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3)
2023(8932)
2022(7563)
2021(7071)
2020(6205)
2019(14216)
2018(14185)
2017(27283)
2016(15278)
2015(17316)
2014(17536)
2013(17819)
2012(16845)
2011(15283)
2010(15649)
2009(14623)
2008(14818)
2007(14153)
2006(12346)
2005(10893)
作者
(47913)
(41033)
(40370)
(38487)
(25264)
(19637)
(18284)
(16147)
(15142)
(14553)
(14040)
(13453)
(12923)
(12849)
(12794)
(12687)
(12552)
(11836)
(11725)
(11631)
(10504)
(10222)
(10086)
(9428)
(9287)
(9236)
(9206)
(8941)
(8477)
(8393)
学科
(67557)
经济(67493)
(51993)
(46532)
管理(39451)
(30852)
企业(30852)
农业(30717)
方法(29107)
数学(26101)
数学方法(25890)
业经(18151)
中国(16014)
技术(14879)
(14875)
(14618)
地方(13434)
(13207)
(12913)
贸易(12912)
(12587)
(10567)
农业经济(10195)
(9445)
银行(9391)
(9358)
(9269)
环境(9241)
(9153)
农村(9141)
机构
学院(230149)
大学(224966)
(95514)
经济(93458)
管理(86335)
研究(79897)
理学(74010)
理学院(73249)
管理学(71968)
管理学院(71565)
(66366)
中国(61067)
科学(52283)
农业(51285)
(48173)
业大(46069)
(43271)
(39761)
研究所(39342)
中心(38272)
(37007)
农业大学(31626)
财经(31370)
北京(30174)
(29342)
(28602)
(28566)
(28378)
师范(28289)
经济学(27928)
基金
项目(151755)
科学(116501)
研究(108942)
基金(106813)
(94818)
国家(93959)
科学基金(77878)
社会(67081)
社会科(63136)
社会科学(63110)
(62310)
基金项目(57341)
(51240)
自然(50390)
自然科(49109)
自然科学(49089)
教育(48506)
自然科学基金(48186)
编号(45814)
资助(43136)
成果(35976)
(35778)
(34494)
重点(34414)
(33512)
(31737)
课题(30915)
创新(29829)
计划(29398)
科研(29263)
期刊
(111973)
经济(111973)
(69037)
研究(61387)
中国(47486)
农业(46631)
学报(43143)
科学(38050)
大学(32255)
学学(31067)
(30675)
管理(25656)
业经(25130)
(23239)
技术(22376)
(21912)
金融(21912)
教育(20485)
问题(16771)
财经(15068)
(14814)
经济研究(14760)
农村(14240)
(14240)
农业经济(13984)
技术经济(13981)
业大(13028)
(12912)
世界(12596)
科技(12564)
共检索到344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蔡强国  卜崇峰  
推广应用复合农林业(Agroforestry)是一项解决我国农耕地减少、防治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保育、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植物篱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农林业技术措施得到了国内理论研究者的重视。典型试验研究表明:①植物篱具有显著的减水(22%~66 2%)减沙(72 2%~98%)效果,并可通过拦沙和截茬还田两种途径提高土壤养分;②植物篱建造成本低、一般可作饲料、燃料等多种用途,有较高的经济效益;③植物篱间距对其水保效益有显著影响。张家口地区植物篱种植间距以不大于10m为宜,而在三峡库区的紫色土陡坡耕地上植物篱间距以5m为宜。总之,种植植物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智伟  伍世良  
早在1990年代初,湖北省秭归县政府和技术人员已着手研究如何在坡耕地上使用等高植物篱以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可惜的是过去大部分的研究多集中分析其水保表现,对于它的经济持续性和可行性则较少讨论。研究对等高植物篱进行成本效益分析,以了解其经济表现。结果指出,在每年10%折现率和15年投资年期的假设下,坡度25°的山耕地若没有任何水土保持设施,净现值为-0 2266元 m2,反映如果任由水土流失的问题持续下去而不加以治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可是,单靠植物篱而没有其它农业投入的辅助,并未能有效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其经济表现甚至比没有任何水土保持设施为差。植物篱结合使用化肥能带来最高的净现值,达1 87...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祝华军  田志宏  
本文整理了典型低碳技术措施对水稻生产的技术经济效果,并基于南方水稻产地255户农户调研数据,利用Logit模型对农户采用低碳技术措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投入物变动不大且具有增产效果的低碳技术措施的意愿采用率较高;农户家庭及个人特征对不同类型低碳技术措施采用意愿的影响没有一致性,而城市化水平高的区域农户采用低碳技术措施的意愿总体较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同树  
针对湖北棉区存在的粮棉争地矛盾,经济效益低,产量不稳的难题,提出了以耕作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夏粮为突破口,改麦套棉制度为麦后棉连作制度。改制后,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加100公斤,棉花产量基本持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喜龙  蔡强国  王忠科  孙国亮  
经对张家口地区梯田地埂植物篱的研究表明 ,其固埂作用非常显著 ,且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及水分状况 ,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及泥沙 ,提高作物产量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在当地具有很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建强  张洪江  陈奇伯  周红芬  
