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65)
- 2023(2801)
- 2022(2518)
- 2021(2511)
- 2020(2266)
- 2019(5496)
- 2018(5671)
- 2017(10981)
- 2016(5959)
- 2015(6889)
- 2014(6919)
- 2013(6632)
- 2012(5798)
- 2011(5247)
- 2010(5524)
- 2009(4943)
- 2008(4747)
- 2007(4135)
- 2006(3505)
- 2005(3051)
- 学科
- 济(24882)
- 经济(24866)
- 方法(15733)
- 管理(14745)
- 数学(14658)
- 业(14224)
- 数学方法(14195)
- 企(12097)
- 企业(12097)
- 学(6564)
- 农(5626)
- 理论(5292)
- 中国(4785)
- 业经(4638)
- 贸(4258)
- 贸易(4255)
- 易(4135)
- 和(3808)
- 教学(3748)
- 财(3654)
- 农业(3532)
- 技术(3307)
- 地方(3093)
- 制(3047)
- 划(2912)
- 环境(2901)
- 策(2779)
- 银(2703)
- 银行(2678)
- 供销(2631)
- 机构
- 学院(84129)
- 大学(82608)
- 管理(32983)
- 济(29872)
- 经济(29188)
- 理学(28871)
- 理学院(28572)
- 管理学(27566)
- 管理学院(27451)
- 研究(25869)
- 科学(19224)
- 中国(19214)
- 京(17823)
- 农(16419)
- 业大(15535)
- 所(13747)
- 农业(12944)
- 研究所(12825)
- 江(12132)
- 财(12002)
- 中心(11975)
- 北京(11283)
- 技术(11184)
- 范(9984)
- 州(9955)
- 财经(9904)
- 师范(9815)
- 院(9559)
- 工程(9388)
- 经(8994)
- 基金
- 项目(60228)
- 科学(46379)
- 基金(42831)
- 研究(39269)
- 家(38717)
- 国家(38487)
- 科学基金(32862)
- 省(24650)
- 自然(24189)
- 自然科(23651)
- 自然科学(23644)
- 自然科学基金(23186)
- 社会(22826)
- 基金项目(22149)
- 社会科(21691)
- 社会科学(21685)
- 划(20749)
- 资助(19505)
- 教育(19419)
- 编号(15930)
- 重点(14070)
- 计划(12752)
- 创(12315)
- 部(12276)
- 发(12112)
- 科研(12006)
- 成果(11778)
- 创新(11547)
- 科技(11420)
- 课题(11229)
共检索到1141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峰
植物结构、植物形态以及植物生长过程的仿真与模拟 ,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深受农林工作者的重视。基于L系统的基本思想 ,讨论分形的计算机生成技术在植物的结构和形态的仿真模拟方面的应用 ,所做的主要工作为 :将Lindenmayer方法应用于植物形态的模拟 ,同时利用TurboC ++语言编程实现。图 5参 5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付晓萍 田大伦 黄智勇
以不同pH值的溶液模拟酸雨对6种南方城市常用的绿化植物进行处理,来研究酸雨对植物叶面积、单叶质量、根冠比等形态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6个树种的3个形态学指标都受到一定的影响。①pH为5.0,4.0和3.0的模拟酸雨降低了广玉兰Magnoliagrandiflo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桂花Osmanthus fragrans的叶面积。②pH为5.0,4.0和3.0的模拟酸雨降低了广玉兰、樟树、桂花的单叶质量,使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叶片的单叶质量增加。③模拟酸雨促进樟树、红花木Loropetatum chinensevar.rubrum地下部分的生...
关键词:
生态学 模拟酸雨 植物 形态学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宏鑫 石春林 金之庆
本文较系统阐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价值和经济意义,从创立与发展、研究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特点、研究居世界先进水平的机构或学者以及领先标志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形态结构模拟与可视化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研究的前沿领域、空白点及薄弱环节,分析了中国在该研究中的总体水平、差距及其成因;最后在研究展望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植物 形态结构 模拟 可视化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建康 Wolfgang H.Pfeiffer
传统植物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分子生物学积累的大量遗传数据使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大量的遗传信息尚未在育种中得以有效利用。模拟方法可以利用各类遗传信息,在育种家进行田间试验之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后代选择效果以及整个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杂交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提高常规育种的预见性和效率。本文介绍育种模拟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遗传模型的构建、杂交类型和选择方法的定义等,概述育种模拟工具QuLine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育种方法的比较、利用已知基因信息的亲本选配和设计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模拟方法通过定义复杂的遗传模型和育种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明安 黄明斌
在讨论土壤-植物系统中水流行为的基础上,分析了非线性电模拟模型的优越性,并借助于该模型定量地研究了土壤-玉米系统中各部分水流阻力、水容的大小及相对重要性,同时讨论了反映非线性模型的特征参数-时间"常数"的变性问题,丰富和完善了土壤-植物系统中水分运移的瞬态流理论。
关键词:
土壤-植物系统 瞬态水流 电模拟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彤 陈畴镛 宿伟玲
基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提出了一种求解二层规划问题的智能算法。在该算法中,将二层规划上层解空间和下层反应集分别作为植物的两个生长环境,建立以生长规则为基础的植物系统演绎方式和以植物向光性理论为基础的概率生长模型。该方法具有搜索精度较高,求解稳定性较强的特点,通过与国内外学者在非线性和线性二层规划测试问题的最优值进行精度比较,表明模拟植物生长算法是有效可行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裴洋 同小娟 李俊 张静茹 刘沛荣 解晗
