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2)
2023(11917)
2022(10432)
2021(9755)
2020(8249)
2019(18792)
2018(18565)
2017(35631)
2016(19640)
2015(21753)
2014(21450)
2013(21291)
2012(19274)
2011(17283)
2010(16807)
2009(15157)
2008(14548)
2007(12329)
2006(10523)
2005(8733)
作者
(59220)
(49171)
(48815)
(46210)
(31102)
(23748)
(21913)
(19461)
(18726)
(17229)
(16749)
(16544)
(15559)
(15338)
(15250)
(15028)
(15000)
(14686)
(13975)
(13851)
(12612)
(11916)
(11716)
(11103)
(11046)
(10923)
(10848)
(10728)
(10014)
(9793)
学科
(72405)
经济(72325)
管理(54215)
(52084)
(42746)
企业(42746)
方法(36289)
数学(31711)
数学方法(31394)
(19990)
(19331)
(17868)
中国(17775)
业经(16381)
(14513)
贸易(14509)
地方(14264)
(14084)
农业(13643)
技术(12474)
环境(12426)
(12218)
理论(11726)
(11695)
财务(11636)
财务管理(11621)
(11450)
企业财务(10988)
(10422)
(9761)
机构
大学(275713)
学院(273843)
管理(110167)
(102252)
经济(100060)
理学(97248)
理学院(96150)
管理学(94348)
管理学院(93895)
研究(91816)
中国(64615)
科学(63107)
(58515)
(54435)
业大(49764)
(47291)
研究所(44183)
农业(43377)
(43292)
中心(40899)
(37488)
北京(36406)
财经(36208)
(34924)
师范(34425)
(33493)
(33114)
(30678)
技术(29782)
经济学(29523)
基金
项目(202843)
科学(156964)
基金(146481)
研究(139501)
(131412)
国家(130362)
科学基金(110282)
社会(85984)
社会科(81412)
社会科学(81389)
(79912)
基金项目(79501)
自然(76087)
自然科(74256)
自然科学(74231)
自然科学基金(72895)
(68155)
教育(63095)
资助(59802)
编号(55637)
重点(45631)
(43188)
成果(42775)
(42618)
(42332)
计划(40189)
科研(39948)
创新(39491)
课题(37813)
大学(36652)
期刊
(102847)
经济(102847)
研究(72564)
学报(54889)
(48088)
科学(46653)
中国(44820)
大学(39831)
学学(38054)
管理(36923)
农业(33560)
(30442)
教育(25839)
技术(21313)
业经(18153)
(17822)
金融(17822)
(17260)
经济研究(16725)
财经(16408)
科技(15955)
业大(15582)
(14503)
图书(14032)
(13831)
问题(13757)
林业(13459)
理论(13107)
资源(12865)
技术经济(12522)
共检索到370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秦俊  王丽勉  高凯  胡永红  王玉勤  由文辉  
对上海地区常见的21个群落距地面1.5m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群落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极显著高于水泥地,经多重比较发现草坪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能力最弱,竹类群落提高空气负离子浓度的能力最强;空气质量指数CI值呈正态分布,CI值在0.5~0.7的群落最多;竹类群落的CI最高,均值为0.83,比草坪CI值提高了117%;针叶群落与阔叶群落的CI相近,比草坪CI值提高了70.7%;CI与空气负离子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群落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群落优势种的胸径、树高无关;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群落可明显改善微环境的空气质量,其中改善空气质量能力较高的群落为群落8、15、16...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石彦军  余树全  郑庆林  
对浙江省临安市6种植物群落距地面1.5m处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模式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显著;除草坪外,各群落的负离子浓度显著高于相应的空地;6种参试群落模式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混交群落,雷竹Phyllostchys praecox群落,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群落,草坪;就植物群落负离子昼间变化来看,从7:00到19:00呈双峰状,分别在9: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良  金荷仙  唐宇力  郭要富  范丽琨  许小连  
选择杭州市3家疗养院,在植物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36个样地,观测空气负离子浓度,以绿化三维量为量化指标,通过对绿化三维量和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关性检验和非线性拟合,研究绿化三维量与负离子浓度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一定范围内植物绿化三维量的合理指标,以期为疗养院绿地规划及康复保健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乔木层绿化三维量占总量的近90%;3家疗养院绿地空气负离子浓度在600~1 200个.m3之间,空气清洁度最低为C级,高于允许值;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绿化三维量Person相关系数在0.94左右,呈极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斌  余树全  张超  伊力塔  
为科学选择城镇造林或绿化树种,对浙江省嘉兴市新塍镇13个树种林分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进行日变化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具有一定差异,樱花Cerasus serrulata-小叶黄杨Buxus sinicavar.parvifolia混交林、红枫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纯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相对较高,黄山栾树Koelreuteriapaniculata与无患子Sapindus mukorossi纯林内空气负离子浓度较低。不同结构林分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差异明显,表现为乔灌混交林>灌木林>乔木林,其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在上午10:00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肖红燕  谭益民  汤炎  
