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9)
2023(11802)
2022(10397)
2021(9926)
2020(8302)
2019(18838)
2018(19156)
2017(36473)
2016(20131)
2015(22706)
2014(22559)
2013(22537)
2012(20552)
2011(18720)
2010(18564)
2009(16839)
2008(16325)
2007(14341)
2006(12538)
2005(10685)
作者
(61287)
(51430)
(50757)
(48162)
(32291)
(24905)
(22838)
(20368)
(19448)
(18065)
(17417)
(17241)
(16089)
(16080)
(15923)
(15751)
(15464)
(15065)
(14635)
(14328)
(13173)
(12629)
(12570)
(11760)
(11719)
(11624)
(11321)
(11290)
(10565)
(10326)
学科
(77994)
经济(77913)
(60253)
管理(51406)
(47322)
(39028)
企业(39028)
方法(33843)
农业(31554)
数学(29412)
数学方法(29090)
业经(21395)
(20204)
中国(19089)
(16898)
地方(16462)
(14325)
(13133)
贸易(13127)
环境(12988)
技术(12821)
(12771)
(11964)
理论(11809)
(11795)
(11369)
(10848)
农业经济(10763)
(10679)
(10567)
机构
学院(286705)
大学(284544)
管理(113664)
(107997)
经济(105579)
理学(99909)
理学院(98767)
研究(98118)
管理学(96944)
管理学院(96477)
(75555)
中国(71430)
科学(67163)
(60450)
农业(58667)
业大(56621)
(51540)
研究所(47609)
中心(44839)
(44716)
(41511)
北京(37274)
农业大学(37073)
(36865)
师范(36437)
财经(36413)
(34551)
(33478)
(33343)
(32743)
基金
项目(206162)
科学(159776)
基金(148141)
研究(146139)
(131447)
国家(130288)
科学基金(110245)
社会(89183)
社会科(83889)
社会科学(83863)
(83228)
基金项目(80242)
自然(74631)
自然科(72802)
自然科学(72776)
自然科学基金(71469)
(69003)
教育(64984)
编号(60461)
资助(59985)
成果(47705)
重点(45999)
(44752)
(44277)
(42890)
课题(40615)
创新(39981)
科研(39908)
计划(39711)
(39437)
期刊
(120604)
经济(120604)
(76992)
研究(76583)
学报(56952)
中国(54029)
农业(52507)
科学(49598)
大学(42196)
学学(40427)
管理(36361)
(30391)
教育(27800)
业经(25864)
(24801)
(23207)
金融(23207)
技术(22955)
业大(17766)
(17564)
问题(16991)
科技(16302)
财经(16210)
经济研究(16042)
农业大学(14689)
图书(14458)
农业经济(14248)
农村(13764)
(13764)
资源(13742)
共检索到4058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暴志茹  包满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是现代分子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农杆菌转化法具有外植体基因型依赖性,使得一些顽抗物种很难获得转化植株,有效利用参与转化过程的植物基因是进一步提高转化效率的可能路径。VIP1是一种bZIP转录因子,参与植物的免疫应答反应,但最近研究发现激活VIP1蛋白会促进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过程,通过优化植物组织培养条件,增加植物体内VIP1的表达量可以提高遗传转化效率。总结植物与农杆菌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过程,将为提高植物转化效率提供新的策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佩  王轲  张伟  杜丽璞  叶兴国  
农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土壤病原细菌,携带具有天然转基因功能的Ti质粒或Ri质粒,能将一部分遗传物质插入到寄主植物的染色体上,使其稳定遗传和表达,赋予植物新的性状。所以农杆菌作为最有效的转化媒介,已被广泛应用于多数双子叶植物和部分单子叶植物转基因研究。虽然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转基因沉默几率小,插入基因拷贝数少等优点,但农杆菌介导植物遗传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一系列农杆菌蛋白和植物蛋白相互作用,共同完成外源基因的转入和整合。植物相关蛋白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中,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植物根钙粘附蛋白和类玻连蛋白等参与农杆菌附着于植物细胞表面的过程;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兴国  王新敏  王轲  杜丽璞  林志珊  徐惠君  
农杆菌介导是目前转基因植物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不同植物间利用农杆菌转化的转化效率差异很大,高效农杆菌转化体系对于转基因植物产业化和功能基因组学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而言,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基因型、外植体及其生理状态、农杆菌菌株、培养基成分、共培养条件等。对于一些难转化的植物来说,辅助因素对转化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影响农杆菌转化效率的一些辅助因素及其作用,包括植物材料微创伤处理和干燥处理、培养基中抗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使用、农杆菌中额外拷贝Vir和植物细胞中VIP(VirE2 interacting protein)过表达、载体上核基质附着序列引入等,以期为进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琛柱  钦俊德  
昆虫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钦俊德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物是基本的生物组成部分。它们可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生产维持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其中的1/3是取食植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跃华  代勇  孙雁霞  徐世军  王晓蓉  
为了建立利用发根农杆菌诱导青蒿植物Artemisia annuaL.毛状根的培养系统,分别用发根农杆菌Ri1601、ATCC15834感染青蒿无菌苗的子叶、下胚轴、叶片、叶柄等外植体获得毛状根,并比较不同因素对毛状根诱导和生长的影响。发根农杆菌诱导青蒿毛状根的有效方法被建立,借此为青蒿大规模遗传转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士华  张慧聪  李月  裴扬  吴兴泉  
