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92)
- 2023(11849)
- 2022(10655)
- 2021(10045)
- 2020(8665)
- 2019(19964)
- 2018(19858)
- 2017(37783)
- 2016(21189)
- 2015(23744)
- 2014(23617)
- 2013(23382)
- 2012(21379)
- 2011(19131)
- 2010(19002)
- 2009(17226)
- 2008(16638)
- 2007(14246)
- 2006(12192)
- 2005(10380)
- 学科
- 济(81439)
- 经济(81355)
- 管理(57810)
- 业(55007)
- 企(46364)
- 企业(46364)
- 方法(43756)
- 数学(38718)
- 数学方法(38159)
- 学(21930)
- 农(20432)
- 中国(18442)
- 财(18088)
- 业经(17027)
- 地方(15373)
- 理论(14267)
- 农业(13878)
- 贸(13618)
- 贸易(13612)
- 和(13155)
- 易(13145)
- 技术(12989)
- 环境(12799)
- 制(11886)
- 务(11799)
- 财务(11732)
- 财务管理(11714)
- 划(11541)
- 企业财务(11120)
- 教育(10475)
- 机构
- 大学(301143)
- 学院(299362)
- 管理(117286)
- 济(108463)
- 经济(106018)
- 理学(103659)
- 理学院(102368)
- 研究(101394)
- 管理学(100010)
- 管理学院(99511)
- 科学(71537)
- 中国(69967)
- 京(64055)
- 农(62467)
- 业大(55503)
- 所(53650)
- 研究所(50094)
- 农业(49964)
- 财(46164)
- 中心(44627)
- 江(41929)
- 北京(39686)
- 范(38985)
- 财经(38536)
- 师范(38429)
- 院(36256)
- 经(35166)
- 技术(34752)
- 州(34260)
- 农业大学(33436)
- 基金
- 项目(219034)
- 科学(170179)
- 基金(158278)
- 研究(148867)
- 家(142448)
- 国家(141321)
- 科学基金(119342)
- 社会(90181)
- 省(88149)
- 社会科(85378)
- 社会科学(85354)
- 基金项目(84804)
- 自然(83702)
- 自然科(81781)
- 自然科学(81755)
- 自然科学基金(80238)
- 划(74975)
- 教育(69101)
- 资助(66026)
- 编号(58965)
- 重点(49808)
- 成果(46637)
- 部(46492)
- 发(45906)
- 创(45767)
- 计划(44825)
- 科研(43359)
- 创新(42664)
- 课题(41415)
- 科技(39967)
- 期刊
- 济(109508)
- 经济(109508)
- 研究(77664)
- 学报(62194)
- 农(55841)
- 科学(52600)
- 中国(52402)
- 大学(44279)
- 学学(42269)
- 管理(40817)
- 农业(38743)
- 财(32714)
- 教育(31143)
- 技术(25196)
- 业(20926)
- 业经(18161)
- 融(17742)
- 金融(17742)
- 业大(17730)
- 财经(17678)
- 经济研究(17354)
- 科技(16919)
- 版(16129)
- 图书(15335)
- 经(14932)
- 林业(14640)
- 技术经济(14481)
- 问题(14236)
- 农业大学(14158)
- 统计(13785)
共检索到408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江 康书江 王纪华 郭晓维 李鸿祥
对 4个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在越冬过程中植物内源激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冬性和春性基因型小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脱落酸水平在抗寒性较强的冬性品种中显著高于抗寒性弱的品种 ,赤霉素则在抗寒能力弱的春性品种中含量较高 ;抗寒性强的品种的生长素在冬前较高 ;春性品种中的细胞分裂素水平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因此 ,可以认为上述 4种植物内源激素与不同基因型小麦的抗寒能力有关。此外 ,植物内源激素的活跃变化反应了小麦在越冬期间仍保持较强的生理代谢能力 ,并未因低温而停止生长发育
关键词:
小麦 植物内源激素 抗寒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妍娣 赵宝平 张宇 米俊珍 武俊英 刘景辉
