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2)
- 2023(6424)
- 2022(5470)
- 2021(5079)
- 2020(4334)
- 2019(9567)
- 2018(9617)
- 2017(17833)
- 2016(9804)
- 2015(11083)
- 2014(11238)
- 2013(10712)
- 2012(9782)
- 2011(8874)
- 2010(9021)
- 2009(8631)
- 2008(8781)
- 2007(8126)
- 2006(7117)
- 2005(6803)
- 学科
- 管理(35253)
- 济(34003)
- 经济(33933)
- 业(29547)
- 企(26478)
- 企业(26478)
- 方法(14709)
- 制(12764)
- 财(12393)
- 数学(12159)
- 数学方法(11871)
- 学(10078)
- 业经(9339)
- 体(8627)
- 中国(8583)
- 农(8456)
- 务(8008)
- 财务(7970)
- 财务管理(7949)
- 企业财务(7482)
- 银(7348)
- 银行(7321)
- 体制(7299)
- 理论(7056)
- 行(6905)
- 技术(6584)
- 环境(6575)
- 融(6442)
- 划(6440)
- 金融(6437)
- 机构
- 大学(146375)
- 学院(145552)
- 管理(54383)
- 济(53627)
- 经济(52242)
- 研究(49357)
- 理学(46121)
- 理学院(45590)
- 管理学(44492)
- 管理学院(44224)
- 中国(37999)
- 京(32471)
- 科学(32318)
- 财(28769)
- 农(25935)
- 所(25697)
- 业大(23460)
- 江(23193)
- 研究所(23178)
- 中心(23004)
- 财经(21941)
- 北京(20567)
- 农业(20256)
- 经(19702)
- 州(18393)
- 院(18283)
- 范(17517)
- 师范(17269)
- 省(17050)
- 技术(16685)
- 基金
- 项目(97801)
- 科学(76550)
- 基金(71412)
- 研究(67588)
- 家(63660)
- 国家(63230)
- 科学基金(54217)
- 社会(42122)
- 社会科(39866)
- 社会科学(39861)
- 省(38081)
- 基金项目(37191)
- 自然(37178)
- 自然科(36284)
- 自然科学(36273)
- 自然科学基金(35617)
- 划(32316)
- 教育(31416)
- 资助(29808)
- 编号(26466)
- 重点(22550)
- 制(22300)
- 成果(22110)
- 部(21027)
- 创(20304)
- 发(19421)
- 创新(19159)
- 科研(18973)
- 课题(18881)
- 计划(18724)
共检索到222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小平 梁承华 杨之为 李振岐
以 Delphi3.0为开发工具 ,建立了植物病虫害 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 ,阐述了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预测系统的制作过程 ,并以陕西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的预测为例说明了其应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高度吻合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预测系统 小麦条锈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鸿 温国泉 谢玮 韦幂 王筱东
【目的】研究基于区域卷积神经网络(R-CNN)模型的广西柑橘病虫害识别方法,为提高柑橘重要病症分类和病理检测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计专用R-CNN模型,采用多层神经网络,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和神经网络对柑橘黄龙病、红蜘蛛感染和溃疡病等广西柑橘主要病症特征图像进行识别,分析其准确率和空间复杂度。【结果】R-CNN模型对广西柑橘黄龙病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5.30%,对红蜘蛛感染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0.30%,对溃疡病的平均识别准确率为99.10%,均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中支持向量机算法(SVM)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为93.20%、88.20%和95.20%),分类效果也优于小型神经网络模型如视觉几何组网络(VGG-19)模型,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提高4.25%、4.62%和2.55%。R-CNN模型在较少神经元参数(33层卷积网络)情况下,空间复杂度比SVM和VGG-19模型低,能获得更佳的柑橘黄龙病、红蜘蛛感染和溃疡病识别效果。【结论】R-CNN模型识别是一种对柑橘黄龙病、红蜘蛛感染和溃疡病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可在广西柑橘果园大量部署和应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育菁,冒乃和,刘波,C.Sengonca,陆萍,李芳
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植物保护的基本理念,介绍了有机农业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论述了有机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全面分析了有机农业植物保护对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作用,主要涉及:人、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综合治理和操作规范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莹
为提高森林病虫害预测的准确度,在现有预报模型的基础上,对数据库技术和WebGIS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出实用的森林病虫害知识库设计和构建方法,并在Web应用环境下实现,应用效果良好。
关键词:
WebGIS 知识库 森林病虫害预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朱建刚 余新晓 陈丽华
The increasingly mature nonlinear technique can facilitate accurate forecasting of transient sap flow process of plant.In this paper,the dominated tree species,Pinus tabulaeformis and Platycladus orientalis in Beijing mountainous area were chosen for study.Their monitoring data range from June 18 th...
