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93)
- 2023(9847)
- 2022(8727)
- 2021(8372)
- 2020(7060)
- 2019(16255)
- 2018(16382)
- 2017(31385)
- 2016(17411)
- 2015(19598)
- 2014(19526)
- 2013(19310)
- 2012(17756)
- 2011(15845)
- 2010(15613)
- 2009(13979)
- 2008(13512)
- 2007(11553)
- 2006(9894)
- 2005(8484)
- 学科
- 济(63478)
- 经济(63409)
- 管理(48397)
- 业(45931)
- 企(38262)
- 企业(38262)
- 方法(30980)
- 数学(26590)
- 数学方法(26284)
- 农(17549)
- 学(17210)
- 中国(16025)
- 财(15222)
- 业经(14792)
- 地方(13370)
- 农业(11863)
- 贸(11625)
- 贸易(11620)
- 和(11535)
- 理论(11454)
- 易(11257)
- 技术(11047)
- 环境(10674)
- 制(10439)
- 务(9988)
- 财务(9928)
- 财务管理(9911)
- 教育(9487)
- 企业财务(9383)
- 划(9300)
- 机构
- 大学(243498)
- 学院(242190)
- 管理(98315)
- 济(87987)
- 理学(86190)
- 经济(85819)
- 理学院(85184)
- 管理学(83586)
- 管理学院(83180)
- 研究(81111)
- 中国(57693)
- 科学(55310)
- 京(52544)
- 农(44676)
- 所(42171)
- 业大(41452)
- 研究所(39086)
- 财(38176)
- 中心(36223)
- 农业(35354)
- 江(34032)
- 北京(33143)
- 范(32173)
- 师范(31833)
- 财经(31403)
- 院(29645)
- 经(28602)
- 州(28215)
- 技术(27406)
- 师范大学(25739)
- 基金
- 项目(175615)
- 科学(136188)
- 基金(125624)
- 研究(125153)
- 家(110973)
- 国家(110015)
- 科学基金(93482)
- 社会(75248)
- 社会科(71032)
- 社会科学(71012)
- 省(69810)
- 基金项目(68040)
- 自然(63837)
- 自然科(62296)
- 自然科学(62281)
- 自然科学基金(61146)
- 划(59134)
- 教育(56922)
- 资助(51669)
- 编号(51298)
- 成果(40840)
- 重点(39270)
- 部(37618)
- 发(37159)
- 创(36659)
- 课题(35328)
- 科研(34191)
- 创新(34084)
- 计划(33524)
- 大学(32172)
共检索到337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咏 王萍萍 张宁
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并通过生物链放大作用进一步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环境问题。作者综述了重金属对植物毒害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并着重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及毒害作用的分子机理。
关键词:
重金属 植物 毒害作用机理 生理生化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艳霞 魏幼璋 叶正钱 杨肖娥
有机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金属配体,在超积累植物的解毒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有机酸参与超积累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运输、积累和解毒过程的生物学机制,最后对其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有机酸 超积累植物 重金属 解毒机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金彪 周碧青 雷永程 李兆强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滴定法对南瓜、冬瓜、小白菜、红萝卜等30种植物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及其与重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以筛选出适用于重金属生物传感器研制的植物源POD和CAT.结果表明:南瓜皮中POD的活性最高,其次是白萝卜和黄豆芽(胚乳);黄豆芽(胚乳)中CAT活性最高,其次是小白菜、冬瓜皮和黄瓜皮等.不同植物中的POD和CAT的活性有差异,其对同一种重金属的敏感性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南瓜皮是较理想的POD酶源;冬瓜皮、青椒、黄豆芽(胚乳)则是较佳的CAT酶源.在本试验条件下,Cu和Hg对POD活性具有抑制作用,Cu、Pb和Hg对CAT的活性也具有不同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瑞琴 晁公平 孙华 樊明寿 孙振元
重金属镉是环境中最普遍和危害性较强的重金属,其首先会对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产生伤害。以镉为试验胁迫因子,采用发芽试验研究重金属镉对蜀葵、二月蓝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镉处理液对蜀葵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无影响,但高浓度镉处理液却显著降低二月蓝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低浓度镉对蜀葵、二月蓝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长度没有影响,随镉浓度的升高,蜀葵、二月蓝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长度都显著降低,具有明显的浓度效应。高浓度镉对蜀葵、二月蓝萌发后幼苗形态建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镉对二月蓝种子萌发的毒害较蜀葵严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兰淑 林国林 许泳峰 玉龙植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的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和使用化学改良剂来提高土壤中重金属有效度,促进重金属吸收的植物修复(enhanced phytoremediation)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现状,还对利用转基因植物的植物修复技术最新研究动态和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宋玉婷 雷泞菲 李淑丽
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意识逐渐加强。由于重金属污染危害极大,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转和难处理等特点,使得重金属污染土地治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与难点。目前的植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植物提取、植物挥发、植物稳定、根际圈生物降解和根系过滤。全面梳理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优缺点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推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科学治理,具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重金属 土壤污染 植物修复 治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伸伸 张震 何金铃 马友华 胡宏祥 张春格
