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8)
2023(8049)
2022(6854)
2021(6307)
2020(5296)
2019(11618)
2018(11880)
2017(21167)
2016(11945)
2015(13479)
2014(14072)
2013(13394)
2012(12434)
2011(11157)
2010(11479)
2009(10522)
2008(10940)
2007(10300)
2006(8996)
2005(8503)
作者
(36871)
(30555)
(30461)
(29198)
(19403)
(14675)
(13995)
(11879)
(11565)
(11458)
(10546)
(10335)
(10206)
(9840)
(9801)
(9434)
(9301)
(9035)
(8994)
(8782)
(7883)
(7654)
(7549)
(7147)
(6951)
(6944)
(6905)
(6725)
(6238)
(6213)
学科
管理(44168)
(41094)
经济(41017)
(39317)
(34668)
企业(34668)
方法(15603)
(15501)
(14596)
技术(14271)
数学(12671)
数学方法(12399)
(11863)
中国(11210)
业经(11117)
(10635)
(10082)
财务(10045)
财务管理(10009)
(9939)
企业财务(9417)
理论(9087)
(8698)
银行(8664)
体制(8263)
(8162)
技术管理(7764)
农业(7595)
(7499)
金融(7495)
机构
学院(173912)
大学(170946)
(64287)
经济(62584)
管理(61364)
研究(58281)
理学(51064)
理学院(50450)
管理学(49384)
管理学院(49056)
中国(45777)
(37727)
科学(37284)
(34618)
(32074)
(31068)
(29629)
研究所(27474)
业大(27426)
中心(27215)
财经(25643)
农业(25104)
北京(24187)
(23410)
技术(22996)
(22917)
(22125)
(21469)
师范(21183)
(21051)
基金
项目(109133)
科学(83677)
研究(79852)
基金(75775)
(67113)
国家(66549)
科学基金(55860)
社会(47707)
社会科(45094)
社会科学(45084)
(44678)
基金项目(39345)
教育(37784)
(36969)
自然(36383)
自然科(35499)
自然科学(35489)
自然科学基金(34838)
编号(33237)
资助(31188)
成果(28089)
重点(25489)
(24828)
课题(24272)
(23777)
(23503)
(23046)
创新(22430)
(21033)
科研(20686)
期刊
(78762)
经济(78762)
研究(51680)
中国(43505)
(31312)
学报(30941)
(30238)
科学(26328)
管理(26095)
教育(24312)
大学(23258)
学学(21876)
技术(20043)
农业(20014)
(16381)
金融(16381)
财经(13222)
业经(12330)
经济研究(11374)
(11358)
(11182)
科技(10040)
技术经济(9757)
(9693)
财会(9598)
问题(9412)
图书(8964)
会计(8680)
职业(8679)
(8588)
共检索到278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白生龙  田光华  郝水源  张丽萍  
植物声频控制技术以植物经络系统新理论为基础,并精确地测定出植物自发声和接受声的频率,同时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植物施加特定频率的声波处理,使植物匹配吸收、发生谐振,促进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运输和转化,从而增强了植物的光合和吸收能力,促进生长发育。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天侦  李保明  滕光辉  祁丽荣  侯凯  
对植物声频控制技术的发展做了概述。1)该项技术的基础研究已由群体、个体、器官逐步深入到细胞和分子水平,包括光合和呼吸代谢、细胞周期同步化、生长激素、多种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RNA的变化的研究,而技术的应用尚处于产业化的初期。2)在水稻、棉花、小麦和部分蔬菜上的试验示范和应用结果表明了该项技术的增产、优质、抗病和环保作用。特定频率的声波处理可提高作物产量:水稻盆栽试验增产幅度17.4%~39.7%,田间试验增产5.7%;棉花增产幅度6.0%~9.0%;小麦增产17.0%;设施蔬菜的黄瓜、青椒增产高达60.0%以上。声波处理还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如:水稻的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59.4%和8...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谢白芸  
~~
关键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俊  刘正坪  周洪友  丁俊  宋娟  
根据微生物间的拮抗作用,试从病地土壤中分离拮抗放线菌,探索利用放线菌对向日葵菌核病进行生物防治的途径。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包头等地所采集的土壤中分离出38个放线菌菌株,经过平板拮抗作用初测,有8个菌株(F-1、F-3、F-6、F-8、F-11、F-15、F-21、F-25)对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有拮抗作用。选出其中2个作用最明显的菌株(F-6、F-8),观察其在平板对峙培养中对向日葵核盘菌的抑制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对向日葵核盘菌的作用。结果表明:F-6、F-8菌株及其代谢产物对向日葵核盘菌均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同时,对F-6、F-8两菌株的培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伟  苗利娟  黄冰艳  董保红  张新友  
