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50)
- 2023(9650)
- 2022(8647)
- 2021(8194)
- 2020(6886)
- 2019(16132)
- 2018(16151)
- 2017(31000)
- 2016(17109)
- 2015(19364)
- 2014(19255)
- 2013(19134)
- 2012(17407)
- 2011(15515)
- 2010(15336)
- 2009(13794)
- 2008(13258)
- 2007(11276)
- 2006(9660)
- 2005(8185)
- 学科
- 济(65244)
- 经济(65174)
- 管理(47223)
- 业(44482)
- 企(37516)
- 企业(37516)
- 方法(34342)
- 数学(29898)
- 数学方法(29452)
- 学(17798)
- 农(16254)
- 财(15339)
- 中国(15190)
- 业经(14029)
- 地方(12617)
- 和(11442)
- 理论(11433)
- 农业(11038)
- 贸(11017)
- 贸易(11012)
- 技术(10672)
- 易(10670)
- 环境(10626)
- 务(10262)
- 财务(10199)
- 财务管理(10179)
- 制(9836)
- 企业财务(9640)
- 划(9167)
- 教育(8996)
- 机构
- 大学(242163)
- 学院(239554)
- 管理(97311)
- 济(87289)
- 理学(85346)
- 经济(85220)
- 理学院(84372)
- 管理学(82655)
- 管理学院(82254)
- 研究(79012)
- 中国(55841)
- 科学(54093)
- 京(52151)
- 农(43119)
- 业大(41235)
- 所(40662)
- 财(37973)
- 研究所(37683)
- 中心(35517)
- 农业(34187)
- 江(33113)
- 北京(32751)
- 财经(31645)
- 范(31060)
- 师范(30735)
- 院(29041)
- 经(28796)
- 州(27372)
- 技术(26939)
- 师范大学(24928)
- 基金
- 项目(174947)
- 科学(135863)
- 基金(126256)
- 研究(122580)
- 家(111599)
- 国家(110716)
- 科学基金(94548)
- 社会(74212)
- 社会科(70277)
- 社会科学(70256)
- 省(68842)
- 基金项目(67700)
- 自然(65026)
- 自然科(63494)
- 自然科学(63478)
- 自然科学基金(62307)
- 划(58476)
- 教育(55993)
- 资助(53160)
- 编号(49652)
- 成果(39411)
- 重点(38918)
- 部(37438)
- 发(36180)
- 创(36064)
- 科研(34275)
- 课题(33964)
- 计划(33673)
- 创新(33640)
- 大学(32135)
共检索到32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君帜 李青
该文对李属植物主要病毒病、脱毒技术及病毒检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李属植物大多为园艺植物 ,由于病毒危害 ,严重降低其经济价值 .各国对病毒病的研究和防治极为重视 ,目前主要采用脱毒技术以获得脱毒苗 .常用脱毒技术包括茎尖培养、茎尖微嫁接、热处理和化学处理 .经脱毒处理的苗木必须经过严格的病毒检测 ,确定脱毒 ,才能推广应用 .常用病毒检测方法有指示植物法、酶联免疫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关键词:
李属 脱毒 病毒检测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希太 张彦波 肖磊 董策 谢淑芹
为了改进传统指示植物法检测甘薯病毒的技术,在已成功的巴西牵牛组织培养基础上,对巴西牵牛和甘薯试管苗茎段进行嫁接,培养,并检测甘薯病毒。结果显示,与带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叶片均能表现出黄化、花叶等阳性反应;与无病毒的甘薯试管苗茎段嫁接的巴西牵牛,试管苗茎段叶片均能健康生长。经5年对369个样本的检测,"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和传统检测法对各个样本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甘薯、巴西牵牛试管苗嫁接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巴西牵牛种子苗网室嫁接检测法"检测甘薯组培苗是否带有病毒,它是一种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不受季节性和环境影响的新检测方法。
关键词:
