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99)
2023(10694)
2022(9599)
2021(9264)
2020(7739)
2019(18093)
2018(18072)
2017(35008)
2016(19391)
2015(21795)
2014(21727)
2013(21556)
2012(20014)
2011(17925)
2010(17762)
2009(16194)
2008(15960)
2007(14057)
2006(12196)
2005(10526)
作者
(57593)
(47762)
(47520)
(45203)
(30305)
(23004)
(21588)
(18915)
(18169)
(17094)
(16621)
(16123)
(15195)
(15112)
(14764)
(14621)
(14529)
(14308)
(13620)
(13598)
(12004)
(11898)
(11633)
(10820)
(10722)
(10592)
(10499)
(10421)
(9651)
(9513)
学科
(74192)
经济(74109)
管理(53980)
(50603)
(42743)
企业(42743)
方法(35985)
数学(30866)
数学方法(30438)
(20560)
(19808)
中国(18442)
(18252)
业经(16173)
地方(15069)
理论(13363)
(13340)
(13193)
贸易(13187)
(13120)
农业(12825)
(12784)
(11941)
财务(11876)
财务管理(11853)
技术(11376)
环境(11351)
企业财务(11251)
教育(10414)
(10282)
机构
大学(276321)
学院(272826)
管理(108678)
(102171)
经济(99784)
理学(94654)
理学院(93568)
研究(92079)
管理学(91746)
管理学院(91273)
中国(67016)
科学(61728)
(60425)
(48957)
(47486)
业大(45874)
(44956)
研究所(43732)
中心(41257)
(39360)
北京(38437)
农业(38169)
财经(36698)
(36615)
师范(36203)
(34121)
(33393)
(32049)
技术(29715)
经济学(29289)
基金
项目(191859)
科学(148789)
基金(137739)
研究(136707)
(121686)
国家(120702)
科学基金(102320)
社会(82776)
社会科(78300)
社会科学(78278)
(74874)
基金项目(73979)
自然(69134)
自然科(67459)
自然科学(67442)
自然科学基金(66245)
(63313)
教育(62159)
资助(57783)
编号(55739)
成果(45061)
重点(42936)
(41358)
(40080)
(38868)
课题(38082)
科研(37351)
创新(36288)
计划(35617)
大学(35399)
期刊
(111194)
经济(111194)
研究(76932)
学报(50725)
中国(48209)
科学(44613)
(43497)
管理(38712)
大学(37852)
学学(35364)
(32813)
农业(30460)
教育(30342)
技术(23318)
(19267)
金融(19267)
业经(18883)
图书(18124)
财经(17290)
经济研究(16671)
(15493)
问题(14909)
林业(14807)
科技(14702)
(14669)
理论(14103)
(13850)
业大(13498)
技术经济(13185)
实践(13125)
共检索到391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洪燕真  刘伟平  戴永务  
通过收集各种食物来源2007年世界生产的数据,依据食物营养成分表计算各大类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等重要营养元素的数量,得出森林食物对人类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的贡献分别为8.5%、2.48%和5.01%,定量地分析森林食物对人类营养结构的贡献,并简要分析世界森林食物发展中还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锐  殷伟  王晨  韩立民  
在中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食物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陆域食物生产局限难以突破的背景下,“蓝色粮仓”对保障中国食物营养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鱼类、甲壳类、贝类、藻类与头足类五类海产品,以及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两种生产方式为研究对象,在计算2003—2019年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与海产品营养生产量的基础上,分析“蓝色粮仓”对中国食物营养贡献率的变化情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显示:(1)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量将保持增长趋势,人口增长和食物消费结构升级是需求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2003—2019年,中国海产品营养产量呈现4阶段波动变化,其中海水养殖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总体呈现阶梯式增长趋势,海洋捕捞贡献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各类海产品中鱼类营养生产量占比最高,其次是贝类与甲壳类,藻类、头足类占比都较小。(3)据预测,未来海产品能量、蛋白质与脂肪贡献率将稳步上升,到2030年将分别达到2.15%、11.71%与1.66%。因而,“蓝色粮仓”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中国居民食物营养需求特别是动物蛋白需求有重要意义,未来中国应加快“蓝色粮仓”建设,强化其在中国食物营养中的贡献作用。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方匡南  吴见彬  谢邦昌  
本文通过引入责任准备金,提出了新的保险客户利润贡献度公式,综合考虑了历史购买行为和未来可预见的现金流,更有效地度量客户的真实贡献。此外,本文首次把非参数随机森林回归法应用到保险客户利润贡献度预测中,并和其他模型进行比较,发现非参数随机森林方法往往要优于传统的类神经网络、CART和SVC等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利用客户的年龄、性别、地区、职业、婚姻状况等变量能较准确地预测客户利润贡献度,避免了复杂的精算过程,同时还能评估潜在客户的利润贡献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艾婧文  刘健  余坤勇  张今朝  曾琪  郑文英  
