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99)
2023(10084)
2022(9038)
2021(8514)
2020(7163)
2019(16709)
2018(16629)
2017(32073)
2016(17611)
2015(19817)
2014(19649)
2013(19580)
2012(17775)
2011(15897)
2010(15693)
2009(14005)
2008(13446)
2007(11504)
2006(9825)
2005(8285)
作者
(51351)
(42405)
(42144)
(40017)
(26948)
(20399)
(19173)
(16803)
(16228)
(15043)
(14715)
(14162)
(13296)
(13173)
(13109)
(13028)
(12873)
(12595)
(11951)
(11938)
(10639)
(10215)
(10204)
(9535)
(9475)
(9456)
(9372)
(9280)
(8544)
(8495)
学科
(66983)
经济(66914)
管理(48963)
(47117)
(39238)
企业(39238)
方法(34061)
数学(29665)
数学方法(29346)
(18186)
(16409)
中国(16138)
(15843)
业经(15062)
地方(13474)
农业(12318)
理论(11791)
(11611)
贸易(11606)
(11450)
(11238)
环境(11004)
技术(11001)
(10687)
财务(10628)
财务管理(10611)
(10387)
企业财务(10084)
教育(9975)
(9635)
机构
大学(247027)
学院(244807)
管理(101134)
(91738)
经济(89665)
理学(88915)
理学院(87920)
管理学(86392)
管理学院(85969)
研究(79288)
中国(56415)
科学(52747)
(52601)
(42718)
业大(41123)
(39822)
(39519)
研究所(36887)
中心(35585)
(33919)
农业(33681)
北京(32929)
财经(32777)
(32575)
师范(32255)
(29891)
(28843)
(27842)
技术(26326)
师范大学(26244)
基金
项目(177763)
科学(138835)
基金(128328)
研究(127560)
(112668)
国家(111724)
科学基金(95779)
社会(78300)
社会科(74144)
社会科学(74121)
(70139)
基金项目(69708)
自然(64554)
自然科(62999)
自然科学(62983)
自然科学基金(61842)
(59148)
教育(58475)
资助(52551)
编号(52351)
成果(41487)
重点(39465)
(38485)
(37227)
(36983)
课题(35331)
创新(34376)
科研(34288)
大学(32936)
计划(32926)
期刊
(94717)
经济(94717)
研究(67900)
学报(43157)
中国(42489)
科学(38397)
(38063)
管理(34711)
大学(32077)
学学(30191)
(28111)
教育(27666)
农业(27073)
技术(20655)
(16236)
金融(16236)
业经(15950)
财经(14964)
图书(14440)
经济研究(14414)
(13819)
科技(13261)
理论(12600)
(12579)
问题(12398)
实践(11854)
(11854)
技术经济(11752)
(11730)
业大(11717)
共检索到3380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本笑  黄健  
传统的委托-代理关系研究假设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完全理性的,但大量研究表明,双方参与人并非完全理性,最显著的非理性表现就是过度自信。本文将行为经济理论与委托-代理理论相结合,把代理人过度自信的因素引入Holmstorm-Milgrom模型中,对代理人的参与约束条件进行了改进,建立了代理人过度自信情况下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代理人的过度自信水平与代理人的绝对风险规避度和努力成本以及外生不确定性因素有关,代理人适当过度自信将给委托-代理双方带来更高的收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蒲勇健  
本文通过将Rabin(1993)提出的“公平博弈”概念植入现有委托—代理模型,获得一个考虑了代理人表现出“互惠性”非理性行为的新委托—代理模型。由该模型给出来的最优委托—代理合约可以给委托人带来比现有委托—代理最优合约更高的利润水平。研究发现,现有的Holmstrom—Milgrom模型中的最优合约不是帕累托最优的。新模型可以解释企业人性化管理和许多有特色的人性化企业文化的形成。本文是行为经济学与现有激励理论相结合研究的一种初步尝试,是运用行为经济学原理重建信息经济学基本框架的原创性工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惠霞  朱宪辰  朱正萱  
销售委托方在制定营销代理政策时存在内在缺陷,运用经销代理者的道德风险模 型对经销代理者的行为进行分析,可知从事违背委托人利益为自己获利的驱动力与6种因素的关联 性,进而关注在经销代理合同中对代理方进行激励与监督的若干要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鹏凯  王西  
成本性态理论模型认为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正向同比例变化的特征,而国外研究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当销售收入上升时,SG&A上升的幅度大于销售收入下降时SG&A下降的幅度,即费用成本出现了粘性现象。选取1999—2014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就成本粘性的存在和代理问题对粘性问题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粘性问题;公司中的自由现金流与成本粘性程度正相关;若公司CEO发生变更,成本粘性程度会减小;公司高管薪酬与成本粘性程度成反比。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晓亚  刘飞  陈华  
笔者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研究基础,结合中国大陆A股市场中小板上市公司在行业、规模、治理结构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的差异,采用双边随机前沿方法进行量化分析,拓展股利分配领域研究的维度与深度,揭示传统方法无法归因或解释的现象,进一步丰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为应用实践提供参考。研究发现:当前中国大陆A股市场中小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效率偏低,实际分配水平低于最优分配水平;委托代理双方议价能力对中小上市企业股利分配政策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地以行业、规模和时间为结构性分析维度研究后发现,样本企业股利分配效率存在值得关注的异质性。未来股利分配相关法律与政策可考虑以本文研究为参考,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围绕委托代理双方的权责利与议价过程制定更具针对性的规制方案与执行手段,以兼顾各方合理利益诉求为基础性前提,切实发挥监督主体的治理作用,为权益类直接融资市场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业安  宋紫峰  
