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9)
- 2023(3129)
- 2022(2779)
- 2021(2666)
- 2020(2293)
- 2019(5199)
- 2018(5231)
- 2017(9171)
- 2016(5585)
- 2015(6441)
- 2014(6424)
- 2013(6498)
- 2012(6463)
- 2011(5784)
- 2010(6054)
- 2009(5781)
- 2008(6116)
- 2007(5771)
- 2006(5119)
- 2005(4699)
- 学科
- 济(21430)
- 经济(21390)
- 管理(15974)
- 业(13787)
- 企(12313)
- 企业(12313)
- 方法(11698)
- 学(9939)
- 数学(9283)
- 数学方法(8966)
- 农(5437)
- 理论(4766)
- 财(4639)
- 业经(4582)
- 中国(4564)
- 和(4424)
- 制(4302)
- 体(3649)
- 策(3634)
- 贸(3622)
- 贸易(3615)
- 易(3508)
- 农业(3398)
- 及其(3241)
- 划(3200)
- 技术(3195)
- 虫(3048)
- 务(3025)
- 财务(3006)
- 财务管理(2991)
- 机构
- 大学(90598)
- 学院(88166)
- 研究(33714)
- 管理(29219)
- 济(27374)
- 经济(26497)
- 科学(26150)
- 中国(25061)
- 农(24790)
- 理学(24648)
- 理学院(24284)
- 管理学(23324)
- 管理学院(23190)
- 京(21505)
- 所(20189)
- 农业(20014)
- 业大(19439)
- 研究所(18549)
- 中心(15393)
- 江(14563)
- 北京(13500)
- 省(13273)
- 农业大学(13068)
- 财(12938)
- 室(12089)
- 技术(12053)
- 院(11892)
- 州(11468)
- 范(11381)
- 科学院(11202)
- 基金
- 项目(59082)
- 科学(44159)
- 基金(42230)
- 家(40138)
- 国家(39873)
- 研究(34715)
- 科学基金(32290)
- 自然(24479)
- 自然科(23943)
- 自然科学(23931)
- 自然科学基金(23480)
- 省(23071)
- 基金项目(21228)
- 划(20275)
- 社会(19602)
- 资助(19451)
- 社会科(18450)
- 社会科学(18442)
- 教育(16250)
- 计划(13910)
- 重点(13856)
- 科技(13326)
- 编号(12823)
- 科研(12079)
- 部(11958)
- 成果(11315)
- 发(11312)
- 创(11132)
- 创新(10596)
- 专项(10549)
共检索到136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旭峰 彭焕 丁中 贺文婷 黄文坤 彭德良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从植物罹病组织中直接检测象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的快速检测方法,为象耳豆根结线虫的监测和防治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根据象耳豆根结线虫与其它根结线虫ITS序列差异设计LAMP特异性引物,通过对LAMP反应条件中的Mg2+、dNTPs、甜菜碱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同时对检测体系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进行验证,建立一种从罹病植物组织中检测象耳豆根结线虫的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象耳豆根结线虫LAMP检测体系优化结果表明在Mg2+的浓度...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淑君 肖顺 程敏 邓明雪 张绍升 刘国坤
从福建省闽南地区的胡萝卜、辣椒和空心菜根系发现一种线虫,通过形态鉴定,结合ITS1-5.8S-ITS2 r DNA区、28S D2-D3区、COⅡ/IrRNA线粒体基因和线粒体DNA 63 bp重复区序列分析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其鉴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采用特异性引物Me-F/Me-R对不同田块的象耳豆根结线虫种群进行进一步检测,结果表明,空心菜为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新寄主;受侵染的番石榴可能是闽南地区蔬菜象耳豆根结线虫病的重要初侵染源.由此说明,象耳豆根结线虫已经成为福建省蔬菜上的重要病原物,对蔬菜产业发展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永坚 王暄 李红梅
通过对rDNA的ITS区和IGS2区进行PCR扩增并对产物测序,比较分析了西班牙根结线虫与中国4种常见的南方根结线虫、爪哇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和北方根结线虫群体rDNA的ITS区和IGS2区的序列差异,选择限制性内切酶TaqⅠ对IGS2区的PCR扩增产物进行酶切,获得了西班牙根结线虫的554 bp的特异性条带。表明用此方法可以明显将西班牙根结线虫与其他4种常见的根结线虫群体区分开,其灵敏度可达到单条根结线虫二龄幼虫。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卓侃 胡茂秀 廖金铃 崔汝强 李迅东 王彬 周健勇
运用线虫比较形态学、结合同工酶、mtDNA-PCR、rDNA-IGS-PCR技术,对采自中国广东和海南2个省的根结线虫进行鉴定。在海南省定安的木豆(Cajanus cajan)、海南省海口的木豆和番石榴(Psidium guajava)、广东省番禺的辣椒(Capsicum annuum)和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及广东省遂溪的豇豆(Vigna sinensis)上发现象有耳豆根结线虫(Meloidogyne enterolobii)。这是首次在海南省外发现象耳豆根结线虫,同时还发现该线虫的2个新寄主,即木豆和南瓜。
