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5)
2023(12760)
2022(11096)
2021(10377)
2020(8498)
2019(19643)
2018(19659)
2017(37326)
2016(20526)
2015(23023)
2014(23116)
2013(23018)
2012(21512)
2011(19503)
2010(19550)
2009(17602)
2008(17065)
2007(14923)
2006(13236)
2005(11761)
作者
(61932)
(51209)
(50901)
(48086)
(32693)
(24582)
(23037)
(20205)
(19624)
(18375)
(17565)
(17451)
(16415)
(16249)
(15919)
(15672)
(15318)
(15151)
(14640)
(14569)
(12889)
(12781)
(12409)
(11634)
(11526)
(11506)
(11490)
(11376)
(10462)
(10203)
学科
(85036)
经济(84952)
管理(54845)
(53598)
(42730)
企业(42730)
方法(34077)
数学(28949)
数学方法(28631)
中国(25181)
(23798)
地方(23573)
(20136)
业经(19973)
(17672)
农业(16357)
(14885)
贸易(14872)
(14327)
(14323)
环境(14221)
(13942)
技术(13839)
理论(13516)
(13370)
银行(13316)
(13021)
金融(13018)
(12891)
地方经济(12846)
机构
大学(290204)
学院(290095)
管理(113211)
(110814)
经济(108216)
研究(103440)
理学(97289)
理学院(96129)
管理学(94442)
管理学院(93935)
中国(75638)
科学(67385)
(64280)
(53731)
(53042)
(49178)
研究所(49114)
业大(47072)
中心(45760)
(43218)
农业(41428)
北京(41244)
(40220)
师范(39812)
财经(38994)
(37798)
(35859)
(35391)
技术(32600)
师范大学(32121)
基金
项目(200173)
科学(155243)
研究(144852)
基金(141761)
(124890)
国家(123792)
科学基金(104781)
社会(87938)
社会科(83158)
社会科学(83138)
(79831)
基金项目(75969)
自然(69370)
自然科(67674)
自然科学(67658)
(67218)
自然科学基金(66408)
教育(65564)
编号(59726)
资助(58444)
成果(48372)
(46778)
重点(45141)
(42586)
课题(41837)
(41357)
创新(38542)
科研(38219)
计划(37024)
发展(36702)
期刊
(127488)
经济(127488)
研究(86836)
中国(58762)
学报(50556)
(49292)
科学(45827)
管理(42076)
大学(37540)
教育(35558)
学学(35288)
农业(34826)
(34691)
技术(25515)
(25167)
金融(25167)
业经(22507)
经济研究(19575)
财经(18015)
(17834)
图书(17260)
问题(16446)
科技(15686)
(15232)
理论(14469)
技术经济(13827)
(13650)
业大(13630)
资源(13619)
实践(13438)
共检索到433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明舒  杨春清  
植物源杀虫剂是指用于防治害虫的植物体,它可以是植物体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是其中含有的某种有效成分或是植物体提取物的化学改良性物质或人工合成的植物有效活性物质。这些天然杀虫剂,有的是一种化合物,有的是几种不同的化合物,具有杀虫(胃毒、熏蒸、触杀)、拒食、忌避、阻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都强  张兴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新型农药创制的热点。对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物质、作用机理、剂型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桂清  姬兰柱  张弘  王晓伟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应用技术等;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小艺  
由于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化学杀虫剂存在的固有局限性使得人类不得不寻求新型的无公害杀虫剂,其中探索得比较成功的是生物源杀虫剂,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等。一、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特点植物源杀虫剂一般具有选择性强,对天敌及人、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兆农  姬志勤  祁志军  师宝君  吴文君  
 以粘虫为试虫,采用载毒叶碟法,根据不同症状指标研究了苦皮藤素 和 的互作毒力。结果表明,苦皮藤素 与 混用(体积比)比例在3∶1~1∶3时,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毒杀作用具有增效作用,苦皮藤素 对苦皮藤素 的麻醉作用无明显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研究在症状学指标上有显著差异的杀虫剂间的相互作用时,应用"互作比值"的概念。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  王兴林  冯俊涛  赵善欢  
