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29)
- 2023(3129)
- 2022(2591)
- 2021(2415)
- 2020(2129)
- 2019(4485)
- 2018(4357)
- 2017(8252)
- 2016(4774)
- 2015(4931)
- 2014(4967)
- 2013(4977)
- 2012(4635)
- 2011(4178)
- 2010(4110)
- 2009(3567)
- 2008(3710)
- 2007(3270)
- 2006(2651)
- 2005(2420)
- 学科
- 济(14706)
- 经济(14687)
- 业(11941)
- 管理(10861)
- 企(9322)
- 企业(9322)
- 方法(7709)
- 学(7022)
- 数学(6790)
- 数学方法(6703)
- 财(4693)
- 农(3907)
- 中国(3605)
- 制(3498)
- 务(3339)
- 财务(3334)
- 财务管理(3327)
- 企业财务(3251)
- 技术(3115)
- 银(3079)
- 银行(3049)
- 业经(3004)
- 融(2956)
- 金融(2952)
- 行(2913)
- 贸(2735)
- 贸易(2735)
- 农业(2674)
- 易(2668)
- 物(2623)
- 机构
- 大学(68026)
- 学院(67589)
- 研究(27166)
- 济(22897)
- 经济(22308)
- 农(21112)
- 管理(21102)
- 科学(20935)
- 理学(18581)
- 中国(18324)
- 理学院(18258)
- 管理学(17719)
- 管理学院(17595)
- 农业(16989)
- 所(15905)
- 业大(15801)
- 研究所(14963)
- 京(14700)
- 中心(11772)
- 农业大学(10984)
- 财(10983)
- 省(10391)
- 室(10366)
- 江(10134)
- 实验(9740)
- 院(9537)
- 业(9440)
- 实验室(9359)
- 科学院(9328)
- 财经(9097)
- 基金
- 项目(51331)
- 科学(38789)
- 基金(37513)
- 家(36196)
- 国家(35959)
- 研究(29806)
- 科学基金(28986)
- 自然(21729)
- 自然科(21262)
- 自然科学(21246)
- 自然科学基金(20874)
- 省(20411)
- 基金项目(19769)
- 社会(18044)
- 划(17892)
- 社会科(17115)
- 社会科学(17110)
- 资助(15797)
- 教育(13588)
- 计划(12554)
- 重点(12350)
- 科技(11819)
- 科研(10719)
- 部(10632)
- 发(10599)
- 创(10535)
- 创新(10003)
- 业(9861)
- 专项(9796)
- 编号(9759)
共检索到93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邱业先 汪金莲 罗泽民
早在1909年Bernard就发现,在兰科植物圆球茎组织上接种Rhizctoniarepens而诱发了抑菌现象,后来类似现象不断被发现和证实。1951年高又曼首先提出“诱导的抗侵染保护反应”概念,当时的观点只局限于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刺激后产生的保护反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勇刚 曾富华 吴志华 罗泽民
介绍有关病程相关蛋白的分布、特性、基因结构和表达调控以及诱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水稻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及与系统获得性抗性的关系
关键词:
植物 病程相关蛋白 诱导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士旺 郭泽建
分析了植物生防制剂及其使用特点,重点介绍了植物生防制剂菌株的改良途径,对植物诱导抗病性概念、特点、产生机理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生防制剂 诱导 植物抗病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玲莉 杨凤环 侯晓杰 杜绍华
诱导抗病性(Induced resistance)是指利用生物或物理、化学因子处理植物,改变植物对病原的反应,从而使其获得局部或系统的抗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杨酸、寡糖、聚糖及BTH等几种主要化学诱导剂在诱导植物抗病性中的应用。
关键词:
植物诱导抗性 化学诱导剂 应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建玲
植物诱导抗性的理论及其应用前景杜建玲(河北林学院,保定,071000)植物在其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始终朝着有利于自身生存的方向进行,因而形成了一整套抗性基因。我们知道,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有些抗性基因没有得到表达。那么,能否通过某种方式的诱导使这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宏潮 冯峰 王虹 胡道芬 余露
采用从小麦细胞壁提取的低聚糖处理小麦的悬浮培养细胞和愈伤组织,并从这两种处理材料中都分离出抗毒素.这种通过低聚糖处理而诱导积累的抗毒素对小麦赤霉病病菌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的机制是抗毒素引起菌丝生长点膨大、破碎和解体.从而抑制了菌丝的正常增殖.同时.用低聚精直接处理小麦的大田植株.适宜浓度的低聚糖可以降低锈病和白粉病感染麦株的程度,改善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状.
