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08)
- 2023(2775)
- 2022(2433)
- 2021(2163)
- 2020(1911)
- 2019(4203)
- 2018(4110)
- 2017(7135)
- 2016(4245)
- 2015(4825)
- 2014(4573)
- 2013(4683)
- 2012(4574)
- 2011(4260)
- 2010(4144)
- 2009(3771)
- 2008(3693)
- 2007(3475)
- 2006(3053)
- 2005(2743)
- 学科
- 济(13251)
- 经济(13230)
- 学(8782)
- 业(7980)
- 管理(7926)
- 方法(5892)
- 企(5740)
- 企业(5740)
- 数学(5031)
- 数学方法(4942)
- 农(3903)
- 中国(3888)
- 物(3029)
- 财(2823)
- 业经(2820)
- 农业(2703)
- 地方(2651)
- 和(2632)
- 贸(2619)
- 贸易(2617)
- 水产(2563)
- 及其(2535)
- 植(2512)
- 易(2505)
- 植物(2462)
- 制(2445)
- 环境(2301)
- 生物(2219)
- 生态(2134)
- 融(2119)
- 机构
- 大学(65034)
- 学院(63435)
- 研究(30906)
- 农(25817)
- 科学(25615)
- 农业(21024)
- 中国(20722)
- 济(19776)
- 经济(19266)
- 所(19149)
- 业大(18245)
- 研究所(18012)
- 管理(16688)
- 京(15800)
- 理学(14196)
- 理学院(13898)
- 室(13686)
- 农业大学(13345)
- 管理学(13294)
- 管理学院(13211)
- 实验(12895)
- 中心(12712)
- 省(12704)
- 实验室(12402)
- 业(11936)
- 重点(11778)
- 院(11328)
- 科学院(10953)
- 江(10828)
- 技术(10225)
- 基金
- 项目(48705)
- 科学(35210)
- 家(35045)
- 国家(34809)
- 基金(34051)
- 科学基金(26498)
- 研究(25108)
- 自然(21609)
- 自然科(21075)
- 自然科学(21060)
- 自然科学基金(20667)
- 省(20013)
- 划(18293)
- 基金项目(17742)
- 资助(14996)
- 计划(14193)
- 科技(14187)
- 社会(13117)
- 重点(12522)
- 社会科(12292)
- 社会科学(12286)
- 发(11001)
- 教育(10988)
- 专项(10790)
- 科研(10602)
- 农(10436)
- 业(10182)
- 创(9834)
- 创新(9412)
- 部(9257)
共检索到96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宏潮 王虹 胡道芬 余露
应用酶解法从小麦细胞壁中提取出低聚糖。经过活性鉴定,具有诱导大豆和小麦抗毒素产生,特别是从小麦代谢、细胞、植株等水平上改善该作物体内防御功能等生物作用。水解酶的种类、纯度、酶活值与所降解低聚糖的活性程度密切相关;高纯度、高酶活单位的水解酶提取的低聚糖,具有较强的生物功能。对来源不同的低聚糖进行了活性差异的比较,同时还讨论了其它因素——诸如小麦细胞的生理状态,低聚糖保存条件等对低聚糖活性的影响。
关键词:
酶解法 植物低聚糖 小麦细胞壁 生物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宏潮 冯峰 王虹 胡道芬 余露
采用从小麦细胞壁提取的低聚糖处理小麦的悬浮培养细胞和愈伤组织,并从这两种处理材料中都分离出抗毒素.这种通过低聚糖处理而诱导积累的抗毒素对小麦赤霉病病菌具有较明显的抑菌作用.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抑菌作用的机制是抗毒素引起菌丝生长点膨大、破碎和解体.从而抑制了菌丝的正常增殖.同时.用低聚精直接处理小麦的大田植株.适宜浓度的低聚糖可以降低锈病和白粉病感染麦株的程度,改善小麦品种的抗病性状.
