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3)
- 2023(11956)
- 2022(10414)
- 2021(9854)
- 2020(8098)
- 2019(18702)
- 2018(18924)
- 2017(35679)
- 2016(19838)
- 2015(22268)
- 2014(22475)
- 2013(21798)
- 2012(19976)
- 2011(17875)
- 2010(17690)
- 2009(15959)
- 2008(15452)
- 2007(13409)
- 2006(11542)
- 2005(9906)
- 学科
- 济(72000)
- 经济(71916)
- 管理(56510)
- 业(49948)
- 企(41916)
- 企业(41916)
- 方法(34356)
- 数学(29510)
- 数学方法(29046)
- 学(20388)
- 农(19390)
- 中国(18712)
- 财(17779)
- 业经(16108)
- 地方(14786)
- 环境(14578)
- 理论(14300)
- 制(13676)
- 和(13082)
- 农业(12732)
- 技术(12049)
- 贸(11907)
- 贸易(11903)
- 划(11832)
- 易(11510)
- 务(11394)
- 财务(11317)
- 财务管理(11295)
- 银(11226)
- 银行(11171)
- 机构
- 大学(274521)
- 学院(274228)
- 管理(108243)
- 济(98815)
- 经济(96333)
- 理学(94007)
- 理学院(92904)
- 研究(92030)
- 管理学(90986)
- 管理学院(90508)
- 中国(66556)
- 科学(61883)
- 京(59731)
- 农(49750)
- 所(47186)
- 业大(45980)
- 财(44707)
- 研究所(43521)
- 中心(41507)
- 江(39635)
- 农业(39247)
- 北京(37717)
- 范(36546)
- 师范(36098)
- 财经(36095)
- 院(34098)
- 经(32775)
- 州(32549)
- 技术(32500)
- 师范大学(28992)
- 基金
- 项目(195306)
- 科学(151149)
- 研究(139838)
- 基金(138819)
- 家(122533)
- 国家(121515)
- 科学基金(103262)
- 社会(83872)
- 社会科(79272)
- 社会科学(79248)
- 省(78162)
- 基金项目(74238)
- 自然(69767)
- 自然科(68070)
- 自然科学(68051)
- 自然科学基金(66751)
- 划(65694)
- 教育(64110)
- 资助(57600)
- 编号(57560)
- 成果(46416)
- 重点(43690)
- 部(41351)
- 发(41188)
- 创(40397)
- 课题(40119)
- 科研(37795)
- 创新(37684)
- 计划(36983)
- 大学(35662)
- 期刊
- 济(106636)
- 经济(106636)
- 研究(75575)
- 中国(52092)
- 学报(50421)
- 农(44694)
- 科学(43637)
- 管理(38836)
- 大学(37084)
- 学学(34972)
- 教育(33871)
- 财(33072)
- 农业(31421)
- 技术(25131)
- 融(19392)
- 金融(19392)
- 业经(18050)
- 图书(16355)
- 财经(16226)
- 经济研究(16197)
- 业(16189)
- 科技(14848)
- 版(13982)
- 业大(13889)
- 经(13648)
- 问题(13491)
- 理论(13481)
- 技术经济(12739)
- 实践(12649)
- 践(12649)
共检索到390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丽芳 亓增军
植物染色体工程是通过人工诱致染色体变异进行植物改良的技术。染色体变异在外源基因转移和利用、染色体倍性操作、反向育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了染色体基因组学、物理作图和染色体生物学研究。基因组学、分子标记和染色体鉴定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化学、物理和遗传诱变的深入研究和应用,不断创造和鉴定出更多具有不同用途的染色体变异,为植物改良和遗传研究提供了新工具。本文综述了植物染色体诱变研究与应用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为有效开展染色体工程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青 潘浩研 黄家丽 JOHN Seymour Heslop Harrison
单染色体识别为植物遗传学、生物多样性和进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也是大型基因组多倍体植物研究的难题之一。文章综述了单拷贝序列染色体涂染(single-copy sequence based chromosome painting)和寡核苷酸荧光原位杂交(oligonucleotide-FISH,Oligo-FISH)技术合成新型探针池的方法,总结其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案例,提出开发近缘物种通用寡核苷酸探针库的研究趋势,并对植物染色体分子核型技术在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植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奎 戴思兰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 (ISH)在植物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文中介绍了 3种基于不同探针类型的ISH技术 ,以及该项技术在植物供体基因组的识别、不同供体基因组之间关系和物种形成过程中供体基因组的变化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文章还指出了ISH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它存在的局限性 .
