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0)
- 2023(7609)
- 2022(6418)
- 2021(5782)
- 2020(4841)
- 2019(10832)
- 2018(10413)
- 2017(19737)
- 2016(10936)
- 2015(11687)
- 2014(11148)
- 2013(11126)
- 2012(10397)
- 2011(9392)
- 2010(9283)
- 2009(8331)
- 2008(8071)
- 2007(7163)
- 2006(6280)
- 2005(5572)
- 学科
- 济(43257)
- 经济(43196)
- 管理(30536)
- 业(30354)
- 企(24306)
- 企业(24306)
- 方法(20160)
- 数学(17610)
- 数学方法(17459)
- 学(13315)
- 农(12861)
- 财(11600)
- 中国(10983)
- 业经(10182)
- 贸(9794)
- 贸易(9789)
- 易(9544)
- 制(8735)
- 农业(8718)
- 产业(7616)
- 体(7156)
- 地方(7103)
- 务(7092)
- 财务(7088)
- 财务管理(7073)
- 技术(6849)
- 企业财务(6784)
- 环境(6428)
- 银(6311)
- 融(6266)
- 机构
- 大学(161153)
- 学院(158295)
- 济(63852)
- 经济(62797)
- 研究(60215)
- 管理(58300)
- 理学(51636)
- 理学院(50986)
- 管理学(49965)
- 管理学院(49715)
- 中国(43259)
- 科学(42119)
- 农(41773)
- 京(34645)
- 农业(33639)
- 业大(33065)
- 所(33040)
- 研究所(30882)
- 财(26683)
- 中心(25967)
- 江(23180)
- 农业大学(22216)
- 财经(22013)
- 院(21839)
- 北京(21395)
- 经(20306)
- 经济学(19801)
- 省(19699)
- 科学院(19228)
- 室(18990)
- 基金
- 项目(117428)
- 科学(91365)
- 基金(87542)
- 家(82096)
- 国家(81477)
- 研究(73181)
- 科学基金(67647)
- 自然(48314)
- 社会(47730)
- 自然科(47221)
- 自然科学(47201)
- 基金项目(46785)
- 自然科学基金(46433)
- 社会科(45276)
- 社会科学(45262)
- 省(45197)
- 划(39791)
- 资助(35533)
- 教育(32867)
- 重点(27486)
- 计划(25891)
- 部(25482)
- 编号(25394)
- 发(24723)
- 创(24604)
- 科研(23858)
- 科技(23467)
- 创新(23156)
- 业(22465)
- 教育部(20662)
共检索到222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董小敬 谭朋 麦康森 蔡佐楠 徐瀚林 艾庆辉
以初始体质量分别为(11.24±0.07)、(18.60±0.36)和(8.93±0.21)g的虹鳟、花鲈和大黄鱼幼鱼为研究对象,用植物油(亚麻籽油∶豆油=1∶1)分别替代0%(FO,对照组)、50%(FV)和100%(VO)的鱼油来配制3种等氮(粗蛋白含量为41%)等脂(粗脂肪含量为12%)的实验饲料。通过投喂实验探讨不同植物油替代鱼油水平对虹鳟(淡水鱼)、花鲈(广盐性鱼类)和大黄鱼(海水鱼)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差异。70 d投喂实验后发现,随着替代水平增加虹鳟、花鲈和大黄鱼的肝细胞中脂肪滴累积程度逐渐增高,相同替代水平下肝细胞中脂肪滴累积程度为大黄鱼>花鲈>虹鳟;肠道组织中杯状细胞随植...
关键词:
虹鳟 花鲈 大黄鱼 鱼油 植物油 营养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桑 陈春燕 黄旭雄 陈乃松 龚续
为了研究植物油部分替代饲料中鱼油对大黄鱼(Larmichthys crocea)幼鱼生长、肌肉和肝脏总脂肪及脂肪酸的影响,以鱼油含量6%组(A组)为对照组,菜籽油替代16.67%(B组)、33.33%(C组)、50.00%(D组)、66.67%(E组)及混合植物油(棕榈油∶紫苏油∶菜籽油=3.6∶2.5∶1)替代66.67%(F组)鱼油为实验组,共6种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大黄鱼幼鱼[初重(0.65±0.11)g]50 d。结果表明,植物油处理组(B、C、D、E和F组)的终末体重、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C组,D组和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A组;各处理组间饲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植物油替...