本文报告了一个包含多个代理人的委托代理实验,其特点在于委托人拥有是否公开合同信息的权利以及不同代理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同。通过对合同选择、执行和结果的分析,本文发现:委托人更倾向于在不同代理人之间隐藏合同信息或者提供更为相近的合同;委托代理双方的礼物交换效应非常明显,但是其程度受到纵向不公平、信息结构和竞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这些结果的根源在于部分经济个体表现出的公平考虑等社会偏好。这个结论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合同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仁德  韩晶  
国有经济的结构特征可以用两大等级体系的委托代理链来描述 ,第一等级的委托人是全民 ,代理人是政府 ;第二等级的委托人是政府 ,代理人是国企经理。在经济中发挥实质性作用的是第二等级的委托代理关系。国有经济的腐败问题恰恰是第二等级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共谋租金的结果。我们认为 ,政府对企业行政上的超强控制是委托人与代理人共谋租金的纽带 ,而经济中监督激励的严重缺乏 ,则是腐败泛滥的重要原因。通过理论分析与模型分析 ,我们认为加强监督 ,减少政府干预企业经济 ,是解决腐败问题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勇  
本轮危机之后,植入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成为宏观经济学建模的主要发展方向。本文对危机后包含金融因素的DSGE模型进行了全面评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核心议题。通过对DSGE金融建模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评析,有助于为后续DSGE金融模型的研发奠定文献和方法论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虎  余稳策  
"一带一路"倡议是推进我国经济"走出去"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境外投资的不断加大,由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和内部治理力度匮乏造成的境外国有资产流失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道德风险行为监管不力和巨额收益成为境外国有企业代理人出现道德风险行为的重要原因。基于内部治理角度,本文选取2011-2016年15家在美上市国有企业相关数据进行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代理成本和股权集中度与资产流失有正向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辉猛  
著作权法第17条文字表述的矛盾,导致我国存在委托创作合同是书面合同还是非书面合同的争论。两种观点虽各有理由,但均有偏颇。我国委托创作合同属于混合形式更为合理,即有关著作权归属的约定法律要求书面形式,其他条款则形式自由。区别形式是由立法的目的决定的,委托创作合同的普通条款只在当事人之间生效;而著作权归属关系到公共利益,书面形式可以起到权利公示作用,弥补著作权登记制度缺失的遗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颜兴中  袁海波  
文章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并建立代建制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委托代理方的基本假设建立代建制的委托代理模型,结合理论模型与实践,对代建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风险、激励与约束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代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宗平  刘海燕  杜文  
铁路国有资产经营过程中至少存在三层委托代理关系。每一层次的委托──代理问题都要涉及到量化指标如利润额、收入额等,必定存在一个基数确定问题,本文结合“联合确定基数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案例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晓军  
公司治理问题有两类:一类是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面对的是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另一类是剥夺型公司治理问题,涉及到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现代公司主要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经过对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认为:传统的委托———代理模型存在着假设条件———期望效用函数和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不合理性,不具有可操作性。由此提出了龙格现象,设计了委托———代理区间化模型,并相应地提出了减小契约效力角,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趋于一致,增加公司价值的两种方法:经理股票期权激励和加强独立董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丁伟斌  杨义群  荣先恒  
本文基于对委托代理基本模型和博弈确定性模型的分析 ,探讨了企业委托人和代理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对彼此的影响 ,并结合期权激励理论 ,建立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委托代理博弈随机模型。随后本文还简要分析了随机模型在企业管理特别是国有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