指示植物 巴西牵牛 检测 甘薯,病毒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武玉花 翟杉杉 普豪祯 高鸿飞 张华 李俊 李允静 肖芳 吴刚 徐利群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兴起,基因编辑产品已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2022年农业农村部针对没有引入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植物的安全评价,专门出台了《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2023年为基因编辑大豆AE15-18-1颁发了首个生物安全证书,标志着我国正式开启了基因编辑作物的产业化进程。基因编辑产品不同于传统转基因产品,不含有外源DNA序列,常用的转基因检测策略不适用于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随着农作物基因编辑产品产业化进程的积极推进,如何高效准确检测是否为基因编辑产品及其编辑特征,是关系到基因编辑产品产业化利用和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依据,急需开发适用于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技术。以检测靶标序列是否被编辑为目标,基于PCR、测序等技术开发出了很多检测技术,并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过程中基因编辑产品的筛选。产业化后的安全监管和知识产权保护,不仅要检测样品是否被编辑,还要快速识别待测样品的核苷酸序列特征,确定样品的来源和身份,进而对基因编辑成分进行精准定量,判定是否需要定量标识。目前,对于含有少数几个碱基插入、缺失及单碱基变异等突变的基因编辑产品,难以应用常规PCR或测序等技术进行快速的身份鉴定,更难以对基因编辑成分的含量进行精准定量检测。以快速识别编辑后的DNA序列特征、并精准定量为目标,根据基因编辑产品的分子特征,本文综述了基于凝胶电泳的普通PCR法、基于测序的检测方法、基于实时荧光PCR的检测方法、基于数字PCR的检测方法、基于可编程内切酶的方法,以及基于仪器的检测方法在基因编辑产品检测中的应用及优缺点,以期探索出适用于基因编辑产品的检测和定量策略,为后续基因编辑产品检测方法的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思青 禹利君
石杉碱甲是从石杉科植物蛇足石杉中提取的一种石松生物碱,是一种高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主要用来治疗老年性痴呆症(Alzheimer disease,AD)、重肌无力、增强学习记忆、改善空间记忆障碍等疾病.主要对石杉碱甲的分离检测方法、石杉碱甲源主体植物、石杉碱甲的微生物新来源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发掘、利用石杉碱甲新资源,以解决目前石杉科植物中石杉碱甲含量低、用药需求受到限制的难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汪莹 夏先全 杨建 蒋文平 刘旭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四川主产烟区的20余种烟草病毒病毒源植物共计338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许多作物和杂草上都携带有TMV(普通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和PVY(马铃薯Y病毒)等烟草病毒,其中尤以蔬菜和杂草的带毒率高。在检测的样品中,病毒检出率较高的有番茄、茄子、黄果茄、莴苣、萝卜、辣椒、蚕豆、马铃薯、菊花、龙葵等,检出率分别为89%、88%、84%、83%、75%、67%、60%、54%、50%、50%。这些植物既是烟草病毒病的携带者和越冬寄主,又是蚜虫的中间寄主,是移栽后大田烟草病毒病的重要毒源。毒源植物及传毒介体是烟草病毒病防治的重要考虑因素。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病 毒源植物 检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金岭 罗晶 牛小义 成巨龙 陈德鑫 安德荣
【目的】明确陕西省烟区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及烟田周围携带病毒植物的种类及带毒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从安康、宝鸡、商洛、延安、咸阳、汉中和铜川烟区采集感染病毒病的167个烟草样品以及烟田周边7科23种植物的279个植物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从感染病毒烟草样品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蚀纹病毒(Tobacco etch virus,TEV)、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平 洪霓
在总结果树病毒病发生与危害特点的基础上 ,概述了近年来国际上在果树病毒检测和脱除技术研究方面的新进展 ,并比较了各方法的优缺点 ,指出了实际应用中应考虑的因素 ,提出了目前国内果树病毒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果树 病毒 检测方法 脱除技术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婷 王驰 安媛媛 苏兰怡 韩艳红
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液-液相分离(LLPs)组装成无膜细胞器,确保各种生命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有序发生,植物病毒蛋白的LLPs对植物病毒的复制和长距离运输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驱动LLPs的大分子多价相互作用种类、LLPs对促进植物病毒复制与侵染及干扰寄主防御的作用进行综述,为深入探究病毒如何增强自身复制能力和干扰寄主免疫功能等相关问题提供参考。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士华 张慧聪 李月 裴扬 吴兴泉
