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2)
2023(2549)
2022(2083)
2021(1997)
2020(1667)
2019(3614)
2018(3539)
2017(5510)
2016(3598)
2015(4083)
2014(4017)
2013(3975)
2012(3990)
2011(3525)
2010(3793)
2009(3279)
2008(3420)
2007(3288)
2006(2647)
2005(2513)
作者
(14977)
(12329)
(12323)
(11588)
(7784)
(6074)
(5569)
(4913)
(4759)
(4615)
(4295)
(4229)
(4196)
(4169)
(4039)
(4002)
(3736)
(3672)
(3527)
(3413)
(3347)
(3255)
(3149)
(3024)
(2885)
(2769)
(2722)
(2675)
(2669)
(2658)
学科
(8530)
经济(8521)
管理(6723)
(6312)
(6118)
教育(4752)
(4466)
企业(4466)
研究(4243)
(4052)
方法(3895)
研究生(3520)
数学(3286)
(3276)
数学方法(3125)
(3108)
教学(2772)
中国(2704)
理论(2667)
(2641)
(2610)
制度(2607)
服务(2357)
(2209)
(2205)
业经(2198)
医疗(2198)
(2193)
(2181)
植物(2142)
机构
大学(53246)
学院(52100)
研究(24239)
(20135)
科学(19365)
农业(16176)
中国(15068)
业大(14606)
(14374)
(13401)
研究所(13328)
管理(13290)
(12793)
经济(12088)
理学(11089)
(11053)
理学院(10801)
农业大学(10566)
(10523)
管理学(10167)
管理学院(10090)
中心(9795)
技术(9501)
(9450)
实验(9363)
(9301)
实验室(8993)
(8781)
北京(8626)
重点(8429)
基金
项目(37616)
科学(26255)
(24367)
基金(24274)
国家(24177)
研究(21491)
科学基金(18424)
(16690)
自然(15008)
自然科(14626)
自然科学(14609)
自然科学基金(14320)
(14193)
基金项目(12305)
教育(10952)
资助(10835)
科技(10629)
计划(10363)
重点(9593)
社会(9477)
社会科(8823)
社会科学(8823)
编号(8196)
(8094)
专项(7897)
科研(7876)
(7683)
(7589)
课题(7331)
创新(7290)
期刊
学报(19450)
(18215)
中国(16797)
(16245)
经济(16245)
研究(14186)
大学(13646)
学学(13133)
科学(13116)
农业(12688)
教育(10897)
(7117)
业大(7065)
(6855)
农业大学(5833)
技术(5239)
(5157)
管理(5040)
林业(4919)
(4825)
自然(4056)
科技(3887)
(3692)
卫生(3692)
中国农业(3647)
自然科(3608)
自然科学(3608)
研究生(3163)
学位(3147)
农林(3049)
共检索到82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肖湘政  解文强  李风汀  
1996~1998年间自棉花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了一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拮抗菌XX-3,经过多点小区试验,结果显示,XX-3不仅具有很强的抗病效果,而且具有明显的促生作用。当每株接种量为5×10~8 cfu时,增产可达9.5%~26.5%,抗病效果可达50%以上。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晓双  王伟  张如  张瑞福  
[目的]优良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的基础,根际竞争能力是微生物肥料菌株发挥作用的前提,本研究主要基于根际营养竞争能力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玉米、黄瓜、番茄 3 种作物的根系分泌物为初筛培养基的营养源,从相对应作物的根际土壤样品中分离筛选能利用根系分泌物快速生长的菌株,通过测定所筛菌株的促生特性,进一步结合平皿幼苗促生试验复筛优良菌株,并通过盆栽试验评价促生效果。[结果]初筛所得 24 株菌株,均可在以植物根系分泌物为唯一营养来源的培养基上迅速生长,具有溶磷、产 NH3、产 IAA 及产嗜铁素等一种或多种促生性能,其中具有产氨能力的 14 株,占所筛菌株的 58.3%;可产 IAA的 20 ...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晓蕾  李建宏  姚拓  梅丽娜  李琦  白洁  朱青青  赵晓倩  赵树栋  
功能特性和培养条件研究是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工业化潜力挖掘和开发的关键。为了进一步对菌株开发利用,选取前期研究中从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洽草(Koeleria glauca)、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及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根际获得的5株菌株为材料,测定菌株溶磷、固氮、分泌吲哚乙酸(IAA)能力等特性,利用16S r RNA分子生物学技术,确定菌株分类学地位;测定菌株生长特性、温度耐受性、p H耐受性、产气特性、产酸特性,确定菌株适宜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菌株M1溶有机磷量最高,为170.37μg·mL~(-1),菌株Y3溶无机磷量最高,为308.50μg·mL~(-1);菌株Y1、Y3、Y5、M1、M6均具有分泌IAA的能力,分泌量在24.23~164.74μg·mL~(-1)。菌株Y1和Y3具有固氮能力,固氮酶活性分别为175.30和255.55 nmol·(h·m L)-1(C2H4)。通过对菌株生长特性测定,5株菌株在40 h均已进入生长稳定期,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1℃,适宜的生长p H范围为6.50~7.50,在LB培养基中生长无产气现象,生长过程中p H稳定在6.23~7.52,具有作为工业化发酵菌种的潜力。16S r DNA鉴定确定菌株Y5与Y3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Y1为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M1为产黄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ynxantha),M6为猴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imiae)。本研究为菌株的工业化生产研究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从棉花根际中分离到的大量细菌,经多次盆栽和田间试验,筛选到6株对棉花具有防病促长作用的菌株,编号为CS85、ZR、PF2、ZS1、18和S14。根据它们的形态和培养特征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的鉴定结果,将6株菌分别归属为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CS85)、恶臭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putidaZR)、假单胞杆菌PF2(Pseudomonassp.PF2)、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ZS1)、枯草芽孢杆菌(Bacilussubtilis18)和腊状芽孢杆菌(BaciluscereusS14)。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蒋永梅  高亚敏  姚拓  段淇斌  赵冬青  李政璇  李海云  杨晓玫  张建贵  
