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35)
- 2023(8800)
- 2022(7959)
- 2021(7594)
- 2020(6380)
- 2019(14928)
- 2018(15037)
- 2017(28886)
- 2016(15946)
- 2015(18002)
- 2014(17926)
- 2013(17806)
- 2012(16164)
- 2011(14490)
- 2010(14185)
- 2009(12714)
- 2008(12138)
- 2007(10294)
- 2006(8757)
- 2005(7369)
- 学科
- 济(58851)
- 经济(58787)
- 管理(43853)
- 业(41507)
- 企(34928)
- 企业(34928)
- 方法(29707)
- 数学(25672)
- 数学方法(25383)
- 学(16148)
- 农(15429)
- 中国(14125)
- 财(13850)
- 业经(13195)
- 地方(12114)
- 和(10746)
- 理论(10533)
- 农业(10428)
- 贸(10348)
- 贸易(10344)
- 易(10019)
- 环境(9874)
- 技术(9848)
- 务(9241)
- 财务(9183)
- 财务管理(9169)
- 制(9081)
- 企业财务(8677)
- 教育(8644)
- 划(8489)
- 机构
- 大学(222922)
- 学院(220804)
- 管理(90486)
- 济(80005)
- 理学(79486)
- 理学院(78586)
- 经济(78116)
- 管理学(77170)
- 管理学院(76800)
- 研究(72714)
- 中国(51119)
- 科学(49807)
- 京(47826)
- 农(39501)
- 业大(37984)
- 所(37054)
- 财(34510)
- 研究所(34431)
- 中心(32307)
- 农业(31264)
- 江(30233)
- 北京(30088)
- 范(29085)
- 师范(28771)
- 财经(28672)
- 院(26713)
- 经(26145)
- 州(25157)
- 技术(24675)
- 师范大学(23386)
- 基金
- 项目(161896)
- 科学(125576)
- 基金(116294)
- 研究(115006)
- 家(102575)
- 国家(101745)
- 科学基金(86709)
- 社会(69014)
- 社会科(65242)
- 社会科学(65223)
- 省(63937)
- 基金项目(63073)
- 自然(59456)
- 自然科(58005)
- 自然科学(57988)
- 自然科学基金(56917)
- 划(54162)
- 教育(52233)
- 资助(48033)
- 编号(47119)
- 成果(37409)
- 重点(36102)
- 部(34590)
- 发(33912)
- 创(33558)
- 课题(32019)
- 科研(31529)
- 创新(31248)
- 计划(30820)
- 大学(29735)
共检索到302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頔 宋涵 李凤兰 陆海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而端粒酶具有修复延伸端粒的功能,端粒和端粒酶对于维持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在参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国内外关于端粒、端粒酶的研究进展情况予以汇总,特别突出端粒、端粒酶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为人类更好地了解和开展有关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植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伟 李洪杰 东方阳
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重要的DNA-蛋白质复合结构,端粒DNA由简单串联重复序列组成。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端粒结合蛋白能与端粒DNA上的特异序列相结合,为染色体末端加帽,防止外切核酸酶对其的降解以及染色体末端间的融合,从而保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DNA的合成由一种特殊的具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端粒酶)参与完成。端粒酶是由RNA模板和蛋白亚基组成的核蛋白颗粒。本文从端粒的研究历史、端粒的结构与功能、端粒结合蛋白、端粒酶的功能及在植物中的研究等方面总结了端粒和端粒酶的研究进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雅新 麻浩
端粒是构成真核生物线状染色体末端重要的 DNA—蛋白质复合结构,DNA 由简单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它的合成由一个特殊的具有反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端粒酶完成.端粒对染色体、整个生物基因组,甚至对细胞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端粒酶是由 RNA 模板和蛋白亚基组成的核蛋白颗粒.它解决染色体的末端问题,归属于逆转录酶家族又和逆转录酶有一定的差别.端粒酶的过度表达和细胞的永生化和癌变直接相关.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决定了它在肿瘤与癌症治疗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艳 傅晶 奚绪光 李科友
【目的】体外转录并纯化酵母端粒酶RNA,明确缓冲液中组分对其构型的影响,初步研究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与酵母端粒酶RNA的结合情况,为酵母端粒酶活性鉴定及构型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核酶的自剪切功能,通过在3′端引入HDV核酶序列获得完整的酵母端粒酶RNA;并用分子筛SuperDeX-200/16/60凝胶过滤纯化酵母端粒酶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RNA Buffer组分中NaCl和MgCl2浓度对酵母端粒酶RNA构型的影响;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四膜虫端粒酶相关蛋白p65与酵母端粒酶RNA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基因序列合成,结合PCR扩增方法获得了酵母端粒酶R...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徐俞 王瑾瑜 郑广顺 张俊琦 卢存福
