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
2023(1311)
2022(1242)
2021(1038)
2020(945)
2019(2236)
2018(2252)
2017(3943)
2016(2406)
2015(2653)
2014(2772)
2013(2943)
2012(2768)
2011(2631)
2010(2656)
2009(2257)
2008(2382)
2007(2046)
2006(1789)
2005(1646)
作者
(8851)
(7419)
(7401)
(7098)
(4736)
(3564)
(3505)
(2946)
(2877)
(2866)
(2660)
(2629)
(2536)
(2445)
(2435)
(2418)
(2298)
(2237)
(2160)
(2143)
(2008)
(1908)
(1876)
(1847)
(1749)
(1702)
(1691)
(1663)
(1589)
(1558)
学科
(7850)
经济(7838)
管理(5160)
(4948)
(4851)
(4253)
企业(4253)
方法(3160)
数学(2251)
(2247)
数学方法(2185)
(2177)
理论(2171)
中国(2106)
(2012)
(1950)
植物(1913)
业经(1896)
(1818)
生态(1562)
农业(1450)
地方(1380)
环境(1365)
(1330)
(1312)
金融(1311)
(1290)
财务(1278)
财务管理(1278)
(1266)
机构
大学(37220)
学院(35783)
研究(15521)
科学(12139)
管理(11479)
(11273)
(11208)
经济(10954)
中国(10819)
理学(9914)
理学院(9747)
管理学(9433)
管理学院(9384)
(9282)
(8867)
农业(8836)
研究所(8650)
业大(8550)
中心(6303)
北京(5864)
农业大学(5808)
(5607)
(5580)
(5537)
(5529)
科学院(5418)
实验(5135)
(5068)
(5016)
师范(4907)
基金
项目(25526)
科学(18506)
基金(17579)
(17059)
国家(16942)
研究(14539)
科学基金(13329)
自然(10607)
自然科(10295)
自然科学(10289)
自然科学基金(10083)
(9975)
基金项目(9477)
(8945)
社会(7635)
资助(7504)
社会科(7164)
社会科学(7160)
教育(6655)
科技(6432)
计划(6384)
重点(6299)
科研(5352)
编号(5292)
(5286)
(5063)
(4985)
专项(4897)
创新(4699)
(4490)
期刊
(13618)
经济(13618)
学报(11287)
(9870)
研究(8909)
科学(8481)
大学(7873)
中国(7826)
学学(7521)
农业(6586)
管理(4676)
(4009)
教育(3720)
业大(3542)
林业(3474)
(3450)
技术(3092)
(2788)
农业大学(2675)
图书(2400)
科技(2374)
资源(2214)
自然(2187)
中国农业(1913)
经济研究(1796)
(1793)
金融(1793)
科技大(1783)
科技大学(1783)
自然科(1774)
共检索到53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傅永福  孟繁静  
自成花刺激物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研究者们一直努力寻找真正的成花激素。人们一方面积极寻找新的具有成花活性的激素类物质,另一方面对现已发现的植物激素及其他活性物质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图阐明它们在成花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各种与植物成花有关物质(或称成花生理信号)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介绍。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世婷   刘明蕊   李国娥   王明霞   马春燕   付永硕   侯扶江   刘永杰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为总结植物物候研究进展,展望植物物候研究的未来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主要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等)及其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然后分析比较了研究植物物候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揭示了植物物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方案。综述植物物候研究进展能够为我们理解环境变化条件下植物物候动态、物种共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洁  尹德洁  关海燕  屈琦琦  董丽  
景天属Sedum植物具有观赏价值高、低维护、适应性强等优点,是创建节约型园林、保持生态系统稳定不可缺少的宿根花卉,同时也兼顾食用及药用价值。为了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国内景天属植物资源,从资源分布与分类、资源应用、栽培繁殖、抗逆性等4个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景天属植物的研究进展,阐明了景天属植物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为进一步推动中国景天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莹  李根有  夏国华  黄晌决  黄宇锋  
阐述了国内外楤木属Aralia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外植体、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楤木属植物愈合组织、不定芽和体细胞胚诱导均产生重要影响,叶片、叶柄、嫩茎、顶芽、子叶、花序等均可用作初代培养的外植体,其中叶片和嫩茎是最常用的外植体;培养方式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其中液体培养通常用于体细胞胚的培养;MS(Murashige and Skoog)是最常用的基本培养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其配比是楤木属植物离体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其中生长素对愈合组织诱导起到主要作用,脱落酸(ABA)可以有效调控体细胞胚同步化;楤木属植物生根容易,采用常规的炼苗移栽,成活率较高。楤木属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程建中  杨萍  桂仁意  
