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8)
2023(9110)
2022(8274)
2021(7843)
2020(6572)
2019(15421)
2018(15526)
2017(29977)
2016(16443)
2015(18528)
2014(18502)
2013(18475)
2012(16747)
2011(15108)
2010(14853)
2009(13226)
2008(12797)
2007(10853)
2006(9319)
2005(7979)
作者
(47978)
(39569)
(39343)
(37392)
(25191)
(19028)
(17930)
(15706)
(15167)
(14095)
(13737)
(13273)
(12434)
(12419)
(12154)
(12104)
(12097)
(11852)
(11194)
(11113)
(9966)
(9610)
(9499)
(8979)
(8952)
(8919)
(8776)
(8667)
(7950)
(7888)
学科
(62409)
经济(62339)
管理(45654)
(43106)
(36434)
企业(36434)
方法(31042)
数学(26701)
数学方法(26375)
(16302)
(16074)
中国(15215)
(14679)
业经(13904)
地方(12866)
理论(11480)
(11328)
农业(10891)
(10758)
贸易(10754)
(10407)
环境(10289)
技术(10144)
(9784)
(9758)
财务(9698)
财务管理(9684)
企业财务(9182)
教育(9171)
(8889)
机构
大学(230817)
学院(227833)
管理(93889)
(84550)
经济(82559)
理学(82275)
理学院(81356)
管理学(79898)
管理学院(79509)
研究(75666)
中国(53801)
科学(50210)
(49848)
(38305)
(38146)
业大(37267)
(36827)
研究所(35376)
中心(33655)
北京(31690)
(31365)
(30614)
财经(30368)
师范(30322)
农业(29940)
(27754)
(27680)
(25984)
师范大学(24756)
技术(24632)
基金
项目(164228)
科学(127593)
研究(118147)
基金(117892)
(103292)
国家(102437)
科学基金(87583)
社会(71344)
社会科(67477)
社会科学(67457)
(64343)
基金项目(63872)
自然(59326)
自然科(57871)
自然科学(57857)
自然科学基金(56785)
(54526)
教育(53787)
资助(48761)
编号(48648)
成果(38819)
重点(36507)
(35456)
(34400)
(33933)
课题(32959)
科研(31791)
创新(31569)
大学(30478)
计划(30372)
期刊
(89223)
经济(89223)
研究(64729)
学报(39597)
中国(39038)
科学(35573)
(33858)
管理(33034)
大学(29418)
学学(27565)
教育(26155)
(25887)
农业(24246)
技术(19844)
(15147)
金融(15147)
业经(14765)
图书(14349)
经济研究(13565)
财经(13482)
科技(12403)
(12360)
理论(12171)
实践(11378)
(11378)
问题(11359)
(11264)
技术经济(10817)
林业(10768)
(10669)
共检索到317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世婷   刘明蕊   李国娥   王明霞   马春燕   付永硕   侯扶江   刘永杰  
植物物候是指植物受周围环境影响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自然现象。为总结植物物候研究进展,展望植物物候研究的未来发展,本文首先总结了主要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等)及其变化对植物物候的影响;然后分析比较了研究植物物候不同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揭示了植物物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潜在的解决方案。综述植物物候研究进展能够为我们理解环境变化条件下植物物候动态、物种共存以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范德芹  赵学胜  朱文泉  郑周涛  
基于植物物候的遥感监测对于研究植被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本文在阐述植物物候遥感监测原理及其通用技术流程的基础上,分别从植被类型及其所处的地理条件、遥感数据源及其预处理、植物物候遥感识别方法和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结果评价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的因素,并针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提高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精度的可行性途径,即建立高分辨率的近地面遥感定点观测及数据共享网络,发展普适性更强的卫星遥感时序数据去噪及植被指数曲线重建方法,寻求稳定性更高的植物物候期遥感识别方法,探索综合运用地面观测、遥感监测与模型模拟实现物候观测空间尺度拓展的可能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徐雨晴  陆佩玲  于强  
影响物候期变化的因子主要有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后者对物候期影响更显著,其中气温、光照和水分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目前对物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气温的升高,植物生长季延长、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成为一种全球趋势。欧洲国际物候观测园1959年~1996年间的资料表明,植物春季物候期提前了6 3天,秋季物候期推迟了4 5天,生长季长度延长10 8天。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显示,在过去20年内,欧亚地区植物生长季延长了18天左右、北美延长了12天。针对我国而言,采用全国物候观测网的物候观测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建立物候与年平均气候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雪霞  陈建林  查丁石  朱为民  
阐述了一氧化氮(NO)的产生途径(即一氧化氮合酶途径、硝酸还原酶途径和非酶促途径),NO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以及NO的信号转导途径和NO与其他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并对以后的研究做了一些展望。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定清  