为探究端粒酶活性与树龄以及叶位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应用TRAP法对不同年龄的油松、银杏、楸树、国槐叶片及油松和银杏同一棵树不同叶位的叶片进行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油松端粒酶活性同树龄无明确的相关性,而楸树、国槐的端粒酶活性随着树龄增加而表现为增加的趋势。端粒酶活性与叶位相关,越靠近顶端的叶片端粒酶活性较高,而靠近下端的叶片端粒酶活性较低。
关键词:
树龄 端粒 端粒酶 叶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敬晓棋 雷安民 王晗 杨学义 窦忠英
为了解小鼠早期发育过程中端粒酶的活性变化,本研究利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进行了小鼠卵母细胞和附植前胚胎端粒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小鼠卵母细胞、桑椹胚和囊胚为端粒酶阳性,而2-细胞和8-细胞为阴性。依据电泳条带在成像系统下的光密度,计算相对总产品产量(TPG)的定量比较发现,囊胚端粒酶活性最高,为269.331;桑椹胚次之,为96.231;卵母细胞最低,为85.782。小鼠桑椹胚和囊胚胚胎记数及单细胞端粒酶活性比较结果显示,囊胚单细胞TPG最低,为3.45;桑椹胚单细胞略高于囊胚,为4.00;而卵母细胞最高,为85.782,大约是囊胚细胞的25倍。
关键词:
小鼠 卵母细胞 早期胚胎 端粒酶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充华 张婷婷 杨涵江 王昕 陈知龙 张智英
【目的】构建能够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基因的腺病毒。【方法】通过对PCI-neo-hTERT质粒的改造,依次构建出JMB293-hTERT、pAdTrack-hTERT载体,将pAdTrack-hTERT经PmeⅠ线性化后与pAdEasy-1载体共转化到BJ5183细菌中进行重组,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获得重组腺病毒载体pAdEasy-hTERT。将pAdEasy-hTERT PacⅠ酶切线性化并回收后,转染HEK293人胚肾细胞,培养7d后,收集细胞并反复冻融,收集细胞裂解液;反复扩增3次后,测定重组hTERT腺病毒的滴度。【结果】①利用酶切连接的方法得到了穿梭载体pAdTrack-...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项子龙 刘长琳 张金勇 胡鹏 何暮春 柳淑芳 庄志猛 薛同明
本研究从金乌贼(Sepia esculenta)转录组中筛选出疑似TERT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基因序列,通过系统进化和同源序列分析,鉴定出该基因为金乌贼TERT基因,序列长度为2415 bp。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和分析金乌贼TERT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性别的相对表达量差异。结果显示,与产卵期相比,濒死期的心、肝、胰、鳃、性腺、食道上神经团(除去视腺和视叶后的脑组织)等6个组织的TERT基因表达量呈显著下调趋势,推测与濒死期的器官组织分裂和增殖能力下降有关。TERT基因在金乌贼不同组织中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说明金乌贼各组织器官的衰老状态并不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头足类生殖与衰老等生命过程的端粒酶调控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鲍永华 郭永臣 郭延君 吕学诜 刘英芹 赵志辉
采用M TT法、HE染色、DNA电泳、TUNEL法和TRAP法(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研究原花青素对人肝癌细胞SMM C-7721株凋亡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了其抗癌机制。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可抑制SMM C-7721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说明原花青素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降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2种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肝癌细胞 细胞凋亡 端粒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慕莹 赵晓燕 景丹龙 宋涵 陆海 刘頔
为了研究端粒酶在植物细胞分裂中的作用,探讨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分裂能力的相关性,本研究以银杏为材料,通过改良的TRAP法分别测定了银杏不同组织器官(种胚、叶片、小孢子、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研究发现具有旺盛分裂能力的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端粒酶活性。同时以银杏的成熟种胚为材料,采用培养基MS+1.0 mgL6-BA+2.0 mgL NAA诱导出银杏的愈伤组织并采用培养基MS+1.0 mgL 6-BA+2.0 mgL NAA+0.3 mgL 2,4-D+0.2%活性炭进行继代,检测不同代银杏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发现不同代愈伤组织均具有较高端粒酶活性。初代愈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较高,但愈伤组织...
