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8)
- 2023(11620)
- 2022(10298)
- 2021(9661)
- 2020(8109)
- 2019(18774)
- 2018(18748)
- 2017(36104)
- 2016(19879)
- 2015(22399)
- 2014(22421)
- 2013(22124)
- 2012(20118)
- 2011(18112)
- 2010(17979)
- 2009(16585)
- 2008(16182)
- 2007(14038)
- 2006(12282)
- 2005(10886)
- 学科
- 济(74160)
- 经济(74041)
- 管理(61500)
- 业(56094)
- 企(48065)
- 企业(48065)
- 方法(34206)
- 数学(29249)
- 数学方法(28914)
- 财(21802)
- 农(19751)
- 中国(18772)
- 制(18107)
- 学(17813)
- 业经(17746)
- 地方(14280)
- 务(13861)
- 财务(13793)
- 财务管理(13765)
- 理论(13078)
- 企业财务(13052)
- 和(13038)
- 贸(12979)
- 贸易(12973)
- 农业(12912)
- 环境(12843)
- 体(12624)
- 易(12602)
- 技术(12463)
- 银(11967)
- 机构
- 大学(282469)
- 学院(279801)
- 管理(112441)
- 济(107221)
- 经济(104745)
- 理学(97617)
- 理学院(96531)
- 管理学(94938)
- 管理学院(94434)
- 研究(92562)
- 中国(67432)
- 京(60479)
- 科学(58526)
- 财(51569)
- 所(46400)
- 农(45328)
- 业大(43492)
- 研究所(42275)
- 中心(41316)
- 财经(40991)
- 江(40406)
- 北京(38257)
- 经(37160)
- 范(36217)
- 师范(35875)
- 农业(35410)
- 院(33783)
- 州(32766)
- 经济学(31465)
- 财经大学(30546)
- 基金
- 项目(195507)
- 科学(152915)
- 研究(142771)
- 基金(141330)
- 家(123172)
- 国家(122179)
- 科学基金(104768)
- 社会(88372)
- 社会科(83632)
- 社会科学(83609)
- 省(76325)
- 基金项目(75790)
- 自然(69042)
- 自然科(67344)
- 自然科学(67329)
- 自然科学基金(66111)
- 教育(65137)
- 划(64337)
- 编号(58411)
- 资助(57864)
- 成果(47740)
- 重点(43604)
- 部(42897)
- 发(40747)
- 创(40731)
- 课题(40072)
- 制(38444)
- 创新(38025)
- 科研(37360)
- 教育部(36728)
- 期刊
- 济(117410)
- 经济(117410)
- 研究(82194)
- 中国(52197)
- 学报(46671)
- 科学(41925)
- 农(41420)
- 管理(41283)
- 财(39630)
- 大学(35406)
- 学学(33347)
- 教育(31217)
- 农业(28637)
- 技术(23655)
- 融(22337)
- 金融(22337)
- 财经(19842)
- 业经(18984)
- 经济研究(17663)
- 经(16725)
- 问题(15192)
- 图书(14790)
- 理论(14568)
- 科技(14520)
- 业(14312)
- 实践(13472)
- 践(13472)
- 版(13348)
- 技术经济(12766)
- 现代(12724)
共检索到403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冉 杜长霞 樊怀福
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是指同种或异种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互相影响与作用,结合成一个完整有机体的过程,受砧穗自身和外界等多种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是植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嫁接可使植物的产量及品质得到提升,并有助于植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了解植物嫁接砧穗愈合机制对提高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就当前植物嫁接砧穗愈合的形态学进程、生理生化机制、分子调控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参71
关键词:
植物学 嫁接 砧穗 愈合机制 综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捷 艾迪 孟景祥 魏永成 张勇
优良砧木或接穗可以显著促进嫁接植物生长,提高其抗逆性及果实产量和品质,是一种绿色安全可持续的方法。文章综述了植物嫁接后砧木与接穗在养分和水分吸收、激素调节、应激响应、嫁接亲和性以及RNA长距离运输、DNA甲基化等方面的相互作用及基因表达的响应机制,可为后续深入研究砧穗互作机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嫁接 砧穗互作 DNA甲基化 互作机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袁婷婷 钟秋平 丁少净 晏巢 袁雅琪 金苏蓉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制作石蜡切片以及光学显微观察系统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及嫁接苗成活的影响。结果表明:GGR6、IBA、芸苔素内酯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的分化形成、砧木和穗条愈伤组织的连接与延伸,进而加快嫁接苗的愈合过程,各处理愈伤比例均值较对照的增幅为28.01%,且比对照至少提前15 d完成愈合;GGR6、IBA、芸苔素内酯的不同浓度及不同施用方法浸基质、蘸根、喷叶对愈伤比例的形成以及嫁接苗成活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促进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的最佳处理方式为:0.03 g·L-1GGR6、0.2 g·L-1IBA及0.14~0.28 m L·L-1芸苔素内酯混合液500 m ...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陈永忠 王湘南 陈隆升 彭邵锋 马力 杨小胡