关键词:
小麦 低聚糖 抗毒素 抑菌作用 抗病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薛长湖 徐强 赵雪 李兆杰 林洪
采用体外鲁米诺发光和DPPH体系对琼胶低聚糖清除氧自由基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琼胶低聚糖ML对水溶性的·OH和O2·-有很好的清除作用,IC50分别为0.05mg·mL-1、0.7mg·mL-1,效果与自由基清除剂肌肽相近。琼胶低聚糖ML对醇溶性的DPPH自由基有一定的清除活性(IC50为6.4mg·mL-1),但是清除效果远不如Vc和丙丁酚。对不同的聚合度、含硫量和摩尔浓度的琼胶低聚糖的清除O2·-的活性进行比较,实验发现含硫量高、分子量大的低聚糖在清除自由基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琼胶低聚糖ML对LPS+D-GalN急性肝损伤小鼠的实验表明,一定浓度的ML灌胃可以有效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
关键词:
琼胶低聚糖 清除自由基 化学发光 肝损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仇宗胜 钱仁东 罗巧华 赵建华 徐奇友
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低聚糖对生物絮团形成及生物絮团菌群结构特征的影响。以葡萄糖(GLU)为对照,采用低聚木糖(XOS)、低聚果糖(FOS)、甘露寡糖(MOS)、大豆低聚糖(SBOS)、低聚麦芽糖(MTOS)作为碳源构建生物絮团,氯化铵为氮源,C∶N为15。结果显示,SBOS组与其他各组相比显著提高水中悬浮颗粒物含量及生物絮团体积,其他低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氨氮逐渐下降然后趋于稳定,SBOS组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组相比,显著降低了氨氮水平,其中除FOS组外,其他实验组降低氨氮能力均高于对照组。亚硝态氮降解作用均没有显著差异。硝态氮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除XOS组外均可降低硝态氮的积累,其中SBOS组与MTOS组显著降低硝态氮的积累。XOS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生物絮团菌群的丰度与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从门水平上分析,变形菌门在各实验组中均丰度最大,各低聚糖组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对于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FOS组显著提高变形菌门与拟杆菌门的丰度。从属水平上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蛭弧菌比例,其中FOS组与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相比,显著提高unclassified_f__Rhodobacteraceae丰度,显著降低norank_f__Microscillaceae与norank_f__Enterobacteriaceae丰度。研究表明,低聚糖作为碳源构建生物絮团,可改善水质,优化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数量,降低有害菌数量。本研究为低聚糖作为碳源应用于生物絮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低聚糖 生物絮团 碳源 菌群结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晓 石瑛 白雪芳 杜昱光
不同浓度(2、3、4、6mol/L)HCl对壳聚糖、低聚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单糖的降解实验表明,在100℃并有氩气保护的条件下,HCl在水解氨基葡萄糖聚糖的同时对所生成单糖的分子结构有较强的破坏作用,2、3、4、6mol/L的HCl所破坏的氨基葡萄糖分子数N与HCl浓度CHCl 和水解时间t之间的关系遵循方程:N=0 0854CHCl t。氨基葡萄糖的回收率y'对HCl浓度及分解时间的方程为:y'=-0 0854CHCl t+100。HCl降解聚氨基葡萄糖的动力学反应受HCl浓度和底物聚合度的影响,生成单糖的产率随水解时间延长、HCl浓度增大而增加,但在相同HCl浓度和水解时间条件下,聚合度...
关键词:
水解 盐酸 壳聚糖 低聚糖 氨基葡萄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晓红 陈晓阳
果聚糖是一类重要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其在植物中的积累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本文除了介绍果聚糖的有关知识外,重点综述了果聚糖对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并从果聚糖对渗透的调节,对膜的保护,在低温、干旱条件下果聚糖相关酶活性变化方面阐述了果聚糖抗旱、抗寒机制。此外,综述了提高果聚糖积累方面的基因工程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相关问题。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航先 陶明伟 魏杰 赵建华 徐奇友
本研究通过用不同浓度的大豆低聚糖(SBOS)替代葡萄糖(GLU)作为生物絮团的碳源,以此筛选出对生物絮团系统水质及菌群结构有积极作用的适宜浓度。对照组碳源为葡萄糖,实验组分别设置2.5%、5.0%、7.5%和10.0% SBOS替代葡萄糖为碳源。氯化铵为氮源,C/N 为 15,并添加枯草芽孢杆菌促进生物絮团系统形成。结果显示,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效降低水中氨氮、亚硝态氮、硝态氮、总氮的浓度,各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基于16S rRNA高通量测序,在门水平下,14 d时各实验组及对照组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28 d时,变形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例相近。属水平下,14 d时,SBOS-2.5组与SBOS-10.0组均显著提高芽孢杆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气单胞菌科的丰度,28 d时,SBOS-2.5组与对照组和SBOS-10.0组相比显著提高黄杆菌属的丰度,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金黄杆菌属的丰度。将菌群组成与环境因子关联分析,发现部分菌群对氮的硝化与反硝化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2.5%和10.0%的SBOS替代葡萄糖作为生物絮团的碳源均可有效提高有益菌丰度,降低有害菌丰度,有利于维持水体中细菌群落的稳定性。综合实验结果与生产应用成本,SBOS替代葡萄糖的推荐比例为2.5%。本研究为SBOS作为碳源应用于生物絮团系统提供基础,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菌群结构 大豆低聚糖 碳源 生物絮团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蒋平 钟娟 周玉婷
以水稻Oryzasativa L.等6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菌为受试材料,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观察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氯仿提取物对植物的生物活性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质量浓度为250~4000μg/mL时,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在4000μg/mL时,其相对抑制率仅为3.33%;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种子的萌发、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醴肠Eclipta prostrateL...