关键词:
银杏 愈伤组织诱导 组织培养 端粒酶活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婉珍 田发安 任育军 缪颖
植物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包含遗传信息的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的功能同时受到自身和细胞核遗传信息共同的调控.三角状五肽(PPR)蛋白是一类含有三角状五肽重复结构的核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大家族.植物中的PPR蛋白通常定位于线粒体或叶绿体中,并对这些细胞器基因组转录的RNA进行编辑和修饰,参与许多重要的组织发生和器官形成过程的调控,同时也参与了植物对内外环境变化过程的响应等.因此,PPR是研究植物中细胞器功能和核质互作机制的热点.依据PPR蛋白基序的种类和排列方式,将植物中的PPR分为两大亚类:P类和PLS类.P类由经典的35个氨基酸基序排列组成,主要参与细胞器基因的转录调控;短的S、长的L和经典的P基序排列组成PLS亚族,主要对细胞器基因转录的RNA进行编辑修饰.本文主要从PPR蛋白的结构、亚细胞定位以及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功能等方面着手阐述植物PPR蛋白在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组转录和加工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植物发育之间的关系,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设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钦美 张志宏 崔建国
植物细胞中端粒长度随年龄的变化远比动物复杂,可分为不变组、延长组、缩短组和循环变化组。尽管如此,端粒长度亦可用于预测植物年龄。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端粒长度也会变化。故无性繁殖植株生理年龄值得思考和研究。本文基于端粒长度探讨了无性繁殖植株生理年龄。认为生理年龄较老供体可能会无性繁殖出"小老头"无性系,端粒长度可能成为预测植物材料无性繁殖能力和愈伤组织再分化能力的有效新指标,老树复幼和端粒长度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此外,提出了植物愈伤组织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抹除外植体"痕迹"的新观点。关于植物无性繁殖过程
关键词:
端粒 离体快速繁殖 扦插 嫁接 生理年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嘉琦 逄洪波 解元坤 李玥莹 陈强
综述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的发展背景、影响因素和针对不同分析对象所使用的分析方法,以及GWAS的存在意义及面对的问题,以期能帮助了解GWAS分析方法在自然群体中的应用,为基于自然群体的GWAS分析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姚侠妹
端粒与寿命、衰老关系密切;而端粒相关蛋白调控端粒酶活性,从而影响端粒长度。然而,端粒或其相关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胁迫响应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以长寿、抗逆的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为研究材料,通过对20、500、1 000和1 700年树龄叶片进行RNA-seq分析,发掘PoWHY1、PoKub3和PoTRF1等端粒相关基因;采用实时定量qRT-PCR技术,研究侧柏幼苗在NaCl、H2O2、ABA胁迫处理下,这些端粒相关基因的响应模式变化;并在侧柏古树(500年)
关键词:
侧柏 古树 端粒相关基因 非生物胁迫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