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1)
- 2023(10186)
- 2022(9118)
- 2021(8687)
- 2020(7367)
- 2019(17117)
- 2018(17185)
- 2017(32421)
- 2016(18319)
- 2015(20677)
- 2014(20620)
- 2013(20370)
- 2012(18868)
- 2011(16956)
- 2010(16782)
- 2009(15043)
- 2008(14805)
- 2007(12729)
- 2006(10993)
- 2005(9330)
- 学科
- 济(65939)
- 经济(65862)
- 管理(48144)
- 业(45506)
- 企(37905)
- 企业(37905)
- 方法(32482)
- 数学(27822)
- 数学方法(27462)
- 学(20101)
- 农(17822)
- 中国(16064)
- 财(15333)
- 业经(14772)
- 地方(13405)
- 理论(12498)
- 农业(12044)
- 和(11945)
- 贸(11878)
- 贸易(11873)
- 易(11489)
- 环境(10983)
- 技术(10711)
- 制(10450)
- 务(10008)
- 财务(9946)
- 财务管理(9929)
- 教育(9825)
- 划(9440)
- 企业财务(9401)
- 机构
- 大学(261671)
- 学院(258080)
- 管理(100508)
- 济(91011)
- 研究(89723)
- 经济(88822)
- 理学(87773)
- 理学院(86677)
- 管理学(84919)
- 管理学院(84497)
- 科学(63163)
- 中国(62417)
- 京(56900)
- 农(52272)
- 所(47571)
- 业大(46571)
- 研究所(44383)
- 农业(41778)
- 财(39790)
- 中心(39150)
- 江(36982)
- 北京(35520)
- 范(35050)
- 师范(34577)
- 财经(32880)
- 院(32419)
- 技术(30133)
- 州(30099)
- 经(29949)
- 师范大学(28121)
- 基金
- 项目(187327)
- 科学(144925)
- 基金(134708)
- 研究(129861)
- 家(120570)
- 国家(119611)
- 科学基金(100634)
- 社会(77020)
- 省(74485)
- 社会科(72725)
- 基金项目(72715)
- 社会科学(72703)
- 自然(70160)
- 自然科(68492)
- 自然科学(68468)
- 自然科学基金(67217)
- 划(63798)
- 教育(59399)
- 资助(55276)
- 编号(52237)
- 重点(42512)
- 成果(42403)
- 部(39850)
- 发(39325)
- 创(38836)
- 计划(37708)
- 科研(36802)
- 课题(36538)
- 创新(36279)
- 大学(34027)
共检索到360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曦 卢存福 蒋湘宁 王沙生
抗冻蛋白 (Antifreezeproteins,AFPs)自 2 0世纪 6 0年代被发现以来 ,研究对象先后从极区鱼类、昆虫转移到植物材料上 .目前已有 6种植物的AFPs被提纯 ,即为欧白英中的 6 7kD(Sd6 7)的糖蛋白 ;冬黑麦中的 5条具有高抗冻活性的多肽 ,分别为 16 ,2 5 ,32 ,34,36kD ;沙冬青中 4 0kD的afp ;桃树中 5 0kD的PCA6 0 ;胡萝卜中的 36kD抗冻多肽及冬麦草中 11 77kD的热稳定抗冻蛋白 .这些AFPs在分子量、氨基酸组成及同源性上都不尽相同 .由于AFPs可以通过降低冰点、抑制重结晶等方式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 ,所以...
关键词:
植物 抗冻蛋白 基因工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尹明安 崔鸿文 樊代明 郭立
以胡萝卜品种 Autumn King的幼苗为材料 ,用 CTAB法提取其基因组 DNA,以 PCR ( Polym eraseChain Reaction)的方法在体外扩增出胡萝卜抗冻蛋白基因 ( afp) ,以 p UCm - T Vector为载体构建成胡萝卜 afp的克隆载体 p TAF,用 Eco R 消化重组质粒 p TAF使其线性化 ,再用 DNA聚合酶 Klenow大片段补平末端 ,然后用Xba 消化 ,获得一末端粘 ,一末端平的目的片段 ( afp)。植物表达载体 p BI12 1用 X ba 和 Sma 双酶切 ,获得一末端粘 ,一末端平的线性质粒。将目的片段与线性质粒在 ...