于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应用FTP-2空气负离子测量仪对湖南省森林植物园3个生态区及全园的空气正、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并采用日本的空气质量评价指数(I C)对其空气质量作了评价。结果表明:(1)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空气负离子浓度垂直变化明显,园中高于园内其他地方。空气离子评价系数(I C)均大于0.93,属于清洁,空气质量很好。(2)从空旷地向水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I C)逐渐增加,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有瀑布和水流等动态水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增加;园中不同功能区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差异显著,其大小依次为水边>林内>空旷地;(3)空气负离子浓度和空气质量的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辉武  郑松发  刘玉玲  胡明娇  朱宏伟  
对珠海淇澳岛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瓣海桑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昼间变化为"V"型特征,秋茄和水黄皮群落内的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昼间变化表现出双峰曲线的变化特征。空气负离子的年变化特征表现为夏、秋高于冬、春,且夏季最高,春季最低。红树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在释放负离子能力方面,秋茄群落释放空气负离子的能力要优于水黄皮和无瓣海桑群落。红树林内一年四季的空气质量等级均在A级或B级,表现出优良的空气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少宁  王燕  张玉平  潘青华  金万梅  白金  
对北京典型园林植物区香山、颐和园、植物园等地开展了不同季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测定,并结合空旷地和市区的观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园林植物的存在可以明显提高空气负离子的浓度,有植被地区空气负离子数值明显高于无植被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形式,与各海拔高度的植被状况关系密切,并随着空间梯度的增加而减小。空气负离子浓度在园林植物区日动态变化明显,呈双峰曲线形式。不同生境空气负离子浓度随季节不同变化明显,夏秋季节浓度较高。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温度和相对湿度成正相关关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帆  阿斯哈  蔡竟芳  孙凯  沈一娈  高海燕  李红丽  
【目的】干扰和氮沉降是影响植物入侵的重要环境要素。目前,干扰和氮沉降如何协同影响空心莲子草入侵湿地植物群落的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探讨了干扰、氮沉降和湿地植物群落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短期影响,为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的物理控制及湿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方法】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为主要研究对象,构建4种湿地植物粉绿狐尾藻、水葱、黄花鸢尾和千屈菜组成的湿地植物群落,设计干扰(无干扰、模拟采食、刈割)、氮沉降(无氮添加和氮添加)以及有无湿地植物群落竞争(仅空心莲子草单种模式和空心莲子草与湿地植物群落混种模式)的三因素控制试验。【结果】模拟采食和刈割两种干扰显著降低了空心莲子草的生长繁殖指标,且刈割相较于模拟采食影响更大。刈割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茎长和节数的相对生长率为负值,同时,刈割处理下空心莲子草生物量、茎长和分枝数的补偿系数均显著小于模拟采食处理,但存在欠补偿生长;湿地植物群落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根、叶、总生物量、叶片数、茎长和分枝数等指标;而氮沉降仅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分枝数补偿系数。除叶片数和分枝补偿系数,干扰与氮沉降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湿地植物群落并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模拟采食和刈割两种干扰一定程度上抑制空心莲子草的入侵,且随着干扰强度增加,对空心莲子草生长恢复抑制效应越强。氮沉降对空心莲子草综合指标影响不显著。本地湿地植物群落一定程度上可抑制空心莲子草入侵。而干扰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仅对空心莲子草叶片数和分枝数补偿系数有显著影响,对其入侵的湿地植物群落并无显著作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亚红  徐翠霞  马玲  王彬  韦赛君  吕嘉欣  高岩  张汝民  
【目的】研究3种常绿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抑制空气微生物和净化空气的作用。【方法】采用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杨梅Myrica rubra、青梅Vatica mangachapoi、茶Camellia sinensis单株以及空旷地VOCs组成和含量进行了分析,采用自然沉降法研究了VOCs对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空气负离子数。【结果】杨梅VOCs主要成分有α-草烯、香芹醇、罗勒烯、柠檬烯、壬醛等,萜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78.5%;青梅VOCs主要成分有乙酸叶醇酯、丁酸辛酯、顺式-3-己烯醇、松香芹酮、壬醛、癸醛、辛醛,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54.1%;茶VOCs主要成分有乙酸叶醇酯、丁酸辛酯、水杨酸甲酯、壬醛、癸醛、柠檬烯等,酯类化合物占总量的40.8%。空旷地主要成分为苯类物质,占总量的74.2%;杨梅园内苯类占总量的54.8%,萜烯类占总量的35.6%;青梅园内苯类占总量的35.4%,萜烯类占总量的52.2%;茶园内苯类占总量的50.1%,萜烯类占总量的36.5%。杨梅园、青梅园、茶园、空旷地空气负离子日平均数分别为2 559.2、2 660.0、1 878.4、1 078.8个·cm~(-3)。杨梅园、青梅园和茶园细菌日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5.5%、48.7%和39.3%;真菌日平均抑制率分别为39.0%、35.8%和34.6%;放线菌日平均抑制率分别为42.3%、42.2%和39.7%。【结论】植物VOCs对空气微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具有促进空气负离子形成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图5表2参38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舒欣   何茜   苏艳   崔国发   李吉跃  
