植被生长季长度和长势特点,并选择东北地区物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农耕作物的生长季持续期在107126
关键词:
变异函数 植被生长季 植被长势 遥感监测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东 曾发梁 姜琦刚 闫守刚
随着3S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地表遥感监测的卫星影像数据浩如烟海,而影像上地表植被长势等隐含信息的提取通常工作量大、耗费时间。论文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自动提取地表植被物候信息的方法,主要用于对地表植被生长季及其年内长势进行快速提取。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基于NDVI序列数据集,构建时间点对的时长跨度与该点对半方差的函数关系。选择东北松嫩平原地区作为重点试验区,计算了该区域1999—2013年地表植被生长季长度和长势特点,并选择东北地区物候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农耕作物的生长季持续期在107~126 d左右。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最大误差在5 d值域范围内,沼泽植被在160 d以上(误差10 d左右),草地为120~139 d;2)研究区地表植被的生长盛期峰值出现在第150天前后。结果较为真实、合理地反映了研究区域地表植被的物候信息。
关键词:
变异函数 植被生长季 植被长势 遥感监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师庆东 陈利军 潘晓玲 吕光辉
该文利用 1 992年 1km× 1km的FVC指数结合数字地面高程DEM得出比较符合该地区的分类方案 ,将该分类方案统一地应用于 1 982年~ 2 0 0 0年连续 1 9a的 8km× 8km分辨率的FVC影像中 ,得到该地区每年植被分布图。在GIS支持下 ,计算了 1 982年~ 1 988年、1 989年~ 1 994年、1 995年~ 2 0 0 0年间的众值图像 ,利用众值图像之间递减或递增或震荡的数值关系得出近 2 0a植被变化的图像及数据。主要结论 : ①西部干旱区植被总体成增长趋势 ,不同的垂直地带的增长幅度不同 ; ②平原区以植被的增长斑块为主 ,主要为以绿洲为核心的绿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位贺杰 张艳芳 董孝斌 鲁纳川 王雪超
论文基于估算NPP的CASA模型和估算ET的三角形模型对水分限制因子算法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由NPP子模型和ET子模型组成的WUE遥感估算模型,以2010年相关MODIS影像和气象参量为数据源,实现了渭河流域WUE的估算,并对WUE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年内气温、降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WUE模拟结果与通量观测数据以及生态系统模型模拟结果均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各模型模拟结果存在差异可能与WUE定义、模拟区域、使用数据源以及使用植被覆盖分类底图等存在差异有关;2)渭河流域WUE年内分布呈现微"双峰"型格局,以8月最高,春、夏、秋、冬四季WUE分别为0.57、1.05、0.66、0.12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谭炳香 杜纪山
以大兴安岭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为试验区,选择合适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卫星遥感TM数据,从中提取植被类型等有关特征及其空间分布等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转化为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中的地面覆盖因子,计算试验区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侵蚀强度区分,生成土壤侵蚀强度图。结果表明:试验区的水土流失主要受坡度的影响。土壤侵蚀强度图与林相图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获得土壤侵蚀严重的小班分布,从而为试验区的水土保持和流域管理提供依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颖彪 郑子豪 吴志峰 千庆兰
在遥感应用研究中,夜间灯光遥感作为发展活跃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来自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的关注。与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获取地物辐射信息不同,夜间灯光遥感是获取夜间无云条件下地表发射的可见光-近红外电磁波信息。相比于普通的遥感卫星影像,夜间灯光遥感所使用的夜间灯光影像记录的地表灯光强度信息更直接反映人类活动差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化进程研究、不透水面提取、社会经济指标空间化估算、重大事件评估、生态环境评估等领域。目前,虽然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应用研究成果正在不断积累,但对成果的系统性总结、整理的研究目前存在着覆盖面不全、时效性不强等不足。基于此,论文通过对近几十年来有关夜间灯光数据的研究成果的详细梳理,从数据处理与技术方法、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文章从多源数据融合、应用领域拓展和短周期地表灯光监测3个方面指出了未来的研究热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胡琼 吴文斌 宋茜 余强毅 杨鹏 唐华俊
农作物种植结构信息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概括了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理论基础,归类了近10年间不同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技术方法,重点评述了不同技术方法的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和展望了未来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研究的发展方向。当前,光谱特征、时相特征和空间特征是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三大理论基础。基于单一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操作简单,但往往难以获取种植结构"最佳识别期"的遥感影像;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可以充分利用农作物季相节律特征,成为当前农作物种植结构遥感提取的主流方法。在基于多时序影像源的种植结构提取方法中,多特征参量法较单一...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结构 遥感 分类 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