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4)
- 2023(12129)
- 2022(10141)
- 2021(9297)
- 2020(7898)
- 2019(17660)
- 2018(17335)
- 2017(32753)
- 2016(18371)
- 2015(20277)
- 2014(19878)
- 2013(19802)
- 2012(17881)
- 2011(16003)
- 2010(16050)
- 2009(15333)
- 2008(15525)
- 2007(14222)
- 2006(12868)
- 2005(11482)
- 学科
- 济(68968)
- 经济(68854)
- 业(65935)
- 管理(62481)
- 农(46247)
- 企(45539)
- 企业(45539)
- 农业(30533)
- 财(26335)
- 方法(26154)
- 数学(22427)
- 数学方法(22228)
- 业经(22020)
- 制(20969)
- 中国(17818)
- 务(14623)
- 财务(14587)
- 财务管理(14549)
- 体(14437)
- 企业财务(13767)
- 学(13689)
- 银(13327)
- 银行(13288)
- 贸(13191)
- 贸易(13187)
- 策(13020)
- 易(12923)
- 行(12477)
- 地方(12138)
- 收入(12114)
- 机构
- 学院(257086)
- 大学(253336)
- 济(107402)
- 经济(105232)
- 管理(101965)
- 理学(86578)
- 研究(85723)
- 理学院(85699)
- 管理学(84515)
- 管理学院(84031)
- 中国(69942)
- 农(66447)
- 京(53366)
- 科学(53300)
- 财(52133)
- 农业(50981)
- 业大(48251)
- 所(44355)
- 中心(41015)
- 江(40899)
- 研究所(39949)
- 财经(39478)
- 经(35931)
- 北京(32935)
- 省(32783)
- 农业大学(32184)
- 经济学(31583)
- 州(31298)
- 院(30600)
- 经济管理(29853)
- 基金
- 项目(172200)
- 科学(134790)
- 基金(125782)
- 研究(122833)
- 家(111970)
- 国家(110953)
- 科学基金(94093)
- 社会(79737)
- 社会科(75297)
- 社会科学(75277)
- 省(68381)
- 基金项目(67350)
- 自然(61234)
- 自然科(59769)
- 自然科学(59751)
- 自然科学基金(58737)
- 划(56381)
- 教育(54161)
- 资助(49640)
- 编号(48724)
- 重点(38476)
- 成果(38164)
- 部(38037)
- 发(36728)
- 制(36701)
- 创(36073)
- 农(35893)
- 创新(33839)
- 业(33516)
- 科研(33476)
- 期刊
- 济(127789)
- 经济(127789)
- 研究(71636)
- 农(68083)
- 中国(56147)
- 学报(46267)
- 农业(45098)
- 财(42733)
- 科学(41780)
- 管理(37310)
- 大学(36047)
- 学学(34793)
- 融(28401)
- 金融(28401)
- 业经(27134)
- 业(23667)
- 技术(20175)
- 财经(19811)
- 教育(19731)
- 问题(17929)
- 经济研究(17308)
- 经(16945)
- 版(15600)
- 农村(14848)
- 村(14848)
- 农业经济(14004)
- 业大(13678)
- 世界(13577)
- 科技(12965)
- 技术经济(12479)
共检索到3958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文剑 徐静文 张红霄
本文在理论分析采伐管理制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机制基础上,运用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市)采伐政策及21个村415个样本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林改后采伐管理制度的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林改后政府的采伐管制强度对林农采伐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该种负向影响是通过采伐量及林木收购价这两个中介变量产生的,即使在林木市场价会降低采伐管制强度对林木收购价的负向作用(中介效应)以及山林依赖度会弱化采伐管制强度对采伐量的负向影响(交互效应)客观背景下,该种负向作用依旧存在,其根本原因在于采伐管制导致设租寻租行为的广泛存在。政府在森林资源管理领域"简政放权"很有必要,具体说即是将采伐指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兰花 江家灿 杨建州 詹黎锋
引入消费成本的概念,分析了限额采伐管理制度下林农沉重的采伐成本。政府与林农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揭示了如果采伐成本负担过重,无论政府的支付函数如何,林农的最优选择都是滥伐。福建省闽侯县林业局的林政执法案件统计资料及200户林农调查问卷的分析结果表明限额采伐管理制度是导致"林木滥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限额采伐管理制度 滥伐 采伐成本 博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庞婧 王见 孙翔
基于前景理论构建包含监管部门、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资源经营者的三方博弈模型,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以配置采伐限额权力与金钱交换为特征的权力寻租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监管部门是否进行监管取决于对寻租概率和监管成功概率的主观判断,林业主管部门与森林资源经营者是否寻租取决于对寻租行为的惩罚力度、寻租行为的租金和寻租行为额外收益的主观判断,还受制于前景理论中厌恶损失效应程度、边际递减敏感性程度的影响。未来可从完善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林业主管部门执业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3个方面降低寻租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准确科学地防范寻租行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斌
依据农户理性人假设和实际调研数据,深入地分析了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农户抚育采伐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认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影响农户抚育采伐决策,农户抚育采伐决策主要受到抚育采伐技术规程、抚育采伐的木材生产成本和短小材和小径材市场价格的影响,在抚育采伐技术规程的严格约束下,农户往往会推迟抚育采伐的开始期,并在采伐木的选择上做出"砍中留大留小"的决策,这说明严格的抚育采伐技术规程并未达到提高森林质量、促进森林资源增长的政策设计初衷,政府需要对森林抚育采伐的技术规程进行调整。
关键词:
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农户行为 抚育采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何文剑 张红霄 徐静文
已有研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进行了详尽且富有意义的探讨。多数研究发现,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不明显,不仅无法遏制大面积森林采伐,反而阻碍了森林经营者的造林管护行为。已有文献为进一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线索,但仍存在影响机理分析不够全面、对森林资源保护效果的评价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研究内容较为狭隘以及计量方法不够严谨等问题。因此,未来研究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应从如下几个方面改进:1深入分析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影响机制;2关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的变迁及构成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作...
