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6)
2023(6070)
2022(5417)
2021(5009)
2020(4518)
2019(10457)
2018(10400)
2017(19621)
2016(11082)
2015(12771)
2014(13356)
2013(13363)
2012(12624)
2011(11492)
2010(11660)
2009(11016)
2008(11059)
2007(10315)
2006(8689)
2005(7799)
作者
(36916)
(31287)
(31191)
(29701)
(19402)
(14976)
(14343)
(12325)
(11562)
(11142)
(10545)
(10426)
(10104)
(9934)
(9915)
(9830)
(9773)
(9356)
(8947)
(8922)
(8052)
(7695)
(7656)
(7092)
(7086)
(7026)
(6933)
(6832)
(6351)
(6328)
学科
(45680)
经济(45641)
管理(28989)
(28081)
方法(24287)
(21895)
企业(21895)
数学(21661)
数学方法(21428)
(12860)
(12817)
(11232)
中国(10605)
(8942)
贸易(8939)
业经(8786)
(8653)
地方(8550)
农业(8465)
(7970)
(7687)
理论(7130)
(7071)
财务(7047)
财务管理(7024)
(6883)
银行(6821)
环境(6735)
企业财务(6565)
(6432)
机构
大学(171103)
学院(170047)
(63879)
经济(62291)
管理(60986)
研究(58877)
理学(52295)
理学院(51657)
管理学(50402)
管理学院(50104)
中国(43487)
科学(41049)
(38033)
(37578)
业大(32572)
(32279)
农业(30513)
研究所(29772)
(28446)
中心(27686)
(26364)
北京(23882)
财经(22906)
(21715)
师范(21380)
(20912)
(20876)
(20647)
技术(20445)
农业大学(20393)
基金
项目(114571)
科学(86367)
基金(80264)
研究(76949)
(72680)
国家(72127)
科学基金(59122)
(46015)
社会(44906)
基金项目(42812)
社会科(42458)
社会科学(42441)
自然(41118)
自然科(40069)
自然科学(40052)
自然科学基金(39315)
(39206)
教育(36128)
资助(34206)
编号(31155)
重点(26653)
成果(25221)
(24383)
(24364)
计划(24101)
科研(22995)
(22957)
科技(22201)
课题(22082)
创新(21607)
期刊
(67509)
经济(67509)
研究(43280)
学报(35986)
(33674)
中国(30738)
科学(29264)
大学(25948)
学学(24698)
(23220)
农业(22486)
管理(20682)
技术(16596)
教育(15393)
(12664)
(12619)
金融(12619)
财经(11157)
业经(11022)
经济研究(10458)
(10383)
业大(10069)
(9534)
问题(9447)
科技(9059)
林业(8877)
技术经济(8871)
统计(8696)
图书(8653)
资源(8275)
共检索到243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晓丹  关海鸥  祁广云  左豫虎  金宝石  
为避免农作物病害智能诊断过程中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客观准确的表达叶片信息,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农业植保专家知识相结合,设计了适合于大田作物的植物叶片图像处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植物叶片几何失真校正模块,几何特征计算模块、颜色识别模块以及病害区域识别模块;以校正后非线性失真现象的叶片图像为基础,实现了叶片几何特征值和颜色值的计算,并提取其病斑区域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满足病害智能诊断要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文一  胡春奎  
【目的】设计一套植物叶片颜色及生态环境参数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为研究生态环境参数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C8051F330单片机配合TCS230颜色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及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组成无线数据采集节点,与带有无线接收节点的PC计算机结合,构建植物叶片颜色及其生态环境参数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结果】利用所建立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可将从数据采集节点所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实时传送到PC计算机,在开阔地无干扰条件下通信距离可达100m,可设置多个数据采集节点,数据也能以脱机的方式保存于节点的存储器中,按每个记录4个参数,一次可保存6 400个...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樊二齐  王云华  郭叶  俞春莲  林新春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和观光木Tsoongiodendron odorum等6种木兰科Magnoliaceae植物鲜叶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6种木兰科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44种化合物,多属单萜类和倍半萜类;6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石竹烯、β-桉叶醇和萜烯醇,不同植物种类的精油主要化学成分与特有成分有明显差异。对6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帅  淮永建  
