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28)
- 2023(10699)
- 2022(9521)
- 2021(9023)
- 2020(7582)
- 2019(17576)
- 2018(17503)
- 2017(33780)
- 2016(18541)
- 2015(20482)
- 2014(20545)
- 2013(20418)
- 2012(18623)
- 2011(16638)
- 2010(16356)
- 2009(14664)
- 2008(14161)
- 2007(12137)
- 2006(10247)
- 2005(8736)
- 学科
- 济(67710)
- 经济(67634)
- 管理(50796)
- 业(49048)
- 企(41084)
- 企业(41084)
- 方法(34146)
- 数学(29574)
- 数学方法(29223)
- 学(18544)
- 农(17658)
- 财(17103)
- 中国(16514)
- 业经(14993)
- 地方(13389)
- 理论(12149)
- 农业(11957)
- 贸(11864)
- 贸易(11860)
- 和(11830)
- 技术(11781)
- 务(11557)
- 易(11508)
- 财务(11497)
- 财务管理(11479)
- 制(11453)
- 企业财务(10942)
- 环境(10809)
- 银(9809)
- 银行(9737)
- 机构
- 大学(260083)
- 学院(257631)
- 管理(102712)
- 济(94134)
- 经济(91941)
- 理学(90149)
- 理学院(89095)
- 管理学(87320)
- 管理学院(86868)
- 研究(86623)
- 中国(60867)
- 科学(58995)
- 京(55680)
- 农(47729)
- 业大(44931)
- 所(44514)
- 财(41969)
- 研究所(41361)
- 中心(38547)
- 农业(37852)
- 江(35703)
- 北京(34925)
- 财经(34755)
- 范(33658)
- 师范(33275)
- 经(31770)
- 院(31747)
- 州(29542)
- 技术(28594)
- 经济学(27232)
- 基金
- 项目(188324)
- 科学(146076)
- 基金(135907)
- 研究(131583)
- 家(121072)
- 国家(120116)
- 科学基金(101810)
- 社会(79996)
- 社会科(75703)
- 社会科学(75682)
- 省(74011)
- 基金项目(73249)
- 自然(69952)
- 自然科(68302)
- 自然科学(68282)
- 自然科学基金(67044)
- 划(63047)
- 教育(59976)
- 资助(56268)
- 编号(52632)
- 重点(42257)
- 成果(41955)
- 部(40406)
- 发(39296)
- 创(38984)
- 科研(36910)
- 计划(36534)
- 创新(36359)
- 课题(36240)
- 大学(34494)
共检索到3546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东升 张文卓 陈为凤 高晓红 胡敏
针对当前植物节水灌溉非闭环控制问题 ,运用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依据植物茎和叶的几何尺寸参数与其水分之间存在直接、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测量精度达到微米量级时 ,就可以此类参数作为精确的反馈控制变量 ,提出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调控机制和基于物理方法的植物水分非破坏性高精度检测技术 ,实现精密高效的闭环微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化节水灌溉。研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微位移传感器 ,对丰富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形成农业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芳芳 樊后保 吴建平 刘文飞 雷学明 雷学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宇瑞 马道坤 何权 赵燕东
该文探讨了一种基于介电原理的、可实时测量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的套筒式结构土壤水分传感器.由于麦克思维尔方程对边缘电磁场分布求解的局限性,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以下技术路线:①借助于超高频矢量网络分析仪与有机标定液体相结合的办法分析传感器的高频特征参数;②根据获取的高频特征参数优化电路结构设计;③实验室环境下应用不同容积含水率的土样进行相关检验;④进一步分析套筒壁厚的影响;⑤针对一个由三种不同含水率构成的土柱进行穿层试验.试验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该传感器归一化频偏指数与土壤容积含水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介电常数 测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孝喆 高荣科 于连栋
该文通过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课程设计,使学生学习了先进的柔性传感器设计理念,并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创作。该课程设计涉及电子工程、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着重开展了石墨柔性压力传感器、电阻检测与控制电路以及数值模拟上位机三大模块的设计。这一课程设置符合智能感知工程新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霆 刘彩霞 何亮亮 黄楷