硒是生物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人或动物摄入的硒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植物体。综合近年来植物硒形态分析方面有关文献,从植物硒形态种类及代谢途径,植物硒形态的样品处理技术、分离技术、检测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得出植物体中硒主要以有机硒形式存在,超声微波结合酶提取法是提取植物硒形态有效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联用是有效分离检测植物硒形态的方法之一。此外,植物硒标准品的获取和硒蛋白的深入研究至关重要,电喷雾质谱(ES-MS),电喷雾串联质谱(ES-MS-MS),二维凝胶色谱分离结合激光解吸飞行质谱(MALDI-TOF)等新技术在鉴定未知硒化合物结构,同位素稀释分析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环  李海清  佘锐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雪  杜长霞  杨冰冰  樊怀福  
关键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范德芹  赵学胜  朱文泉  郑周涛  
基于植物物候的遥感监测对于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在阐述植物物候遥感监测原理及其通用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分别从植被类型及其所处的地理条件、遥感数据源及其预处理、植物物候遥感识别方法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结果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的因素,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高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的可行性途径,即建立高分辨率的近地面遥感定点观测及数据共享网络,发展普适性更强的卫星遥感时序数据去噪及植被指数曲线重建方法,寻求稳定性更高的植物物候期遥感识别方法,探索综合运用地面观测、遥感监测与模型模拟实现物候观测空间尺度拓展的可能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扬  唐龙  梁宗锁  张跃进  李鹏  李占斌  
在对入侵植物进行控制与管理时,环境因素对控制效率有一定的影响。文章介绍了生境特征影响入侵植物控制以及生态系统恢复效率的方式与机制;同时,论述了入侵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差异等人文环境对入侵植物控制效率的影响。并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和土著种芦苇为例,阐述了控制效率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司思  程在全  
从转基因植物研制检测和转基因植物及产品的安全评价监测检测两方面对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策略进行了系统地综述。主要介绍了转基因植物及产品检测的主要相关技术如核酸检测技术和蛋白质检测技术,给出了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主要外源基因和载体通用基因元件。并对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尉万聪  薛照辉  高武军  李润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积敏  骆家林  陈鸿超  钱静  
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严重影响到生物多样性、资源安全和气候变化,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是国家战略,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文章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的文献,在国家战略背景下,对研究现状、特点和内容进行归纳类比分析,为明确野生动植物和森林资源犯罪机理提供思路。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何家莉   张宁   石凝   王金牛   孙建   张林   吴彦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平台收集到的中国范围内的杜鹃属植物研究作为文献计量学数据库,采用大数据挖掘和关联分析的方法,以探究杜鹃属植物的不同学科研究领域在中国的研究力量、学科布局以及领域的重点与热点,为确定未来发展方向提供科学支撑。该领域检索到中(181篇)英文(289篇)共470篇文献。结果表明,年发文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文章的被引频次与年发文量高度相关,变化趋势一致。中国科学院尽管作为杜鹃属植物相关研究的主要力量,但是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学术交流相对较少。杜鹃属植物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科学和化学2个基本学科,主要的研究内容涉及植物化学和植物多样性。分析杜鹃花属植物地理分布单元、相关研究的分布范围及关注度,发现云南省的研究最丰富,而西藏自治区的研究相较匮乏。1980-2020年间国内对杜鹃属植物在经济价值已有较大提升,其野生植物资源则破坏严重,生态价值保护与开发及其内涵应是未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方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雨洁   孙红   李晓凤   冉瑞兰   陈国雄   赵鹏善  
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是流动沙丘先锋植物,逆境适应能力强,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沙蓬种子沙米,营养价值均衡全面,食用已逾千年,可作为一种未来作物以提升我国北方干旱区粮食供给多样性。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关于沙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态特性方面。本文系统梳理了沙蓬的先锋植物属性,总结了沙蓬植冠种子库和土壤种子库在沙丘植被演替早期的生态作用,分析了沙蓬生长季连续萌发模式,明确了沙蓬种子存在休眠现象。沙蓬最佳萌发条件为黑暗、0.5 cm沙埋深度和昼夜变温。在解除干旱胁迫、盐渍胁迫以及种子休眠后,沙蓬可以恢复到较高的萌发率。总之,本文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沙蓬适应流动沙丘的生理生态机制,为开展沙蓬遗传驯化、选育栽培适宜品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欧阳琳  洪亚辉  黄丽华  王若仲  肖浪涛  
通过比较盐、冷、热激三种不同胁迫预处理后超级稻幼苗在低温伤害条件下含水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酶)活性、同工酶谱、内源激素的变化,初步研究超级稻的适应性机制。结果表明,水稻幼苗经过不同胁迫预处理后,与未处理的对照苗相比,含水量有所提高;热激预处理苗CAT酶活性高于对照,而盐迫和低温则稍低于对照;同工酶谱变化各有异同,也有其独特性;冷处理苗的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含量高于对照,而热激处理苗ABA含量稍低于对照,三种预处理苗的赤霉素(gibberellin,GA 3)、玉米素(zeatin,Z)、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