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4)
2023(9317)
2022(7894)
2021(7253)
2020(6326)
2019(14650)
2018(14465)
2017(26921)
2016(14773)
2015(16462)
2014(16509)
2013(16403)
2012(15026)
2011(13861)
2010(14139)
2009(13542)
2008(13847)
2007(12753)
2006(11738)
2005(10896)
作者
(43499)
(36359)
(36021)
(34275)
(23263)
(17162)
(16515)
(14186)
(13695)
(13355)
(12659)
(12254)
(12012)
(11961)
(11616)
(11109)
(10741)
(10695)
(10580)
(10554)
(9244)
(9042)
(8828)
(8328)
(8215)
(8195)
(8124)
(7987)
(7556)
(7048)
学科
管理(58601)
(53673)
经济(53575)
(46595)
(42445)
企业(42445)
(20466)
方法(19950)
(17569)
数学(15383)
中国(15338)
数学方法(15101)
(14275)
业经(13725)
(13437)
财务(13379)
财务管理(13342)
(13313)
企业财务(12684)
(11525)
(11222)
(11129)
理论(11037)
(11003)
银行(10983)
(10353)
(9903)
(9731)
金融(9728)
环境(9607)
机构
大学(212898)
学院(207562)
管理(82546)
(82372)
经济(80294)
研究(72541)
理学(68139)
理学院(67321)
管理学(66202)
管理学院(65759)
中国(59426)
(47786)
(45233)
科学(43728)
(37567)
(34804)
研究所(33378)
中心(33325)
财经(33151)
(32809)
北京(31015)
(29952)
业大(29726)
(27165)
(27162)
(26997)
师范(26919)
(25636)
农业(24615)
财经大学(24522)
基金
项目(132351)
科学(103626)
研究(96557)
基金(96226)
(84737)
国家(84056)
科学基金(71486)
社会(61032)
社会科(57748)
社会科学(57731)
基金项目(50437)
(50151)
自然(46506)
自然科(45227)
自然科学(45212)
自然科学基金(44434)
教育(44095)
(42520)
资助(39238)
编号(38685)
成果(33084)
重点(30043)
(29443)
(29196)
(27247)
课题(27062)
(26793)
国家社会(25438)
科研(25390)
教育部(25283)
期刊
(102542)
经济(102542)
研究(64800)
中国(52467)
(39358)
管理(36455)
学报(34438)
科学(31896)
(28569)
大学(26662)
学学(24186)
教育(24151)
(21698)
金融(21698)
技术(18497)
农业(18027)
财经(17142)
业经(15335)
图书(15056)
(14812)
经济研究(14283)
问题(12813)
(11685)
会计(11349)
书馆(11260)
图书馆(11260)
财会(10666)
资源(10497)
(10288)
林业(10076)
共检索到345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文剑  张红霄  徐静文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仍存在影响机理分析不够全面、对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以及计量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1深入分析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机制;2关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及构成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婧  王见  孙翔  
基于前景理论构建包含监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资源经营者的三方博弈模型,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以配置采伐限额权力与金钱交换为特征的权力寻租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管部门是否进行监管取决于对寻租概率和监管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林业主管部门与森林资源经营者是否寻租取决于对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寻租行为的租金和寻租行为额外收益的主观判断,还受制于前景理论中厌恶损失效应程度、边际递减敏感性程度的影响。未来可从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林业主管部门执业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3个方面降低寻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准确科学地防范寻租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胡品平  徐正春  刘飞鹏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文剑  徐静文  张红霄  
本文在理论分析采伐管理制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采伐政策及21个村415个样本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林改后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改后政府的采伐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该种负向影响是通过采伐量及林木收购价这两个中介变量产生的,即使在林木市场价会降低采伐管制强度对林木收购价的负向作用(中介效应)以及山林依赖度会弱化采伐管制强度对采伐量的负向影响(交互效应)客观背景下,该种负向作用依旧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采伐管制导致设租寻租行为的广泛存在。政府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简政放权"很有必要,具体说即是将采伐指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开铭  
国营林场是林业的希望,是发挥林业骨干、示范和幅射作用的事业单位。近年,国家在行业管理、政策扶持和宏观调控方面给予了很大的优惠与扶持,林场的工作受到重视,体制得到理顺,地位逐步提高,管理不断加强,作用更加显著。但面对改革浪潮和国营林场可伐资源的日益减少的现状,要保证林场的森林资源永续利用,达到林场自我发展的目的,则作为国营林场主要经济支柱的森林限额采伐工作,其管理尤其关键,很值得研究探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建洲  张建国  
