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13)
- 2023(7771)
- 2022(6634)
- 2021(5993)
- 2020(5141)
- 2019(11217)
- 2018(11273)
- 2017(20433)
- 2016(11628)
- 2015(13054)
- 2014(13261)
- 2013(12543)
- 2012(11578)
- 2011(10522)
- 2010(10550)
- 2009(9917)
- 2008(9856)
- 2007(9178)
- 2006(8037)
- 2005(7576)
- 学科
- 管理(38113)
- 济(36786)
- 经济(36701)
- 业(31585)
- 企(27911)
- 企业(27911)
- 制(14537)
- 财(13558)
- 学(12635)
- 方法(12609)
- 体(11088)
- 中国(10744)
- 农(10656)
- 业经(10466)
- 数学(10030)
- 数学方法(9885)
- 银(8503)
- 银行(8460)
- 务(8390)
- 财务(8355)
- 财务管理(8334)
- 体制(8178)
- 行(8088)
- 理论(8036)
- 企业财务(7886)
- 融(7734)
- 金融(7727)
- 技术(6892)
- 划(6838)
- 和(6797)
- 机构
- 大学(165868)
- 学院(165510)
- 研究(59228)
- 济(59209)
- 经济(57655)
- 管理(57604)
- 理学(48631)
- 理学院(47999)
- 管理学(47017)
- 管理学院(46724)
- 中国(44365)
- 科学(39558)
- 京(35974)
- 农(35862)
- 财(32247)
- 所(31615)
- 业大(29007)
- 研究所(28713)
- 农业(28358)
- 江(27222)
- 中心(26948)
- 财经(24275)
- 北京(22255)
- 经(21849)
- 院(21727)
- 省(21608)
- 州(21080)
- 技术(21004)
- 范(20504)
- 师范(20121)
- 基金
- 项目(112890)
- 科学(87229)
- 基金(80788)
- 研究(78024)
- 家(72944)
- 国家(72395)
- 科学基金(60693)
- 社会(47947)
- 省(45527)
- 社会科(45221)
- 社会科学(45215)
- 基金项目(42366)
- 自然(41056)
- 自然科(40093)
- 自然科学(40069)
- 自然科学基金(39356)
- 划(38403)
- 教育(36394)
- 资助(32705)
- 编号(30970)
- 成果(26645)
- 重点(26371)
- 制(24703)
- 部(24141)
- 创(23738)
- 发(23408)
- 课题(23043)
- 计划(22598)
- 创新(22365)
- 科研(21843)
共检索到25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周莲 王杏雨 何亚文
群体感应是微生物之间相互交流的一种重要联络方式,它协助细菌能感应群体密度从而调节基因表达。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种群体感应信号及其传导机制得以阐明。DSF(diffusible signal factor)是近年来在野油菜黄单胞菌中首先鉴定的1个新型群体感应信号,化学结构为顺式11甲基2十二碳烯酸,其信号传导途径包括RpfC/RpfG双组分感应系统、二级信使环二鸟苷酸(c-di-GMP)、全局性转录因子Clp等。在野油菜黄单胞菌中,DSF群体感应信号调控3类生物学功能:一是促进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二是抑制生物膜形成;三是促进黄单胞菌作出代谢调整,适应高群体密度环境。RpfF是DSF信号生物合...