为了探究根际促生菌(PGPR)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Uraria crinita)、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生长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的10株具有固氮、溶磷、分泌激素和生防特性的PGPR菌株为供试菌株,筛选最佳菌种组合,并按一定比例混合制作微生物复合菌肥,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菌肥对非宿主植物小黑麦、猫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试验筛选出的最佳菌种组合为NCRP2+PPRS3+G+ZKRP2;2)宿主植物菌肥(NF_1)处理对小黑麦地上生物量鲜重影响显著(P<0.05),施用非宿主植物菌肥(NF_2)后与施用NF_1相比,猫尾草茎粗增加33.74%,且差异显著(P<0.05);3)NF_2处理影响小黑麦根平均直径、根体积,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2.54%和125%,差异显著(P<0.05)。PGPR菌肥对非宿主植物猫尾草和小黑麦生长具有明显的促生效果。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岳政府  刘孝文  张瑞福  
[目的]优良菌种是微生物肥料的基础,低温适应型菌株对于研制在低温条件下应用的微生物肥料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菌株的低温适应性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方法]利用稀释涂布的分菌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出快速生长的根际促生菌,并筛选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良好的菌株,进一步分析所筛菌株的促生特性,通过盆栽试验验证促生效果,并研究微生物肥料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所筛菌株的促生机制。[结果]初筛所得36株菌株均具有溶磷、产NH3、产吲哚乙酸(IAA)及产嗜铁素等一种或多种促生性能,其中具有产氨能力的14株,占所筛菌株的38.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春霞  王道本  周启  
棉花根际促生菌的分离和筛选王春霞,王道本,周启(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武汉430070)(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棉花,根际促生菌,菌株,生防ISOLATIONANDSELECTIONOFTHEPLANTGROWTHPROMOT...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雷杨   白洁   李智燕   姚拓  
筛选获得能促进高寒草地退化植被生长的优良耐低温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能够丰富高寒草地优良菌株资源库。本研究以前期分离的18株细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乙炔还原法、钼锑抗比色法、Salkowski比色法和平板对峙法分别检测了18株菌株的固氮、溶磷、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和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结果表明:有14株菌均具有固氮、溶磷、分泌IAA特性,其中固氮酶活性为25.43~230.52nmol·(h·mL)~(-1),溶有机磷量为66.90~115.06μg·mL~(-1),溶无机磷量为9.22~380.28μg·mL~(-1),分泌IAA量为12.45~71.71μg·mL~(-1)。其中2株菌编号为LMG2、LMJ2拮抗病原菌锐顶镰孢菌(Gibberella acuminata)效果显著,对其抑制率分别为30.75%和31.00%。综合比较各菌株特性,筛选出6株优良PGPR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以确定其分类地位。经鉴定:菌株LMG2和LMJ2菌株与Pseudomonas piscium P50~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LMY8与Pseudomonas kairouanensis KC12~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CND1与猴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imiae Oli~T)的亲缘关系最近,菌株LNA2、LPA7与Pseudomonas neuropathica P155~T的亲缘关系最近。研究筛选的6株耐低温菌株兼具多种优良特性,对高寒退化草地的植被修复具有应用潜力,可为后续制备修复高寒退化草地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质菌株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佐长赓  王静怡  牛新湘  刘萍  管力慧  党文芳  杨红梅  楚敏  王宁  林青  王有武  娄恺  史应武  
