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71)
- 2023(11282)
- 2022(9957)
- 2021(9460)
- 2020(8009)
- 2019(18297)
- 2018(18461)
- 2017(35267)
- 2016(19598)
- 2015(22064)
- 2014(22042)
- 2013(22098)
- 2012(20170)
- 2011(18271)
- 2010(18139)
- 2009(16556)
- 2008(15986)
- 2007(14059)
- 2006(12279)
- 2005(10440)
- 学科
- 济(75427)
- 经济(75349)
- 业(57768)
- 管理(47769)
- 农(47253)
- 企(36538)
- 企业(36538)
- 方法(32891)
- 农业(31472)
- 数学(28712)
- 数学方法(28404)
- 业经(20805)
- 学(19674)
- 中国(18119)
- 地方(15980)
- 财(15752)
- 制(13805)
- 贸(12809)
- 贸易(12804)
- 易(12464)
- 技术(12057)
- 环境(11672)
- 发(11635)
- 和(11405)
- 理论(11235)
- 策(10920)
- 农业经济(10735)
- 体(10276)
- 教育(10043)
- 银(9888)
- 机构
- 学院(278503)
- 大学(275899)
- 管理(109487)
- 济(103765)
- 经济(101399)
- 理学(96074)
- 研究(96003)
- 理学院(95028)
- 管理学(93238)
- 管理学院(92787)
- 农(75986)
- 中国(69266)
- 科学(66305)
- 农业(59002)
- 京(58867)
- 业大(57054)
- 所(50791)
- 研究所(46958)
- 中心(43781)
- 财(42471)
- 江(40676)
- 农业大学(37577)
- 北京(36324)
- 范(35534)
- 师范(35124)
- 财经(34622)
- 院(33670)
- 省(33246)
- 州(33035)
- 经(31675)
- 基金
- 项目(200902)
- 科学(154458)
- 基金(143115)
- 研究(141600)
- 家(127544)
- 国家(126422)
- 科学基金(106317)
- 社会(85230)
- 省(81417)
- 社会科(80152)
- 社会科学(80129)
- 基金项目(77498)
- 自然(72288)
- 自然科(70487)
- 自然科学(70465)
- 自然科学基金(69177)
- 划(67359)
- 教育(62567)
- 编号(58812)
- 资助(58224)
- 成果(46387)
- 重点(44896)
- 发(43596)
- 部(42621)
- 创(41441)
- 课题(39484)
- 农(39238)
- 计划(39185)
- 科研(38991)
- 创新(38676)
- 期刊
- 济(116454)
- 经济(116454)
- 农(77585)
- 研究(73481)
- 学报(57015)
- 农业(52721)
- 中国(51951)
- 科学(49424)
- 大学(41826)
- 学学(40154)
- 管理(34497)
- 财(28768)
- 教育(26502)
- 业(25562)
- 业经(25169)
- 技术(22407)
- 融(21900)
- 金融(21900)
- 业大(17939)
- 版(17615)
- 问题(16473)
- 科技(15985)
- 财经(15218)
- 经济研究(15122)
- 农业大学(14634)
- 农业经济(14239)
- 图书(13925)
- 农村(13699)
- 村(13699)
- 林业(13663)
共检索到393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海鹏 马志卿 何军 殷培军 张亚妮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植物源农药VFB及其主要成分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L.)、板兰根(Isatis Indigoti-caFort)、甘草(Glycyrrhiza uralersisFisch)等3种植物粗提物的抗病毒活性,为VFB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病毒A为对照药剂,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了VFB及其主要成分马齿苋、板蓝根、甘草等3种植物粗提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体外钝化作用及对TMV初侵染和增殖抑制作用,并用盆栽法研究了VFB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结果】VFB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景炳年 李林茹 何军 马志卿 张兴
【目的】评价植物源病毒抑制剂VFB的抗烟草花叶病毒(TMV)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L.)和普通烟(Nicotiana TabacumL.)为寄主材料,采用半叶枯斑法测定了VFB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体外钝化作用及对TMV初侵染和增殖的抑制作用,并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VFB对感染TMV烟草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VFB对TMV具有明显的体外钝化作用,在对TMV钝化0.5,1和2 h后,其抑制率分别为44.41%,55.62%和64.43%;VFB对TMV侵染心叶烟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端 朱宏志 何昆 肖启明