关键词:
青葙 氯仿提取物 抑菌活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小勇 田素忠 秦国夫 沈瑞祥
该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快速地提取植物和微生物细胞总DNA的方法,该法是对提取真菌DNA的SDSCTAB法进行改进而成,经过修改后的SDSCTAB法可在数小时内高效地提取细胞总DNA.制备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到大于20kb的DNA主带,基本无DNA碎带;不用RNase处理,就已经无RNA的干扰.OD260/280值显示产物纯度较高,无需任何纯化处理即可以用于PCR扩增和RAPD分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单黎然 龚月桦 贾建光 罗瑛婕
对低聚异麦芽糖、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和低聚木糖4种功能性低聚糖的化学组成、分布及生理功效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功能性低聚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其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悦 宋晓玲 黄倢 韦嵩
将经过不同酶解方式处理的肽聚糖制剂配制成饲料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测定不同肽聚糖对对虾血清酚氧化酶和酸性磷酸酶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酶解处理组肽聚糖制剂中的成分及其含量。肽聚糖制剂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经72 h溶菌酶水解的肽聚糖制剂的低分子量肽聚糖含量较经过24 h水解的肽聚糖制剂高,且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可促进溶菌酶的水解作用。对虾血清酶活力结果显示,对于提高对虾的酚氧化酶及酸性磷酸酶活力,酶解后的肽聚糖制剂比未经酶解的肽聚糖制剂效果明显,且含有较多低分子量肽聚糖的制剂组的效果优于含有较少低分子量肽聚糖的制剂组。实验结果表明,肽聚糖的免疫增强活性与肽聚糖分子量的大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辉 马青 杜昱光 白雪芳 商鸿生
用培养基加药法研究了两种寡聚糖 (质量分数 5 %寡聚半乳糖醛酸 ;质量分数 2 %氨基寡糖素 )对黄瓜枯萎病菌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cumerirum )、小麦赤霉病菌 (Gibberella zeae)、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玉米大斑病菌 (Exserohilum turcicum )的皿内抑菌效果 ,同时用悬滴法测定了寡聚糖对黄瓜霜霉病菌 (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和小麦条锈病菌 (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寡聚糖对上述几种植...
关键词:
寡聚糖 植物病原菌 抑制作用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义 钱和
糖胺聚糖在许多生物学、生理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糖胺聚糖在体内的代谢紊乱而导致了许多糖胺聚糖类疾病,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已对糖胺聚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糖胺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糖胺聚糖 提取 分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影 孔雯 王家昕 高剑锋 李晓华
从工厂废液中分离并筛选到了1株产β-甘露聚糖酶的菌株CYS4,其摇瓶培养液的酶活力为11.0U/mL。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反应pH值为7.0,在pH值为5.0~11.0时能保持很好的稳定性,酶活力在80%以上;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温度低于40℃时基本稳定,保温3 h酶活力仍然有70%以上;Na+、Fe2+、Mn2+、Zn2+、Mg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Hg2+对酶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分离 鉴定 酶学性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利娟 黄继光 孙永艳 曾宪锐 徐汉虹
在温度为20~25℃、湿度为50%~60%的室内条件下,采用水培法,以叶片死亡率、全株死亡率为指标,测定了29种植物甲醇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中有10种植物甲醇提取物对大薸的活性显著,它们分别是虎刺楤木、阔叶十大功劳、木槿、黄连、盐肤木、白花曼陀罗、油桐、大头续断、野花椒和雷公藤,其中虎刺楤木甲醇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625 mg/mL时,引起大薸叶片死亡率达84.56%、全株死亡率达80.64%;提取物在质量浓度为0.313 mg/mL时,对大薸的根和叶也还有明显抑制、致死的效果,叶片死亡率为55.65%,全株死亡率为38.97%。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除草活性 大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