【目的】研究内生菌(Bacillus velezensis BHZ-29、Bacillus atrophaeus SHZ-24)和根际细菌(Bacillus subtilis SHT-15、Bacillus vanillea SMT-24)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及诱导抗病效果。【方法】以棉花植株为试材,通过测量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后第50天棉花的株高、根长、根毛数、叶片数,分析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花的促生作用;同时测定第50天棉花叶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和木质素含量,探究内生菌和根际细菌处理对棉花诱导抗性作用。【结果】接种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后,均能提高灭菌土与非灭菌土棉花株高、根长、增加根毛数和叶片数。在灭菌土中,SHZ-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78 cm,是对照组的1.21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是对照组的1.14倍,根毛数和叶片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71和1.18倍;在非灭菌土中,SMT-24处理组株高最高为24.33 cm,是对照组的1.11倍,叶片数最多,是对照组的1.18倍,SHT-15处理组根长最长,根毛数最多,分别是对照组的1.07和1.78倍;此外,在灭菌土中,棉花叶片中的CAT、POD、PPO、SOD、PAL活性和木质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丙二醛含量下降。【结论】在灭菌土与非灭菌土中,内生菌及根际细菌对棉株具有明显促生作用,能诱导棉花体内防御酶活性的表达,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强棉株抗病能力。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晶   李波   黎柳萍   韦靖   姜明国   周燕  
[目的]本文旨在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多种促生性能的菌株,并明确其促生特性和抗病效果。[方法]采用选择培养方法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具有固氮、产氨、溶磷、解钾、分泌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产铁载体和产蛋白酶等特性的菌株,通过16S rRNA对菌株分类学鉴定。测定其对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小麦冠腐病菌(Fusarium gramiuearum)、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musae)、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e)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的抑制作用,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植物根际促生菌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从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细菌191株,固氮及产氨菌171株,解有机磷菌66株,解无机磷菌62株,解钾菌28株,产铁载体菌98株,产IAA菌41株,产蛋白酶菌45株。抑菌试验表明贝莱斯芽胞杆菌C32对6种致病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率均在50%以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株IAA高产菌株川大肠杆菌0208对番茄和玉米植株促生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玉米盆栽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1.49%、19.35%、42.98%、19.58%和56.67%,番茄盆栽分别增加53.51%、14.90%、12.28%、43.12%和48.62%。[结论]从广西亚热带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多株具有高效促生和防病功能的菌株,为微生物肥料的开发提供优质菌种资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方春  邢尚军  马海林  杜振宇  马丙尧  
从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出1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并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侧柏为材料,研究接种PGPR在4个水分梯度(正常浇水、轻度干旱、中度干旱和重度干旱)下对侧柏生理生态特征及生长的影响。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基因测序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筛选出的PGPR鉴定为蜡样芽孢杆菌。正常浇水的情况下,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对侧柏抗氧化酶、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影响较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可显著增加抗氧化酶活性,但显著降低渗透调节物质和膜脂过氧化产物的积累。接种蜡样芽孢杆菌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侧柏生长素、赤霉素和玉米素的含量。正常...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振龙  姚拓  李明源  李青璞  柴加丽  张琛  张银翠  
通过探究若尔盖高寒草地优势牧草根际促生菌的分布特征,筛选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为研制适宜高寒草地的微生物菌剂提供菌种资源。本研究在低温条件下,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若尔盖高寒草地中的早熟禾(Poa annua)、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根际筛选PGPR。通过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菌株的溶磷能力,利用乙炔还原法测定菌株的固氮能力,通过16S rRNA基因扩增与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表明,共分离筛选出49株PGPR,其中,溶磷菌28株、固氮菌21株。溶磷菌中17株菌能够溶解无机磷,溶磷量介于290.32~457.77μg·mL~(-1),菌株PBRS2溶无机磷量最大,达457.77μg·mL~(-1);11株菌能够溶解有机磷,溶磷量介于1.64~6.95μg·mL~(-1),菌株MBRS15溶有机磷量最大,达6.95μg·mL~(-1)。21株固氮菌的固氮酶活性介于93.33~234.35 nmol·(h·mL)~(-1),菌株NARS10固氮酶活性最高,达234.35 nmol·(h·mL)-1。从老芒麦根际筛选的PGPR最多。根表土(RS)区域菌株的促生特性较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筛选出9株促生特性优良的PGPR,经16S rRNA鉴定,7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株属于红育菌属(Rhodoferax),1株属于马赛菌属(Massilia),以假单胞菌属为优势菌属。这9株促生特性优良的PGPR可为后续研制适宜若尔盖高寒草地的微生物菌剂提供优良菌种资源。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思雨   李青慧   任青措   沈才睿   冶贵生   马玉花  
