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0)
2023(890)
2022(788)
2021(755)
2020(681)
2019(1521)
2018(1472)
2017(2317)
2016(1491)
2015(1599)
2014(1527)
2013(1585)
2012(1689)
2011(1496)
2010(1549)
2009(1434)
2008(1405)
2007(1351)
2006(1239)
2005(1121)
作者
(7687)
(6495)
(6378)
(6107)
(4056)
(3135)
(2847)
(2525)
(2406)
(2394)
(2366)
(2292)
(2274)
(2162)
(2106)
(2009)
(1918)
(1896)
(1884)
(1818)
(1805)
(1708)
(1698)
(1520)
(1506)
(1488)
(1441)
(1402)
(1396)
(1387)
学科
(4335)
(3382)
经济(3375)
(2410)
(2371)
(2068)
植物(2038)
(1908)
管理(1907)
(1885)
虫害(1666)
及其(1624)
(1537)
(1477)
防治(1463)
(1458)
病虫(1354)
病虫害(1354)
生态(1199)
(1144)
森林(1144)
(1122)
企业(1122)
(1074)
生物(1062)
(1053)
理学(1053)
生态学(1023)
方法(990)
农业(976)
机构
学院(23804)
大学(23722)
(13216)
研究(12456)
科学(11666)
农业(10532)
业大(9035)
(8587)
中国(8385)
研究所(8051)
农业大学(6821)
(6801)
(6638)
(6374)
实验(6282)
实验室(6064)
重点(5743)
(5682)
(4970)
科学院(4906)
经济(4764)
中心(4742)
(4649)
技术(4642)
(4573)
管理(4534)
林业(4103)
北京(4060)
(4030)
(3956)
基金
项目(18458)
(13324)
国家(13248)
科学(12253)
基金(12083)
科学基金(9532)
自然(8546)
自然科(8313)
自然科学(8303)
自然科学基金(8125)
(8024)
研究(7600)
(7057)
科技(6797)
基金项目(6288)
计划(6164)
资助(5534)
重点(4904)
专项(4865)
(4640)
科研(4191)
(3997)
(3903)
农业(3591)
技术(3572)
(3448)
创新(3360)
教育(3122)
社会(2873)
(2823)
期刊
学报(12970)
(12231)
大学(8863)
科学(8733)
学学(8708)
农业(8216)
(6172)
经济(6172)
中国(5985)
研究(5233)
业大(4905)
(4448)
林业(3990)
农业大学(3904)
(2943)
自然(2872)
自然科(2552)
自然科学(2552)
中国农业(2512)
科技(2294)
农林(2208)
(2208)
科技大(2011)
科技大学(2011)
(1923)
(1894)
管理(1641)
技术(1480)
资源(1441)
西南(1438)
共检索到38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文艳华  冯志新  徐汉虹  陈立  
测定了中国湖北、陕西及广东省的 10科 14种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 ,结果表明 :对松材线虫 ,毛鱼藤 (Derriselliptica)根有极强杀线活性 ,三尖杉 (Cephalotaxusfortunei)茎叶、粗榧 (Cephalotaxussinensis)叶、狼牙刺 (Sophoraviciifolia)种子、紫斑牡丹 (Paeoniasuffrutccosa)茎有强杀线活性 ,神农香菊 (Dendranthemaindicum)全株有中等杀线活性 ,瓜叶乌头 (Aconitumhemsleyanum)全株、香果树 (Emmenopteryshenryi)叶、东方荚...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素青  张志祥  曾东强  魏孝义  徐汉虹  
以采自广西十万大山的51种植物为筛选对象,采用叶碟浸渍法和玻片法分别测定了其甲醇提取物(质量浓度为10 mg/mL)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Me Gregor和酢浆草如叶螨Tetranychina harti(E-wing)雌成螨雌成螨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苦李根(Rhamnella crenata)、九节(Psychotria ruba)、毛桐(Mallo-tus barbatus)、粉叶鱼藤(根)(Derris glauca)、山漆树(Rhus silvestris)、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毛八角枫(Alangium kurzii)、小叶买麻藤(G...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惠惠  廖金铃  文艳华  