关键词:
瞬态液流 BP神经网络 模型 预测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颜珊珊 杨盈盈 徐婕 梁俊玉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中,以技能训练为主导,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园林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以病虫害防治措施中的化学药剂防治为例,将植物保护知识融于技能实训中,结合教学活动解决现实生活中农业生产问题,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
病虫害防治 教学方法 实验教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捷 王新华 唐家全 严志宇
系统自然观融入农科本科生专业课教学,是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思辩能力,实现专业课与自然辩证法理念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研究以"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学"教学为例,探讨马克思系统自然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思路,提出了马克思系统自然观和生态平衡理论是课程研修的主线。提出批判式、讨论式、思考式、创新技能培养等教学方法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系统自然观 生物防治 和谐共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小燕 尚皓玺
[目的]为解决使用深度学习技术对植物虫害识别时依赖大量训练样本的问题,本文基于元学习的思想设计一个VGG原型网络(VGG-Meta Learning,VGG-ML),用于在小样本背景下植物虫害类型识别。[方法]采用VGG16作为嵌入单元提取虫害样本特征与类别特征,为了提高网络对于新类别的识别能力,本文采用训练集与测试集异域方式进行模型训练,以解决在小样本情况下植物虫害识别准确率低、新类别虫害无法识别的问题。将测试集划分为支持集(获取类原型)与查询集(样本原型),以欧式距离度量样本原型与类原型之间的相似性,从而判定样本所属类别;[结果]以公开数据集IP102中玉米、甜菜、苜蓿等11种植物的蚜虫、黏虫、跳甲等24类农业虫害图片作为训练数据,以稻纵卷叶螟、稻叶毛虫、亚洲稻螟、稻瘿蚊、稻秆蝇、稻水象甲、稻叶蝉、稻苞虫8类常见的水稻虫害作为测试数据,在5-way、1-shot与5-way、5-shot情况下VGG-ML识别准确率分别为67.98%与81.5%,与原始原型网络相比提高了3.53与4.4个百分点。5-way、5-shot试验与基于迁移学习的ResNet50与VGG16网络对比,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8.65与25.94个百分点。[结论]实验结果证明VGG-ML在进行小样本植物虫害类型识别时有效可靠,可适用于小样本植物识别问题。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原型网络 植物虫害 元学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齐建东 蒋禧 赵燕东
卫星遥感理论及技术是近30年来应用在森林病虫害监测领域的主要手段,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思想和技术方法。在分析森林病虫害监测的判定、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森林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解决方案,并重点讨论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的硬件构成、路由算法的设计、图像数据包的可靠传输机制、传输拥塞控制策略、图像分类与比对、节点部署等关键问题,最后给出已经完成及正在开展的工作内容。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庆雷 沈佐锐 高灵旺 刘春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萍 王晓庆 肖玉华 徐雅丽
本文概略地回顾评述了茶树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如卫星遥感、昆虫雷达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在农业病害虫灾变预警中的应用,对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展望。
关键词:
茶树 病虫害 预测预报 3S技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泽群 姜波
为解决加工番茄病虫害预测与防控问题,采用Elman神经网络对番茄病虫害预测预报进行研究。根据新疆某加工番茄产区2003—2010年的4—10月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及同期气象资料,建立了加工番茄病虫害发生与气象因子关系的Elma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预测2011年番茄病虫情为例,结果表明此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该研究为进一步构建加工番茄病虫害管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吾中良 徐志宏 陈秀龙 金国龙 李苏萍 沈毓玲 郎学军 胡中成 陈李红
为期4 a,在浙江诸暨、绍兴、嵊州、东阳、建德等县(市)开展了香榧Torreya grandis‘Merrillii’病虫害种类调查及主要病虫害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野外普查和定时定点系统调查,并对病虫害进行鉴定,查明了病虫害种类。其中害虫55种,分别隶属6目29科,病害4种,另有其他有害生物4种,新害虫2种———香榧细小卷蛾Lepteucosma torreyae和香榧硕丽盲蝽Macrolygus torreyae。初步摸清了香榧瘿螨(种名未定)、香榧紫色根腐病Helicobasidium compacum,香榧细菌性褐腐病Erwinia carotovora,香榧绿藻Chlorellasp...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兰芝 苗洪芹
冬季室内人工饲养灰飞虱时,良好的饲料植物是保障灰飞虱正常生长、繁殖的重要前提。针对冬季室内饲养中饲料植物常发生白粉病,偶尔混有蚜虫的问题,进行了饲料植物选择与病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健壮无病、具有一定茎秆的小麦和稗草苗适于成虫取食、产卵和卵的孵化;幼嫩小麦苗和稗草不仅是灰飞虱若虫喜食的饲料,还可以有效控制白粉病的发生;喷施20%三唑酮乳油可有效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对饲养过程中混杂的小麦蚜虫,应在移虫箱内利用灰飞虱的趋光特性及时进行人工精心挑选去除。
关键词:
灰飞虱 饲料植物 小麦白粉病 蚜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