植物RNA病毒群体的快速演化是其流行成灾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其遗传演化机制对制定病害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已研究证明植物RNA病毒可通过高频突变保持一个动态的遗传变异群体(准种),也可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的变异类型。高度变异的病毒群体在进行细胞间运动、组织间系统侵染及植株间水平传播等过程中均会遭遇遗传瓶颈而使群体数量大幅度减少。此时,自然选择或遗传漂变会发挥对群体中不同变异基因型进行筛选的作用。另外,基因漂移也是影响病毒群体遗传结构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植物RNA病毒 群体 演化 进展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代红艳 郭巍
植物病毒病是一类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和危害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病害。病毒虽然结构简单,却变异复杂,所以一直给农业发展带来持续性的挑战。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和RNA沉默是两种比较保守的抗病毒机制。植物的先天免疫系统包括两层,第1层是病原的相关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能够阻碍病毒等病原物入侵植物细胞;第2层是病原效应物触发的免疫,植物抗性蛋白能够识别病原物释放到植物细胞中的效应蛋白。这两层免疫系统的功能行使依赖于细胞膜上和细胞内的免疫受体蛋白。当病毒成功侵染植物细胞后,病毒的核酸需要利用植物的蛋白质合成系统完成自我复制,RNA沉默介导的植物抗病毒机制在此过程发挥重要的作用。病毒侵染的植物细胞内会产生病毒来源的小分子RNA(vsiRNA)。vsiRNA既可以靶向病毒RNA也可以靶向宿主转录本,引起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也可以通过DNA甲基化、异染色质化,引起转录基因沉默。围绕先天免疫系统和RNA沉默介导的两种保守的植物抗病毒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理解植物与病毒之间的互作关系,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性品种和发展更有效的病毒防御策略提供思路。
关键词:
植物 病毒 RNA沉默 先天免疫系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慧 吴祖建 林奇英 谢联辉
论述了小分子病毒抑制物的结构及对病毒的抑制机理 ,讨论了植物病毒抑制剂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前景
关键词:
小分子植物病毒抑制物质 结构 抑制机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果霞 余永涛 李蓉 王岚峰 刘志滨 赵兴华 王建华
毒鼠强是剧毒鼠药,其毒性大约是氟乙酰胺的3~30倍,氰化钾的100倍。毒鼠强的滥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其检测对确定人或动物的中毒原因及中毒抢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疑为毒鼠强中毒时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以及毒鼠强的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梅 王琳 宾淑英 林进添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是我国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在广西、辽宁、河北、山东、广东和北京等地均发现疫情,已严重威胁着西瓜、甜瓜、黄瓜等作物的生产,因此加强该病毒的检测极为重要。目前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主要有生物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及电镜显微观察等方法。笔者对有关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检测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该病毒检测技术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黄瓜绿班驳花叶病毒 检测 方法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献兵 张凌娣 李大伟 韩成贵 于嘉林
RNA沉默是真核生物用来抵抗病毒入侵的一种普遍而又古老的防御机制,而病毒在进化过程中也相应地产生了一些与之抗衡的功能,其中编码沉默抑制子就是对抗RNA沉默的有效策略。它们分别能够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方式干扰来自于寄主的RNA沉默,从而有效地建立侵染。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已经发现的由植物病毒编码RNA沉默抑制子的作用特征、鉴定方法以及作用副效应进行综述,并讨论了RNA沉默抑制子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RNA沉默 抗病毒 抑制子 进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