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
- 2023(1304)
- 2022(1081)
- 2021(929)
- 2020(877)
- 2019(1884)
- 2018(1832)
- 2017(2994)
- 2016(2011)
- 2015(2123)
- 2014(2044)
- 2013(2073)
- 2012(2000)
- 2011(1781)
- 2010(1799)
- 2009(1588)
- 2008(1533)
- 2007(1412)
- 2006(1221)
- 2005(1018)
- 学科
- 学(4145)
- 济(4125)
- 经济(4123)
- 业(4058)
- 农(3520)
- 农业(3099)
- 物(2507)
- 劳(2407)
- 劳动(2404)
- 动力(2280)
- 中国(2261)
- 管理(2219)
- 劳动力(2162)
- 植(2140)
- 植物(2103)
- 人口(2099)
- 农业劳动(2015)
- 农业人口(1979)
- 方法(1784)
- 数学(1549)
- 数学方法(1515)
- 生态(1503)
- 森(1398)
- 森林(1398)
- 林(1312)
- 企(1269)
- 企业(1269)
- 生态学(1210)
- 和(1179)
- 理学(1141)
- 机构
- 学院(28740)
- 大学(28690)
- 研究(13828)
- 农(13550)
- 科学(12594)
- 农业(10827)
- 业大(10487)
- 所(8863)
- 中国(8710)
- 研究所(8466)
- 农业大学(7379)
- 济(7372)
- 京(7183)
- 经济(7183)
- 室(6892)
- 管理(6716)
- 实验(6699)
- 实验室(6439)
- 省(6421)
- 重点(6092)
- 理学(5857)
- 理学院(5725)
- 中心(5555)
- 业(5475)
- 管理学(5271)
- 林业(5247)
- 管理学院(5241)
- 院(5235)
- 技术(5195)
- 科学院(5076)
共检索到40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樊大勇 高荣孚
用光声光谱仪检测结果表明 ,暗适应叶在光诱导期间出现非常复杂的光声瞬态放氧 ,产生了一种称为氧峰(oxygengush)的现象 .该文利用自制的光声仪对暗适应菠菜叶在光诱导期间出现的光声瞬态放氧与暗适应时间关系 ,远红光、饱和光预处理以及高浓度CO2 对光声瞬态放氧的影响 ,光声热信号与光声放氧信号之间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 .推测由两个组分组成的氧峰与其动力学可能反映光系统Ⅱ的状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宋金凤 刘星平 孙金兵 黄文斌 马瑞 崔晓阳
模拟东北林区主要森林凋落物淋洗液中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浓度范围,配制0.5和2.0 mmol/L等不同浓度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溶液,分别用上述溶液以不同的浸提时间和次数浸提处理A1层暗棕壤,探讨不同浸提时间和次数处理时有机酸的磷释放效果,并确定最佳浸提时间。研究旨在探明草酸和柠檬酸对暗棕壤磷的持续活化效应,明确有机酸对暗棕壤磷素的活化程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用草酸/草酸盐和柠檬酸/柠檬酸盐浸提A1层暗棕壤时,随浸提时间延长磷释放量先增后减,有最佳浸提时间,大多数处理为12 h。从磷累积释放量上看,在1~72 h内,上述浸提剂对A1层暗棕壤的磷释放动力学能很好地用对数方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旺玉 江小勇 吴磊
基于植物叶脉自然选择的结构优越性,构建叶脉的数字化模型,研究其组织结构的力学性能。选取具有典型耐候性和清晰叶脉结构的荷花玉兰叶脉进行叶脉组织结构三维多孔模型的构建,通过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对组织结构扫描电镜图进行处理,采用基于狄洛尼三角剖分的面积权重方法对阈值分割后的二值图片进行网格化,形成组织结构的数字化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叶脉横截面多孔组织进行拉伸模拟和冲击仿真。结果表明,叶脉最外缘的区域对叶脉组织力学性能的贡献最大,而具有细胞壁厚度呈梯度变化的叶脉模型在小位移情况下对能量吸收表现出良好的优越性,其冲击破坏过程是依层进行的。
关键词:
叶脉组织 纤维素 数字化建模 模拟仿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唯涌 韩鲁佳 王振 吴万灵
针对植物功能成分浸提过程动力学研究的核心问题,结合扩散原理,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不同类型模型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植物组织结构和所含功能成分的多样性以及浸提过程的复杂性,目前尚无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型。依据物料组织结构以及功能成分浸提过程的特点,探索和建立适用范围更广的动力学模型仍是该领域研究的核心问题;而对于应用研究,改进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提高模型在提取工艺优化方面的实用性及预测精度应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植物功能成分 浸提过程 动力学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然 徐明岗 孙楠 王晋峰 王斐 李建华