【目的】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为油茶芽苗砧嫁接亲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油茶优良品种‘XL1’芽苗砧嫁接苗为材料,研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0~80d)砧木与接穗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砧木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降-升-降"的变化趋势,为嫁接体接口愈合提供能量,接穗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1.94~40.39mg/g,变化幅度不大;在输导组织分化前,接穗可溶性糖含量先降低后升高,砧木可溶性糖含量保持平稳,且始终低于接穗;在形成贯通接穗和砧木的维管束桥时,砧木的POD活性较高,接穗的POD活性始终很低,维持在0.1...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接口愈合 生理指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渊渊 董春娟 赵建忠 尚庆茂
为研究夜温对辣椒套管嫁接苗砧穗愈合速率和质量的影响,以辣椒砧木品种‘格拉夫特’和接穗品种‘中椒6号’为试材,通过显微观察等方法研究不同夜温处理(18、23和28℃)后辣椒嫁接苗砧穗的愈合情况。结果表明:夜温18℃,嫁接苗愈伤组织细胞层数少,维管束连接时间长,嫁接愈合进程缓慢;木质部输导能力弱,叶绿素含量低,干物质积累少,嫁接愈合质量差。夜温23和28℃,接合部隔离层薄、消失时间短,维管束连接快,且嫁接成活率高,叶绿素含量及干物质积累多。其中,夜温23℃与夜温28℃相比,愈合质量较高,嫁接后6d木质部输导能力提高了37%;12d砧/穗接合力提高了19%,两者存在显著差异。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昼温2...
关键词:
辣椒 夜温 嫁接 愈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璐 虞泓 范源洪 沙毓沧 袁理春
麻疯树作为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在研究和开发上越来越受重视。为适应产业发展需要,麻疯树已大量上山种植,但缺乏良种和技术保障。在麻疯树适应种植区金沙江干热河谷进行麻疯树嫁接技术研究,进行不同时间嫁接、不同嫁接方法、不同接穗等试验,比较嫁接前后植株形态、结果性状、抗病性等变化,研究影响麻疯树嫁接成活率的因子,以期为麻疯树规模种植后的品种改良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麻疯树 嫁接技术 芽接 枝接 改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冯金玲 杨志坚 陈辉
为了探讨油茶芽苗砧嫁接体愈合过程中嫁接口和接穗是否发生基因变化,利用AFLP对不同发育阶段的油茶芽苗砧嫁接口,油茶芽苗砧愈伤口以及接穗母树、砧木和接穗萌发芽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芽苗砧嫁接口发育过程中,条带数变化相对比较大,特别是在嫁接移栽后的第4、16、24、35天,愈伤口条带数的变化是在移栽后第0天至第18天间;接穗母树、接穗萌发芽和砧木存在13条特异带,10条在接穗萌发芽DNA中存在,其中5条为接穗萌发芽特有条带,5条在砧木茎中存在。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基因 AFLP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卓露 林晓华 薛山 梁玉青 张卓文 李鸿彬 Wood Andrew 张道远
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植物因固着生长,当外界水分因子变化时不能主动逃避胁迫,只能依赖自身机制来抵御外界胁迫,因此,植物的耐干性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对前人有关植物耐干研究的工作进行了综述,重点阐明了耐干植物的分类、耐干植物在失水再复水期间形态结构、生理及分子水平上的响应机制,以期为挖掘耐干植物耐干基因、创制耐干种质资源和培育耐干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裴东 奚声珂 董凤祥
核桃微枝嫁接是以子苗为砧木,以无根试管苗为接穗进行无性繁殖的一项新技术。子苗及试管苗生理状态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真叶展开之前子苗内源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含水量、葡萄糖、果糖均处于较高水平,嫁接易于成活(成活率为90%);真叶展开后,上述生理指标急剧下降,随之嫁接成活率也降低(成活率由82.5%降至25%)。上述生理指标较高、生理活性较强的试管苗有较高成活率(91.4%),而干瘦细长、老态、叶卷曲的试管苗上述生理指标低,嫁接难以成活(成活率37.1%)。
关键词:
核桃,微枝嫁接,营养物质,内源激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荷 贾瑞瑞 付钰 祝艳艳 王良桂 杨秀莲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砧穗组合间生理指标的差异,为楸树嫁接砧穗组合的选择及亲和性、生长状况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南林1号’、‘洛楸’、‘苏楸1号’为接穗,梓树、滇楸为砧木进行嫁接,测定各嫁接组合的成活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内源激素含量,对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综合评价各嫁接组合。【结果】1)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的成活率最高,为76.91%,滇楸/‘苏楸1号’的成活率最低,为32.05%。2)各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均在嫁接5个月后达到最大值,而内源激素含量总体在嫁接4个月后达到最大值。