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31)
- 2023(9164)
- 2022(7538)
- 2021(6682)
- 2020(5450)
- 2019(11811)
- 2018(11270)
- 2017(20530)
- 2016(11428)
- 2015(12005)
- 2014(10952)
- 2013(10591)
- 2012(9556)
- 2011(8496)
- 2010(8300)
- 2009(7550)
- 2008(7383)
- 2007(6506)
- 2006(5667)
- 2005(4583)
- 学科
- 济(38971)
- 经济(38932)
- 管理(35033)
- 业(33933)
- 企(27878)
- 企业(27878)
- 方法(17311)
- 数学(15196)
- 数学方法(15041)
- 技术(13282)
- 学(12062)
- 农(11901)
- 中国(10776)
- 业经(10380)
- 财(10198)
- 技术管理(10185)
- 贸(9121)
- 贸易(9118)
- 环境(9050)
- 易(8882)
- 农业(8280)
- 制(6956)
- 划(6907)
- 银(6829)
- 银行(6748)
- 地方(6712)
- 产业(6529)
- 行(6428)
- 融(6303)
- 金融(6300)
- 机构
- 学院(157440)
- 大学(156942)
- 济(61091)
- 经济(60074)
- 管理(57995)
- 研究(57278)
- 理学(51568)
- 理学院(50930)
- 管理学(49815)
- 管理学院(49546)
- 农(41858)
- 科学(41491)
- 中国(40069)
- 业大(34804)
- 农业(33660)
- 京(32557)
- 所(30934)
- 研究所(29165)
- 中心(25159)
- 财(24684)
- 江(23044)
- 农业大学(22910)
- 院(21340)
- 财经(20517)
- 省(20203)
- 北京(19579)
- 经(18884)
- 室(18799)
- 经济学(18684)
- 科学院(18620)
- 基金
- 项目(120746)
- 科学(93426)
- 基金(87890)
- 家(83009)
- 国家(82345)
- 研究(75863)
- 科学基金(68396)
- 社会(49317)
- 省(49212)
- 自然(48142)
- 基金项目(47332)
- 自然科(47083)
- 自然科学(47059)
- 社会科(46922)
- 社会科学(46905)
- 自然科学基金(46271)
- 划(41740)
- 资助(34040)
- 教育(33423)
- 创(28680)
- 重点(28220)
- 计划(27207)
- 创新(27130)
- 发(26260)
- 编号(26034)
- 科技(25608)
- 部(24399)
- 科研(24351)
- 业(24344)
- 国家社会(21490)
共检索到2156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彭予咸 胡留杰 邓敏 姚永红 谢堃 皮利 徐泽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茶梢叶绿素荧光参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BR)、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3)能使茶新梢叶片的电子传递速率(ETR)、有效量子产量(EQY)、光化学猝灭系数(qP)、Fv/F0、Fv/Fm较对照明显提高,并以GA3持续效果最好。而使非光化学猝灭(NPQ)较对照有所降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增加PSII反应中心开放比例,推动光合电子传递,提高茶梢叶片光合性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留杰 彭予咸 徐泽 邓敏 谢堃 皮利
以茶新梢为对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梢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长调节剂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茶新梢初始荧光值(Fo)、最大荧光值(Fm)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而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日均值低于对照。随着生境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增强,光抑制加剧,非光化学能量耗散增加,Fo呈现下降趋势,Fm、Fv/Fm、qN呈现先降低,在中午12:00-14:00达到最低值,后持续上升的趋势,证明不是光合机构的破坏,而是防御过剩光能伤害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关键词:
茶新梢 植物生长调节剂 荧光参数 日变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农梦玲 刘永贤 吴永官
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以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为供试药剂,探索不同种类及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绿素含量及淀粉分解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CC能延缓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显著提高叶片淀粉酶活性,有利于光合碳水化合物从源(叶片)向库(块茎)转移。喷施CCC 1750、2250 mg·L~(-1)及羟季铵·萘合剂(CC 225 mg·L~(-1)+NAA 20 mg·L~(-1))均可提高淮山药块茎膨大末期鲜薯ADPg焦磷酸化酶活性,有利于鲜薯淀粉合成及产量提高,相互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丽媛 郭素娟
以迁西板栗品种燕山早丰‘3113’为试验材料,在花芽分化期叶面喷施GA3、PP333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调查它们对板栗叶片生长发育以及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板栗的花芽分化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低浓度的GA3和PP333对板栗叶片含水率,叶面积以及周长,叶片厚度,SPAD等生长发育指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喷肥处理对板栗叶片碳氮代谢的影响方面,随着GA3浓度的增加,淀粉含量呈"V"字型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全氮含量则呈单峰变化趋势,并且25和50 mG/L的处理效果较好;随着PP333浓度的增加,叶片内的淀粉与可溶性糖和全氮含量变化都呈倒"之"字型变化,250和1000 ...