深度学习已成为图像识别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植物叶片图像识别为研究对象,对单一背景和复杂背景图像分别给出了优化预处理方案;设计了一个8层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系统分别对Pl@ant net叶片库和自扩展的叶片图库中33 293张简单背景和复杂背景叶片图像进行训练和识别,并与传统基于植物叶片多特征的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实验证明:本文提供的Cnn+SVM和Cnn+SoftMax分类器识别方法对单一背景叶片图像识别率高达91.11%和90.90%,识别复杂背景叶片图像的识别率也能高达34.38%,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利用本文实现的分层卷积深度学习识别系统在数据量大而无法做出更多优化的情况下,叶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冉慧  冯璐璐  毛运芝  周利  刘世尧  
【目的】对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樟科4种野生植物资源叶片进行精油提取、挥发性成分鉴定与组成分析,为重庆4种常见樟科植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代表性取样法样品采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叶片精油、利用GC-MS分离叶片精油组分,并结合计算机自动检索辅助人工解析鉴定挥发性成分。【结果】1)大叶新木姜子、粉叶新木姜子、近轮叶木姜子、毛叶木姜子样品精油提取率分别为0.211 6%、0.063 4%、0.258 4%、0.698 2%,毛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含量最高,粉叶新木姜子最低。2)GC-MS从4种植物叶片精油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60种,其中大叶新木姜子78种,主要含乙酸龙脑酯(9.11%)、β-桉叶醇(7.85%)、(-)-4-松油醇(7.58%);粉叶新木姜子65种,以(-)-4-松油醇(8.75%)、长叶烯(7.72%)、β-石竹烯(6.79%)为主;近轮叶木姜子67种,α-香柑油烯(7.72%)、(1R)-α-蒎烯(6.70%)、α-石竹烯(6.58%)相对含量较高;毛叶木姜子67种,主要包括D-苎烯(8.46%)、β-榄香烯(7.66%)、反式-香叶醇(7.01%)。3)大叶新木姜子叶片精油属乙酸龙脑酯型,粉叶新木姜子叶片精油属长叶烯型,近轮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属α-香柑油烯型,毛叶木姜子叶片精油属β-榄香烯/反式-香叶醇型,4种植物叶精油挥发性组成与含量差异主要由物种遗传背景决定。4)4种樟科植物叶片精油挥发性成分共包括烃类53种、醇类48种、酮类19种、酯类11种、醛类10种、萘类4种、苯类2种、其他13种,4种植物叶片精油挥发性组成均以烃类、醇类为主,烃类和醇类化合物多数具有较强的香气,是样品叶片精油芳香气味的主要来源。【结论】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种野生樟科植物资源叶片精油挥发性成分种类与组成特征,主要功能性组分相对含量较高,生物活性显著,样品精油主要挥发性组分的产业化应用价值高,为重庆野生精油植物资源化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解卫海  王仲礼  朱建军  
【目的】分别用热力学和显微观察分析常绿植物顶花板凳果结冰过程的胞外结冰,以了解该种常绿植物叶片的结冰模式,为阐明常绿植物抗冻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高分辨率差热扫描分析模式植物叶片结冰过程中的热力学行为,同时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组织的结冰特征。【结果】高分辨率差热扫描法监测到顶花板凳果活叶片在冷却过程中出现双放热峰,呈现双相结冰和细胞外先结冰的特征,而预先冰冻杀死的叶片和叶片组织提取液仅有1个快速的单放热峰,呈现单相均一溶液结冰,即细胞内外同时结冰的特征。活叶片的结冰弛豫时间为195秒,过冷度为5.05℃,冰冻杀死叶片的结冰弛豫时间为73 s,过冷度为5.45℃。由显微观察可知,细胞间隙中细胞间隙溶液形成大体积的无色冰晶。【结论】顶花板凳果叶片组织在冷却过程中的胞外结冰现象。同时,本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率差热分析植物叶片结冰模式的方法。该结果为从热力学角度进一步深入了解植物的冰冻伤害机制提供新的途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徐小雪  淮稳霞  程元  周忠福  张学超  刘忠军  赵文霞  