【目的】研究不同碳氮比下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的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秸秆资源充分利用和煤矿区复垦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托山西煤矿复垦试验基地,开展大田填埋试验。供试玉米和小麦秸秆烘干过2 mm筛,通过添加尿素将玉米和小麦秸秆C/N比分别调节为25和10,以不添加尿素的秸秆(其C/N比分别为52和74)为对照,秸秆均按有机碳8 g称取后混匀,装于尼龙网袋(0.38μm孔径)内,水平埋入试验基地15 cm深的土壤中。在埋入土壤后的第12、23、55、218、281、365天采集尼龙袋内样品,分析玉米和小麦秸秆的干物质残留量、养分(碳、氮、磷和钾)释放的动态变化。【结果】前55 d,添加氮肥加快了玉米秸秆的腐解,以C/N比为25时腐解效果最佳。添加氮肥加快了小麦秸秆的腐解,以C/N比为10时腐解效果最佳。氮的添加可以显著促进前55 d玉米秸秆碳、磷的释放;氮的添加可以显著加快小麦秸秆碳、氮和磷的释放,对小麦秸秆中钾释放的促进作用不显著。小麦和玉米秸秆腐解及氮钾释放的一级动力学方程用积温拟合优于用时间拟合,秸秆磷的释放不适用衰减指数方程拟合。当积温为年积温(4 600℃)时,小麦和玉米秸秆碳、氮、磷和钾释放率的平均值分别为49.2%、39.5%、40.8%和90.3%;当累积积温达到1 125℃时,秸秆钾素释放85%以上。秸秆的腐解主要受温度、有机碳、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影响。【结论】施氮能加快玉米秸秆前期的腐解和碳、磷的释放,可以显著加快小麦秸秆的腐解和碳、氮、磷的释放。用温度拟合的方程比时间方程更能反映秸秆的腐解和氮钾释放过程。秸秆腐解主要受土壤温度,秸秆中有机碳、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的影响。因此,应结合煤矿区的水热条件,进行实时实地秸秆还田并配施适量的尿素,以提高复垦土壤的氮磷钾含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熊又升 陈明亮 袁家富 赵书军 彭成林 徐祥玉
采用电子显微镜探讨了3种有机聚合物包膜肥料的膜结构和厚度与养分释放的关系。扫描电镜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膜的基本结构为叠加层状,叠层间有微小颗粒或孔隙,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膜平均厚度分别为65μm、35μm和45μm。膜的叠层致密程度和厚度与养分释放速度成负相关关系。采用电超滤(EUF)在短时间内确定包膜肥料氮养分释放量(g/kg)和时间(min)的关系,用数学方程进行拟合,建立了包膜尿素、包膜磷铵-1和包膜磷铵-2的氮养分释放动力学经验方程分别为y=2.162x-3.973,y=2.817x+20.867和y=2.434x+4.733。从而,可以快速鉴别包膜肥料的控释特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鞠 晶1 2 王伟利1 姜 兰1 肖 贺1 2 罗 理1 邓玉婷1 谭爱萍1
在试验水温(28±2)℃条件下,按200 mg/kg的剂量对吉富罗非鱼单次药饵饲喂磺胺间甲氧嘧啶(SMM)后,采用HPLC法测定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SMM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消除规律。结果显示,药物在各组织(血液、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最大峰质量浓度(质量分数)Cmax分别为22.66、7.13、45.50、22.77 μg /mL(μg/g);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7.52、7.02、1.00/8.00和2.00/10.00 h(Tmax1/Tmax2);肝、肾组织中的药-时曲线有明显的双峰现象,并且第1个峰浓度高于第2个峰浓度,提示该药物在罗非鱼胃肠道中具有非齐性吸收现象;药物...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文聪
测定了姬松茸不同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研究了不同pH、温度、底物浓度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并建立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条件下,姬松茸PPO的最适pH为6.4,最适温度为30℃,米氏常数(Km)为6.23×10-3mol.L-1,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42 mol.L-1.min-1;柠檬酸对PPO的抑制效果不明显,NaHSO和异V-Na对PPO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有效抑制的含量分别为0.18%和0.21%.
关键词:
姬松茸 多酚氧化酶 动力学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盖春蕾 朱安成 李天保 叶海斌 许拉 王勇强 王淑君
健康大菱鲆口服100 mg.kg-1(鱼体重)甲氧苄氨嘧啶(TMP)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TMP在大菱鲆肌肉、血液、肾脏、肝脏含量的变化,并用3P87药代动力学软件分析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TMP在肌肉、血液、肾脏、肝脏4种组织中的含量—时间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达峰时间分别为18.32、16.19、25.36、13.64 h,达峰含量分别为35.05、38.16、34.75、38.32μg.mL-1,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5.11、40.32、36.68、48.75 h.可见,在口服条件下,TMP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与消除较慢,含量高,维持时间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莎 李华 郭安鹊 张静 糜川清 王华
【目的】探讨不同工艺酿造"媚丽"葡萄酒的氧化稳定性,为"媚丽"葡萄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不同工艺酿造媚丽干红、媚丽桃红和媚丽汽酒,以梅鹿辄干红为对照,在恒温鼓风干燥箱((50±1)℃)中进行加速氧化,研究不同工艺所酿"媚丽"葡萄酒的氧化褐变动力学。【结果】在媚丽葡萄酒加速氧化的30d中,7d后的氧化褐变(A420nm)符合一元二次方程模型,初始褐变速率k的变化为2.4×10-3~29.0×10-3d-1;加速氧化30d前后,主要测定指标变化量的相关分析显示,游离SO2含量变化量与氧化还原电位变化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5),与褐变程度变化量呈极显...