采用直接浸泡法,测定了桉属(Eucalyptus)植物柠檬桉(E.citriodora)、杂交桉(E.urophyla×E.grand)和尾叶桉(E.urophyla)小枝条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Meloidogyne javanica)卵孵化的抑制活性以及对2龄幼虫的毒杀活性。结果表明:柠檬桉、杂交桉和尾叶桉乙醇抽提物对爪哇根结线虫卵的孵化均有较强抑制活性,以20 mg/mL乙醇抽提物液处理24、48、72 h后,抑制孵化率均达94%以上;对爪哇根结线虫2龄幼虫也有较强的毒杀活性,3种桉属植物以20 mg/mL乙醇抽提物液处理2龄幼虫72 h后,线虫校正死亡率均达90%以上。将柠檬桉和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秀娟  何玉仙  
国外利用杀线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杨秀娟何玉仙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如:美国、英国、印度、阿尔及利亚、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已开始使用植物防治植物寄生线虫,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一、杀线植物的种类现已研究发现,具有杀线虫作用的植物有:瓜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丙涛  何军  刘润强  冯俊涛  马志卿  张兴  
【目的】筛选具有较高杀蚜活性的植物精油种类,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蚜剂提供依据。【方法】以甘蓝蚜、菊小长管蚜、麦二叉蚜、烟蚜和苹果黄蚜为试虫,采用浸虫浸叶法,对54种供试植物精油的室内杀蚜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在供试质量浓度下,玫瑰醇、柠檬草油、川芎油、香叶醇和丁蕾油对供试的5种蚜虫具有较好的毒杀活性,校正死亡率均在60%以上;以285.7mg/L的质量浓度进行复筛,结果表明,玫瑰醇、柠檬草油和川芎油对除烟蚜外的其他4种蚜虫均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校正死亡率均在75%以上。【结论】玫瑰醇、柠檬草油、川芎油对甘蓝蚜、菊小长管蚜、麦二叉蚜和苹果黄蚜均表现出较强的毒杀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静  周玉  李琰  马志卿  张秀云  张兴  
【目的】对秦岭地区和内蒙古地区共47科129种植物进行了杀虫活性筛选,以期发现杀虫活性较强的植物,为开发植物源农药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29种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以粘虫3龄幼虫、小菜蛾3龄幼虫、玉米黄呆蓟马2龄若虫、麦长管蚜无翅成蚜为靶标,分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浸叶法、改进浸叶法、浸虫浸液法对供试植物的丙酮提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0.5g/mL的供试剂量下,苍耳七、狭叶青海大戟、北芸香、竹灵消、蓼子朴、草地风毛菊等6种植物对粘虫3龄幼虫的24,48,72h拒食率均在90%以上;苍耳七和狭叶青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翁群芳  钟国华  丘麒  水克娟  胡美英  
测定了采自广东、湖南、云南和新疆的骆驼蓬等15科28种植物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生物活性。骆驼蓬、黄文江鱼藤、紫花山毛豆、厚果鸡血藤、雷公藤、了哥王、博落回等7种植物甲醇索氏提取物杀线虫活性强烈,以1 000μg/mL处理后72 h,校正死亡率均在88%以上。乙醇是骆驼蓬杀线虫活性成分较合适的提取溶剂。浸渍法测定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对松材线虫毒杀活性顺序强弱依次为:正丁醇>氯仿>水>石油醚萃取物,其中正丁醇萃取物处理后24 h和48 h,LC50分别为33.98μg/mL和10.18μg/mL。松枝水培试验结果表明,骆驼蓬种子正丁醇萃取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烨  易图永  魏林  李小娟  
为探明木霉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作用效果,筛选出优势菌株,从长沙地区的15种作物根围采集到27份土壤样本,经室内分离、纯化得到28个木霉菌菌株.利用对峙法和稀释法测定了28个菌株对花生立枯病菌、水稻纹枯病菌、水稻恶苗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白术白绢病菌的拮抗作用,得到1株对5种供试病原真菌均有强烈拮抗作用的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哈茨木霉.对峙培养可观察到,多数情况下,接种后2 d内木霉与病原菌接触,随后覆盖或侵入病菌菌落,抑制其生长,其抑制程度随木霉孢子浓度的降低而减弱.温室盆栽试验发现,哈茨木霉对番茄立枯病防效显著,喷洒高浓度的哈茨木霉分生孢子悬浮液防效可达80%以上,且具有持续防效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滕云  余志义  崔文华  张新刚  全鑫  孙秋  侯太平  