[目的]从病原菌和寄主两个维度,探究新疆野果林中疫霉菌对野果林内主要树种叶片的致病性,了解新疆野果林衰退的可能原因及疫霉对新疆野果林造成的潜在风险。[方法]利用菌丝块接种离体叶片的方法,将诱捕自新疆野果林的5种疫霉(Phytophthora plurivora、P.gonapodyides、P.lacustris、P.gregate、P. sp.)接种到苹果、杏、山楂和核桃的健康离体叶片上,一周后观察测量、计算病斑大小,并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和作图。[结果]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供试5种疫霉菌株接种到4种植物叶片上后,病斑大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P.plurivora和P.lacustris产生的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14.14 cm~2;寄主植物中,核桃和杏树叶片产生病斑较大,最大分别为18.68 cm~2和9.55 cm~2。[结论]供试树种和菌种对叶片病斑大小都有显著影响;供试5种疫霉对苹果、杏、山楂、核桃叶片的致病性依次为:P.plurivora>P.lacustris>P.gregate≈P.gonapodyides>P. sp.;苹果、杏、山楂和核桃这4种植物叶片对以上5种疫霉菌的感病性依次为:核桃>杏>山楂>苹果。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亚亮  刘玲  李长爱  王慧  刘海涛  缪国鹏  
【目的】研究蔷薇科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及其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对于合理筛选城市绿化树种,充分发挥城市绿地的碳汇功能具有理论参考和实践意义。【方法】采用TPS-2便携式光合速率测定仪测定了10种蔷薇科绿化树种(5种小乔木、5种灌木)的净光合速率,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叶表面气孔微形态,利用Pearson法分析了不同植物的日固碳量与叶面积、气孔微形态的相关性。【结果】1)10种蔷薇科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的分别是紫叶李、日本晚樱、木瓜海棠、棣棠花和火棘,呈“双峰型”的有杏、垂丝海棠、西府海棠、月季花和红叶石楠。2)日净固碳能力最强的是木瓜海棠(10.26 g·m~(-2)·d~(-1)),最弱的是西府海棠(4.81 g·m~(-2)·d~(-1))。5种小乔木和5种灌木单位叶面积日净固碳量均值分别为7.67和7.62 g·m~(-2)·d~(-1),日释氧量均值分别为5.64和5.55 g·m~(-2)·d~(-1)。3)10种蔷薇科植物光合固碳能力与叶面积、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和气孔周长均呈正相关,气孔密度与气孔长度、宽度和周长呈负相关,而气孔长度和宽度、周长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同一立地环境下,10种蔷薇科植物的固碳释氧特性和气孔特性均存在差异。木瓜海棠、垂丝海棠、日本晚樱、月季、火棘和紫叶李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相对较强,可为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和优良园林绿化树种的选育提供科学支撑。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党易霖   姚广前   于子健   刘向  
预测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病害的发生规律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不同植物物种的真菌病害发生率和严重度往往具有一定差异,有研究证实温度和降水量能够显著影响植物病害。但是不同来源地的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下,其物种间病害的差异是否还会受到来源地气候的影响,目前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以采集于中国东西部横跨3300公里样带上的12种锦鸡儿属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同质园实验,鉴定出不同来源地锦鸡儿属植物在相同环境下导致其植物叶片病害发生的病原真菌种类,量化12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真菌病害的发生率、严重度和菌落直径,并结合来源地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分析不同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真菌病害发生率、严重度和菌落直径的变异来源。结果显示,来源地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均未显著影响12种锦鸡儿属植物叶片真菌病害发生率,但叶片真菌病害严重度随来源地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 < 0.01),叶片真菌菌落直径随来源地年平均降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 < 0.05),但两者均并未随来源地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质园环境下,锦鸡儿属的12种植物其病害严重度差异较大。且与来源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而菌落直径与锦鸡儿属植物来源地的年平均降水量呈正相关。总之,本研究表明植物来源地的气候因子能够对植物病害产生影响,结果有助于为管理部门在植被恢复和园林植物引种有效地降低叶片真菌病害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星   杨琳懿   唐军荣   李启少   李建运   宋钰  