为探寻防治烟草花叶病的理想药剂 ,经大量试验筛选 ,利用商陆、甘草、连翘等几种植物抽提物配制而成的复配剂 MH1 1 - 4,对由 Tobacco mosaic virus(TMV)和 Cucumber masaic virus(CMV)引起的烟草花叶病进行了室内和田间小区防治试验 .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MH 1 1 - 42 0 0倍液对 TMV和 CMV的病株抑制率分别为 6 1 .9%和5 6 .9% ,体外钝化效果分别为 86 .0 2 %和 98.80 % ,防治效果分别为 74.7%和 70 .3%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 ,MH1 1 - 42 0 0 ,30 0倍液的平均防效分...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 植物源农药 药剂防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小英 牛小义 段军娜 刘伟 宋双 安德荣
【目的】筛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有良好抑制作用的多糖。【方法】采用半叶法,测定了云芝、金针菇、姬松、杏鲍菇、双孢蘑菇、灵芝、猪苓菌、蜜环菌、黑木耳、虫草、白桦茸和平菇等12种真菌多糖在枯斑三生烟(Nitcotiana tabacumvar.Samsun NN)上对TMV的抑制作用,并测定了其对烟草(普通烟NC-89)生长的影响。【结果】云芝多糖、猪苓菌多糖、虫草多糖和蜜环菌多糖对TMV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1g/L云芝多糖对TMV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提前48h多糖处理的预防效果高达92.12%。云芝多糖对烟草具有促生作用,1g/L云芝多糖处理烟苗的地上部鲜质量和最大叶面积增效最为显著,分...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红艳 戎谞 陈丕庭 马志卿 张兴
【目的】测定木瓜(Chaenomeles sinensis)抗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活性,并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为发现新的植物源抗病毒物质提供依据。【方法】以心叶烟(Nicotiana glutinosa)和普通烟(N.tabacum)为材料,结合活性追踪法,对木瓜中抗TMV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并采用半叶枯斑法和室内盆栽试验对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抗TMV的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木瓜乙醇提取物对TMV表现出较强的钝化作用(10 mg干样/mL的抑制率达97.76%),对TMV系统侵染具有预防作用(10 mg干样/mL的防效为49.98%);乙醇...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凤英 谢荔岩 连玲丽 林奇英
从福建霞浦海域分离、筛选到6株对烟草花叶病毒(TMV)具有体外钝化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9和10的抑制率较高,分别达95.26%和92.18%.进一步测定2株菌对TMV的抑制增殖活性,结果表明,菌株9和10可明显抑制TMV的增殖,其抑制率分别为36.29%和35.08%.通过对2株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的分析,将菌株9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菌株10鉴定为水生海洋芽孢杆菌.
关键词:
海洋细菌 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 分离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博文 赵宁东 赵立华 何思洁 张丽珍 李顺林 张洁 郑雪 龙琴 张仲凯 李靖
【目的】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严重危害烟草、番茄、辣椒等多种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为利用低毒、高效植物源药剂防治TMV病毒病害提供先导化合物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枯斑计数法对从多脂大戟中分离的11种化合物进行抗TMV活性测定。【结果】接种TMV 24 h后施用100μg/mL的化合物制剂进行防控实验,其中化合物Euphorblin E (HZ-7)的抑制率为67.54%,高于对照宁南霉素(52.89%);先施用11种化合物制剂6 h后再接种TMV进行预防实验,其中化合物Euphorblin E (HZ-7)抑制率为72.29%,高于对照宁南霉素(58.21%)。【结论】多脂大戟中化合物Euphorblin E可作为抗TMV病毒病害环保型生物源农药研发的先导化合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师金鸽 李占杰 杨铁钊
通过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烟苗,研究了水杨酸处理的烟草接种黄瓜花叶病毒后,其病情指数及抗病相关酶活性和H2O2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接种CMV后21 d,SA处理烟株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对照;SA预处理的烟株在接种CMV前后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表明水杨酸具有诱导烟草抗黄瓜花叶病毒的效应。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骏 蒋士君 谈文
采用化学诱导的方法进行烟草对花叶病毒(TMV)的诱导抗性的试验研究.发现用S30和L1种诱抗剂均能在烤烟、白肋烟和心叶烟上诱导出对TMV的抗性.诱抗效应达19.1%,~35.6%.此外,诱抗后心叶烟、白肋烟还表现出枯斑反应提前和枯斑缩小等抗性增强反应.将诱抗材料子代接种TMV,证明有诱抗性传递现象,其传递效应为25.2%~42.6%.经连续三代用L1诱抗剂在同一烤烟品种(G140)的苗期和花期分别诱导,其子代中诱抗性有逐代增强的现象,诱抗性累加效应分别为:F1 16.98%,F2 27.94%,F3 36.42%.