在研究、开发和使用新型植物性杀虫剂的过程中,以菜青虫为主,对苦楝、川楝树皮中的呋喃三萜类物质——川楝素,从药效、致毒机理、使用技术以及剂型加工工艺等方面做了10多年的研究。这种植物性杀虫物质可破坏菜青虫的中肠组织,并引起一系列生理病变。用楝树皮提取物为主要成份加工配制成0.5%楝素杀虫乳油,取名“蔬果净”,已正式投入生产。该剂安全、高效,使用后无毒害残留,尤适于经济作物上防治有害昆虫,是配合“无污染”蔬菜、果品、茶叶、烟草、中草药等作物生产的良好药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长令  
植物杀虫剂前景广阔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刘长令众所周知,化学农药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由于其毒性、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归宿对人类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在大力提倡“绿色化学”、“绿色农药”、日益强调保护环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戴建昌  张兴  
杀虫剂通过在植物体内输导而使其通体带药来控制害虫。药剂进入植物体内 ,通过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随液流到达作用部位 ,在植物体内呈不均匀分布 ,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性质不同的杀虫剂在不同植物体内传导机理不同 ;传导速度与植物生理状态、气候因子、药剂的理化性质等诸因素有关 ;杀虫剂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不同于常规施药方法 ,一般在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残留量较大 ;通过该技术控制害虫的大量试验表明 ,植物体内注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且对环境的污染显著小于常规施药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丽萍  凌炎  唐文伟  
为了解闹羊花素-Ⅲ,印楝素和鱼藤酮对菜青虫的作用方式,采用叶碟法和叶碟饲喂法,室内测定了这3种植物杀虫剂对菜青虫的非选择性拒食活性和毒杀活性.结果表明,0.1%闹羊花素-Ⅲ乳油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和毒杀活性均强,而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菜青虫的拒食活性分别是毒杀活性的185.44倍和13.78倍.盆栽试验结果显示,0.1%闹羊花素-Ⅲ乳油2000~6000倍液对菜青虫有较好的毒杀和保叶效果,药后1~3d菜青虫的死亡率为92.45%~100%,第3天的保叶效果为96.63%~98.18%;0.3%印楝素乳油1000~2000倍液药后1d对菜青虫的毒杀作用效果较差,菜青虫死亡率仅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罗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克忠  张永安  朱长进  王登元  王玉珠  曲良建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five synthetic philanthotoxin analogs.Trial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indicated a certain level of activity on poisoning and inhibiting emergence rate.The LC_(50) of compound 1 on Ectropis obliqua was 8.987?10~3 mg?L~(-1).At the 8?10~3 mg?L~(-1) dos...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车明哲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安全、低毒、高效和无抗药性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在大力开发植物源农药的同时,我们也会对自然生态物种、稀有植物的利用价值产生深刻思考,要逐渐提高对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尚成  蒋木庚  俞幼芬  王晓军  万琴  许志专  
以α 对氯苯基甘氨酸为起始原料 ,经与三氟醋酐的同步酰化环合 ,然后与 2 氯丙烯腈的 1,3 偶极环化加成 ,合成重要中间体 2 (对氯苯基 ) 5 (三氟甲基 )吡咯 3 腈 ;在缚酸剂存在下进行芳基吡咯的环上溴化 ,然后在有机碱存在下与二溴甲烷和乙醇钠同时进行N 溴甲基化和醚化 ,得到芳基吡咯类杀虫剂溴虫腈。其总收率达 6 9% ,含量 95 %左右。缚酸剂的使用显著改善了芳基吡咯腈的溴化过程 ,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  付昌斌  高聪芬  王兴林  
对新发现的一种杀虫植物砂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的资源、化学、药理学及杀虫活性等方面研究情况及进展作了论述.通过对砂地柏药理学及杀虫活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分析,为害虫防治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研究提供了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