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65)
2023(11512)
2022(10141)
2021(9626)
2020(8020)
2019(18672)
2018(18728)
2017(35174)
2016(19909)
2015(22582)
2014(22781)
2013(22082)
2012(20251)
2011(18131)
2010(18052)
2009(16061)
2008(15424)
2007(13308)
2006(11403)
2005(9758)
作者
(58751)
(48585)
(48427)
(46078)
(30874)
(23368)
(21988)
(19339)
(18624)
(17486)
(16752)
(16376)
(15559)
(15440)
(15222)
(14945)
(14887)
(14566)
(13977)
(13747)
(12420)
(12117)
(11831)
(11020)
(11013)
(10975)
(10939)
(10606)
(9900)
(9803)
学科
(68401)
经济(68316)
管理(53481)
(48856)
(40341)
企业(40341)
方法(32212)
数学(27580)
数学方法(27224)
(19908)
(19785)
中国(18740)
(17361)
业经(15416)
理论(15220)
地方(14385)
(13490)
农业(13104)
教育(12679)
(12447)
环境(11846)
技术(11627)
(11551)
贸易(11547)
(11171)
(10954)
财务(10883)
财务管理(10864)
(10469)
(10459)
机构
学院(272063)
大学(271954)
管理(104906)
(95975)
经济(93500)
研究(93140)
理学(91017)
理学院(89938)
管理学(88151)
管理学院(87684)
中国(65987)
科学(62776)
(59350)
(51972)
(48301)
业大(46756)
研究所(44626)
(43673)
中心(41334)
农业(41103)
(39995)
北京(37481)
(37385)
师范(36927)
财经(35188)
(34435)
技术(33744)
(32413)
(32023)
师范大学(29505)
基金
项目(194218)
科学(149332)
研究(139598)
基金(136362)
(121360)
国家(120327)
科学基金(100979)
社会(82271)
(78243)
社会科(77586)
社会科学(77565)
基金项目(73152)
自然(68326)
自然科(66657)
自然科学(66637)
(66386)
教育(65412)
自然科学基金(65389)
编号(58267)
资助(56463)
成果(47475)
重点(44196)
(41495)
课题(41407)
(41009)
(40353)
创新(37569)
科研(37556)
计划(37304)
项目编号(35580)
期刊
(103557)
经济(103557)
研究(76142)
中国(55117)
学报(52181)
(47097)
科学(44550)
教育(39238)
大学(38181)
管理(37526)
学学(35936)
农业(33065)
(32094)
技术(24941)
(18687)
金融(18687)
业经(17642)
(17201)
财经(16042)
图书(15785)
经济研究(15688)
科技(14768)
业大(14613)
(14313)
(13522)
问题(13248)
理论(13130)
林业(13037)
实践(12312)
(12312)
共检索到390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辰琛  张丽娟  吉艳芝  王珏  巨晓棠  
【目的】探讨植物种类与种植制度消减土壤剖面累积硝态氮的效果。【方法】以华北平原潮褐土硝态氮高累积粮田为对象,设置作物、牧草、林木及休闲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几种植物栽培体系消减效果。【结果】(1)牧草单作或间作的地上生物量和吸氮量随种植年限增加明显递增,且种植2年后累积显著高于农作物轮作及生草休闲;杨树虽具有极大的生物量,但对氮素吸收在修复次年显著降低,明显低于牧草单作或间作,接近作物轮作和生草休闲。(2)0—200 cm土层硝态氮消减量呈现出杨树<生草休闲<苜蓿、苜蓿+无芒雀麦和作物轮作<苇状羊茅。(3)杨树根区及深层累积硝态氮具有强烈向下淋洗趋势,分别在80—1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杰  陶洪斌  宋庆芳  王璞  
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存在过量的水、氮投入问题,本研究于2008-2010年在河北吴桥设置了传统水氮、传统水氮调整、节水减氮和最少水氮4个水氮模式,以分析减少水氮投入后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的产量、氮素利用和土壤氮残留情况。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氮相比,节水减氮模式的氮肥投入量下降55%,水分投入量下降36.6%,而产量与传统模式无显著差异;节水减氮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为60.17 kg/kg,2 m土体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仅为99.3 kg/hm2。与传统水氮相比,周年施氮108 kg/hm2的最少水氮模式,周年总产量下降13%,氮肥偏生产力为78.96 kg/kg,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下降到4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彭亚静  汪新颖  张丽娟  郝晓然  乔继杰  王玮  吉艳芝  
【目的】针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高产田水肥资源利用效率低、氮素累积严重的问题,探索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作物氮素利用及土壤NO3--N残留的影响。【方法】以华北平原高产粮田为对象,设置传统水氮、水氮调控、调控+土壤调理剂(Agh)、调控+CRU(用含量为43%的缓释尿素代替氮肥)和调控+植物生长调节剂(GGR)田间小区试验,采集测定土壤、植株及根系样品,分析不同根层调控措施对氮素利用的效果。【结果】在控水减氮前提下,调理剂和GGR处理的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吸氮量均高于传统水氮。小麦拔节期GGR处理80—100 cm土层根系分布较多,表明GGR能促进中下层根系的发育;玉米大喇叭口期,藁城调理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解文艳  樊贵盛  周怀平  关春林  于婧文  