【目的】从柴达木盆地盐碱地的盐生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出具有耐盐和促生能力的微生物,研究其促生特性,为发掘适用于盐碱环境的高效解磷促生菌提供优质菌种。【方法】利用含10%NaCl的LB固体培养基筛选出生长良好的菌株,用平板划线法对菌株进行纯化。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序列比对法鉴定菌株,并对其解磷能力进行测定;采用菌液浸染油菜种子验证菌株在盐胁迫下对种子发芽率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筛选获得6株具有良好耐盐促生能力的解磷菌,经鉴定,分别为1株肇东氏弗里兰德菌(Vreelandella zhaodongensis)P1,1株耐盐刘志恒菌(Zhihengliuella halotolerans)P2,2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P3、P5,2株腐生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aprophyticus)P4、P6,并对其解有机磷、解无机磷、种子发芽率以及促生能力等指标进行测定。培养5 d,6株菌株溶解有机磷圈为6.70~14.81 mm,溶解无机磷圈为5.95~11.96 mm,解有机磷量2.81~3.61 μg·mL-1,解无机磷量为4.05~12.04 μg·mL-1,以菌株P3的效果最佳,显著高于其他菌株。经促生试验发现,解磷菌可提高油菜种子发芽率,培养5 d后在无胁迫和盐胁迫条件下,P3菌株对油菜种子发芽的促进效果最佳,发芽率分别为90.67%,74.67%,较CK1提高了29.34%,CK2提高了30%。解磷菌可显著提高油菜植株的生长发育,其中菌株P3、P5的促生效果显著,P3鲜重为28.48 g,较CK显著增加了120.85%,P5在株高及根长方面效果最佳,株高为104.21 mm,较CK显著增加了42.42%,根长为64.89 mm,较CK显著增加了80.67%。【结论】柴达木盆地获得到的6株解磷菌具有优秀的耐盐促生特性,能在盐胁迫条件下提高油菜发芽率且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高效改良旱区盐渍化土壤的潜力,其中P3、P5效果最佳。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吴祝华   宋娟   朱树林   赵邢   杨学祥   任嘉红   陈凤毛  
【目的】在枫香根际接种植物促生微生物(PGPM),研究PGP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枫香叶色的影响以及对枫香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改变,探明外源PGPM对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句容市句容林场长势一致的7年生枫香为对象,通过田间接种试验并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接种黏质沙雷氏菌(NJ2D)、摩西斗管囊霉(BJ04)对枫香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叶色参数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的影响。【结果】1)处理组的枫香根际土壤全氮、全磷、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土壤含水率(%)和土壤pH较对照均显著提高(P <0.05);2)单接种BJ04菌剂的枫香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对照显著提高(P <0.05),而双接种NJ2D+BJ04菌剂枫香叶片的花青素含量显著提高(P <0.05);3)对照与处理组的枫香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单接种NJ2D、BJ04和双接种NJ2D+BJ04菌剂的枫香根际细菌的OTU(操作分类单元)数量较对照均显著增加(P <0.05),而丛枝菌根真菌(AMF)的OTU数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P <0.05);4)根际微生物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酸杆菌门和芽单胞菌门为枫香根际土壤中主要优势细菌菌群;球囊霉属、根生囊霉属和Dominikia为枫香根际土壤中主要AMF的优势菌群。接种处理后,枫香根际的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浮霉菌门的物种丰度较对照均显著减小(P <0.05),而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物种丰度较对照则显著增加(P <0.05)。【结论】接种解磷菌、丛枝菌根真菌以及复合菌剂NJ2D+BJ04均可改善土壤微环境,并对枫香秋季叶色变化产生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涛  
【目的】三蕊兰(Neuwiedia singapureana)为兰科拟兰亚科(Apostasioideae)三蕊兰属(Neuwiedia)植物,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开展三蕊兰可培养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促生潜能研究,可为发掘海南地区三蕊兰内生真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布于海南吊罗山自然保护区野生三蕊兰为材料,通过分离培养,结合ITS测序及分析开展三蕊兰根内可培养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溶磷能力进行检测。将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与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和多花脆兰(Acampe rigida)原球茎进行共培养,检测其对2种兰科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在光学显微镜下可明显观察到三蕊兰根细胞内分布的真菌菌丝。共获得三蕊兰根内生真菌24个OTUs,分属于9科14属,木霉属(Trichoderma)真菌分离概率最高;Nectriaceae科5个属(如Cylindrocarpon和Gliocephalotrichum等)真菌分离率次之。其中5株内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溶磷能力,为Apiotrichum sp.(Neu242),Cylindrocarpon spp.(Neu83和Neu154),Gliocladiopsis sp.(Neu245),和Mucor sp.(Neu123)属真菌。菌株Mucor sp. Neu123和Apiotrichum sp. Neu242对铁皮石斛和多花脆兰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三蕊兰根内具有丰富的可培养内生真菌,筛选鉴定出具溶磷能力的兰科促生真菌,可为兰科植物的人工繁育提供促生菌株资源,也为兰科菌根共生磷营养机制研究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