关键词:
黄单胞菌 群体感应 DSF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争 徐进 许景升 何礼远 冯洁
【目的】研究植物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aac基因编码的蛋白是否具有降解细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功能。【方法】PCR扩增获得青枯菌GMI1000菌株的aac基因,将aac基因克隆到pET-5a原核表达载体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AAC融合蛋白,将AAC融合蛋白与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carotovorasp.carotovora)混合后,共接种于马铃薯块茎,研究细菌致病力的变化。【结果】克隆了全长的aac基因,完成了aac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研究了AAC融合蛋白对细菌致病力的影响。【结论】青枯菌aac基因编码的蛋白具有减弱胡萝卜软腐欧氏致病力的功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小云 贾辛怡 鲍依群
在植物细胞核分裂结束后,细胞中央形成细胞板,实现2个子代细胞的细胞分离。研究植物胞质分裂过程中囊泡运输的分子机制,对于了解植物的形态建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来源于高尔基体和反式高尔基体网络的囊泡携带细胞壁物质、蛋白质和脂质运向新生细胞板位置,互相融合形成早期细胞板。随后早期细胞板向两端扩张并与母细胞壁融合,经过修饰后形成成熟细胞板。以微管骨架为主要成分的成膜体,作为细胞板囊泡运输的轨道和细胞板组装的"脚手架"参与了这一过程。本文主要综述了植物细胞的胞质分裂过程中成膜体的形成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以及细胞板囊泡拴系和融合的分子机制,同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 胞质分裂 细胞板 成膜体 囊泡运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顾冕 陈爱群 徐国华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主要以无机正磷酸盐的形态被植物吸收,而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和生物有效性很低。为了适应磷缺乏的环境,植物进化出了包括与丛枝菌根真菌形成互惠共生体系在内的一系列适应性机制以增强对磷的吸收、转运和再利用等。所有的这些机制均是由复杂而精巧的分子调控网络控制的。近年来众多基因被鉴定并进行功能研究后与该调控网络联系起来,这些基因包括各种蛋白质基因和非编码RNA基因。本文旨在对当前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同时探讨植物缺磷与菌根信号转导途径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磷 缺磷反应 丛枝菌根 信号转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苏卓 苏涵 刘开创 黄幼梅 柴梦楠 秦源 蔡汉阳
雌配子体发育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的重要阶段,它的顺利进行是保证植物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前提。细胞分裂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一类重要激素,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一系列生命过程。在综述细胞分裂素代谢、信号感知和转导的基础上,重点介绍细胞分裂素信号在植物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功能,旨在从细胞分裂素角度揭示植物雌性生殖发育机理,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及其遗传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占军 陈金慧 施季森
回顾植物顶端、根端和侧生分生组织的模式结构,以及干细胞区的WUSCHEL/CLAVATA(WUS/CLV)反馈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发现,3种分生组织不仅都具有长期潜在的维持原始细胞启动状态的功能,而且可能都存在调控相邻干细胞分裂、分化的干细胞区。茎端分生组织中和根端分生组织中分别存在WUS/CLV和WOX5/CLE40反馈调控机制,2种反馈调控机制都具有维持干细胞区的分裂及其与其他组织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功能。而有关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的维管形成层组织中WUS/CLV反馈调控机制的报道不多,文中就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和展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綦国红 董明盛 陈晓红 姜梅
【目的】革兰氏阴性菌通过产生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s)类信号分子,以密度依赖的方式调控某些生理特性的表达,即群体感应(QS)现象。假单胞菌是一种导致蛋白类食品腐败的重要腐败细菌。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假单胞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与腐败特性的关系。【方法】利用AHLs检测菌对3株假单胞菌AHLs产生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AHLS降解菌株对所产生的AHLs进行降解。【结果】3株菌均产生AHLs信号分子;菌株FML05-1、FML05-2至少产生两种AHLs分子,二者所产生的主要信号分子是N-3-氧代-辛酰基-高丝氨酸内酯(N-3-oxo-C8-HSL);FML05-2与降解AHLs的菌株共同培养,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兆新 孟凡强
植物乳杆菌素(plantaricin)是由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抗菌素。它是一类重要细菌素,具有种类多、抑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有潜在应用价值。然而,因植物乳杆菌素产量低而影响了其在食品和医药中的应用。本文从植物乳杆菌素种类、群体感应系统及植物乳杆菌素基因簇等方面介绍植物乳杆菌素诱导及调控的最新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辉 李德军 邓治
低温胁迫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及作物的产量。为了生存,植物形成了复杂而高效的调控网络以抵御和适应低温胁迫,其中转录调控起关键作用。转录因子通过结合启动子区域的顺式作用元件,调控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在植物非生物逆境应答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文章全面综述了参与调控植物低温胁迫应答的转录因子,包括AP2/ERF(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MYB(myeloblastosis)、bHLH(basic helix-loop-helix)、NAC(NAM、ATAF1、ATAF2和CUC2)、ZFP(zinc finger protein)、WRKY、VOZ(va...