植物RNA病毒群体的快速演化是其流行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其遗传演化机制对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已研究证明植物RNA病毒可通过高频突变保持一个动态的遗传变异群体(准种),也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变异类型。高度变异的病毒群体在进行细胞间运动、组织间系统侵染及植株间水平传播等过程中均会遭遇遗传瓶颈而使群体数量大幅度减少。此时,自然选择或遗传漂变会发挥对群体中不同变异基因型进行筛选的作用。另外,基因漂移也是影响病毒群体遗传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和明  蔡文杰  吕复兵  肖文芳  李佐  朱根发  
兰科植物俗称兰花,是最重要的观赏花卉,构建遗传图谱,特别是高密度遗传图谱有助于提高育种水平,本研究主要对兰科植物遗传图谱与重要性状的QTL定位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1)2007年报道出兰科石斛属第一张遗传图谱以来,累计发表了13张兰科植物遗传连锁图谱。2)从图谱类型来看,5张为品种间图谱,8张为种间图谱;从图谱用途来分,7张可以用于QTL定位,3张可用于精细定位或基因克隆,另3张为基础参考图谱。3)从已构建的兰科植物遗传图谱看,总图距越来越高且平均图距越来越小,为图谱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但作图群体较小始终是个问题。4)虽然在蝴蝶兰叶片、花色,石斛兰萼片大小及石斛茎及多糖含量等相关性状上进行了QTL定位,但在花朵大小、花朵数、花香、花型、花斑和植株抗性等方面均未涉及。因此,构建遗传图谱,特别是高密度遗传图谱能够为兰花的生物学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邢新婷  傅懋毅  
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其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在竹子分类、生长、繁殖、形态结构、竹材理化性质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成果并得到推广,在竹子遗传改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从竹类植物的种质资源收集、良种繁育、细胞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竹子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试提出竹类植物遗传改良研究中应重点加强的几个方面工作。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继成  刘庆香  王广鹏  孔德军  张新忠  
壳斗科(Fagaceae)栗属(Castanea)植物包括7个种,即中国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BL.)、茅栗(CastaneaseguiniiDode.)、锥栗[Castanea henryi(skan)Rehd.et Wils.]、日本板栗(Castanea crenataSieb.&Zucc.)、美洲板栗(Cas-tanea dentateMarsh.)、美洲榛果栗(Castanea pumilaMill.)和欧洲板栗(Castanea sativaMill.)。不仅可用于木材生产,而且在坚果生产上也占有独特地位。基于同工酶、子叶储藏蛋白和RAPD数据,通过对分布于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徐建志  
植物遗传转化的现状与问题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徐建志过去10余年间,各种转基因技术应运而生。这其中普遍采用、卓有成效的是根癌农杆菌介导、微弹轰击与电穿孔三种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该系统简便易行、经济,一般而言效果良好。获得的转基因植物具有有限数目的转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兆新  孟凡强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菌素。它是一类重要细菌素,具有种类多、抑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因植物乳杆菌素产量低而影响了其在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本文从植物乳杆菌素种类、群体感应系统及植物乳杆菌素基因簇等方面介绍植物乳杆菌素诱导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常乐  夏宜平  孙晓杰  
石蒜属是我国重要的观赏植物资源,其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对于解决种球繁育及种质创新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一些科研单位对石蒜属的组织培养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尚未建立成熟高效的再生体系,石蒜属的遗传转化也鲜有研究报道。本研究综述了我国近年来有关石蒜属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外植体选择与处理、培养基激素配比与培养条件,以及再生体系建立可能遇到的问题。最后,概述了百合、水仙等鳞茎类花卉的转基因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石蒜遗传转化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德俊  袁本威  胡甘  陈耀锋  李振岐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等芸薹属植物高效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改良油 菜等芸薹属植物性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植物in Planta转化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玲  李明  王永熙  韩礼星  黄贞光  赵改荣  
论述和分析了影响苹果高效离体再生的主要因素 ,包括试验材料苹果的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培养基类型、植物激素、Ag NO3、前期暗培养、抗生素等内外因子 ,以及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苹果遗传转化的主要因素 ,包括苹果基因型、外植体生理状态、菌株类型、菌液浓度、活化物质的应用、共培养、预培养、选择培养、培养基成分等内外因子。并对其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概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进  冯洁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Yabuuchi et al.)引起的一种世界性重大病害。作为复合种,青枯菌在与寄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广泛的生态和寄主适应性。Fengan和Prior提出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用以描述青枯菌种以下的遗传多样性。青枯菌种内表型特征差异的本质是其基因组较其它植物病原细菌更为复杂和更具可塑性。笔者对近期青枯菌遗传多样性和致病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