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11)
2023(5822)
2022(4140)
2021(3489)
2020(2751)
2019(5852)
2018(5848)
2017(10953)
2016(6229)
2015(6813)
2014(6827)
2013(6486)
2012(5553)
2011(4896)
2010(4731)
2009(4231)
2008(4221)
2007(3849)
2006(3461)
2005(3206)
作者
(19888)
(16876)
(16726)
(16165)
(10576)
(7967)
(7308)
(6490)
(6387)
(5941)
(5926)
(5546)
(5538)
(5518)
(5444)
(5166)
(5058)
(5056)
(4937)
(4868)
(4269)
(4247)
(4212)
(3855)
(3780)
(3774)
(3756)
(3673)
(3501)
(3397)
学科
(25533)
经济(25506)
(15289)
管理(14942)
(10869)
企业(10869)
中国(9407)
(8974)
方法(8674)
数学(7544)
数学方法(7473)
业经(7448)
(7175)
农业(6250)
地方(5600)
(5576)
(5145)
产业(5043)
(4478)
发展(4475)
(4471)
(4279)
贸易(4277)
信息(4221)
(4134)
总论(4045)
信息产业(4008)
环境(3983)
(3976)
(3879)
机构
学院(89085)
大学(88603)
(35487)
经济(34847)
研究(34086)
管理(29353)
理学(25523)
理学院(25226)
管理学(24606)
管理学院(24472)
中国(24196)
科学(23815)
(22397)
(18774)
(18483)
农业(17677)
业大(17417)
研究所(17253)
(15592)
中心(14737)
(13971)
(12856)
财经(12846)
经济学(12074)
(11857)
(11570)
北京(11457)
农业大学(11428)
经济学院(11063)
(11047)
基金
项目(66177)
科学(50771)
基金(47747)
(44730)
国家(44403)
研究(43171)
科学基金(36453)
社会(28329)
社会科(26911)
社会科学(26906)
(26147)
基金项目(24945)
自然(24194)
自然科(23665)
自然科学(23657)
自然科学基金(23235)
(22210)
教育(18909)
资助(18904)
重点(15822)
编号(15742)
(15067)
计划(13770)
(13559)
(13415)
科研(13110)
国家社会(12831)
科技(12814)
创新(12715)
(12246)
期刊
(37312)
经济(37312)
研究(24365)
学报(22272)
(21204)
科学(17673)
中国(16543)
大学(16280)
学学(15758)
农业(14235)
(11331)
管理(10753)
(7936)
(7566)
金融(7566)
教育(7162)
经济研究(6842)
业经(6745)
业大(6601)
技术(6528)
财经(6476)
(5687)
(5678)
问题(5575)
林业(5495)
农业大学(5244)
科技(5161)
(4184)
商业(4027)
现代(3980)
共检索到127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栋  王雁  刘秀贤  李正红  田杰  万友名  
对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S3307、CCC浸种处理24 h后地涌金莲种子萌发、矮化效应及光合特性的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0~40 mg.L-1PP333、2~8 mg.L-1S3307浸种处理的种子萌发率降低,幼苗生物量减少,植株矮化,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40 mg.L-1PP333处理矮化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降低了51.8%;CCC浸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子萌发率,但提高了幼苗生物量,使光合作用增强;5000~7000 mg.L-1CCC浸种处理可使种子萌发率及植株高度显著降低,7000~10000 mg.L-1CCC浸种处理矮化效果不明显,但显著提高了叶片叶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蔚辉  戴丽菲  
采用多效唑(PP333)、比久(B9)和6-苄基腺嘌呤(6-BA)喷施大叶红草,探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叶红草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不同程度地对大叶红草产生矮化作用,表现为抑制植物株高、茎间长、叶长、叶宽;PP333和6-BA使茎增粗;3种调节剂处理均提高了大叶红草的呼吸速率和叶绿素、花青素、可溶性糖的含量,PP333和6-BA使大叶红草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3种生长调节剂中,PP333对大叶红草的矮化效果最佳,而6-BA对大叶红草生理变化的影响最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志民  王莲英  
该文研究了生长延缓剂对冬季催花牡丹新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PP333)对牡丹枝条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以25ppm和50ppm的处理效果较好,但不同品种也有差异;丁醇类似提取物也有明显的抑制效果,而且对成花展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比久(B9)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萍  马朝宏  颜谦  