关键词:
烟草 花叶病毒病 诱导抗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玉霞 李重九 马立新 丁群
以烟草花叶病毒 (TMV) /烟草为测试体系 ,研究了天然物 PZ1抗病毒 TMV作用机理。在离体及活体条件下 ,PZ1均可抑制病毒核酸与植物核糖体结合。在活体条件下 ,PZ1抑制 TMV- RNA及 TMV蛋白质合成。实验结果表明 PZ1的主要作用靶标为 TMV- RNA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尹跃艳 端永明 徐兴阳 邱仕芳 张廷金 丁铭 董家红 张仲凯
烟草花叶病毒在烟草种植上为害严重。在烟草育苗前期,对育苗基质、水源、漂盘残根、育苗棚周围植物及烟草种植区病株残体、土壤用烟草花叶病毒TAS-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表明,在水源、漂盘残根、烟草种植区病株残体、土壤中均可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在育苗棚周边8个科的14种植物中检测到烟草花叶病毒,此类毒源可能成为苗期烟草花叶病发生蔓延的初侵染源。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毒 初侵染源 烟草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正坤 吴祖建 沈建国 谢联辉 林奇英
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感染的发病烟草叶片中提取总RNA,通过RT-PCR扩增得到其运动蛋白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上.DNA序列分析表明,所得运动蛋白基因全长为807 bp,与已报道的TMV-U1株系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均为100%.将目的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9a上,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4 h后蛋白表达量达到最大,超声波显示所得融合蛋白以不可溶形式存在.SDS-PAGA检测蛋白表达情况,表达产物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割胶免疫注射家兔得到抗体,ELISA测定效价为25600,Western-blot...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广敏 郭秀林 商振清 李兴红
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的抗病品种中游离态Put(腐胺)和Spd(亚精胺)的含量较高,且游离态Spd/Spm(精胺)显著高于感病品种。番茄植株中结合态Put和Spd的含量低于游离态且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TMV(烟草花叶病病毒)侵染使得番茄抗、感品种植株体内游离态和结合态多胺的水平不同程度地提高。一般地说,Put的含量在接种后48h之前大量合成,而Spm的含量在接种48h之后上升幅度较大。总之,较高含量的游离态Put和Spd及较大的游离态Spd/Spm值有利于植株抗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勇
为了培育无病毒壮苗,研究了烟草漂浮苗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带毒率检测方法.结果表明:三抗体夹心法(TAS-ELISA)和试纸条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TMV病叶汁液10-6和10-4;苗期常用农药和消毒剂的药害不会引起TAS-ELISA和试纸条检测假阳性;TAS-ELISA和试纸条可检出烟苗无症带毒,在发现烟苗现症时,同盘烟苗带毒率高于发病率;在允许存在低漏检率的情况下,采用2株或3株苗样本混合检测可扩大检测覆盖面;烟苗带毒是大田普通花叶病毒病的一个主要但非惟一初侵染源.
关键词:
烟草 漂浮苗 烟草花叶病毒 检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贾慧 王艳辉 王进忠 王升启 董金皋
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马铃薯Y病毒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植物病毒,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农作物感病多为复合侵染,症状表现较为复杂,急需建立快速、准确、能够一次检测多种病毒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3种病毒的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制备基因芯片;用Cy3标记下游引物,RT-PCR扩增产物与芯片杂交,荧光扫描仪检测并分析信号。结果表明,该芯片可以从病毒侵染样本中检测到特异性识别信号,检测灵敏度比RT-PCR高10~100倍,该技术能对植物病毒做出快速、准确的检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