关键词:
植物染色体 原位杂交 亲缘关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吉前华 郭雁君
柑橘类植物的染色体较小,而且形态特征标记较少,不同种属间差异不明显,因此研究资料缺乏。但是近年来,由于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的进步,柑橘植物染色体的研究获得了重要的进展。本文评述了柑橘植物染色体的核型、CMA/DAPI带型分析、rDNA位点、DNA特异片段克隆的原位杂交等新技术研究进展,并据此讨论了我国贡柑育种的基础问题。
关键词:
柑橘 染色体 贡柑 分带 原位杂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玉璧 张进献 庞玉兰
研究了桑属植物5个种32个品种的染色体倍数性,发现宽城10号等9个品种为三倍体(2n=3x=42),其余为二倍体(2n=2x=28)。
关键词:
桑属,品种,染色体,多倍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川梅 卢江杰 汤定钦
编码18-5.8-25S核糖体RNA的45S rDNA基因,是1个简单的多基因家族基因,一般以串联方式相连,对应于核仁组织区(NOR)。首次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研究45S rDNA在散生竹类的毛竹和斑竹,混生竹类的茶秆竹、日本矮竹、菲白竹和铺地竹,以及丛生竹类的白绿竹染色体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涉及的散生竹和混生竹的几个竹种,只观察到1对随体染色体的次缢痕区域有45S rDNA位点,而丛生竹类的白绿竹除随体染色体具有45S rDNA位点外,某些非随体染色体上也有不同拷贝数的45SrDNA位点存在。
关键词:
FISH 45S rDNA 次缢痕 竹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丹丹 马璐琳 瞿素萍 阮继伟 卢珍红 苏艳 周旭红
【目的】石竹属植物种间杂交能产生不同的花色和花型的后代,对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采用压片法鉴定石竹属植物的倍性,醋酸洋红染色观察花粉的活力,并对不同杂交组合结实率及杂交亲合指数进行研究。【结果】研究发现香石竹‘Nogalte’、‘D. P Barbara’、‘Thomas’、‘Red Barbara’、‘NH6’、‘NH10’和‘冬梅’以及石竹属的瞿麦、中国石竹、头石竹和须孢石竹为二倍体(2n=2x=30),常夏石竹为六倍体(2n=6x=90);石竹属植物花粉活力较高,在69. 17%~94. 97%;不同石竹种间杂交座果率和每果种子数各不相同,座果率在0%~100%,每果种子数在0~42. 64颗。【结论】石竹属种间杂交组合除少数组合外都具有亲合性,该项研究对石竹种间杂交育种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石竹属 杂交 染色体 花粉 亲合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盛华 褚孟嫄
为了研究梅染色体,鉴定梅品种资源的倍数性,为梅分类起源和遗传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该文采用“去壁低渗法”对我国9个省区梅5个变种,2个变型,108个栽培品种的染色体数目进行了观察.首次发现原产我国的云南杏梅是二倍体2n=2x=16,但有9.5%的四倍体2n=4x=32细胞.江苏南京的‘迟红’梅品种是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2n=2x=16,2n=4x=32.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二倍体2n=2x=16.
关键词:
梅,变种,品种,染色体,数目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朝鸿
三种百合属植物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周朝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淡黄花百合,通江百合,百合,染色体数量变异,有丝分裂异常三种百合属植物再生植株的染色体数量变异*周朝鸿关键词淡黄花百合通江百合百合染色体数量变异有丝分裂异常百合属植物的组织培养...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晨 闫晓红 杨洁 杨清 魏文辉
植物基因工程技术中的多基因转化及转基因安全已经成为其研究的2个重要方面。植物人工染色体可以在一条不含标记基因的附加染色体上提供稳定的多基因表达,是新一代的转基因载体。由于植物人工染色体独立于宿主染色体,为植物育种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研究染色质特殊区域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平台。本文就植物人工染色体的产生、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和讨论。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罡 丁玉梅 张绍松 孙茂林 李建平
应用SignalP 3.0、TMHMM 2.0、THUMBUP、big-PI、TargetP1.01、Lipop 1.0、TatP 1.0等7种软件对植物病原细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染色体基因组3448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染色体基因组分泌信号肽ORFs有178个,占其基因组编码ORFs的5.2%,其中有150个ORFs属于Ⅰ型分泌信号肽,28个ORFs属于Ⅱ型分泌信号肽。在178个ORFs中具RR-motif信号肽结构的有13个,其中11个属于Ⅰ型信号肽,2个属于Ⅱ型信号肽。通过软件预测未发现Comc型信号肽与细菌素-信息素型信号肽...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存金 马筠 阎凤英 王洪隆
在石刁柏花药培养过程中,2,4-D在引起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倍性变异方面起主导作用,高浓度的2,4-D虽然能提高愈伤组织中单倍体细胞的频率,但同时又加剧其多倍化。不同激素配比的分化培养基在诱使再生植株染色体倍性变异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在附加1.0ppmBA和0.2ppmIBA的培养基上,再生植株茎尖单倍体细胞频率最高,达31.17%。比较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倍性变异幅度,发现后者明显地大于前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毅 舒建洪 李向臣 丁伯良 张金龙 陈永福
人类人工染色体(HACs)由着丝粒、端粒和复制起点组成。通过对天然染色体的改造或者从头构建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类型HACs。HACs可以携带大片段基因组DNA,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的重要手段,在基因治疗方面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从HACs的结构及各组成元件的功能、HACs的不同构建方法、HACs在转基因研究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对HACs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HACs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HACs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工染色体 转基因 生物反应器 基因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