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2)
2023(6874)
2022(5718)
2021(5136)
2020(4258)
2019(9397)
2018(8969)
2017(16355)
2016(9086)
2015(9808)
2014(9282)
2013(9137)
2012(8461)
2011(7568)
2010(7333)
2009(6607)
2008(6408)
2007(5570)
2006(4873)
2005(4176)
作者
(31650)
(26406)
(26351)
(24575)
(16748)
(12962)
(11680)
(10407)
(10201)
(9192)
(9178)
(8767)
(8669)
(8620)
(8391)
(8260)
(8107)
(7923)
(7647)
(7582)
(7043)
(6518)
(6249)
(6058)
(6031)
(5898)
(5796)
(5732)
(5471)
(5425)
学科
(32887)
经济(32836)
管理(24881)
(24333)
(18776)
企业(18776)
方法(15702)
数学(14085)
数学方法(13945)
(11307)
(10100)
(9194)
(8500)
贸易(8499)
中国(8435)
(8292)
业经(7679)
农业(7007)
技术(6082)
环境(5936)
(5895)
(5503)
财务(5500)
财务管理(5488)
企业财务(5227)
地方(5012)
(4847)
(4843)
产业(4841)
银行(4785)
机构
大学(133052)
学院(131068)
研究(51507)
(50547)
经济(49664)
管理(46677)
理学(41575)
理学院(41010)
管理学(40041)
管理学院(39851)
(39400)
科学(38136)
中国(36401)
农业(31955)
业大(30630)
(29111)
(28871)
研究所(27349)
中心(22235)
农业大学(21272)
(20565)
(19220)
(18999)
(18195)
(18028)
北京(17665)
科学院(17118)
(17107)
实验(17034)
财经(16963)
基金
项目(100590)
科学(77174)
基金(74369)
(71493)
国家(70949)
研究(60007)
科学基金(57893)
自然(42577)
自然科(41605)
自然科学(41585)
自然科学基金(40893)
基金项目(39850)
(39222)
社会(38309)
社会科(36310)
社会科学(36299)
(34827)
资助(29933)
教育(26480)
计划(23873)
重点(23711)
科技(22037)
(21223)
(21216)
科研(21028)
(21007)
编号(20215)
(19992)
创新(19984)
(18221)
期刊
(48419)
经济(48419)
学报(37641)
(34378)
研究(32005)
科学(29847)
大学(26490)
学学(25814)
中国(24102)
农业(23264)
管理(15920)
(14773)
(13114)
业大(12047)
农业大学(9959)
(9190)
金融(9190)
(9176)
经济研究(9094)
林业(8817)
科技(8476)
技术(8234)
业经(8226)
财经(8199)
教育(7534)
(7011)
中国农业(7005)
自然(6762)
问题(6671)
资源(6248)
共检索到182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福东  冯乃杰  郑殿峰  崔洪秋  刘春娟  何天明  赵晶晶  
【目的】荚是为大豆籽粒发育过程中提供同化物的暂存源器官。大豆荚脱落率高是制约大豆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进一步探讨化学控制技术提高大豆产量的内在机制,通过研究叶面喷施2种调节剂对大豆荚生理代谢及离区脱落纤维素酶基因(Gm AC)表达的影响,为大豆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品种抗线6号(GlyCine mAx)为材料,在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空白对照,于喷药后35、42、49和56 D选取处理和对照中的大豆豆荚,测定荚中可溶性糖、蔗糖...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春娟  冯乃杰  郑殿峰  宫香伟  孙福东  石英  崔洪秋  张盼盼  赵晶晶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叶片和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产量的影响,进一步从源库理论的角度挖掘调节剂增产的作用机理,为调节剂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3年和2014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进行。以合丰50和垦丰16为材料,在始花期(R1期)叶面喷施60 mg·L~(-1)促进型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和50 mg·L~(-1)延缓型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喷施调节剂后30 D开始第一次取样,以后每隔5 D取样一次,共取样5次。测定叶片和籽粒中蔗糖、淀粉、果糖含量及叶片中转化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酶(SS)活性。大豆成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洪秋  冯乃杰  孙福东  刘春娟  何天明  赵晶晶  刘洋  龚屾  师臣  郑殿峰  
【目的】在半干旱地区,研究植物生长促进型和延缓型调节剂作用下,大豆花荚发育过程中存留和脱落荚生理效应差别,探讨调节剂减少大豆脱落作用的生理效应,为提高大豆产量寻找途径。【方法】试验于2012—2013年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始花期(R1)对3个大豆品种绥农28(SN28)、垦丰16(KF16)、合丰50(HF50)分别叶面喷施调节剂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dta-6)和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从喷药后第35天(R5)开始第1次取样,每隔7 d取样1次。采集存留和脱落的花荚,并将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黎明  冯乃杰  杜吉到  李建英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育后期根系内同化物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ODM调节剂明显提高了大豆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的输出量,氯化胆碱和DTA-6调节剂表现不明显。喷药后5~30 d,氯化胆碱有效地降低了根系中ABA含量,SODM和DTA-6调节剂有效地提高了大豆根系内CTK和GA含量,而对IAA含量的促进并不明显。至喷药后20~30 d,SODM和DTA-6调节剂处理的根系ABA含量才有所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玖香  赵黎明  