关键词:
植物 低温胁迫 抗寒 转录因子 转录调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张绍松 孙茂林 李建平
应用SignalP 3.0、TMHMM 2.0、THUMBUP、big-PI、TargetP1.01、Lipop 1.0、TatP 1.0等7种软件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染色体基因组3448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染色体基因组分泌信号肽ORFs有178个,占其基因组编码ORFs的5.2%,其中有150个ORFs属于Ⅰ型分泌信号肽,28个ORFs属于Ⅱ型分泌信号肽。在178个ORFs中具RR-motif信号肽结构的有13个,其中11个属于Ⅰ型信号肽,2个属于Ⅱ型信号肽。通过软件预测未发现Comc型信号肽与细菌素-信息素型信号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欧阳乐军 黄真池 沙月娥 陈良 谢先荣 曾富华
N-酰基高丝氨酸内酯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过程中的关键信号分子,芽孢杆菌中广泛存在的aiiA基因编码AHL-Lactonase能够水解信号分子AHLs。研究利用PCR方法从枯草芽孢杆菌中克隆了aii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753个碱基组成,编码含有250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aiiA的同源性为87%~96%。将该基因置于诱导型启动子PPP3调控下,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1中,成功构建了aiiA基因的植物诱导表达载体pCAM-PPP3-aiiA,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技术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沙爱华 王英 刘志文 蔡铭 袁平该 陈宪成
植物开花时间受到日照长短季节性变化的调节,拟南芥和水稻中与光周期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使人们得以认识植物开花光周期反应的分子调控机制。植物感知日照长短的变化主要由CONSTANS(CO)基因的表达所控制。CO能够将光信号与生物钟信号整合,调节开花基因FLOWERING LOCUS T(FT)的表达,并最终控制植物的开花时间。本文对这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玉梁 陈叶 刘彩虹 尹增芳
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维管组织形态建成受多种外源及內源因子的共同影响。研究表明:植物激素、CLE短肽信号分子、多种转录因子、热精胺、NO等均在维管组织形态建成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AUX、CTK、ET、BRs、GA等共同参与调节原形成层与形成层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LE短肽信号分子可促进(原)形成层细胞增殖并抑制木质部分化;HD-ZIPⅢ基因家族,KAN、NAC、MYB转录因子及木质形成素与木质部、韧皮部的布局排列及发育相关;热精胺与NO影响着木质部细胞的分化。多种调节因子相互关联构建形成复杂的调控网络,作用于植物维管组织的形态建成过程。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保明 陈永忠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王瑞 马力 杨小胡 罗键
概述了土壤对磷吸收、迁移、同化以及磷在植物体内分布、吸收、转运、利用的机理;总结了低磷胁迫植物的生理生化响应、植物激素的调控效应、遗传变化、驯化适应;揭示了植物低磷代谢信号网络系统、分子应答调控机制和代谢酶的适应性变化,并阐述了低磷胁迫条件下植物的基因性状鉴定和基因工程应用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提高低磷胁迫植物磷利用效率的途径、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发棣 陈素梅 宋爱萍 蒋甲福 赵楠 苏江硕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频发,涝害已成为农业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适应涝渍环境,植物通过乙烯等信号物质调控涝渍胁迫应答。本文从涝渍胁迫下乙烯的合成、乙烯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基因及调控机制、乙烯信号介导的耐涝形态适应机制、乙烯信号与低氧信号交互对话等方面阐述了乙烯调控植物的耐涝机制,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植物涝害应对及耐涝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
涝渍 乙烯 低氧 信号转导 非生物胁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