为提高马铃薯种质试管苗保存质量,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B9在不同浓度范围(10~60 mg/L)对费乌瑞它试管苗株高、叶数、可用节数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9对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有抑制作用;B9浓度40 mg/L可明显延长试管苗的保存时间,使培养234 d的试管苗成活率仍能达到90%,且不影响试管苗继代。结论:用40 mg/L的B9保存马铃薯种质试管苗,可减少试管苗转接次数,降低污染比例,节约人力、物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燕湘  杨知建  金小马  余清  
为了减少草坪修剪费用,将化控技术应用于草坪,通过对盆栽黑麦草分别施用25,50,75 mg/L的烯效唑,200,300,400 mg/L的矮壮素,200,300,400 mg/L的缩节胺和1 000,1 500,2 000 mg/L的比久,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草坪草生长速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以50 mg/L的烯效唑,400 mg/L的矮壮素,400 mg/L的缩节胺和2 000 mg/L的比久均能延缓黑麦草生长,减少修剪次数.烯效唑能明显促进黑麦草分蘖,增加密度和根冠比,加深绿色,使叶片缩短加宽.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胜珍  客绍英  马作东  马艳芝  
为提高菘蓝试管苗质量和移栽成活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P333(1~6 mg/L)和B9(10~60 mg/L)对菘蓝种子萌发及试管苗壮苗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B9浓度除20 mg/L外,其余浓度均促进菘蓝种子萌发。B9对菘蓝试管苗具有延缓生长的作用。适宜浓度的B9处理(20 mg/L)可使试管苗矮化,生长健壮,提高生根率及生根数量。而菘蓝试管苗对PP333极为敏感,在低浓度下(≤2 mg/L)即对菘蓝试管苗的生长产生强烈抑制,高浓度下(≥4 mg/L)菘蓝试管苗大量死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茂成  杨锦昌  邹文涛  余纽  董明亮  李荣生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烯效唑(S_(3307))、多效唑(PP_(333))、矮壮素(CCC)对壳菜果苗木生长和营养元素分布的影响,从中筛选出矮化效果较佳的植物生长延缓剂,为壳菜果苗木生长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栽培法,以半年生速生树种壳菜果实生苗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7月9日、8月9日和9月9日对其叶面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S_(3307)(50,100,150,200 mg/L)、PP_(333)(600,900,1 200,1 500 mg/L)、CCC(1 000,1 500,2 000,2 500mg/L),以喷施清水的处理为对照(CK),10月9日取样,测定不同处理苗木的生长指标(苗高、地径、叶片厚度、叶面积),各径阶(细根(直径(d)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亚琴  李思佳  邓秋林  文秋姝  付羽萍  陈兴福  
为缓解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栽培上滥用多效唑的现状,本研究在绵阳三台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探究在微调配方肥的基础上,对比施用多效唑(PP333,2.5 g·L~(–1))、烯效唑(S3307,2 g·L~(–1))和甲哌鎓(DPC,0.05 g·L~(–1))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麦冬农艺性状、产量、总皂苷和总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本研究中配方肥用量的浮动对麦冬生长无显著影响(P> 0.05),施用延缓剂能增加麦冬产量(甲哌鎓除外)。与清水对照相比,施用多效唑和烯效唑麦冬干物质产量分别增加了约37.03%和16.65%;施用烯效唑麦冬总多糖含量显著增加约25.45%(P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纪霞  王丽辉  刘学卿  王常芸  刘学庆  
以花梗高度较高的蝴蝶兰品种‘红天鹅’为试材,研究了喷施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BAS、矮壮素(CCC)和多效唑(PP333)对其开花质量的影响及叶片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和比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延缓剂对蝴蝶兰开花质量影响不一,一定种类及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有效降低花梗高度,但花序长度也有所降低,各处理对花径大小和始花期影响较小。各处理能明显降低植株体内GA含量,提高ABA含量;处理的IAA变化与GA含量成一定相关性,且各个阶段含量高于对照;延缓剂处理初期ZR的含量变化不显著,之后较之对照稳定在较高水平。与对照相比,ABA/IAA...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柳青  张冬林  
景观农场金光菊是一个新重瓣花品种,作为盆栽必须控制高度.研究了在不同的生长阶段(10,15 和 20片真叶时)施用嘧啶醇、多效唑和比久 3 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盆栽景观农场金光菊矮化和开花的影响.研究表明,浇灌质量浓度为 4 mg/L 的嘧啶醇和多效唑溶液 1 次和 2 次均明显地矮化了植株,而喷施质量浓度为 5 000 mg/L的比久溶液却没有明显效果.不同生长阶段施用的效果不同,当植株有 10 片真叶时施用的矮化效果最好.不同施用次数的效果不同,施用 2 次的植株明显比施用 1 次的矮.植物生长调节剂没有明显减少植株的茎节数,但都明显地缩短了茎节间的长度.不论施用何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株的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桂芳  孙玲  马继琼  孙道旺  杨奕  王玲  罗红梅  蒋晓云  陈燕萍  