植物篱是一项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和控制面源污染等生态效益的复合农林技术。遵循层次分析法原理,从改良土壤、保持水土、增加土壤肥力和控制面源污染等方面建立了长江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系统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与专家评分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种类植物篱的土壤改良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土壤养分增加效益和面源污染控制效益及综合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植物篱综合生态效益以灌木类植物篱最大,草本类植物篱综合生态效益最小,并且灌木类植物篱的土壤改良效益、水土保持效益、增加土壤养分效益和控制面源污染效益均最大;不同种类的植物篱中,黄荆+臭椿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善华  
该文通过在对上海近年来大树移植成功实践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影响大树移植存活的关键和移植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对今后确保大树移栽的成活率,规范施工,养护管理好大树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钟泰林  俞建军  石柏林  王正加  
大树 (胸径 1 0cm以上 )移植已广泛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中 ,其成活的关键是在移植过程中维持树体水分和养分代谢平衡。 98株大树移植实验结果表明 :在移植过程中采用软材包装法 ,选用ABT 1号和ABT 3号生长剂处理树体伤口与根部 ,并协调好挖吊运植各个环节 ,有助于树木在移植和养护过程中损伤的快速复原 ,保持树木的水分平衡 ,使其平均成活率提高到 90 8%以上。表 2参 5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广敏  
我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系用水紧张国家。河北省人均水资源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是极度贫水地区。节约用水是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农业是用水大户,节水潜力大,发展节水农业,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至关重要。发展节水农业必须坚持农业节水与工程节水并重,采取综合技术措施方能奏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跃华  
对农作物进行抽样实测得到的样本产量,通常含有高于粮食部门收购标准的水份和杂质。实测过程中,必须把这部分过量的水分和杂质扣除掉。本文就几个有关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为便于说明,首先设置如下指标: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志强  
本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中技术措施法律保护进行了总体评价,指出草案中对技术措施提供的法律保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草案中涉及技术措施保护的相关条款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从建  侯慧新  陈伟  杨伟  郑振婧  
基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塬区2014-2016年的自然降雨数据及5种植被措施(乔木、灌木、撂荒、人工种草、耕地)下的坡面产流、产沙情况的观测数据,系统分析了不同植被覆盖措施下的黄土坡地水土流失对不同类型侵蚀性降雨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降水集中于4-10月份,其中引发水土流失的侵蚀性降雨集中于7月、8月。(2)根据最大30分钟降雨强度I30及降雨总量可将侵蚀性降雨分为5种类型,其中小雨量、小雨强类型的降雨是当地发生频率最多的侵蚀性降雨类型;降雨强度最大的Ⅴ雨型降雨侵蚀力最大,降雨量最大的Ⅰ雨型降雨侵蚀力次之,而Ⅱ雨型降雨侵蚀力最低;Ⅴ雨型在观测期内产流产沙量最大。(3)5种植被措施在不同降雨类型下均有明显的水土保持效应,在不同类型降雨下不同植物措施减沙率和减流率变化规律不同。研究结果对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兴武  谭晶荣  杨兴武  
随着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农产品关税水平下降,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备受关注,农产品非关税措施的效应分析有助于政府了解政策实施成本。本文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利用1995—2011年大豆、棉花、植物油、谷物、食糖的进口数据分析中国非关税措施的数量效应和价格效应。结果表明,棉花、植物油、谷物、食糖四类非关税措施保护作用较为明显,而大豆违反了预期;农业支持效应与非关税措施的效应相反。这揭示了现行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因为农产品保护效果不同而存在调整空间,今后应结合农产品的不同特征调整相应的农产进口贸易政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佐吾  
该文利用贵州省台江县马尾松造林技术试验林 4~ 10年生林分的逐年测定资料 ,以林分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为基准变量、各主要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为说明变量 ,对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数量化回归模型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采用数量化回归途径建立马尾松林分生长的预测模型是可行的 ,且所建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但用于拟合回归模型的数据以采用林龄为 4a以上的测定资料为宜 .通过对回归模型偏相关系数的定量分析 ,可以确定马尾松人工林培育的关键技术措施是立地控制、遗传控制和密度控制 ;同时 ,还可根据各项造林技术措施和林分年龄 ,预测马尾松林分的生长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