植物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组成及评价是森林公园景观的关键,对森林公园景观优化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福建金丝湾省级森林公园为对象,基于40个调查样方,从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2个层面选择24个景观影响因子,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得出各个样方景观得分值,进而构建美景度和各个影响因子类目之间的景观评价与预测的多元回归线性模型,并分析群落特征和林分空间结构对森林公园景观美学质量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景观中,主要影响美景度的景观因子有凋落物、林下层统一度、乔木丰富度、郁闭度、胸径变异系数、竞争指数、枝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闫文德  
森林土壤碳库在全球气候调控和碳平衡维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碎屑食物网的起点,土壤微食物网是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碳转化的关键驱动者,决定着森林土壤有机碳的分解、转化和储存等过程,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首先,从土壤微食物网的结构组成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微食物网不同组分对森林土壤碳库的影响途径。其次,以土壤微食物网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支点,进一步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其对土壤有机碳的传递过程,从营养级联层面探讨其对土壤碳储存的调控作用,从微食物网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变化探索其对森林土壤固碳能力的反馈机制。最后,针对目前土壤微食物网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局限性,在厘清多组分的微食物网结构特征,解构多元化的微食物网关系网络,以及探索切实有效的微食物网调控策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在“双碳”战略目标建设背景下,本研究为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璨  任鸿昌  薛同良  吴水荣  
以苏北地区1991—2001年的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的效率模型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农田林网和小片林对农业总产值、种植业产值和畜牧业产值的贡献程度进行计量并分析,结果表明:农田林网对上述3个产值的生态贡献率为负值,小片林对上述3个产值的生态贡献率为正值,林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存在明显的联合生产效果。需要扩大小片林面积和对现有农田林网进行适当改造,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杰龙  幸绣程  王立群  
根据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要素投入的特点,构建CD函数;采用面板回归法验证劳动、土地和资本对全国及各地区旅游收入结构的影响水平;利用要素贡献率分别计算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水平。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分别能够促进旅游总收入增加2.14、0.93和0.21个单位;土地和资本是影响门票收入的主要因素,劳动力和土地是影响食宿收入的主要因素,资本是影响娱乐收入的重要因素,而其他收入主要影响因素为土地要素;2004—2014年,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增长68.80%依赖土地要素投入,31.20%依赖劳动要素投入,资本和以技术为代表的其他要素分别贡献3.10%和-3.10%;东、中、西3个地区的要素贡献率存在明显差异,区域间不合理的要素贡献率使得中国森林公园旅游经济"差距格局"初步形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世雄  郭华  王孝安  范玮熠  
【目的】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是促进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加强植被的恢复重建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拟通过对黄土高原子午岭森林群落构建过程的研究,为该区的植被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范变异分解和Mantel检验两种互补的方法,通过分离环境因子/距离(度量环境筛选)和空间因子/距离(间接度量扩散限制)对群落物种组成/距离的相对贡献,确定环境筛选和扩散限制在该区植物群落构建中的相对重要性。【结果】不同群落类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显著,空间和环境因子共同解释了草本、灌木、乔木三层29%—65%的物种组成变异(P<0.01)。而二者的贡献特点在不同层次有所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广翠  黄东  高岚  汤晓文  于英  苏娟  