采用碳黑/硅橡胶复合柔性传感器研制低成本、低能耗、微体积的可穿戴式设备,实现多种青少年基础生理指标的集成检测。通过对运动时生理体征参数变化量的动态感知、传输和管理分析,解析个体的体征状况的变化趋势,研究干预方案执行过程的动态跟踪与监测技术难题,构建闭环的健康服务系统,通过对健康服务短期、中期、长期效果的量化测评以保证青少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
健康监控系统 柔性传感器 集成检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方社 李怀恩 杨联安 毕慈芬
为了研究植物柔性坝对沟道土壤水分在立面区域分布格局的影响,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典型砒砂岩地区东一支沟小流域开展沙棘植物柔性坝野外水保试验。根据2005年8月监测的土壤水分数据,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沙棘植物柔性坝沟道不同空间立面二维区域不同方向的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在各向同性条件下,左边坡立面和右边坡立面土壤水分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变异在90%以上,沟槽立面由空间结构性引起的变异较弱;在各向异性条件下,左边坡立面土壤水分分布属几何异向性特征,沟槽和右边坡立面土壤水分分布属几何异向性和带状异向性的复合特征,3种立面在各个方向上的变异差异较大。其原因是沙棘植物柔性坝的存在改变了结构性因素与随机...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文涛 杨江波 张绩 王克健 邓烈 吕强 何绍兰 谢让金 郑永强 马岩岩 易时来
【目的】研究基于不同传感器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监测方法,探索建立轻简、高效的柑橘叶绿素含量监测技术。【方法】以枳砧纽荷尔脐橙当年生春梢叶片为试材,采用便携式地物光谱仪Field Spec4、数字图像技术、荧光及多酚含量测量仪Multiplex?Research和SPAD 502分别获取叶片光谱反射率、图像信息、荧光值和叶绿素含量,分析各数字化指标、叶片光谱指标、荧光值与叶绿素含量(SPAD值)的相关性。基于不同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及内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冬至 周兰娟 徐振原 朱华建 刘希臣
该文通过制备壳聚糖/导电炭黑复合薄膜作为敏感层,构建高性能湿度传感器,并研究传感器件微结构薄膜对呼吸检测的敏感机理。实验测试了传感器的湿度及呼吸响应特性,使用灵敏度、响应恢复特性、重复性等参数评价传感器性能,同时基于LabVIEW技术实现了湿敏/呼吸信号的实时读取与处理、单片机与电脑终端通信、呼吸波形显示等功能。该检测平台成本低、易操作,为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借鉴,同时可促进学生对柔性可穿戴传感器检测实验与应用的深度理解,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丽 路艳红 黄亦工 苏雪痕
该文研究了北京露地园林中常绿阔叶植物在越冬期间叶组织水分及淀粉粒的动态变化 .结果表明 ,随着越冬进程 ,叶组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 ,而水分饱和亏缺逐渐增大 ,至 2月份时达最低 ,之后开始恢复 .种类之间差异明显 .凤尾兰变化幅度最小 ,女贞和火棘水分亏缺最为严重 ,导致叶片在早春严重干枯和脱落 ;早春黄杨、广玉兰及大叶黄杨水分亏缺恢复较快 ,而八角金盘、洋常春藤恢复速度较慢 .秋冬自由水含量除八角金盘外其余种类均表现为 1 0~ 1 2月含量下降 ,2~ 3月开始回升 ,下降速度较快的有凤尾兰、广玉兰、火棘及黄杨等 ,相应地这些种类在秋冬束缚水含量上升 .1 0月下旬 ,八角金盘、洋常春藤、...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慧 徐慧 沈跃 李宁
植株三维信息重构能为植株生长状态监测和精确喷雾施药提供有效数据。提出一种基于Kinect传感器技术的植株冠层三维数据测量的方法。由Kinect传感器进行植株彩色和深度图像数据的采集,提取和处理所采集的植株冠层目标有效三维信息,完成对植株深度数值和水平投影面积的计算。以规则形状物体与不规则植株为实验对象,对三维数据测量方法进行准确性实验测试,并将实验结果与人工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深度和面积测量的准确性较高,深度测量误差小于1.0%,面积测量误差小于3.6%。选取温室吊兰作为场地实验对象,采用由测量机构和控制处理机构组成的冠层三维检测系统对吊兰冠层进行三维数据测量,并实时输出深...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红茹 冯永忠 王得祥 崔宏安
【目的】分析延安市城区5种木犀科园林植物的叶片结构,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半干旱地区城市园林植物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迹法,对延安市城区白蜡、紫丁香、金钟花、金叶女贞、连翘5种木犀科园林植物的叶片解剖结构进行研究,在Motic Image Advanced 3.2软件下分别测量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中脉厚度、下表皮气孔长度和气孔密度,计算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厚度比、叶片结构紧实度等11项旱性结构指标,运用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1项旱性结构指标在5种木犀...