关键词:
大黄鱼 植物油替代 总脂 脂肪酸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姜晓东 吴旭干 邓登 成永旭
采用豆油和菜籽油混合(1∶1)替代鱼油,研究了育肥饲料中不同鱼油替代水平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简称河蟹)生殖性能、卵径、单卵质量和胚胎生化组成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饲料1#5#鱼油替代水平分别为0、25%、50%、75%和100%。每个饲料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入雌蟹和雄蟹各25只,养殖60 d后进行交配试验,比较其生殖性能和胚胎生化组成。结果表明:(1)饲料3#组雌蟹在交配后第10天开始抱卵,其余组均在第15天开始抱卵,饲料1#、3#和5#组的最终抱卵率均为100%,而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从娇娇 韩昕苑 于立志 王红丽 吴旭干 王锡昌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植物油(W﹝豆油﹞:W﹝菜籽油﹞=3:1)替代不同水平鱼油(0%、50%和100%)的3种等氮等脂饲料(F1、F2和F3,F1为对照组)喂养体质量(95 ± 10)g的成体雌蟹70 d后,分析3组蟹可食部位的基本营养成分、游离氨基酸和呈味核苷酸的含量,并利用电子舌结合感官评价分析其整体滋味差异。结果显示,3组蟹的体肉、性腺和肝胰腺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而F2组肝胰腺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F3组体肉的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 < 0.05)。与F1组相比,F2组可食部位的鲜味、甜味感官强度值以及呈味核苷酸总量,味精当量均最高,而F3组较低。F2组性腺和肝胰腺中呈鲜味、甜味氨基酸含量也均较高。由此可得,使用50%植物油替代鱼油饲料喂养雌性中华绒螯蟹可提高其营养品质,增强其滋味品质,这可为养殖中华绒螯蟹的滋味品质的改善和育肥饲料中鱼油替代源的开发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从娇娇 庾庭驰 于立志 王红丽 吴旭干 王锡昌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中华绒螯蟹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植物油[W﹝豆油﹞:W﹝菜籽油﹞=3:1]替代不同水平(0%、50%和100%)的鱼油,制成3种等氮等脂饲料(F1、F2和F3)喂养3组成体雌蟹70 d。结果显示,3组蟹的体肉、性腺和肝胰腺的粗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P > 0.05)。各组饲料的脂肪酸组成有所不同,体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占比约50%,其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性腺中n-6 PUFA含量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肝胰腺受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的影响最大,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及PUFA总含量都随着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与F1,F3组相比,F2组肝胰腺的n-3 PUFA含量最高(P < 0.05),3个可食部位的EPA+DHA含量均较高。综上所述,使用50%植物油替代鱼油饲料喂养雌性中华绒螯蟹对其可食部位的脂肪酸组成有正面作用。本研究为优化育肥饲料中鱼油替代源配比以及进一步改善中华绒螯蟹品质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仁福 龙晓文 侯文杰 潘桂平 董志国 成永旭 吴旭干
为研究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育肥性能、生理代谢和生化组成的影响,采用混合植物油(大豆油:菜籽油=1∶1)分别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油,制成5种等氮等脂育肥饲料(分别记为饲料Diet 1~Diet 5)对生殖蜕壳后的三疣梭子蟹雌体[初始体质量为(150±25) g]进行45 d的育肥养殖。结果显示:(1)饲料中鱼油替代对雌体成活率(SR)、增重率(WGR)、性腺指数(GSI)、肝胰腺指数(HSI)、出肉率(MY)和总可食率(TEY)均无显著影响。(2)各组雌蟹肝胰腺中的甘油三酯(TG)含量,苹果酸脱氢酶(MDH)、脂肪酶(LPS)和脂蛋白酯酶(LPL)活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G和LPS水平均在Diet 5最高,MDH活性在Diet 1组最高,而LPL活性在Diet 2组最高;血清中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分别在Diet 3和Diet 4组最高。(3)Diet 1组肝胰腺中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Diet 2和Diet 3组,而肝胰腺中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均在Diet 4组最高;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在Diet 1组最低,Diet 2组最高,而ALP活性在Diet 1组最高。(4)不同饲料组肌肉中粗蛋白和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均以Diet 3组最高;Diet 3和Diet 4组肝胰腺中的粗脂肪和总碳水化合物均相对较高;此外,卵巢中的粗蛋白含量在Diet 3组最高。(5)饲料中鱼油替代水平对三疣梭子蟹肌肉、卵巢和肝胰腺的脂肪酸组成产生显著影响,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随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而n-3 PUFA和高度不饱和脂肪酸(HUFA)随饲料鱼油替代水平的升高而降低。研究表明,育肥饲料中植物油替代鱼油对三疣梭子蟹雌体成活和卵巢发育等无显著影响,但可提高肝胰腺中甘油三酯、粗脂肪、n-6 PUFA含量、部分抗氧化和免疫指标;50%的鱼油替代水平可提高卵巢和肌肉中粗蛋白含量。因此,混合植物油可以替代三疣梭子蟹育肥中50%的鱼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易新文 张文兵 麦康森 申屠基康
以初始体质量为(13.56±0.05)g的大黄鱼为对象,研究饲料中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生长、肌肉脂肪酸组成和体色的影响。以鱼油组为对照组,用菜籽油分别替代25%、50%、75%、100%的鱼油,配制5种等氮等脂的实验饲料,在海水浮式网箱中进行为期8周的摄食生长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水平菜籽油替代鱼油对大黄鱼的存活率(SR)和特定生长率(SGR)均无显著性影响;但饲料系数(FCR)随着替代水平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在100%替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各处理组之间全鱼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和水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肌肉中脂肪酸和饲料中脂肪酸线性关系分析表明,随着菜籽油替代鱼油水平的升高,大黄鱼肌肉中...