为探讨对玉米氮素营养状况进行分子诊断的可行性,以大面积推广的玉米(Zea mays)杂交种郑单958为材料,用cDNA-SRAP标记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幼苗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基因表达的差异,对其中的一些差异表达片段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通过Real-time PCR鉴定了克隆的差异表达片段的真实性。结果表明:不同的SRAP标记引物对扩增效率不同,玉米基因表达受到氮素水平的严格调控,cDNA-SRAP标记的方法与Real-time PCR检测到的基因表达情况基本一致,基因差异表达片段N1、N9、N20、N30可作为玉米缺氮的分子诊断的候选靶标。因此cDNA-SRAP标记可以用来研究植物营养状况的分子诊断...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田军  吕天放  陈传永  刘月娥  张译天  刘秀芝  赵久然  王荣焕  
【目的】研究并明确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可为合理密植、构建适宜群体结构、实现玉米高产抗逆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JK968为试验材料,设置6.0×10~4株/hm~2(D1)、7.5×10~4株/hm~2(D2)和9.0×10~4株/hm~2(D3)3个密度水平,以及乙烯利矮壮素复配剂(EC)和喷施清水为对照(CK)2个处理,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以及茎秆性状对化学调控的响应。【结果】(1)倒伏率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在D1密度条件下,JK968的倒伏率分别比D2和D3低69.1%和83.4%;EC处理可显著降低倒伏率,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降低了5.0%、19.8%和41.0%。(2)株高、穗位高、穗位系数和重心高度在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升高趋势;EC处理后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和穗位系数略降低,而穗位高和重心高度显著降低。(3)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在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乳熟期达最大值。随种植密度增加,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呈降低趋势;不同节间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表现为地上部第3节>第4节>第5节;EC处理后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3、4和5节茎秆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4)穗粒数和百粒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降低趋势;EC处理后,穗粒数、百粒重和产量均较对照增加。在D1、D2和D3密度条件下,EC处理后产量分别较对照高438.8 kg·hm~(-2)、1041.3 kg·hm~(-2)和3376.5 kg·hm~(-2),增幅分别为3.6%、8.2%和27.8%。【结论】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株高增加、重心高度上移、基部节间伸长、基部节间充实度和抗折力下降。EC处理显著降低了地上部第6节以下的节间长度,显著增加了地上部第7节以上的节间长度,株高略降低,重心高度和穗位高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度缩短、基部节间充实度提高,从而提高了茎秆的抗倒伏能力。由此可见,在风灾倒伏频发地区以及种植密度过大等倒伏风险较大条件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折力和茎秆外皮穿刺强度,显著降低穗位高、重心高度和倒伏率,有利于玉米高产稳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聂胜委  陈源泉  隋鹏  高旺盛  黄坚雄  李媛媛  熊杰  史学朋  吴雪梅  孙自广  
【目的】从农作物种植模式角度出发,研究玉米与不同作物间作条件下农田土壤氨挥发特征。【方法】采用田间通气法,2008—2009两年设置大田试验,研究玉米与大豆、黑麦草、苜蓿以及花生间作对田间土壤NH3挥发的影响。【结果】两年的试验结果初步显示,在玉米各个生育时期玉米‖黑麦草和玉米‖大豆模式的田间NH3挥发多数高于玉米单作(对照)处理,而玉米‖花生和玉米‖苜蓿模式在玉米各个时期的NH3挥发基本都低于对照模式;整个玉米季,玉米‖花生和玉米‖苜蓿模式的田间NH3挥发总量低于玉米单作模式,分别可减少6.77—17.42 kg.hm-2、1.53—23.63 kg.hm-2。【结论】在玉米生产中通过引入适...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海明  刘景辉  刘国军  李立军  高聚林  
试验于1999~2001年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初步研究了麦茬复栽油用向日葵种植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适宜的油用向日葵移栽育苗时间是在6月25日前后,叶龄为8片展开叶,株高为40~50cm;较适宜油用向日葵品种为新葵杂四号,其次是KWS;复栽油用向日葵的单产可达到2820~3570kg/hm2。