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57)
2023(11904)
2022(10476)
2021(9966)
2020(8336)
2019(19613)
2018(19540)
2017(37950)
2016(20718)
2015(23445)
2014(23289)
2013(22987)
2012(20745)
2011(18629)
2010(18711)
2009(16797)
2008(16132)
2007(13913)
2006(11884)
2005(10026)
作者
(60674)
(50493)
(50068)
(47675)
(32035)
(24235)
(22620)
(19990)
(19149)
(18022)
(17281)
(16979)
(15957)
(15899)
(15477)
(15448)
(15197)
(14995)
(14409)
(14343)
(12743)
(12317)
(12240)
(11426)
(11408)
(11147)
(11104)
(11006)
(10176)
(10024)
学科
(80749)
经济(80668)
管理(57577)
(54645)
(45913)
企业(45913)
方法(42262)
数学(37337)
数学方法(36669)
(20511)
(20051)
中国(19183)
(18238)
业经(17454)
地方(15499)
理论(14894)
农业(13853)
(13842)
贸易(13835)
(13417)
(13329)
环境(13062)
技术(13051)
(12139)
(11855)
财务(11782)
财务管理(11763)
(11435)
企业财务(11098)
(10285)
机构
大学(290743)
学院(290649)
管理(118088)
(108896)
经济(106466)
理学(103787)
理学院(102652)
管理学(100401)
管理学院(99907)
研究(93839)
中国(66916)
科学(63154)
(62102)
(49814)
业大(48732)
(47598)
(46971)
研究所(44152)
中心(42229)
(40430)
北京(39185)
财经(38935)
农业(38825)
(37622)
师范(37237)
(35495)
(34821)
(33286)
技术(32162)
经济学(31737)
基金
项目(210402)
科学(164142)
基金(151527)
研究(148771)
(133843)
国家(132804)
科学基金(113723)
社会(90560)
社会科(85837)
社会科学(85811)
(83465)
基金项目(80943)
自然(77709)
自然科(75903)
自然科学(75886)
自然科学基金(74483)
(70337)
教育(69117)
资助(63874)
编号(60584)
重点(47391)
成果(47159)
(44987)
(43953)
(43592)
课题(41655)
科研(40904)
创新(40573)
计划(39662)
大学(38717)
期刊
(111302)
经济(111302)
研究(78286)
学报(51448)
中国(48957)
科学(46310)
(43913)
管理(41463)
大学(38386)
学学(36456)
(33573)
教育(32546)
农业(30799)
技术(26487)
业经(19935)
(19031)
金融(19031)
经济研究(17831)
财经(17715)
(16452)
科技(16007)
林业(15711)
图书(15242)
(14995)
问题(14649)
技术经济(14199)
业大(13914)
(13894)
理论(13747)
资源(13654)
共检索到399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天铎  
论文阐述了植物生理数学模型在对森林的水文气候效应的研究中所能起和应起的作用。从树木的多年生习性和宜林山地的复杂地形等因素论证植物生理数学模型对制订造林优化方案、乔灌草关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论述了植物生理模型与土壤模型、微气象之间结合的必要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越  林旻  杨刚  黄心渊  
森林动态演替过程的计算模拟历来是森林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于传统宏观式的模拟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植物生长模型、自下而上的模拟方法。首先构建了参数化的个体植物生长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植物内部属性、外部环境、邻域竞争3种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因素,综合模拟出植物在不同环境状况下的生长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构成一片森林的大量植物个体进行遍历式、迭代化的计算,从而模拟出整片森林区域的生长演替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模拟出植被在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动态变化效果,可表现出自然稀疏、物种竞争、物种演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富强  罗勇  李清湖  
在广东省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样地(50个)的四个角外2 m处设置3个2 m×2 m的林下植被生物量调查样方,对林下灌木层植物组成和结构进行详细调查,并采用收获法测定每个样方中林下灌木层优势植物各器官生物量。结果表明:粤东地区森林灌木层植物种类丰富,6种森林类型150个样方中的主要灌木和小乔木有93种,分属36科72属,其中丰富度最大的为桃金娘、红背山麻杆、山苍子、山乌桕、檵木、岗松、栓叶安息香、白花灯笼、变叶榕、三桠苦、石斑木、托竹等。根据测定的生物量,建立了12个优势灌木各器官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统计分析验证表明估算模型能满足生物量估算的精度,为估算广东省森林林下灌木层的生物量和碳贮量提供了科学...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于澎涛  
在探讨森林水文模型发展历史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理论基础、类型和特点。与传统的集总式模型相比 ,分布式水文模型考虑了流域内部各地理要素的空间异质性 ,可以反映流域内部水文过程的时空变化 ,从而更加准确地预测自然和人为因素对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影响 ,为流域的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景观生态学可以作为分布式模型进一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地理信息系统 (GIS)技术可以为分布式模型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 ,分布式水文模型有望解决森林水文学中长期面临的尺度转换问题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唐星林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能量、氧气和有机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植物光合作用与光、CO_2的关系是植物生理生态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由于光合作用包括光合电子传递、光合碳同化、光呼吸和叶片内CO_2扩散路径等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这使得光合生理生化过程相关的叶片离体实验难以开展。因此,人们常采用光合模型对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国内相关研究常采用光合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植物叶片CO_2气体交换数据以探索植物叶片光合特性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但这难以反映叶片内部的光合生理生化反应信息。而基于Rubi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葛宏立  孟宪宇  唐小明  
该模型系统根据森林生长发展的内在规律设计,并用现代回归统计方法估计参数,由年龄隐含的单木生长模型、与直径相关的保留率模型(即采伐枯损模型)、以样地平均年龄及样地数为自变量的进界模型和面积模型组成。它适用于一个较大区域(如一个省)的森林资源更新和预测。它用复测的固定样地数据和复测的样木数据建模。文章给出了用江西省的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的误差分析结果。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晓峰  赵惠勋  孙慧珍  
只有正确客观地认识森林水文效应, 才能在实践中实现其指导意义。论文从森林与水的关系入手, 提出要确立系统观。以我国各生态定位研究站及其他同类研究项目的多年研究结果为基础, 系统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与水分循环的关系以及森林在各方面的综合调节功能。提出在西部开发中林草植被建设要考虑到水资源的科学分配; 要在保证生态安全的前提下, 所有产业“适度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庄雪影  王通  甄荣东  黄坚城  