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是我国最主要的森林宏观调控政策 ,它对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从现实来看 ,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超限额采伐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低效运行的原因 ,据此提出提高我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有效性途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和亮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生物资源、林地资源和森林环境资源,但林地资源是基础。森林资源管理必须以林地资源管理为中心。由于公益性森林资源作为公共物品其经营的主导利用目标是生态效益。因此,林政资源的管理要以林地资源管理为基础,林木与林地管理并重,严格森林资源的保护。而商品性森林资源经营的主导目标在于经营利润的最大化,应赋予经营者更灵活的处置林木的权力,资源管理以林地资源管理为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明华  张卫民   陈建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雪燕  
我国现行的采伐权性质、采伐限额编制、采伐许可制度、采伐管理机制都存在缺陷,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应当确立采伐权独立的物权地位,科学编制采伐限额,放开商品林采伐许可限制,突出森林经营方案审查,增加公众的参与程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实现我国承诺的减排目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兰会  孔越  郑海鹰  
以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各省区截面数据为基础,本文分析了2004-2008年我国各省区森林资源采伐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集体林权改革后各地的个人林权比重普遍加大,集体林权比重降低。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个人林权比重对森林资源采伐没有显著影响;森林资源权属结构对集体林权比例越低,森林资源采伐也越少。同时,农村人口密度对森林资源采伐有正向的影响。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国江  刘安兴  
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 ,按照一般的未测采伐量测算方法 ,考虑了不同树种及径阶采伐木对未测采伐量的影响 ,而忽略了采伐木期初蓄积在各年度间的梯度分布和某一年度内生长季节前后采伐量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 ,上述 4个因素应同时考虑 ,并导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从举例说明的结果看 ,在不同条件下测算的未测采伐量比综合考虑 4个因素的未测采伐量分别偏大 9 9%~ 37 4%。表 2参 6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秋娟  靳爱鲜  张玉珍  李金兰  原民龙  黄选瑞  
森林资源采伐管理制度,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保障森林经营者利益,以及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森林采伐管理法律法规,是一个自上而下、层次分明的有机整体。本文总结了现行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主要法规,分析了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的背景变化,以及现行的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在保障经营者利益、政策形式和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采伐管理政策改革的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仁辉  周新年  杨玉盛  
森林采伐应注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已成为共识。本文对采伐作业引起林地土壤的干扰与压实、土壤养分变化、保留木的损伤以及采伐作业后溪流水质的变化、林木更新和生长的影响进行归纳和评述 ,介绍了可减少立地破坏的采伐作业技术和采集机械应用的新进展 ,指出我国开展森林采伐作业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对策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系统论述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原则和森林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是在森林生态理论指导下进行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涉及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考虑原生植被和顶级群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合理配置。模仿自然干扰就是模仿自然选择采伐木、培养木和其他保留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自强   周伟   杨重玉  
增加森林碳汇对中国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中国29个省份第三次至第九次森林资源清查的面板数据,通过森林蓄积量扩展法测算森林碳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森林采伐限额对森林碳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森林碳汇持续增长,地区间森林碳汇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提高采伐限额促进了森林碳汇增长,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能带动邻近地区的森林碳汇增长;提高采伐限额的森林碳汇增长效应主要在于提高抚育采伐限额,且存在空间异质性,采伐限额对非集体林区森林碳汇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性更大;提高采伐限额促进了造林中用材林比例增长,但不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