为了治理氮、磷浓度过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生植物有去除效果较显著、易于获得、有良好景观改善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净化中。通过文献查阅和野外调查,综述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常见种类,阐释了其对氮、磷及重金属等消减作用的机制和差异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文章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董明 王冬梅 王晓英
随着金属矿藏的大量开采,重金属污染问题愈加严重。重金属的大量排放不但对大气、水、土壤环境等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进入环境的重金属将参与食物链循环并最终在生物体内积累,不但破坏了生物体正常的生理代谢活动,而且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迄今,人类已采取了多种方法对重金属污染进行治理,菌根技术因其特有的优越性,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总结了菌根菌对植物抵御重金属污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从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直接和间接作用等方面阐述了菌根菌对植物抗重金属毒害能力的研究。
关键词:
菌根 修复 重金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炜杰 郭佳 赵敏 王任远 侯淑贞 杨芸 钟斌 郭华 刘晨 沈颖 柳丹
根系分泌物不仅是植物与根际进行物质交换的载体,还参与植物修复污染土壤的各个环节。通过查阅1992-2016年国内外关于根系分泌物的研究成果,对根系分泌物分类的依据、常用收集鉴定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作用方面等进行了综述。通过植物根系分泌物的提取鉴定方法以及对污染土壤修复机理影响等方面的系统梳理,揭示了目前中国在植物根系分泌物研究的研究体系以及在今后的研究中所需要突破的方向。植物修复作为典型的绿色、环保的修复技术近年来应用广泛,但修复效率低、耗时长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一直是困扰该技术大面积应用的重要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科璧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部分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及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饮江 易冕 王聪 董悦 刘晓培 文晓峰 李岩
运用植物修复(phytoremediation)技术,选取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 L.)、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natans)3种沉水植物,比较研究不同pH与镉浓度对它们生长及去除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沉水植物均能耐受一定浓度范围的镉污染,并能不同程度地去除水体中的镉;在实验对照组中,金鱼藻与伊乐藻在pH为8.5、镉浓度为15μg/L的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最强,苦草在pH为7.5、镉浓度为10μg/L的溶液中,去除镉的能力最强。在沉水植物活体中,伊乐藻对水体镉的抗性和去除率最大(达92%),金鱼藻次之(达90...
关键词:
沉水植物 镉 吸附 金鱼藻 伊乐藻 苦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钟斌 陈俊任 彭丹莉 刘晨 郭华 吴家森 叶正钱 柳丹
植物修复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一种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绿色环保技术。目前研究的修复材料主要集中在重金属超积累植物上面,而对速生林木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重点主要侧重于对修复材料的筛选。一般超积累植物主要集中在草本植物,它们对重金属具有吸收和转运能力,但其生物量小,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等因素限制了在植物修复中的运用。速生林木相比超积累植物,具有生物量大,生长迅速等特点,将其应用在植物修复中可为大面积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选择。综述了速生林木用于重金属土壤修复的特点,从对重金属的胁迫耐性、吸收转运、累积分布、强化技术及修复材料的回收利用方面进行论述,并为今后速生林木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提供了...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钟旻依 张新全 杨昕颖 胡乙月 姜杏 聂刚
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加剧。由于铬(Cr)在化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其向环境释放速度加快,成为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重金属离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时可将植物致死且存在对人类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铬离子对植物的影响因价态而有所不同,主要通过阻碍植物种子发芽、抑制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以及损害细胞结构等方式影响植物正常生命活动。本文综述了铬离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生理生化及分子调控等多方面的影响,将植物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做多层面的总结梳理,以期为今后开发土壤重金属铬污染修复植物、选育耐重金属铬胁迫低毒作物、研究植物耐重金属胁迫机制提供思路。
关键词:
重金属 铬 土壤污染 分子调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余光辉 云琨 翁建兵 朱佳文 张勇
采集了湘潭锰矿红旗分矿开采区、沙圹村恢复区的代表性当季蔬菜(莴笋叶Fruticicolidae、小白菜Brassica chinensis、香葱Allium schoenoprasum、空心菜Ipomoea aquatica)、废弃区的优势植物(商陆Phytolacca acinosa、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3个研究区的土壤,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了Mn、Pb、Zn含量。结果表明:开采区蔬菜Mn含量(8.3~84.5 mg/kg)明显高于恢复区(2.7~55.6 mg/kg),开采区和恢复区蔬菜都明显受到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