关键词:
象耳豆根结线虫 鉴定 广东省 海南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练冬梅 赵志祥 陈绵才 王会芳
采用RT-PCR、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象耳豆根结线虫生长发育关键基因actin的全长cDNA序列(登录号:KF534787),并与NCBI核酸数据库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序列全长1298 bp,包含一个全长112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75个氨基酸,起始密码子在82位,终止密码子在1207位,与已知的其它物种的actin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马铃薯腐败线虫和松才线虫actin的同源性分别为99.20%和98.67%,与秀丽隐杆线虫、人类相似性分别达到98.67%和97.33%。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象耳豆根结线虫actin可能是β-actin,同时也发现了象耳豆根结...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勇军 李宏光 E.Schliephake H.Budahn 朋金娥 刘春明 张绍松
根结线虫是许多农作物的重要病原,在农业生产中常极大地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中选用了7种不同染料,分别对侵入寄主根系组织初期的J2幼虫、雌虫产生的卵块团、雌虫尾部会阴花纹、及鉴别J2幼虫的死虫与活虫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探索,这些方法便于有效了解和识别病原在侵染寄主不同阶段的形态。试验结果表明,溴酚蓝溶液对侵入根系的J2幼虫具有良好的染色效果;对于根系上的卵块团与雌虫的会阴花纹,cochenille red A或phloxine B溶液的染色效果较清晰;用甲基蓝与吖啶橙溶液分别对J2幼虫染色后,可相应地在可见光和荧光显微镜下判别J2幼虫中的死虫。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染料 染色 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一帆 徐春玲 张超 苏秀敏 谢辉
【目的】建立直接从多种线虫混合样品以及香蕉和红掌根组织中检测鉴定香蕉穿孔线虫的PCR方法。【方法】使用Primer Premier 5.0在香蕉穿孔线虫的ITS区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技术对目的线虫DNA进行特异性检测。【结果】通过对17种24个种群线虫的检测表明,所设计的引物只能从香蕉穿孔线虫种群中特异扩增出rDNA-ITS片段,产物大小为518 bp。利用该特异引物以及建立的DNA提取方法和PCR体系,可以直接从香蕉穿孔线虫与短体线虫、螺旋线虫、肾状线虫、根结线虫、茎线虫、矮化线虫、纽带线虫、丝尾垫刃线虫、滑刃线虫和小杆线虫混合样品中特异扩增出目的线虫的rDNA-ITS片段,并可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新荣 马超 任路路 王磊
植物根结形态和根结内巨型细胞的数目以及大小由植物-根结线虫互作体系共同决定。通过比较常见的感染根结线虫的植物根结结构及其形成过程,可将根结分成单根结和重根结2种类型,并将根结线虫引起寄主植物形成根结的发展过程分为诱导、发展、成熟和衰败4个阶段。根结内含物成分与正常根尖细胞的内含物有较大的差异。植物细胞分裂周期基因、细胞有丝分裂激酶、细胞壁裂解酶基因以及水通道蛋白基因等与根结的结构及内含物密切相关。笔者以根结线虫引起的植物根结为线索,将过去的根结形态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目前取得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对根结的形态及形成机理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根结线虫 根结 结构 内含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苟大平 王曦茁 汪来发 田国忠 朱天辉 郭民伟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快速、简便地直接从病木中提取松材线虫DNA的方法。【方法】运用Chelex-100结合异硫氰酸胍蛋白变性缓冲液建立新的高效快速提取微量木块中线虫DNA的方法,并通过普通PCR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对提取的DNA进行检测验证。【结果】建立了提取线虫DNA的新方法 Chelex-100法,并对影响提取效率的Chelex-100浓度、冻融时间和煮沸时间进行了优化。Chelex-100法最适Chelex-100终浓度为1.5%(W/V),最适冻融时间为5 min,最适煮沸时间为8 min。与传统的CTAB法和蛋白酶K法比较,Chelex-100法提取的DNA得率高,相同条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雯 徐进 张昊 许景升 丁伟 冯洁
【目的】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引起的青枯病(bacteRial wilt of plants)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土传细菌病害之一,严重制约了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建立高效、精准的早期诊断技术,是实现青枯病有效防控的基础。论文旨在建立一种能够特异检测青枯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实现青枯菌的田间快速检测。【方法】通过比对分析青枯菌的lpx c基因序列,并利用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eRsion 4.0得到4条lamp特异性引物...