关键词:
叶片结构 木犀科植物 抗旱性 延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婧 佘维维 白宇轩 张宇清 秦树高 吴斌
【目的】通过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优势植物叶片性状的影响,探讨荒漠生态系统中不同功能群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为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背景下荒漠植物群落的响应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典型植被群落油蒿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连续2年(2015—2016)0 kg N ha~(-1) yr~(-1)(N0)60 kgN·ha~(-1) yr~(-1)(N60)氮添加;自然降水(W0),增加20%降水(W20)、增加40%降水(W40)水添加的野外控制试验,测定优势植物种油蒿和赖草叶片的比叶面积(SLA)、碳、氮、磷(C、N、P)含量。【结果】1)氮添加显著增加土壤中的无机氮含量;水添加显著增加土壤含水量;水氮交互作用对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含水量都没有显著影响。而土壤速效磷含量比较稳定,在各处理下均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2)油蒿SLA在氮素和水分添加下显著增加,而交互作用效应不明显;赖草SLA在氮素和水分单独添加下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而水氮交互作用对其存在显著影响。3)氮添加对油蒿和赖草叶片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显著增加了N含量、C∶P、N∶P,降低了P含量和C∶N。水添加对赖草的C、N、P及其化学计量比无显著影响,而显著增加了油蒿叶片N和P含量,降低了C含量、C∶N、C∶P和N∶P。水氮交互作用对油蒿叶片N含量和C∶N有显著影响。【结论】氮素和水分添加对毛乌素沙地油蒿群落优势植物油蒿和赖草叶片性状均有明显影响,氮素对叶片性状的影响比水分添加的影响更为显著。2种不同功能群植物,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适应策略,油蒿的叶片性状对氮素和水分添加的响应较为敏感,趋向于资源快速获取与利用的策略,而赖草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从而体现出保守的资源利用策略。在未来可能增加的氮沉降和降水情景下,油蒿群落的物种组成可能会由于2种植物不同的资源利用策略变化而发生变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芳 汤璐瑛 陈雅涵 李利平 韩文轩
基于本区48种植物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生长型植物叶片的生理属性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最大光合速率与除叶表面蒸汽压外的其他属性都显著正相关,水分利用效率与最大光合速率、光合氮利用效率正相关,气孔导度与叶表面蒸汽压负相关而与蒸腾速率正相关;本研究区域草本、灌木和乔木3种不同生长型植物间,除水分利用效率外,各属性无显著差异,3个采样地点间,除水分利用效率外,各属性差异显著;最大光合速率、光合氮利用效率和蒸腾速率与气候因子和海拔显著相关。因此,本研究区植物6种叶属性值明显相关,生长环境比生长型可能对本研究中植物叶生理属性的影响更明显。
关键词:
叶 生理属性 生长型 生长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帅 淮永建
深度学习已成为图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植物叶片图像识别为研究对象,对单一背景和复杂背景图像分别给出了优化预处理方案;设计了一个8层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系统分别对Pl@ant net叶片库和自扩展的叶片图库中33 293张简单背景和复杂背景叶片图像进行训练和识别,并与传统基于植物叶片多特征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证明:本文提供的Cnn+SVM和Cnn+SoftMax分类器识别方法对单一背景叶片图像识别率高达91.11%和90.90%,识别复杂背景叶片图像的识别率也能高达34.38%,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利用本文实现的分层卷积深度学习识别系统在数据量大而无法做出更多优化的情况下,叶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璐璐 樊江文 吴绍洪
由于在海拔梯度上各种环境因子表现出连续的梯度性变化,以海拔梯度为平台研究植物叶片性状的适应特征有助于揭示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而可以为研究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植物的叶寿命、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叶片结构性状和气孔导度、叶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δ13C等叶片功能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探讨了植物叶片性状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拔响应 叶片结构性状 叶片功能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