为探究内源激素含量对燕麦灌浆过程的影响,分别于2020和2021年,以9个不同基因型的燕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大田试验,测定灌浆粒重、灌浆期光合特性、旗叶碳代谢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酶SS)活性、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含量及成熟期粒重,通过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不同基因型燕麦灌浆期生理特性、内源激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内源激素含量及其他生理特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春江 康书江 王纪华 郭晓维 李鸿祥
对小麦灌浆期不同叶位叶片的 5大类激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正在衰老叶片的乙烯和脱落酸 (ABA)含量明显增加 ,前期和中期的功能期叶片细胞分裂素 (玉米素和玉米素核苷 ,Z +ZR)和赤霉素 (GA3)含量较高 ,生长素 (IAA)在功能期和后期衰老的叶片中含量较高。因此可以将这 4种激素分为 2大类 ,即乙烯和ABA诱发和促进叶片衰老 ,另一类的Z +ZR和GA3则维持叶片功能 ,抑制衰老。但IAA表现了具有前期保持叶片生长发育和后期促进衰老的双重作用。在不同叶片中 ,春 6叶 (旗叶 )则比较复杂。旗叶与其他叶片相比表现了特殊性 ,这可能与其特殊的功能有关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杏 陈明辉 杨丽涛 张保青 李杨瑞
为探讨外施ABA(脱落酸)对甘蔗抗寒性的影响,以抗寒性强的甘蔗品种桂糖28号和抗寒性弱的甘蔗品种园林6号为材料,喷施100μmol/L ABA于甘蔗幼苗叶片,12 h后进行低温胁迫,然后于不同时间采叶样,研究甘蔗幼苗在低温胁迫和ABA处理下叶片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脯氨酸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甘蔗幼苗细胞膜受破坏,GA3(赤霉素)含量下降;丙二醛、脯氨酸、ABA含量及相对电导率、ABA/GA3、ABA/IAA和ABA/ZR升高。外施ABA能有效缓解低温胁迫对细胞膜的影响,降低MDA、GA3含量,提高脯氨酸、ABA含量及ABA/GA3,从而提高甘蔗幼苗的抗寒性。低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小平 李昌艳 胡光平
对贵州4种木兰科植物经过不同低温胁迫后的半致死温度、MDA含量及SOD酶活性变化进行研究,以探讨该4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半致死温度各不相同,乐东拟单性木兰最低(-17.07℃),观光木最高(-6.38℃);不同树种鲜叶中MDA含量出现的第1个峰值均在各自半致死温度之前,且出现最早的是观光木,最晚的是乐东拟单性木兰;与5℃相比,观光木SOD酶活性在-4℃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4℃之后SOD酶活性逐渐降低,其余3个树种SOD酶活性变化幅度较小。根据上述指标千种木兰科植物的抗寒能力排序为:乐东拟单性木兰(乐昌含笑(紫花含笑(观光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燕 薛立 屈明
综述植物在冷驯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环境对植物抗寒性的影响主要与光诱导、温湿度以及气候的变化有关。植物表面形成冰层会引起植物的无氧呼吸,导致植物受害;光抑制诱导活性氧的产生,从而导致植物光合系统的退化,抗寒能力下降,而短日照诱导植物休眠,有利于植物抗寒。光敏色素则被认为是启动冷驯化的光受体;植物通过冷驯化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病原体相关蛋白的合成,以增强对低温病原体的抵抗能力;气候的变化使植物遭受了更大的冷伤害风险。微管最初遇冷时部分的解体可以有效诱导植物抗寒性;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物体内糖、脯氨酸、多胺等内含物含量上升。植物休眠状态中的生理变化(种子的休眠、芽的休眠)与ABA敏感...
关键词:
植物 环境 抗寒 生理 分子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蒋宝 郭春会 梅立新 申烨华 王亚俊
【目的】通过试验确定长柄扁桃的抗寒程度,筛选出其抗寒鉴定指标,为长柄扁桃在北方的生产推广区域提供重要理论参考。【方法】以沙地濒危植物长柄扁桃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以从美国引进的抗性较强的扁桃品种"先锋"1年生枝条为对照,研究了不同冷冻处理条件下扁桃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出2个扁桃品种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抗寒性分析。【结果】长柄扁桃1年生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为-31.05℃,对照品种为-21.03℃,两者的抗寒性差异明显,这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2个扁桃品种的游离脯氨酸和...