关键词:
板栗 GA3 PP333 生理特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淑敏 霍强强 李高潮 曹珊
【目的】研究普洛马林、KT-30及抽枝宝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苹果苗木分枝及生长特性的影响,为我国苹果苗木促分枝技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苗木‘长富2号/‘T337’/‘圆叶海棠’为材料,在株高90 cm时,对70 cm处新梢喷施普洛马林(1 000 mg/kg)、KT-30(100 mg/kg),或于特定时间直接芽体涂抹抽枝宝药膏150200 芽/g,以清水处理为对照,测定不同处理对苹果幼苗分枝数目、分枝长度、分枝高度、地上部分质量及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普洛马林、KT-30和抽枝宝均能促进苹果幼苗当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婷婷 钟秋平 丁少净 晏巢 袁雅琪 金苏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以及光学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及嫁接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IBA、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形成、砧木和穗条愈伤组织的连接与延伸,进而加快嫁接苗的愈合过程,各处理愈伤比例均值较对照的增幅为28.01%,且比对照至少提前15 d完成愈合;GGR6、IBA、芸苔素内酯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方法浸基质、蘸根、喷叶对愈伤比例的形成以及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0.03 g·L-1GGR6、0.2 g·L-1IBA及0.14~0.28 m L·L-1芸苔素内酯混合液500 m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肖红 葛雨萱 王亮生 甘长青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0月24日达最高峰,其中"紫红"的含量最高,达306.55个色素单位,而"黄"的含量最低,仅42.25个色素单位。不同叶色类型黄栌叶片间可溶性糖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叶色变化过程中降低。"紫红"的pH值低于"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同一株树上绿色叶片的pH值明显高于红色叶片。通过1998,1999和2001年3年叶色改善试验,发现喷施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关键词:
黄栌 叶色 花青素 pH 乙烯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曲艳 李青丰 刘重阳 牛茹 窦焱艳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常见园林绿化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fulva)观赏性状及繁殖更新特性的影响,为萱草观赏性状的调控和繁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细胞分裂素(CTK)、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坐果精(Pol)、赤霉素(GA)等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进行叶面喷施,以清水(CK)为对照,于盛花期测定叶片性状、花器构件、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种子产量,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萱草农艺性状及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CTK处理萱草的比叶面积明显低于CK(P叶中部>叶上部,且以CCC处理叶片SPAD值最大;CCC处理萱草叶片具有"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面积高、叶片干物质含量低"等特点,按叶经济谱属于"缓慢投资-收益型"植物。CCC处理萱草的花冠长与花柱长最短,有利于花粉传播;Pol处理萱草雄蕊与雌蕊长度相差最小,且花药最长,对有性繁殖具促进作用。PP333与Pol处理均可以明显增加萱草单位面积花葶数、花蕾数/花葶、开花数/花蕾、单位面积蒴果数、种子数/蒴果数及种子产量、种子大小。根据Pearson相关性,种子产量构成因子中单位面积花葶数与种子产量、种子千粒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可用于植物花期种子产量及质量等指标的预测。【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CTK与GA可促进萱草的营养生长,CCC、PP333及Pol可促进萱草的繁殖生长,在实际栽培中可根据需要对萱草各功能器官进行针对性调节。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胜勇 王明学 匡亮
测定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4-D(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在不同浓度作用下对两种绿藻 --蛋白核小球藻和斜生栅藻增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 25 mg/L 和0. 50 mg/L 的2,4-D 分别是 促进小球藻和栅藻生长的最佳浓度;在0. 50 mg/L 的2,4-D 作用下小球藻和栅藻的叶绿素含量最高。高浓度 的2,4-D(>4. 0 mg/L)对两种藻类的生长有毒性作用。