本文述评了近年来国内外对土壤──植物系统中镍的含量,分布,形态,吸附与解吸及其影响因素,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与其它元素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卓露   林晓华   薛山   梁玉青   张卓文   李鸿彬   Wood Andrew   张道远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因固着生长,当外界水分因子变化时不能主动逃避胁迫,只能依赖自身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因此,植物的耐干性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前人有关植物耐干研究的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明了耐干植物的分类、耐干植物在失水再复水期间形态结构、生理及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挖掘耐干植物耐干基因、创制耐干种质资源和培育耐干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青  高述民  李凤兰  
植物的雌性不育通常是由雌性器官的发育异常造成的 ,包括胚珠、胚囊、卵细胞的发育异常 .该文在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该实验室在文冠果雌性不育方面所做的初步研究工作 ,从形态解剖、组织切片及生理生化等方面总结了雌性不育的表现形式 ,从基因特征、生长调节物质及环境因素等方面总结了引起雌性不育的可能原因 ,还对克服雌性不育的途径等进行了综述 .提出从寻找与育性相关蛋白入手 ,通过测序合成探针 ,在已建立的cDNA文库中进行差示筛选 ,克隆相关基因 ,并对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 ,有可能在分子水平上阐明雌性不育机理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荣生  许煌灿  尹光天  杨锦昌  李双忠  
阐述了水分利用效率概念和测定方法的发展、水分利用效率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外在和内在影响因子、水分利用效率的遗传背景分析、水分利用效率和抗旱性关系及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措施,最后分析了今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荣孚  张鸿明  
光是植物生活中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 .它不仅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辐射能 ,而且还为植物提供信号调节其发育过程 ,为此 ,高等植物具有一整套精细的光接受系统和光信号转导系统 ,以此对光强、光质、光照方向和光照时间、光周期等环境光条件的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光信号通过各种植物光受体转导并与内生发育程序整合从而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模式 .该文通过综述光敏色素分子的结构、功能和它介导光信号在植物体内、植物群体中的转导及其光调控作用 ,讨论了环境光信号对光能量在植物个体和群体中分布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义  张彩霞  康国栋  李武兴  张利益  丛佩华  
TGA基因家族是b ZIP转录因子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一组,其能够与靶基因启动子上的As-1区域相结合,激活或抑制下游靶标基因的转录,从而调控植株抗性或花器官发育。自烟草中首个TGA基因被鉴定以来,从拟南芥、水稻和苹果等多个物种中均有该家族基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拟南芥基因组中共有10个TGA转录因子,依据其序列相似性可将其分为5组(Ⅰ组包含TGA1与TGA4;TGA2、TGA5与TGA6组成第Ⅱ组;TGA3与TGA7组成第Ⅲ组;TGA9和TGA10构成第Ⅳ组;PAN为第Ⅴ组)。其中Ⅰ、Ⅱ与Ⅲ组成员广泛参与植株的抗病反应。酵母双杂交和Pull-dowN等结果显示,TGA1—TGA7均可与水杨酸信号途...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小德  马进  
园林地被植物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经济、社会效益,有关研究愈来愈受到重视。目前对园林地被植物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得到推广。从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引种、筛选、适应性、耐性和育种等几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园林地被植物的研究现状,试提出我国园林地被植物在将来研究中,应加强生物生态学特性、景观效果、种质资源库建立和基础理论、新品种创新、野生园林地被植物资源保护和产业化水平等几个方面研究工作。参56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温小杰  张学勇  郝晨阳  刘旭  
MITE(miniature inverted repeat transposable element)是一种新近发现的DNA转座元件,其结构与非自主元件相似,具有TIR或TSD结构,但又具有反转录转座元件的高拷贝性。MITE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附近或内部,主要包括Tourist和Stowaway两种类型,通过相应的自主转座元件编码的反转录酶识别TIR序列完成扩张。它插入位点的倾向性以及高度重复性,使其在基因的表达调控和遗传进化上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简要介绍MITE转座元件的结构及转座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植物MITE元件在基因表达调控、遗传多样性评价及基因(组)进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MI...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宏  张锋  
MicroRNA(miRNA)是长度为20~24 nt的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的互补配对,引起靶基因mRNA的降解或抑制翻译,从而在转录后水平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园艺植物miRNA的研究目前还不够深入,但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对miRNA的鉴定策略、miRNA靶基因的验证方法、近年来园艺植物miRNA的鉴定情况以及嫁接传递性进行了概述,重点探讨了miRNA在园艺植物发育和抗逆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为在园艺植物上进一步开展miRNA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志文  王玉美  聂虎帅  王梅燕  华金平  
水平基因转移,一般分为细胞内部或者跨越物种边界的遗传物质交流。跨界直接介导方式,包括共生、内共生、寄生、嫁接等。细胞内的基因转移,主要包括细胞核与细胞器基因组间的相互渗透;跨越物种边界的遗传物质交流,主要涉及寄生与寄主植物的基因横向转移,寄主与寄生植物mRNA也会发生大规模的水平转移。基于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本研究综述了植物水平基因转移的迁移序列类型、迁移方向及迁移机制:首先,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基因组能够整合细胞核转座元件以及叶绿体起源的tRNA基因,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的功能基因及间区序列能够迁移到核基因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