以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和蛟河市为案例,运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林业环境与经济核算指南》,对林地和林木资产实物量与价值量、林产品及森林环境服务价值流量核算;估算森林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及区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价值;通过120户农户家庭抽样调查估算森林为农户家庭带来的产品价值和收入。核算结果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了林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可为制定有利于林业可持续经营的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麟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与营养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作为一支全球最重要的专业人道主义救援力量,在新形势下在饥饿消除与营养强化以及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能力建设方面将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本文以WFP近年来在持续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强化方面的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WFP在上述领域的有关动向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今后应积极参与WFP全球粮食安全等活动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麟  
随着全球粮食安全与营养问题的日益突出,世界粮食计划署(WFP)作为一支全球最重要的专业人道主义救援力量,在新形势下在饥饿消除与营养强化以及地区间的可持续发展和能力建设方面将发挥出独特的作用。本文以WFP近年来在持续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与营养强化方面的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WFP在上述领域的有关动向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今后应积极参与WFP全球粮食安全等活动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侯明慧   徐海泉  
[目的]食物环境与人们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状况密切相关,是实现可持续健康膳食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旨在对食物环境的定义、分类、评价以及对膳食营养的影响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后续食物环境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和总结归纳法,对食物环境的已有文献进行综述。[结果](1)从人们获取和消费食物的层面来看食物环境包括食物可获得性、食物可及性、食物可负担性以及食物质量4个维度;(2)食物环境的类别划分可从感知评价、可获取食物的健康程度以及获取健康食物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展开;(3)食物环境的评价指标尚不统一,且通常只关注某单一维度,缺少对多维度的综合评价;(4)食物零售场所的数量、密度、距离等与膳食质量和营养状况显著相关,居住地便利店越多,膳食质量越低;住所距健康食品店越近,蔬菜水果的消费越多,维生素A、铁和锌等营养素的摄入量越高,营养不良的发生风险越低。[结论]加强对食物环境的关注,构建食物环境综合评价指标,探讨食物环境不同维度对膳食营养的影响和对比分析可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系统梳理食物环境相关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食物环境并为优化食物环境、促进健康膳食、改善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提供新思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东来  毛子军  张玲  朱胜英  
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森林凋落物和土壤中的酶在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结论为:提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对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进行定量测定及精确测定其活性成为可能;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酶活性受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及凋落物自身化学组成的影响;微生物群落是影响酶活性的主要生物因素,土壤有机质、温度和湿度等是影响酶活性的重要非生物因素;对凋落物分解与酶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将成为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酶活性研究的一个发展趋势。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卫小松  夏品华  袁果  刘燕  李振吉  
为探明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吸收与人工湿地脱氮除磷之间的关系,以威宁草海西海码头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全年监测了人工湿地氮、磷的去除效果,对4种湿地植物的生物量和体内氮、磷含量进行分析并测算4种湿地植物的氮磷吸收能力及去除贡献。结果表明:湿地植物种类不同,其吸收氮、磷能力差异较大,菖蒲、水葱对氮、磷的吸收能力较高,茭白、美人蕉的吸收能力较弱(以吸收能力综合评分评定)。按全年衡算,湿地植物TN吸收量为13.08~104.18 g/(m2·a),植株TN吸收量占湿地氮去除量的0.31%~2.49%,地上部分吸收量占湿地氮去除量的0.2%~1.51%;TP吸收量为0.90~5.55g/(m2·...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鸿雁  郑征  王瑾  李志鹏  林小兵  杨效东  
植食性昆虫取食叶片(叶虫食)不仅影响植物种群结构、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的功能,还影响食物网内物种的相互关系。但是有关叶虫食在人为干扰的片段化森林中的情况还研究甚少。本研究以西双版纳纳板河保护区两种森林类型(雨林和常绿阔叶林)各4个片段森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树冠的叶片采样分析了每种片段森林共有优势树种的虫食率和虫食频度,并调查了各片段森林的面积和树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雨林片段和常绿阔叶林片段的优势树种平均虫食率分别为7.6%和6.7%,雨林片段的优势树种平均虫食频度(77.0%)显著高于常绿阔叶林片段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