【目的】开展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NAIC)研究,为空气负离子的理论研究和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依据提供科学支撑。【方法】在2019年9月—2020年1月,2020年5—8月,选取广东省广州市的3个不同地理位置、森林面积和周边环境梯度的森林环境(远郊、近郊和城区城市森林),同时设置1个城区对照组进行NAIC差异比较,并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NAIC与空气含氧量、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相关关系。【结果】(1)天然林的NAIC显著高于人工林;在人工林中,高郁闭度林的NAIC显著高于中郁闭度林。(2)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NAIC差异显著,远郊城市森林>近郊城市森林>城区城市森林>城区对照组。(3)森林环境产生NAIC的能力显著优于城市环境(无林地区)。(4)远郊和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而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区对照组的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5)远郊和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与空气含氧量、温度和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区对照组的NAIC与空气含氧量和温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与风速呈极显著负相关,而远郊城市森林呈极显著正相关。(6)远郊城市森林的NAIC主要与相对湿度和温度密切相关;近郊城市森林的NAIC主要受空气含氧量、风速和温度影响;城区城市森林和城市对照组的NAIC受温度的影响最大。【结论】地理空间对NAIC有显著影响,即距离城市中心较远,森林面积达到一定规模且集中连片对NAIC有正向影响,相关结果为森林康养基地的选址提供了理论依据。不同地理空间城市森林NAIC的环境影响因子各不相同,建议今后的研究综合考虑气象、林分、地形、周边环境等多个方面不同因素的协同影响,深入探讨NAIC与各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海荣  贺庆棠  阎海平  侯智  李涛  
该文对北京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空变化情况进行了为期3a的实测与研究.结果表明,从市中心向郊区空气负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单极系数逐渐减小;有林地区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无林地区,针叶林地区全年平均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阔叶林地区,但春、夏季节则阔叶林地区高于针叶林地区;有瀑布和溪流等动态水的地方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增加;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低于室外,但绿色植物可使室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增加;一天中白天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高于夜间,一年中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欣  华超  张明如  张建国  柳丹  
为探讨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时间变化特征,选择2010年春、夏、秋和冬4个季节的晴天,对浙江淳安千岛湖姥山林场6种类型的森林群落的空气负离子、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小气候因子进行同步监测。结果表明:①千岛湖姥山林场空气负离子浓度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和冬季较低;②6种类型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年平均浓度均在1 000个.cm-3以上,天然森林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人工森林群落,常绿阔叶树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高于针叶树群落;③不同季节空气质量评价系数变化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④天然森林群落冬季空气清洁度为B级,其他季节均为A级,人工森林群落夏季和秋季空气清洁度为A级,春季为B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春俭  唐玉林  张福锁  崔建宇  
用营养液培养方法比较了豌豆、黄瓜、菜豆和蚕豆植株对棚胁迫反应的异同。实验表明,缺硼处理可以抑制这些植物根和茎的生长发育,其中根的生长首先受到抑制。不同植物对缺棚的反应不同。缺硼处理后黄瓜和菜豆植株地上部生长点很快死亡,而豌豆和蚕豆植株的生长虽然受到抑制,但仍可继续生长,并可在植株下部数个节上长出侧芽,表明植物的顶端优势被削弱。缺硼处理导致黄瓜和豌豆植株不同器官中钾离子浓度明显下降,这种下降随缺棚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硼在植物体中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保嘉  张执中  李镇宇  
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封山类型林地内森林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多样性的变化,并对多样性在表达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的复杂程度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Shanne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基础的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加权叶层多样性指数、作为森林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的测度。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早期可以使得林内植物个体数和种类数大幅度增加,随着封山时间的延长,科的组成变化较大,科、种多样性指数显著增加。同时,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亦发生明显变化,封山林区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层次性的复杂程度明显高于未封山林区。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赵培栋   张良键   张晓亮   李鸣   张陈洁   王忠  
为研究江西省草地资源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本文在赣北山区鄱阳湖流域设置了61个2 m×2 m的草地群落样地,包含废弃农田、山坡草地和杂草地三种样地类型。分析不同类型样地之间物种组成差异,并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分别探究了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本区域内草地植物41科93属111种。草地植物群落组成相对简单,不同生境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差异明显;2)三种样地的土壤总碳、总氮和总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山坡草地土壤总碳和土壤总氮含量较低,而废弃农田土壤总磷含量较高;3)植物物种和群落两个水平上,三种样地的植物C、N、P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废弃农田样地植物N含量较低,P含量较高;而山坡草地植物C含量较高、P含量较低;4)在物种和群落水平上,土壤总氮和总磷含量均是植物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主要影响因子。本研究对江西北部草地资源状况进行调查,为该区域草地资源保护及恢复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