关键词: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 森林资源 林权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胡品平 徐正春 刘飞鹏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森林限额采伐 制度成本 制度收益 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记住 沈月琴 梅雨晴
通过农户问卷调查和关键信息人访谈等方法,了解浙江省景宁县木材采伐管理政策状况;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影响农户木材采伐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办理采伐许可证的时间和费用、乡镇差异对木材采伐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因此,提出要加强农户营林培训力度、加大补贴力度、增加县级预留采伐限额指标等加快景宁县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浙江省 木材采伐行为 森林采伐限额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文剑 张红霄
运用多案例研究方法对江西省6个案例村的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中的指标分配与获取方式进行客观描述,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该制度对农户林木所有权(处置权)的限制及其林业收入的损失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年采伐指标既定的前提下,采伐指标的分配、获取的难易程度就决定了农户林业收入的损失程度,也即符合产权经济学中产权管制的程度与租值耗散耗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假说。
关键词:
采伐限额 指标分配 租值耗散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邓华锋 陈仪全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一些集体林区县市开始试点探索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包括实施按小班面积控制采伐、规范采伐指标分配、实行简易伐区调查设计、简化办证程序等措施。在对一些县市试点改革成效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深化集体林区商品林采伐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如,(1)实施有弹性的采伐量管理;(2)强化伐区调查设计;(3)加强天然商品林的采伐管理;(4)探索具激励性的林业税费征收管理办法。
关键词:
商品林 采伐管理 面积控制 森林经营方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系统论述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原则和森林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是在森林生态理论指导下进行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涉及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考虑原生植被和顶级群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合理配置。模仿自然干扰就是模仿自然选择采伐木、培养木和其他保留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于德仲 方彦
商品林是相对于公益林而言的,其主要培育目的在于满足市场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我国现行的限额采伐制度已成为落实高品林经营权、处置权的主要障碍,采伐许可证制度冲击了森林经营方案的规范、指导作用。为寻找商品林采伐制度中赋权与规制的均衡,需加强森林经营方案的规制作用,加快商品林采伐权交易市场建设等制度创新,完善商品林采伐制度。
关键词:
商品林 采伐 制度创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严明 温常青
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森林采伐管理与市场经济的矛盾,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探讨了引进市场机制,打破政府行政管理固有模式的可能性,提出了逐步取消森林采伐限额,建立职业森林经理人制度,合理界定政府、市场中介和林权所有者的权利边界,从而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符合森林经理规律的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叶 张红霄
以家庭承包为主的集体林权改革在于使农户获得物权性质的林地承包经营权,林木采伐权成为农民林地承包经营权的核心权利,而我国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存在着限额指标、复杂手续以及权力寻租等问题,使得森林生态公益与农户私益产生冲突,而行政地役权兼具公私双重属性,能够为解决这一冲突提供可行性途径。以俄罗斯、美国和意大利有关行政地役权的立法实践为例,从设立规则、权利与义务、权利保障等方面总结了国外行政地役权的制度优势,旨在探讨对我国现行的林木采伐指标分配管理制度改革作借鉴。
关键词:
行政地役权 林木采伐管理 规则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英 宋维明
使用2005和2010年江西省集体林区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采伐决策的影响,运用FE和RE研究林改对木材和竹材采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可显著增加木材和竹材的采伐量,其中林下资源的使用权可以延迟农户对木材的采伐,农户倾向于在产权明确的林地上进行采伐,同时家庭经营林业的方式不利于木材供给的增加。基于本文的实证,建议在勘界发证的工作中应首先确保用材林地,提倡以林地流转的方式实现林地的规模经营。
关键词:
林权 家庭经营 林权证 采伐决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雪燕
我国现行的采伐权性质、采伐限额编制、采伐许可制度、采伐管理机制都存在缺陷,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向生态建设的转变。应当确立采伐权独立的物权地位,科学编制采伐限额,放开商品林采伐许可限制,突出森林经营方案审查,增加公众的参与程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从而保证实现我国承诺的减排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