【目的】研究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从高山绣线菊中分离纯化新的抗真菌化合物。【方法】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ea)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为供试菌种,进行生物活性导向的创新农药筛选。将高山绣线菊叶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乙醇和甲醇进行萃取,选择较高抑菌活性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大柱粗分、小柱细分,得到一种抗真菌活性成分。采用高分辨质谱、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1H-N...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应烙  尹彩萍  
以15种中药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杨树溃疡病菌(D.gregaria)、棉花枯萎病菌(F.oxys-porum f.sp.vasinfectum)、番茄早疫病菌(A.solani)、小麦纹枯病菌(R.solani)和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等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花椒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苍术、沉香、艾叶和草豆蔻提取物对其中至少2种供试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60%以上;在质量浓度为0.1 g/mL时,花椒、沉香和艾叶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均在90%以上;草豆蔻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孢子萌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龙清  鞠庆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娇  何军  冯俊涛  马志卿  张兴  
【目的】对西北地区106种植物的杀虫活性进行测定,以期筛选出具较高杀虫活性的植物种类,为开发新型植物源杀虫剂提供参考。【方法】以粘虫3龄幼虫和小菜蛾3龄幼虫为试虫,采用小叶碟添加法,对供试植物样品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室内杀虫活性测定。【结果】在1g/mL的供试剂量下,甘草、中国粗榧等10种植物对粘虫24h的拒食率在95.0%以上;牡丹、细柱五加、沙打旺、砂蓝刺头、白头翁和大籽蒿等6种植物对粘虫72h的校正死亡率在50.0%以上。牡丹、中国粗榧、细柱五加、天名精和甘草等5种植物样品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48h拒食率和72h死亡率均在90.0%以上。【结论】细柱五加、牡丹、中国粗榧、天名精和甘草等5种植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永清  徐汉虹  
以白纹伊蚊4龄幼虫为试虫,在近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测试了采自广西和甘肃的84种植物甲醇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我国特有植物黄缨菊具有光活化杀虫活性,经500μg/mL粗提物处理的试虫,光照组在光照结束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而避光组仍无死亡。黄缨菊根、花、叶的活性依次递减,经500μg/mL根、花和叶粗提物处理的试虫,光照组在光照结束后24 h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45.56%和16.67%,而避光组无死亡,表明黄缨菊的杀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根中。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旭雄  陈马康  魏文志  
以各种植物浆为饵料培养卤虫 ,培养效果差异显著 ,陆生植物优于水生植物。其中以黄豆叶浆养殖的卤虫成活和生长最佳 ,第 1 6天时平均存活率 (6 9.6 % )和体长 (6 .436± 0 .95 6mm)与螺旋藻粉组相似 (分别为 6 6 .0 %、6 .46 1± 1 .1 81mm)而优于酵母组 (分别为 2 9.8%、5 .2 1 6± 1 .0 30mm)。以黄豆叶浆养殖的卤虫的粗蛋白及氨基酸含量略低于酵母和螺旋藻粉喂养的卤虫 ,在高密度卤虫养殖中可替代部分螺旋藻粉 ,降低卤虫养殖的饵料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车明哲  
植物源杀虫剂具有安全、低毒、高效和无抗药性等优势,已经成为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在大力开发植物源农药的同时,我们也会对自然生态物种、稀有植物的利用价值产生深刻思考,要逐渐提高对于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