关键词:
青枯菌 检测 环介导等温扩增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红 黄金玲 刘志明 秦碧霞 乔丽娅
采用盆栽病土接种法,鉴定58份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种质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的58份番茄种质材料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高抗材料1份,抗病材料3份,感病材料3份,高感材料51份;根据已知NBS-LRR类抗病基因NBS区域的保守系列,设计简并引物,对抗性材料基因组进行体外扩增,获得了约500bp的预期片段。
关键词:
番茄 南方根结线虫 抗性 检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永清 曹孟籍 王雪峰 李中安 唐科志 周常勇
【目的】探寻一种快速、简便、灵敏而可靠的检测植物组织和单头蚜虫中柑橘衰退病毒的方法。【方法】运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nested-PCR)、印记捕获反转录巢式多聚酶链式反应(print capture reverse transcription neste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T-nested-PCR...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戴均涛 张慎璞 王暄 丁修恒 李红梅
[目的]Mi基因是目前番茄遗传育种及生产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根结线虫抗源,通过对3种分子标记法检测番茄中Mi基因的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番茄抗根结线虫遗传育种提供准确、高效的分子鉴定方法。[方法]采用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引物对组合以及序列特征扩增区(SCAR)3种分子标记法分别检测16个番茄品种的Mi基因及其基因型,同时采用人工接种法测定番茄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感性。[结果]针对上述品种,3种分子标记法的检测结果存在着明显的差异,CAPS法检测全部供试番茄均含Mi基因,除‘线虫绝39号’外均为Mi/Mi纯合基因型;而PM3Fb/PM3Rb、PMi F3/PMiR3引物对组合检测和SCAR标记Mi23F/Mi23R检测的结果均显示有9个品种含Mi基因,前者检测表明‘VFN’‘双抗265’和‘双抗228’为Mi/Mi纯合基因型,但后者检测则显示仅‘VFN’和‘线虫绝39号’为Mi/Mi纯合基因型。接种测定结果显示:‘VFN’和‘线虫绝3号’为南方根结线虫免疫品种,‘双抗228’‘仙客1号’‘Sparta’和‘线虫绝39号’为高抗品种,‘双抗265’和‘牟番1号’为抗病品种,其余均为感病品种。[结论]CAPS法容易产生假阳性,不适用于番茄Mi基因的检测,而PM3Fb/PM3Rb、PMi F3/PMiR3的引物对组合和SCAR标记Mi23F/Mi23R这2种方法能够相对准确地检测番茄Mi基因,其中SCAR标记经单次PCR反应即可直接鉴定Mi基因的有无及其基因型,应用更为便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灵燕 朱立新 贾克功
为筛选抗根结线虫桃树砧木,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每株1 000条二龄幼虫)的方法研究了5个树种、品种对花生根结线虫(Meloidogyne arenaria)的抗性。结果表明:5个树种毛桃、筑波4号、筑波5号、蒙古扁桃、长柄扁桃均为高抗基因型树种或品种,其实生个体间有明显的抗性分离现象,均存在免疫和高抗2种基因型;长炳扁桃、筑波4号、筑波5号具有极强的抗侵入和抗发育能力,绝对免疫株率分别高达77%、56%和40%,线虫接种侵入率分别只有0.057%、0.11%和0.14%,且根内幼虫分别只有22%、22%和15%发育至三、四龄阶段,未发现成虫;蒙古扁桃和毛桃具有极强的抗侵染能力和很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