通过17年大田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在自然降水、一年一作春玉米种植制度下,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时,0~300 cm褐土剖面硝态氮分布与累积的特点及农田氮素平衡。结果表明,适量的氮磷肥及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比可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土壤氮素基本平衡;过低量的氮磷肥配施,土壤氮素处于亏缺状态;过高量的氮磷肥配施、有机肥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比,土壤氮素盈余显著增加。不同用量的长期单施化肥处理,施氮量超过120 kg/hm2后,硝态氮在土壤中有明显累积,硝态氮峰值出现在100~180 cm土层之间,且随施入氮素量的增加硝态氮峰值升高,以硝态氮形式残留在土壤剖面中的氮量占总施氮量的10.93%~44.24%。过高量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剑波  庄季屏  
本文运用马尔可夫过程的理论,模拟了硝态氮在土壤非饱和流条件下通过褐土隔离土柱的运移特征。将时间可变系统假设为由紧密相连的时间均质情况相接而成,使得运用马尔可夫过程成为可能,并将随机过程与确定过程相结合,在给定土壤水流量及汇源项转移强度的土壤层次中,给出了硝态氮溶质的概率分布,在计算各土层间的转移概率时考虑了硝态氮的作物吸收、淋洗、硝化和反硝化等主要过程。在褐土农田土壤非饱和流条件下,用隔离土柱对该模型运行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之间吻合性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董娴娴  刘新宇  任翠莲  吉艳芝  巨晓棠  张丽娟  
【目的】在华北平原地区,研究肥料氮在两个轮作季四茬作物中的后效和去向。【方法】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试验,前茬设置5个氮素水平:0、75、150、225、300 kgN.hm-2(表示为N0、N75、N150、N225、N300),副处理为小麦品种:科农9204和河农822,共计10个处理。【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后三茬作物均能吸收利用第一茬冬小麦残留在土壤中的15N标记肥料。第二茬夏玉米、第三茬冬小麦和第四茬夏玉米对残留15N的利用率分别为6.5%—14.1%、0.9%—2.9%和1.2%—1.6%。四茬作物的叠加利用率显著高于氮肥当季利用率,N75、N150、N225和N300处理叠加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永利  巨晓棠  
【目的】利用不同植物轮作,通过生物修复耗竭深层土壤剖面的累积硝态氮,从而控制集约化粮田过量施氮造成的硝酸盐淋洗。【方法】通过田间试验,比较小麦-玉米轮作、休闲-玉米、小麦-休闲、紫花苜蓿连作、紫花苜蓿+苇状羊茅间作、黑麦-苋菜轮作、黑麦-高丹草轮作、黑麦-甜高粱轮作对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和淋洗的降低效果。【结果】紫花苜蓿、高丹草、黑麦1—2 m土体根系占0-2 m土体总根系的比例最高;黑麦-苋菜、黑麦-高丹草和黑麦-甜高粱处理具有较高的年吸氮量(330-390 kgN·hm-2);与小麦-玉米传统轮作相比,夏季休闲增加了土壤硝态氮淋洗。经过1年的田间试验,5个修复植物处理0—1 m、1—2 m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江  刘仁林  叶晓燕  朱艳  
对江西莲花县冶铅区的植被变化和残留植物中耐铅性较高的植物的耐铅性特征研究表明:(1)耐铅性较强的植物是:夹竹桃、大青、商陆;(2)木本植物茎的韧皮部富铅最高,草本植物的叶和茎次之。不同器官富集铅的能力是:大青为茎韧皮部>根>叶>茎木质部;夹竹桃为茎韧皮部>根>茎木质部>叶。这两个树种的茎木质部和根的富铅性差异明显。夹竹桃的富铅速率在生长期前4个月最快。(3)冶铅区的铅污染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很容易通过地表径流扩大污染范围,因此,在冶铅区污染严重的地段进行植被恢复时,应辅以工程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采用须根系植物或扦插苗造林(侧根多,吸收面积增大),适当配置草本植物,这样有利于提高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兆博  林杉  陈清  张晓曼  姜增明  杨凯昌  王敬国  
为了解滴灌施肥是否能够提高水氮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总结山东寿光设施番茄长期定位试验9季的试验结果,系统分析传统漫灌施肥和滴灌施肥对番茄产量、水氮利用效率、土壤硝态氮残留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传统漫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每季氮肥和水分投入量分别降低78%和46%,氮肥偏生产力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则分别提高5和2倍,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6%和22%,且产量年际变异显著降低。传统漫灌施肥0~90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平均高达819kg/hm2,滴灌施肥降低50%的土壤硝态氮残留。与传统漫灌施肥相比,滴灌施肥栽培体系是一个低投入、低环境代价和高效稳定的生产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晏琼  刘晓宇  虞昊安  李翎慈  刘潇漪  张育新  戴昊鸣  陈斯琳  成喜雨  