【目的】为了解新樟属树种间叶片性状的多样性差异,提高新樟树优异种质资源的选育和利用。【方法】采集了新樟属植物7个种10个样本,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进行了外部形态、表皮、叶脉以及横切面等性状的定性和定量分研究,对其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表明16对性状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 <0.01),9对性状达到显著水平(P <0.05),叶片表型性状间关联性强。进一步进行叶片表型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发现可将20个叶片性状简化为5个主成分,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7.89%,说明新樟树种叶片关联性状的进化方向存在差异。而后对10个新樟属植物个体的叶片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在欧式遗传距离为10时新樟树种的叶片性状聚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分别为新樟、6068新樟、沧江新樟、7683新樟、大果滇新樟、海南新樟、滇新樟、7751滇新樟;第二类群为川鄂新樟;第三类群为文山新樟,同时发现叶脉密度和气孔数目是区分不同类群的重要性状。【结论】新樟属树种叶片表型性状多样程度较高,叶片性状之间存在关联进化,可初步将10个新樟属植物分成3大类群,研究结果为新樟属进一步确定种间关系及遗传改良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乐通潮  张会儒  谭芳林  
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影像自动分类原理,在软件ArcGIS10中构建"叶片信息测定器",并利用此工具测定50个不同类型参照面的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来验证自动分类法的可行性和精度。结果表明:面积、周长、长度和宽度的相对误差小于1.3%。分别采用自动分类法、网格法和Photoshop法测定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6种不同红树植物叶片(桐花树、白骨壤、老鼠簕、秋茄、黄槿和木榄叶片样本各150个,共900个样本)的面积、周长、叶长和叶宽等叶片信息。结果表明:木榄叶片最大,白骨壤叶片最小,桐花树和白骨壤的叶片大小较为均一,木榄和老鼠簕的叶形较为狭长,黄槿的叶形最接近圆形;自动分类法最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东升  张文卓  陈为凤  高晓红  胡敏  
针对当前植物节水灌溉非闭环控制问题 ,运用系统分析理论与方法 ,依据植物茎和叶的几何尺寸参数与其水分之间存在直接、准确的对应关系 ,当测量精度达到微米量级时 ,就可以此类参数作为精确的反馈控制变量 ,提出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调控机制和基于物理方法的植物水分非破坏性高精度检测技术 ,实现精密高效的闭环微灌溉智能控制系统 ,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最优化节水灌溉。研制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抗环境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的微位移传感器 ,对丰富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形成农业新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芳芳  樊后保  吴建平  刘文飞  雷学明  雷学臣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肖红  葛雨萱  王亮生  甘长青  
2000年秋季以4个不同叶色类型的黄栌("黄"、"橙红"、"紫红"、"红")为材料,调查其在秋季变色期叶片内的花青素相对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叶色类型黄栌的花青素相对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10月24日达最高峰,其中"紫红"的含量最高,达306.55个色素单位,而"黄"的含量最低,仅42.25个色素单位。不同叶色类型黄栌叶片间可溶性糖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在叶色变化过程中降低。"紫红"的pH值低于"黄"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同一株树上绿色叶片的pH值明显高于红色叶片。通过1998,1999和2001年3年叶色改善试验,发现喷施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桐  洪秀玲  孙立炜  刘玉军  
为研究不同绿化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对于不同粒径颗粒物的滞留能力及叶表颗粒物粒度分布特性,分析叶表微观结构与滞尘能力的关系,以期为绿化植物选择及降低社区颗粒物污染提供依据。本实验以北京林业大学校园内社区绿化树种为研究对象,定量测量了6个常见树种的单位叶表面滞尘能力,并利用Mastersizer 2000对叶表滞留颗粒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采用扫描电镜分析比较了各树种叶表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树种,在单位叶面积上所滞留颗粒物的能力方面有较大差异,滞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油松>金银忍冬>大叶黄杨>暴马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