关键词:
媚丽葡萄酒 氧化褐变 动力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成琼文 周盼盼 宋娟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氧化铝行业近年来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的行业风险越来越严峻。借鉴系统论思想,将氧化铝行业视为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将氧化铝行业风险系统划分为资源风险子系统、成本风险子系统、销售风险子系统以及环境风险子系统,构建了氧化铝行业风险分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所构建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借助Vensim软件,受篇幅所限仅以销售风险为例,详细识别了造成销售风险的因素和风险发生后引起的后果,以及风险发生后通过系统内部调节后对行业的影响。研究证明了系统动力学在氧化铝行业风险识别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关键词:
氧化铝行业 风险识别 系统动力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瑾 李小坤 鲁剑巍 王筝 占丽平
【目的】研究不同含钾矿物中钾的释放及动力学,为土壤钾素肥力的合理评价及土壤钾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常见含钾矿物(黑云母、白云母、正长石、微斜长石)为材料,采用低分子量有机酸(草酸、酒石酸)和无机酸(硝酸)连续浸提的方法,研究钾素释放规律及动力学。【结果】与水(对照)相比,酒石酸、草酸和硝酸累积提取黑云母钾量显著增加了2.7倍、4.1倍、22.3倍;提取白云母的钾量显著增加了61.2%、106.5%和226.8%;提取正长石的钾量显著增加了39.0%、87.6%和154.6%;提取微斜长石的钾量显著增加了44.5%、88.9%和158.7%。分别用一级动力学模型、双常数模型、扩散模型...
关键词:
低分子量有机酸 含钾矿物 释放 动力学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榕 张光旭 石楷华 汪义超 叶云涛
过氧乙酸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过氧化物.利用固体酸催化剂催化氧化乙酸从而间接氧化环己酮合成ε-己内酯是一种绿色生产过程,其中催化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是关键步骤.借助化学滴定分析法,使用Mg/Sn/W复合氧化物为催化剂,以H2O2为氧化剂,以乙酸丁酯为共沸剂研究氧化乙酸生成过氧乙酸过程的本征动力学及过程中H2O2分解动力学.当催化剂粒径为160~200目时,内扩散影响可基本消除,当搅拌速度大于800r·min-1时,外扩散可以忽略.使用幂函数型模型对动力学过程进行描述,研究结果表明,过氧乙酸生成反应本征动力学速率方程对H2O2、乙酸均为一级,反应活化能为6.761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6.78090×106;适用于该反应过程体系的H2O2分解反应动力学的反应级数为1.59345,反应活化能为7.59041×104 J·mol-1,指前因子为1.08795×10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衍平 黄河 陈会英
植物品种权资本化运营是实现品种权价值的有效路径,是各种资源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也是高风险与高收益的相伴过程。因而对品种权资本化运营风险进行防范与管理是促进品种权资本化运营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识别植物品种权资本化运营风险影响因素出发,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和原理对植物品种权资本化运营风险进行建模与分析,探讨各风险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各因素对整个植物品种权资本化运营风险系统的影响,并利用Vensim PLE软件对其进行仿真,揭示植物品种权资本化运营风险熵值随时间的动态演化趋势,以期寻找优化植物品种权资本化运营风险管理的策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邱银生 王大菊 周祖坤 周诗其 操继跃 严汉池 凌飒 蔡勤仁 李铁军 王旭
体重 2 2~ 32kg的绵羊 8只 ,单次按 10mg/kg剂量交叉内服氧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中阿苯达唑 (ABZ)、氧阿苯达唑 (亚砜 ,ABSO)及代谢物阿苯达唑砜 (砜 ,ABSO2 )。绵羊分别内服氧阿苯达唑和阿苯达唑后 ,血清中ABZ低于仪器最低检出限 ,ABSO和ABSO2 的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两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内服氧阿苯达唑分别为 (2 9.34± 11.38)和 (2 1.98± 5 .88) μg/h·ml,内服阿苯达唑分别为 (2 8.86±8.78)和 (2 2 .80± 7.0 3) μg/h·ml。内服后代谢物达峰时间 (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