综合成本分析表明,麦茬后复栽油用向日葵种植模式比小麦单作经济效益提高101 81%,较单作油用向日葵提高63 9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蒋迁  李磊  吴瑞娟  张凤路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对夏玉米茎秆生长冗余调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河北农业大学辛集试验站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玉米杂交种蠡玉16为材料,设置5.63,7.50万株/hm22个密度,比较研究了2种PGRs(吨田宝和稀施宝)对叶片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茎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喷施不同PGRs后,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并且在高密条件下影响更加明显。在高密条件下,吨田宝处理使玉米的千粒质量、产量分别提高了8.28%,17.59%,稀施宝处理可分别提高5.40%,23.15%。PGRs显著提高了玉米灌浆期穗位叶的净光合速率,在蜡熟期时,低密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薛盛祥  贾敏  郁飞  
【目的】研究玉米多药及有毒化合物外排家族(multidrug and toxic compound extrusion,MATE)基因ZmMATE884(GRMZM2G423884)在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的功能。【方法】以玉米全基因组DNA为模板克隆玉米MATE蛋白家族基因ZmMATE884,通过蛋白同源比对,预测其可能的跨膜结构域,并通过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构建ZmMATE884融合荧光蛋白瞬时表达载体,转化拟南芥叶肉细胞原生质体,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通过农杆菌侵染技术,构建ZmMATE8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林  李青  王立博  张祖新  李建生  严建兵  
【目的】尝试利用分子标记和QTL定位技术直接定位影响重组频率的QTL,探索物种遗传变异难易的分子基础。【方法】分别借助3张玉米和3张水稻分子标记连锁图,以所有染色体上标记的交换次数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定位了7个和11个影响玉米和水稻重组频率的QTL。以玉米和水稻高密度分子标记连锁图IBM302和Genetic98每条染色体上标记的交换次数为性状,分别在玉米和水稻上定位了12个和57个QTL。【结论】影响重组频率的基因真实存在。培育高重组频率材料将有助于加速基因的定位和克隆、比较图位克隆基因和遗传育种进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学文  洪亚辉  赵燕  
近年来关于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 .多种参与开花转化的关键基因得以分离和研究 ,按其相互作用可以划分为四条途径 ,这四条途径的相应基因组成响应外源信号和协同自身发育状况的通路 ,共同对开花时期进行控制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海学  王罡  季静  宋英今  
【目的】建立向日葵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为向日葵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奠定基础。【方法】以不同基因型向日葵为材料,研究了向日葵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向日葵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吲哚-3-乙酸(IAA)、6-苄氨基嘌呤(6-B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均较易形成愈伤组织,但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能力则较弱;不同基因型向日葵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依次为子叶节>下胚轴>子叶>真叶;诱导子叶节不定芽再生的适宜6-BA浓度为1.2~1.8 mg.L-1,下胚轴为1.8 mg.L-1,子叶为0.6 mg.L-1,真叶却未见到诱导出不定芽;MS+0.03 mg.L-1 IAA+...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波  郑少锋  唐力  
中国种子市场潜力巨大,但起步较晚。本文以玉米种子市场为例,利用1994—2011年种子市场相关数据探讨种子市场结构变迁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种子市场结构由分散竞争向低市场集中度的竞争型结构转变,种子市场毛利率、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创新、种子企业研发人员比例、R&D资金投入比例与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的交互项是提升种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青华  赵宇  邵瑞鑫  马兴立  
为探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的调控效应。采取盆栽试验和大田试验,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研究了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对玉米根系生长、根系活力、根系抗氧化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拌种处理后根系发达,根系数量增多,根量增大,根系活力和后期根系中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延缓根系衰老,且复合处理的效应明显大于单一处理。在各处理中,E调控效应最为明显,玉米产量较CK提高9.93%。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玉米根系衰老及产量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玉米生产应用复合生长调节物质E是一项可行的技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