3)在整个测量期,除以‘苏楸1号’为接穗的嫁接组合外,滇砧嫁接组合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脱落酸(ABA)含量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大于梓砧嫁接组合。4) 6个砧穗组合的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滇楸/‘南林1号’>梓树/‘南林1号’>梓树/‘苏楸1号’>滇楸/‘洛楸’>梓树/‘洛楸’>滇楸/‘苏楸1号’。【结论】滇楸适合作为‘南林1号’和‘洛楸’的砧木,梓树适合作为‘苏楸1号’的砧木。在6个砧穗组合中,滇楸/‘南林1号’综合表现最佳,滇楸/‘苏楸1号‘综合表现最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生长素(IAA)含量、脱落酸(ABA)含量可以作为反映楸树嫁接植株亲和性和生长状况的主要生理指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邵果园 陆方方
为了探明植物远缘嫁接的模式和分析嫁接后代的遗传特性,以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长寿花Kalanchoe blossfeldiana,黄色马蹄莲Zantedeschia elliottiana,百合Lilium longiflorum,苹果Malus domestica和阳桃Averrhoa carambola等7种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试管嫁接的方法,进行了草本与木本植物、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草本与草本植物的远缘嫁接,并对嫁接成活苗进行简单重复序列区间扩增多态性(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ISSR)分析。...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湘南 王瑞 陈隆升 唐炜 彭映赫 彭邵锋 张震 陈永忠
以4个油茶新品种为材料,开展了芽苗砧嫁接砧穗组合的亲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朝霞’为接穗的4个组合中,砧木为‘晚霞’时,砧穗亲和性最高,嫁接成活率、抽梢率、苗高、地径及新梢长均达到最大值;以‘晚霞’为砧木的4个组合中,接穗为‘秋霞’时嫁接成活率最高,为96.95%,接穗为‘朝霞’时,苗高、地径和新梢长仍达到最高值,分别为26.79 cm、3.51 mm和9.27 cm;以‘晚霞’为砧木时,砧穗亲和性最好,适合做砧木品种,‘秋霞’+‘晚霞’的组合嫁接成活率最高,‘朝霞’+‘晚霞’的组合苗木生长最旺盛;
关键词:
油茶 芽苗砧嫁接 砧穗组合 亲和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崔青青 孟宪敏 段韫丹 庄团结 董春娟 高丽红 尚庆茂
目的】断根嫁接苗和打顶双干或多干嫁接苗日益广泛用于番茄栽培,丰产作用显著。了解断根与打顶对番茄嫁接愈合的作用机制,可为番茄嫁接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硬粉8号’为接穗品种,‘砧爱1号’为砧木品种,观测断根和打顶后番茄嫁接愈合进程、成活率和木质部连通性等,同时测定嫁接接合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及愈合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断根和打顶抑制了嫁接接合部上方木质部分化基因VND7的表达,并显著延迟了木质部的重构。断根显著降低了嫁接后12和72 h接合部玉米素核苷(tZR)和反式玉米素(tZ)的含量,以及嫁接后12 h接合部吲哚-3-乙酸(IAA),吲哚-3-乙酸甲酯(ME-IAA)和吲哚-3-甲醛(ICAld)的含量;打顶嫁接后12 h接合部IAA和ME-IA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和断根处理,下调了嫁接后3和12 h接合部上方和下方韧皮部分化相关基因NEN4表达水平。断根或打顶均下调了嫁接后3—48 h接合部上方细胞分裂相关基因Histone H4和SlcycB1-4的表达水平;断根和打顶同时处理使嫁接接合部IAA和ME-IAA含量显著低于断根处理,使tZR和tZ的含量及木质部连通性显著低于打顶处理。打顶和断根后分别在嫁接接合部施用10mmol·L~(-1) IAA和10 mmol·L~(-1) 6-BA可显著促进嫁接苗木质部的重构。【结论】断根和打顶分别降低接合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积累,下调愈合相关基因表达,降低木质部输导能力,进而延缓番茄嫁接愈合进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文磊 贾桂霞
在详细比较无性繁殖与有性繁殖不同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对于针叶树嫁接繁殖机理的研究,归纳了植物激素对于嫁接的作用,而且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针叶树嫁接有关因素的影响,例如嫁接方式、嫁接方法及嫁接后管理等等。最后,简述针叶树嫁接国内、外研究的概况,展望针叶树嫁接将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针叶树 嫁接 机理 方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菊 董胜君 刘明国 吴月亮 安国杰 刘立新 王海青
为探讨山杏良种芽接成活机理,丰富快繁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山杏1号"良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取芽部位的对比试验以及对芽接愈合过程中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试验采用"T"字形芽接法,以枝条上部、中部及下部共3种不同取芽部位进行对比试验,嫁接高度10cm,芽片长度2cm,每处理嫁接200株,共设3次重复。嫁接第1,3,5,7,9天于13:30分进行采样,测定嫁接体愈合部位POD、CAT、PPO活性变化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淀粉含量,同时进行成活率调查。结果表明:上部取芽嫁接成活率最
关键词:
山杏良种 嫁接愈合 酶活性 营养物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