关键词:
小麦 低聚糖 抗毒素 抑菌作用 抗病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晓 杨家秀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几丁酶而未发现其底物,几丁酶在植物保卫机制中所起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不同发育程度植物中几丁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关系,病原菌及灭活菌体处理对植物几丁酶的影响、几丁酶的诱导活性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以及植物几丁酶体外对病原菌及其制备物的作用方面阐述了几丁酶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关键词:
植物,几丁酶,抗病性,诱导活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程爱 杨宇红 梁俊峰 肖启明 谢丙炎 戴素明
β-氨基丁酸(BABA)是一种具有广谱诱抗活性的植物化学诱抗剂.为了研制和开发该类氨基酸农药制剂,对BABA及其合成制剂温室诱导辣椒抗TMV,CMV,疫病和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及田间诱导大白菜抗霜霉病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β-氨基丁酸喷雾处理辣椒叶片和茎杆后,可诱导辣椒获得对TMV和CMV的抗性,诱抗效果受诱抗剂浓度所影响,最高的诱抗效果可达到50%以上;10%BABA可溶性粉剂对多种病害的诱抗效果均在BABA纯剂之上,特别对辣椒疫病的诱抗效果在接种后10 d仍高达88%;对大白菜抗霜霉病的诱抗效果也较生产上常用药剂甲霜锰锌要好.BABA衍生物对TMV,CMV,疫病和根结线虫病亦表现出一定的...
关键词:
β-氨基丁酸 诱导抗性 氨基酸农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选利 李振岐 康振生
综述了过氧化物酶在植物抗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认为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种类发生改变。这些高活性的过氧化物酶或特异性的同工酶 ,或由于催化合成了杀菌物质 ,或由于提高了木质素、木栓质的生物合成而形成物理屏障 ,或者由于参与乳突形成和颗粒状沉积物的积累 ,从而构成了植物的一般抗病性和非专化抗病性。各种过氧化物酶的专化性有所不同 ,它们在植物抗病性中的作用也不尽一样。导入过氧化物酶基因 ,构成组成型表达的转基因植物 ,不一定能有效地抵抗病原物的侵袭。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 同工酶 抗病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商文静 赵小明 杜昱光 商鸿生
以海洋壳寡糖中科6号为试材,对寡糖类化合物抗病毒性质和抗病毒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烟草用50μg/mL中科6号预防处理后24h再接种烟草花叶病毒(TMV),其对由T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相对防效为84.73%,显著高于对照;KI-I染色法试验结果表明,预防处理烟草半叶上的淀粉斑平均为35个,明显少于对照;叶绿素测定结果表明,50μg/mL中科6号预防处理的烟草叶绿素含量达8.67μg/g,高于发病对照和病毒A预防处理组,低于空白对照。
关键词:
壳寡糖 中科6号 TMV 诱导抗病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商闯 贾银锁 马春红 董文琦 李运朝 崔四平 侯立白
【目的】研究HMC毒素培养滤液对玉米叶片诱导抗病性作用及抗病性相关酶的影响。【方法】以两对同核异质玉米自交系(B37和C103)为试材,采用离体叶片法检测不同稀释倍数的HMC毒素培养滤液对专化寄主玉米叶片的致病性,从中筛选适宜诱导的有效浓度,在诱导中和接种后两个阶段分别测定防御酶活性及与抗病性相关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不同基因型与不同细胞质玉米都可以利用低浓度HMC毒素培养滤液诱导以增强其抗性;不同处理时期,植物抗病性相关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动态变化;不同的诱导处理均导致抗病性反应的产生,对C细胞质的预处理效果好于N细胞质,且具有浓度效应。【结论】低浓度HMC毒素培养滤液预处理后,刺激了PO...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永红 毕阳 李永才 王毅
苯丙噻重氮(acibenzolar-S-methyl,ASM)是水杨酸的类似物,也是人工合成的植物抗病性化学诱导剂,能够诱导多种植物的抗病性。采前或采后ASM处理可有效降低梨、桃、葡萄、草莓、甜瓜、橘、芒果、香蕉、枇杷、番茄和马铃薯等多种果蔬的采后病害。ASM的诱抗机理涉及诱导活性氧的积累、活化苯丙烷代谢和促进病程相关蛋白的产生等方面。本文还对扩大ASM的使用范围,提高其使用效果,以及深入阐明ASM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采后病害 诱导抗性 诱抗剂 苯丙噻重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永三 王振中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 5个豇豆 (VignasesquipdalisWight)品种在受锈菌 (Uromycesvignae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若干阶段中外切几丁质酶 (exo chitinase)和 β 1,3 葡聚糖酶 (β 1,3 glucanase)的活性 ,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豇豆各品种与锈菌互作的早期 ,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均上升 ,与品种抗病性水平基本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也与品种抗性水平一致 ,且抗病品种的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的变化率高峰出现早 ,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迟 ;β 1,3 葡聚糖酶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水平也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