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试验于始花期叶面喷施SODM、CC和DTA-6,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光合作用和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调节剂均提高了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特别是生育后期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前期明显,增加叶片中蔗糖、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荚期前(R3)增加转化酶活性,结荚期后降低转化酶活性;鼓粒期(R5)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可溶性糖输出量由大到小依次为中部、上部、下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加速了大豆各层叶片夜间光合产物的输出,作用效果依次为SODM>DTA-6>CC;植株中层的产量构成因素最大,各处理植株上层的荚数、荚重和粒数与对照间的差异达到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黎明  郑殿峰  
在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情况下,比较了大豆叶片中保护酶活性的差异,研究了喷药后对叶片同化物代谢的调控效应,为大豆鼓粒(R5)后期抗衰老和生理代谢功能的提高提供参考。试验于2006年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为了避免遗传因子的影响,本研究只选择垦农4号品种为材料,研究对其喷药后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和同化物代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喷药时间的延续,SOD模拟物(SODM)、氯化胆碱(Cc)和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提高了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其中SOD活性以DTA-6为最高,SODM次之;POD活性则以SODM调节剂的为最高,调节剂Cc次之。此外,DTA-6和SODM在一定程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建伟  刘强  荣湘民  谢桂先  朱红梅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配方对水稻氮代谢,籽粒、糙米的全氮、蛋白氮含量和籽粒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合理配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水稻在生殖生长前期叶片和茎鞘保持较强的氮素同化能力,在生殖生长后期叶片和茎鞘中氮的降解和转运再利用能力增强;可增强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提高籽粒和糙米中全氮及蛋白氮含量.籽粒蛋白质产量以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7+吐温80(PGRF7)为最高,其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6+吐温80(PGRF6),再次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3+吐温80(PGRF3),分别比对照增产17.9%,15.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明才  何钟佩  田晓莉  段留生  王保民  翟志席  李召虎  
试验应用 3个大豆品种经 3年研究 ,探讨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SHK 6对大豆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效应及生理基础。结果表明 :1)SHK 6处理增强植株抗倒伏能力 ,同时明显提高了大豆产量 ,产量增幅可达到 2 9%~ 4 2 % ,改善了大豆产量构成因素 ;2 )SHK 6处理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 ,其质量分数为 2 84 %~ 10 2 8% ,且改善了氨基酸组分 (除中黄 17外 ) ,例如必需氨基酸质量分数提高了 4 15 %~ 8 39% ,氨基酸总量增加了 4 84 %~6 6 5 % ;3)SHK 6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根系对氮素的吸收、转化和向地上部运输 (伤流 )的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单芹丽  杨春梅  李绅崇  王继华  屈云慧  汪国鲜  蒋海玉  
将非洲菊组培增殖苗增殖倍数在2~4倍的丛生芽切成单株进行无土扦插,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基质对非洲菊组培增殖苗瓶外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气性较好、电导率相对较低、偏酸性的基质有利于非洲菊瓶外扦插苗的成活和生根,非洲菊组培增殖苗在5种基质中,以珍珠岩∶泥炭的体积比为3∶1的基质上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9%;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非洲菊扦插苗基部,以800 mg/L IBA溶液处理的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琰  杨广隶  冯俊涛  黄正清  张兴  