关键词:
小球藻 栅藻 2,4-D 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姚海坡 董志强 吕丽华 申海平 姚艳荣 张丽华 贾秀领
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喷施175 mg/kg多效唑(SP1)、300 mg/kg矮壮素(SP2)、350 mg/kg麦巨金(SP3)、333 mg/kg劲丰(SP4)、300 mg/kg缩节胺(SP5)、333 mg/kg碧护(SP6)和清水对照7个处理,对冬小麦株高、节间长、茎粗、茎干质量、抗倒伏能力、产量及产量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小麦株高,增强茎秆基部抗折力和抗倒伏能力,抗倒伏能力:SP3>SP6>SP4>SP1>SP5>SP2>Ck。不同处理对小麦基部节间长的效应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籽粒产量SP3>S...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冬小麦 茎秆特性 产量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蔚辉 戴丽菲
采用多效唑(PP333)、比久(B9)和6-苄基腺嘌呤(6-BA)喷施大叶红草,探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红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不同程度地对大叶红草产生矮化作用,表现为抑制植物株高、茎间长、叶长、叶宽;PP333和6-BA使茎增粗;3种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大叶红草的呼吸速率和叶绿素、花青素、可溶性糖的含量,PP333和6-BA使大叶红草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3种生长调节剂中,PP333对大叶红草的矮化效果最佳,而6-BA对大叶红草生理变化的影响最大.
关键词:
大叶红草 植物生长调节剂 矮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温国泉 陆宇明 钦洁 莫江妮 文成忠 吴建明
为探索有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试验以"桂淮2号"淮山药为供试品种,研究矮壮素(CCC)与羟季铵.萘合剂(氯化胆碱CC+萘乙酸NAA)对南方地区淮山药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CCC和CC+NAA在较低浓度时对淮山药叶片全N含量影响不大,而增加浓度却可以保持叶片生长后期具有较高的N含量,延缓叶片衰老。喷施CCC 2250 mg.-1提高了淮山药块茎膨大中期叶片P含量,并减缓块茎膨大中后期叶片K含量的下降,淮山药产量达到33 255.15 kg.hm-2,比对照及仅喷0.15%KH2PO4处理增幅为15.20%和13.22%;结薯比例最好,结单薯、双薯比例总和达到94.66%;块茎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文玲 魏洪玲 李德文 唐中华 刘英 解胜男 田叙晨 储启明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叶片次级代谢产物积累的影响,筛选促进次级代谢产物生成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条件,为杜仲次级代谢产物的调控提供参考。【方法】以2年生杜仲幼苗作为研究材料,施加不同质量浓度配比的吲哚乙酸(IAA)和6-苄氨基嘌呤(6-BA),测量杜仲叶片生长形态特征以及叶干、鲜质量,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测定9种次级代谢产物的质量分数,结合生物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筛选高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的最适生长调剂配比条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1) IAA+500mg·L~(-1) 6-BA处理时,杜仲叶面积、叶周长、叶宽、叶干质量、叶鲜质量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IAA质量浓度与比叶面积、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6-BA质量浓度与绿原酸以及京尼平苷酸质量分数呈显著正相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郑殿峰 赵黎明 冯乃杰 杜吉到 李建英
在大田条件下,以垦农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生育后期根系内同化物及内源激素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SODM调节剂明显提高了大豆根系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了根系内游离氨基酸的输出量,氯化胆碱和DTA-6调节剂表现不明显。喷药后5~30 d,氯化胆碱有效地降低了根系中ABA含量,SODM和DTA-6调节剂有效地提高了大豆根系内CTK和GA含量,而对IAA含量的促进并不明显。至喷药后20~30 d,SODM和DTA-6调节剂处理的根系ABA含量才有所降低。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大豆 根系 同化物 激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备涛 王庆美 张海燕 李爱贤 侯夫云 汪宝卿 董顺旭 张立明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