以5、7、9、11月取材的地涌金莲幼嫩花蕾为外植体,对不同取材时期愈伤组织诱导率、褐化率及分化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低,为67.79%,显著低于其余取材时期,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83.96%,7月与9月取材的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5月取材的而显著低于11月取材的;从5月至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褐化率有逐渐降低趋势,5月的最高,达78%,与7月取材的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9月、11月的63.5%和60%;9月、11月取材的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达到17.47%和20.12%,相互间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5月和7月的10.67%...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许瑞轩  赵海明  刘贵波  张英俊  曲毅  
为解决夏季在单作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田中套作青贮玉米(Zea mays)后苜蓿和苗期玉米种间竞争的问题,于2018–2019年在套播青贮玉米后对苜蓿喷施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调环酸钙、多效唑和甲哌鎓)和两种玉米田除草剂(丁异莠去津和异丙甲草胺),分析其对苜蓿和玉米种间竞争和系统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延缓剂和除草剂混施没有交互作用;除2019年多效唑增加套作期间苜蓿的产量外,与清水对照(CK)相比,3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苜蓿的抑制作用不显著(P> 0.05),未能改变苜蓿、玉米以及系统的总产量。与CK相比,除草剂丁异莠去津对苜蓿的抑制作用显著(P 0.05),但对苜蓿春季产量有提高作用,系统总产量和食物当量值有升高的趋势。本研究采用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除草剂均未能达到在保证系统生产力的前提下短期有效抑制苜蓿再生、缓解苜蓿与套作玉米苗期的竞争的目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顾地周  高捍东  邱德有  
以玫瑰嫩茎基部直接再生形成的丛生芽团为试材,应用均匀设计法探讨了影响玫瑰丛生芽团试管保存的主要因子和水平,同时筛选最适于玫瑰丛生芽团试管保存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最适宜的丛生芽团试管保存培养基为B5+根皮苷2.80 mg/L+KT 0.40 mg/L,保存40个月生长率仅为0.83%。对保存前后的芽苗生根的结果进行对比可知,保存后的生根速度快,生根率达99.8%以上,较未保存前的生根率98.5%高。试验结果证明,在试管内采取"延缓生长"法保存玫瑰丛生芽团是切实可行的新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玉华  王华芳  王丽芸  
该文综述了中国观赏植物矮化途径与历史经验.以史实阐明中国是利用盆栽、盘扎、成年枝嫁接、矮化砧等最早的国家.归纳探讨了植物各种相关调控技术及其机理,指出矮化各主要途径间的关系与地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亦弛  郭素娟  孙传昊  
【目的】探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对6年生板栗树叶片解剖结构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与叶片解剖结构的变化对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在板栗生长调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板栗‘燕山早丰’为试验材料,研究分别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多效唑、矮壮素、烯效唑对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及对叶片形态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1)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提高板栗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角质层最厚可达5.46μm,为90 mg/L烯效唑处理,下角质层最厚可达1.76μm,为60 mg/L烯效唑处理;(2)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增加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叶片、栅栏组织厚度增加效果最显著的为100 mg/L多效唑处理;(3)3种延缓剂均能增加叶片栅海比值,栅海比最高可达1.52,为90 mg/L烯效唑处理;(4)除60 mg/L烯效唑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有效增加板栗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在处理后120 d增加的最为显著。【结论】在板栗花芽分化期对叶面分别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影响板栗叶片解剖结构,从而提高板栗对光能的捕获,增强其光合作用,其中100 mg/L多效唑的效果最好。多效唑、矮壮素和烯效唑能有效促进板栗叶片内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生成,本研究中60~90 mg/L烯效唑的效果最佳,延缓剂使得叶片解剖结构改变,从而增强了叶片光合作用,导致叶片同化物增多,进而提高叶片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