以雷公藤根愈伤组织为材料,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NAA,6-BA,KT或其组合,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组合以及碳源对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长、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4-D有利于雷公藤愈伤组织的生长和总生物碱的积累,6-BA对愈伤组织的生长起抑制作用,但明显促进愈伤组织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形成,KT虽然对愈伤组织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明显抑制愈伤组织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形成;不同质量浓度2,4-D,NAA及与KT,6-BA组合试验表明,1.0mg·L-12,4-D+0.5mg·L-1KT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生长,1.0mg·L-12,4-D+2.0mg·L-1KT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总生物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玲  魏洪玲  李德文  唐中华  刘英  解胜男  田叙晨  储启明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条件,为杜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杜仲幼苗作为研究材料,施加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量杜仲叶片生长形态特征以及叶干、鲜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9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生物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筛选高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调剂配比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1) IAA+500mg·L~(-1) 6-BA处理时,杜仲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干质量、叶鲜质量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AA质量浓度与比叶面积、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6-BA质量浓度与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荣湘民  刘强  朱红梅  陈静彬  彭建伟  莫利拉  谢桂先  
为了给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采用盆栽试验探讨了几种新型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并从中筛选出效果显著的两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结果表明 ,各处理水稻功能叶的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及籽粒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在乳熟前期差异较大 .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 ,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 .各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的水稻功能叶及籽粒中上述酶活性均高于对照 ,其中以 PGR4处理酶活性最强 ,PGR3处理次之 .灌浆前期各处理的水稻功能叶蛋白水解酶活性之间的差异较小 ,而灌浆中、后期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增大 ,且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肖红  葛雨萱  王亮生  甘长青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0月24日达最高峰,其中"紫红"的含量最高,达306.55个色素单位,而"黄"的含量最低,仅42.25个色素单位。不同叶色类型黄栌叶片间可溶性糖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叶色变化过程中降低。"紫红"的pH值低于"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同一株树上绿色叶片的pH值明显高于红色叶片。通过1998,1999和2001年3年叶色改善试验,发现喷施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彧  何俊蓉  袁宁  王海娥  卓碧萍  刘丹  李爱仙  叶兰香  熊学琴  刘菲  
本文建立了彩色马蹄莲块茎分化丛生芽体系,研究了在植物生长调节剂4-PU和6-BA的影响下块茎分化丛生芽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彩色马蹄莲的形态建成。结果表明,4-PU和6-BA对彩色马蹄莲的形态建成所起作用不同。在彩色马蹄莲不同的生理时期,POD活力水平以及对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可见,不同生理时期的蛋白质、糖类的含量变化和差异以及酶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因在时空上的差次表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以迁西板栗品种燕山早丰‘3113’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GA3、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它们对板栗叶片生长发育以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板栗的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和PP333对板栗叶片含水率,叶面积以及周长,叶片厚度,SPAD等生长发育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喷肥处理对板栗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方面,随着GA3浓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全氮含量则呈单峰变化趋势,并且25和50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随着PP333浓度的增加,叶片内的淀粉与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变化都呈倒"之"字型变化,250和1000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