关键词:
胡萝卜 抗冻蛋白基因 分子生物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青 陈雪梅 李悦 蒋湘宁 刘群录 李素艳
该文综述了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抵御逆境胁迫中的生理功能 ,并论述了渗透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 .还综述了几种主要渗透调节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其中关键酶的基因克隆 ,及其基因工程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同时 ,就有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会香 张星耀
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除Bt之外又一个愈来愈研究较多的抗虫基因资源,其分布广泛,在豆科、茄科、禾本科、葫芦科及十字花科等植物中存在较多。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抗虫基因主要通过2种途径获得并在多种植物中进行转化,获得抗虫转基因植株。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刚刚起步。本文在总结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现状的基础上,阐述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抗虫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同时也探讨植物蛋白酶抑制剂在林木害虫防治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高武军 孙毅 王景雪 李润植
几丁质酶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和植物体内的一类蛋白质,它能催化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水解,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增殖,提高植物的抗真菌能力。近年来,随着对其作用机理、生化性质、表达调控的深入研究,用几丁质酶基因转化植株正日益成为植物防御真菌病害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俊芳 陶筱帆 韩兵社
南极海域在大约2000万年降到了零度以下,在大多数鱼类由于无法适应极端寒冷环境而灭绝的情况下,长期生活在极端寒冷、氧气充足的南极海域中的南极鱼亚目(Notothenioids)鱼类由于发生适应性进化而存活下来,并且达120多种类。南极鱼在生化和生理等方面发生了众多适应性改变,抗冻蛋白的产生是其中最重要的适应性特征之一。目前在极地鱼类中发现抗冻蛋白有5种类型,包括抗冻糖蛋白(AFGP)和4种抗冻蛋白(AFP I、AFP II、AFPIII和AFPIV)。虽然这些抗冻蛋白的起源和进化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具有抗冻的功能。作为一类能够抑制冰晶生长的蛋白质,南极鱼抗冻蛋白能使鱼的体液冰点降低至–2.2℃,所以其体液在海水冰点之下仍能保持流动性,避免冷冻损伤的发生。由于抗冻蛋白的热滞活性、冰重结晶抑制等天然活性,使其在食品、农业、医药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南极鱼抗冻蛋白的起源、进化、功能、应用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综述。
关键词:
南极鱼 抗冻蛋白 进化 冷冻保存 应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红 陈晓阳
果聚糖是一类重要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其在植物中的积累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文除了介绍果聚糖的有关知识外,重点综述了果聚糖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并从果聚糖对渗透的调节,对膜的保护,在低温、干旱条件下果聚糖相关酶活性变化方面阐述了果聚糖抗旱、抗寒机制。此外,综述了提高果聚糖积累方面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彤 陈生熬 刘一萌 隋智海 张海光 全先庆 刘云国
温度对调节鱼类的生物功能至关重要,长期生活在极端寒冷环境中的鱼类通过发生适应性进化而存活下来,抗冻蛋白的产生是其中最重要的适应性特征之一。为全面了解鱼类的低温适应性机制研究进展,首先从内分泌系统、代谢系统和免疫系统3个方面阐述了低温水环境对鱼类的基因表达和激素分泌的影响,以及对机体代谢过程的整体影响;其次,从鱼类的生理适应和进化适应两部分综述了鱼类的低温适应性机制;最后,详细阐述了抗冻蛋白的研究起源与结构特性、克隆与功能鉴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关研究现状表明,利用组学方法可以研究低温胁迫下鱼类的代谢途径和分子信号通路,在生物整体水平上分析低温适应机制;利用该方法,已经挖掘了多种低温耐受功能基因。由于不同鱼类及其温度适应性存在差异,未来还需要开展更多基础性研究工作。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宋从凤 王金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国花 韩素英 齐力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复深 袁鑫 邱元
植物基因工程疫苗是现代疫苗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它具有价廉、安全、有效、易于运输与保存等优点.综述了国内外植物基因工程疫苗在临床应用、表位疫苗学研究和表达体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植物转基因 疫苗 进展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曹慧颖 张立军 阮燕晔 张敖 董小妹 张馨悦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是C4暖季草本植物。具有许多优良的农艺性状,如广泛的地理适应性,耐贫瘠,生产成本低,水利用率高,生物质产量高,易于收获,因此被认为是重要的生物能源作物。通过生物技术对柳枝稷进行遗传改良,对于充分开发柳枝稷的生物质潜能,利用柳枝稷生产生物燃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柳枝稷遗传转化技术及改良性状的角度综述了柳枝稷的基因工程进展,为培育优良柳枝稷新品种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汪政科 彭镇华
评述了近10a来有关植物花青素、花器官发育基因克隆、花衰老机理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植物花青素代谢途径及其主要酶类的作用之研究已较为成熟,一大批调控植物花色的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已被克隆。利用反义基因及共抑制原理导入外源基因已培育出了新的观赏植物品种。控制植物的花器官发生的基因也被克隆,通过对花器官基因的改变,可以改变植物花器官模式。切花衰老有些是受乙烯的控制,有些则与ABA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手段为创造新花色、花型和花期延长等开辟了广阔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