报道了增城市主要林区次生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南洋楹林等 4种森林群落的植物多样性。调查了 19个 4 0 0m2 的样方 ,共记录了 16 3种乔灌木植物种类。除 5种未能鉴定外 ,其余15 8种分属 5 0科 97属 ,包括 2种国家保护植物 :穗花杉和白桂木。等级聚类分析和无偏对应分析(DCA)结果显示 :次生林群落多样性较高 ,人工林较低。多样性变化的总趋势为 :次生林 >南洋楹林>马尾松林 >湿地松林。次生林与人工林群落在种类组成和多样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 ,次生林群落的树木种类较丰富 ,但大多数为早期的先锋树种 ,原生的地带性森林建群种 ,如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种类很少 ...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重华  巫涛  王海峰  黄宗胜  彭殷  
对长沙岳麓山、湘潭昭山、株洲大京山等地部分天然林,选择有代表性地段设置样方75块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①长株潭地区森林主要有15个天然群落,其中乔木46种,27科31属;灌木67种,29科35属;草本27种,13科19属.②群落类型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③15个群落植物种数量,灌木层最多,乔木层居中,草本层最少,植物分层分布格局基本符合较古老次生植被种的分布规律.④长株潭地区森林群落植物多样性指数值不高,反映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周边自然环境尤其是森林植被的日益破碎化的影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阁  张志强  周国逸  魏晓华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研究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相互作用的森林水文学和流域管理科学在国际上得到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文研究和流域管理工具,流域水文模拟模型在中国越来越为森林水文和流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使用.该文在总结了中国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后,介绍了森林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在开展森林与水关系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总结了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主要功能.并以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为例介绍了模型的结构组成、开发和应用过程.最后提出该模型在中国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中国土地利用的独特性、历史水文气象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蔚阿龙   温慧   丛日春   侯美娟   李瀚之  
【目的】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功能区,研究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可以为该区域植被的恢复、经营以及水土保持提供依据。【方法】在张家口市和平林场内选择华北落叶松Larix gmelinii var.principis-rupprechtii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林(杨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白桦林(落桦混交林) 4种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浸泡法测定凋落物层的各项生态水文指标。【结果】(1)不同森林凋落物层厚度在32.0~62.0 mm内变化,从大到小依次为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林、杨桦混交林、白桦林。(2)白桦林和杨桦混交林凋落物层的最大持水率、最大拦蓄率、有效拦蓄率大于落桦混交林和华北落叶松林,其中白桦林最大,分别为231.15%、207.60%和172.94%;华北落叶松林最小,分别为208.92%、170.29%和138.95%。(3)4种森林类型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为8.27~23.33 t·hm-2,最大持水量为18.96~49.71 t·hm-2,最大拦蓄量为16.73~39.05 t·hm-2,有效拦蓄量为13.90~31.56 t·hm-2,基本规律为华北落叶松林>落桦混交林>杨桦混交林>白桦林。(4)4种森林凋落物层持水量与浸水时长符合对数函数关系(R2>0.94);吸水速率与浸水时长符合幂函数关系(R2>0.92)。【结论】华北落叶松林单位质量下的凋落物层吸持水性能低于白桦林,但综合考虑凋落物生物量后,其持水和拦蓄水总量显著高于后者,综合水源涵养能力强。图5表3参3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春明  
对以往生长和收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混合效应模型在森林生长模型研究中的意义进行描述,分别介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表达形式和算法,对国内外利用混合效应模型研究林分的树高、断面积和蓄积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最后对混合效应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简单的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王彬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出现40个植物种,灌木6种,草本34种。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种数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人工林>天然林。人工刺槐林林下Margalef指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王玉杰  王云琦  张会兰  王彬  
为了揭示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持作用,对晋西黄土区人工油松林、人工刺槐林及天然次生林林下植物组成及土壤化学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3种林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晋西黄土区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共出现40个植物种,灌木6种,草本34种。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植物种数为人工刺槐林>人工油松林>天然次生林;2)3种森林群落类型林下物种丰富度指数(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人工林>天然林。人工刺槐林林下Margalef指数、Shannon-Wie...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鸿雁  郑征  王瑾  李志鹏  林小兵  杨效东  
植食性昆虫取食叶片(叶虫食)不仅影响植物种群结构、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影响食物网内物种的相互关系。但是有关叶虫食在人为干扰的片段化森林中的情况还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纳板河保护区两种森林类型(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各4个片段森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冠的叶片采样分析了每种片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的虫食率和虫食频度,并调查了各片段森林的面积和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雨林片段和常绿阔叶林片段的优势树种平均虫食率分别为7.6%和6.7%,雨林片段的优势树种平均虫食频度(77.0%)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片段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