关键词:
大黄鱼 菜籽油 鱼油 脂肪酸 体色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艺卓 刘武兵 高颖
近年来我国棕榈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全部依靠进口满足国内市场消费。棕榈油价格明显低于豆油、菜籽油和花生油,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且与其他植物油的价格存在高度相关性,与豆油存在明显的替代效应。关税对棕榈油进口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自贸区谈判中应高度重视棕榈油的进一步开放问题,避免棕榈油降税引发的联动效应。
关键词:
棕榈油 进口 替代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琼
文章在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线性几乎理想需求系统测算中国城镇居民植物油消费需求弹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琼 刘小和
加入WTO以来,随着关税的削减和配额的取消,我国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呈现出新的特征:植物油进口总量快速上升,油料及植物油进口品种之间的替代关系凸现。因此,笔者重点测算了进口大豆与进口油菜籽之间以及进口大豆油、进口菜籽油与进口棕榈油之间的替代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进口油料中,大豆与油菜籽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在进口植物油中,大豆油、棕榈油对菜籽油有着较强的替代性。从我国贸易的趋势上看,油料的进口仍以大豆为主;植物油进口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棕榈油因为价格优势,进口量仍将继续增长,最终将会影响国内植物油消费结构的变化。
关键词:
油料 植物油 进口特征 替代关系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金柱 艾庆辉 麦康森 谭北平 徐玮 马洪明
以初始体重为(1.93±0.11)mg的大黄鱼稚鱼(12日龄)为实验对象,以微粒饲料(micro-diet,MD)分别替代0%2、5%、50%、75%和100%生物饵料(live prey,LP),探讨微粒饲料替代生物饵料对大黄鱼稚鱼生长、存活、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的影响。30d的摄食生长实验表明:微粒饲料替代生物饵料显著影响大黄鱼稚鱼的生长、存活、体成分和消化酶活力。当微粒饲料替代50%和75%生物饵料时,两组间的特定生长率(SGR)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100%替代水平(P<0.05);同时,75%替代水平SGR显著高于0%和25%替代水平(P<0.05)。存活率在各处理组...
关键词:
大黄鱼 稚鱼 微粒饲料 替代 生物饵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江仁党 林建斌 黄种持 肖剑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代伟伟 麦康森 徐玮 张彦娇 许丹丹 艾庆辉
实验以6种植物蛋白源(谷朊粉、大豆浓缩蛋白、豆粕、棉籽蛋白、花生粕和玉米蛋白粉)配比成复合植物蛋白源,以其替代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uer)饲料鱼粉蛋白,共设计9种实验饲料,分别为全鱼粉组(Fm)以及替代鱼粉蛋白水平分别为20%(PP20)、30%(PP30)、40%(PP40i、PP40ii、PP40iii和PP40iv)、60%(PP60)和80%(PP80)组,旨在最大限度替代舌鳎饲料中鱼粉蛋白,而不影响鱼体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和肠组织结构形态。以初重为(255.21±0.79)g的半滑舌鳎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流水系统中进行9周摄食生长实验,每个处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付熊 吴晗冰 刘行彪 杨雨虹
用不同比例棉粕(CM)及FeSO4处理的脱毒棉粕(CM+Fe)替代饲料中0(CM0,对照组)、10%(CM10)、20%(CM20)、30%(CM30)、50%(CM50)、70%(CM70)和50%(CM50+Fe)、70%(CM70+Fe)的鱼粉,配置成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喂养(9.79±0.13)g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周,每组设3个重复,研究棉粕及脱毒棉粕对虹鳟生长性能、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照组虹鳟增重率(WG)与CM10~CM50以及CM50+Fe组之间差异不显著,CM70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PER)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降低,饲...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亚玲 易福金 熊博
随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为肉蛋奶产品消费的增加。这一变化带动畜牧业快速发展,进而导致豆粕饲料需求以及作为豆粕生产主要副产品的豆油产量增加。本文借助ED模型(Equilibrium Displacement Model)对以上相关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中国植物油市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居民不断增长的肉蛋奶产品消费量将会通过畜牧业生产扩张和现代化使豆油产量增加,从而给非大豆类植物油国内供给带来挤压效应。本文研究结论对油料作物种植户和
关键词:
肉蛋奶产品 畜牧业 豆粕 豆油 植物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