为了解植物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以“无土栽培”、“基质栽培”、“雾培”和“水培”为关键词,依据Web of Science、Pub-Med和知网等数据库,检索了1989—2021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无土栽培发展历程、主要技术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1)无土栽培包括水培、雾培、基质栽培等,其中成本低、操作简单的基质栽培是主要方式,而操作、成本均更高的雾培和水培在高效植物栽培工厂建设上潜力巨大;2)探索高效、节水、可持续有机种植技术,融合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发展适配常规环境和恶劣环境的智慧农业是发展趋势之一;3)针对室内及楼宇空间等个体化种植需求,发展小型化、家庭化、精致化、智能化无土栽培技术是发展趋势之二;4)密闭空间种植和太空种植技术的研究也将受到更多关注。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郑岩  
风铃草属(Campanula)植物隶属于桔梗科(Campanulaceae),花型独特,株型优雅,极具观赏价值。目前国外风铃草属植物的相关研究已十分深入,但在国内风铃草属植物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基于这一问题,本文对北方地区风铃草进行资源调查,引种栽培风铃草,并从引种适应性、种子萌发特性、耐荫性及耐热性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探讨风铃草在北京地区的适应性。主要结果如下:1.在北京地区引种风铃草,对其物候特征、形态特征等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风铃草在北京地区于3月末至4月初返青,花期集中在4月至6月,于12月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陶梦  苏德荣  吕世海  王铁梅  陈俊翰  
为了改善库布齐沙地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将暖季型草本能源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引种到库布齐沙地。以柳枝稷品种"BL-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施用硫酸铵和尿素两种氮肥对柳枝稷产量、氮肥利用率及0-4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积累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0、75、150、225 kg·hm-2共4个施氮水平,每个处理3个重复。硫酸铵和尿素分别于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施入各试验小区,施入量分别为施氮量的1/5、2/5和2/5。在初花期对柳枝稷的产量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俊刚  张冬雷  徐凯  倪小会  肖强  曹兵  刘宝存  邹国元  
【目的】比较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混配基施与常规施肥对设施番茄农学特性和环境效应的影响。【方法】以京郊设施番茄为对象,研究包膜控释肥与普通肥料混配基施对番茄株高、茎粗、叶片面积、叶绿素含量、根系分布,果实产量、品质,根层土壤(0—30 cm)无机氮动态和收获后残留硝态氮的影响。【结果】番茄产量为84.1—90.8 t.hm-2,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但控释肥处理(CN270)明显降低了果实的硝酸盐含量,并提高了糖酸品质。与常规施肥相比(N450),控释肥处理(CN270)减施氮肥40%后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均没有降低,叶片面积有增加趋势并在第三穗果膨大期明显增加。番茄根系主要分布在0—30 c...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茹淑华  耿暖  张国印  王凌  孙世友  
为解决氮肥施用过量引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问题,通过连续10年的氮肥定位试验,研究太行山前平原区不同氮肥用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2014年间小麦、玉米平均产量与氮肥用量间呈显著的二次抛物线关系,施氮量为246 kg/hm2时小麦获最高产量6 555kg/hm2。施氮量为159 kg/hm2时玉米获最高产量8 860 kg/hm2。氮肥用量与0~100,100~200 cm剖面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分别符合显著的线性相关。连续10年施用氮肥量最高的处理(小麦-玉米轮作周年施氮量为575 kg/hm2)0~100,100~2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晶  郑利芳  王颖  党廷辉  
[目的]探讨控释尿素施用比例对春玉米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为研究区氮肥的科学施用及减少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在黄土高原南部旱地春玉米上开展了3年的原位试验,试验中总氮施用量为200 kg/hm~2,按照氮肥中控释尿素的施用比例,设置不施氮对照(CK)、控释尿素0%+普通尿素100%(NC0)、控释尿素35%+普通尿素65%(NC35)、控释尿素50%+普通尿素50%(NC50)、控释尿素65%+普通尿素35%(NC65) 5个处理,研究控释尿素施用比例对玉米产量、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量碳氮(SMBN)含量以及硝化潜势、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春玉米产量。施用不同比例控释尿素可对春玉米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当控释尿素施用比例为50%(NC50)时,春玉米产量与NC0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当控释尿素施用比例为35%(NC35)和65%(NC65)时,春玉米产量较NC0处理分别显著降低了5.76%和14.39%。5个处理中,NC50处理0~20和20~40 cm土层的SMBC和SMBN含量均最高,与NC0处理相比其SMBC和SMBN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14.7%,23.5%和11.9%,41.6%。与CK相比,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硝化潜势(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