关键词:
长柄扁桃 抗寒性 低温半致死温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春喜 王绍中 代西梅 尚玉磊 姜丽娜
1997~ 1999年在大田条件下用ELISA方法研究了具有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分蘖发生与分蘖节内源吲哚乙酸 (IAA)及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玉米素核苷 (ZR)和玉米素 (Z)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分蘖特性的小麦品种在分蘖发生过程中其IAA和ZR +Z的动态变化明显不同 ;不同品种的分蘖特性与IAA/ (ZR +Z)比值有密切的相关关系 ;春性小麦分蘖初期较高的IAA/ (ZR +Z)比值利于小麦分蘖发生 ,冬性小麦分蘖初期较低的IAA/ (ZR +Z)比值利于小麦分蘖的发生
关键词:
小麦 分蘖 IAA ZR+Z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冷平 山村宏 板村裕之
用电解质渗出率法和示差热分析法 (DTA)测定了柿属植物 (Diospyros) 3个种及栽培柿 (D.kaki) 17个品种的抗寒性。结果表明 ,柿属植物种间抗寒性存在着很大差异 ,而栽培柿品种间抗寒性差异不大。供试材料中 ,君迁子 D.lotus最为抗寒 ,其中 D.lotus♂的抗寒性为 - 2 9.1℃ ,D.lotus♀的为 - 2 8.6℃ ;其次为栽培柿D.kaki,供试 17个品种的抗寒性范围在 - 2 1.0~ - 2 7.0℃之间 ;原产于亚热带地区的台东豆柿 D.taitoensis最不抗寒 ,仅耐 - 16 .5℃低温。降温速度对于树体冻害影响极大。若气温降至某一低温值...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泽文 孙伟红 刘涛 翟毓秀 邢丽红 苗钧魁 冷凯良
以荣福海带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检测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海带中内源植物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海带生长的幼嫩期、厚成期和成熟期,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呈递增的趋势;玉米素(ZT)在海带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厚成期含量最少;吲哚丁酸(IBA)在厚成期达到最大值,幼嫩期含量最少。同一生长阶段的海带体内植物激素纵向分布规律为:海带尖部的IAA含量较高,中带部的ZT含量明显较高,而基部的IBA和ABA的含量较高。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荣福海带 内源植物激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祖祺 林定波
本文综述了植物抗寒研究在分子水平上的某些最新进展.在植物抗寒力发育过程中,其内源脱落酸(ABA)水平提高,基因表达改变,冷驯化诱导蛋白质产生,冷调节基因得到分离和克隆。讨论了冷驯化诱导蛋白、冷调节基因的可能功能;利用外源极地鱼类的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操作得到转基因植株,抗冻蛋白基因在西红柿等植物中表达以及植物抗寒基因工程的前景.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华英 萧浪涛 何长征
概述了不同外植体和体胚发生特定部位的内源激素水平、胚性和非胚性愈伤组织的内源激素差异、体胚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内源激素间的平衡等与体胚发生能力的关系以及多胺在植物体胚发生中的作用 ,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体细胞胚发生 内源激素 多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覃建兵 何光源
以 13个不同基因型、3种不同外植体为材料 ,选用 5种不同培养基 ,研究了各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可靠的小麦组培再生系统。结果表明 ,愈伤组织的诱导、根的分化和绿苗的再生虽然都具有显著的基因型效应 ,但不具备显著的相关关系 ;对于绿苗的再生分化 ,幼胚优于成熟胚 ,幼穗和幼胚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X和A培养基各自在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分化上都明显优于MSSAA/ 2和R培养基。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88.9%、5 6 .3%和 8.7% ;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生根率和绿苗率平均分别可达 99.1%、5 3.2 %和 17.6 %...
关键词:
小麦 外植体 再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以导入黑麦外源基因创造的抽穗期特晚的多小穗品系10—A及其改良系为供试材料,在幼穗分化过程的伸长期、单棱期、二棱期、小花分化期、雌雄蕊分化期、药隔分化期和四分体时期分别测定了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ZT)和脱落酸(ABA)等4种激素。对不同时期的各种内源激素与抽穗期的相关研究表明,GA3和IAA含量,ZT/IAA值、ZT/ABA值、ZT/GA3值和GA3/IAA值均对小麦抽穗期有影响,而ZT和ABA含量以及IAA/ABA值和GA3/ABA值对抽穗期的影响不显著。单棱期较高水平的GA3具有延长抽穗期的作用,而小花分化期较高水平的IAA含量则具有缩短抽穗期的作用。与激素绝对量对...
关键词:
小麦,抽穗期,内源激素,相关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