【目的】植物物候能指示自然环境中的气象和水文变化。采用SW模型模拟木本植物的物候期,分析SW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合植物生物学特性分析SW模型模拟效果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今后物候模型及物候期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基于沈阳、北京、西安、洛阳等10个站点观测的地面物候数据(叶芽开放期、展叶始期、开花始期和叶变色期)与气象数据,利用模拟退火法对SW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并对模型进行内部检验及交叉检验,评价模型的准确度及适用性。【结果】研究区域各地近50年的气温呈上升趋势。除洛阳、德州外其余地点春季物候期均为显著提前趋势。其中,泰安的紫薇开花始期提前最为显著,以每10年-4.96 d的速度提前,北京的银杏叶芽开放期提前趋势最不显著,以每10年-0.72 d速度提前。秋季叶变色期表现为推迟,秦皇岛紫薇叶变色期以每10年1.05 d速度推迟,北京地区植物叶变色期以每10年0.12~0.49 d的速度推迟。SW模型对春季物候期模拟效果优于对秋季物候期的模拟,且乔木模拟效果略优于灌木。该模型对加拿大杨展叶始期模拟最为准确,决定系数(R~2)为0.958,均方根误差(RMSE)为3.5 d;灌木中对紫丁香开花始期模拟效果最优,其R~2为0.942,RMSE为3.6 d。与春季物候期模拟相比,秋季叶变色期的模拟偏差较大,R~2仅为0.030~0.574。【结论】在过去的50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多数站点春季物候期表现出提前趋势,秋季物候期则表现为推迟,在物种间和区域间的变化存在差异。SW模型适用于不同生活型物种的物候期模拟且模拟效果差异不显著;该模型对不同物候期的模拟效果不同,其中展叶始期和开花始期的模拟最为准确,其次是叶芽开放期,叶变色期模拟准确度则最低。这表明仅考虑温度因子的SW模型不能真实模拟秋季物候期,应耦合光周期和降水等因子改进模型,以提高模型模拟的准确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杨琴 王玉 刘桔
首先介绍了系统文献综述方法论与操作流程,从不同维度给出了文献分类标准;然后基于行政机构和出版来源分类标准,梳理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的研究现状;接着分别针对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设施选址、斯坦纳树、车间调度和旅行商等组合优化问题,对PGSA应用的代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PGSA在若干领域的应用;最后从不同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PGSA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
关键词: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组合优化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杨琴 王玉 刘桔
首先介绍了系统文献综述方法论与操作流程,从不同维度给出了文献分类标准;然后基于行政机构和出版来源分类标准,梳理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的研究现状;接着分别针对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设施选址、斯坦纳树、车间调度和旅行商等组合优化问题,对PGSA应用的代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PGSA在若干领域的应用;最后从不同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PGSA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
关键词: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组合优化问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钟南 罗锡文 严小龙 廖红
利用模拟植物形态结构的L系统理论结合计算机图形学方法建立了模拟植物根系生长的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并利用随机参数L系统方法对豆科作物根系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
植物根系 L系统 可视化模拟 豆科作物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曾敏刚 余高辉
结合自然灾害的特点,建立了以总成本(包括应急服务设施点建设成本、运输成本和灾害损失成本)最小为目标的选址模型,并运用改进的模拟植物生长算法进行求解。首先运用一个启发式算法(聚类方法)求出初始方案,并以此为初始值运用模拟植物生长算法得出最终方案,这样可以极大地降低算法的迭代次数,从而快速得到最优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
应急物流 选址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曹策俊 李从东 杨琴 王玉 刘桔
首先介绍了系统文献综述方法论与操作流程,从不同维度给出了文献分类标准;然后基于行政机构和出版来源分类标准,梳理了模拟植物生长算法(PGSA)的研究现状;接着分别针对电力系统、应急管理、设施选址、斯坦纳树、车间调度和旅行商等组合优化问题,对PGSA应用的代表性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PGSA在若干领域的应用;最后从不同视角总结了已有研究成果,并指出PGSA解决组合优化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具体内容。
关键词:
模拟植物生长算法 组合优化问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冯斌 杨培岭
基于计算机图像技术和分形理论 ,建立了植物根系分形度量的计算机模型 ,实现了对植物根系生长过程发育形态的计算机模拟。应用上述模型计算植物根系的分形维数与实际度量的维数基本一致 ,构造模拟的根系形态与实物不仅具有相近的分形维数 ,而且形态也非常相似
关键词:
分形 分维数 L-系统 布朗运动 根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东 孙艳玲 赵小津
植物秸秆模压成型技术是利用农业剩余物的有效手段之一 .目前在植物秸秆人造板技术、植物秸秆包装衬垫方面都有大量的研究 .但是植物秸秆压制杯型容器 ,如育苗容器、快餐餐盒等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为了搞清植物秸秆杯型容器成型过程中的力学变形特征和流动规律 ,确定模具参数对成型的影响 ,同时为模具设计和制造提供依据 .该文通过有限元程序计算了植物秸秆压制杯型容器时力 -位移关系 ,确定了成形杯的应变分布 ,以及材料在模具中的流变规律 ,并探讨了变形程度、摩擦因子、模具锥度等因素对杯型容器成型的影响 ,与植物秸秆杯型容器压制成型试验结果进行比较 ,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
关键词:
植物秸秆 杯型容器 数值模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子巍 淮永建 付慧
虚拟植物生长模拟研究是数字林业的研究热点。为了在植物生长过程模拟中考虑植物的生理特征,真实地反映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及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基于植物的光生长环境仿真,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模型的植物器官形态结构动态演替生长算法。采用双三次Bezier曲面构建植物叶片组织器官,并引入曲面影响因子、植物光属性因子,对植物形态结构和叶序分布进行真实感建模。根据光照对植物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光作用的碳汇动力学仿真和植物分枝结构的动态演替方法。为了验证本算法的有效性,依据不同光照条件下绿萝的生理特征数据,对该生长模型算法进行了有效验证,获得了较好的真实感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