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69)
2023(8499)
2022(6437)
2021(5719)
2020(4655)
2019(10516)
2018(10622)
2017(20088)
2016(11696)
2015(13416)
2014(13585)
2013(13470)
2012(12300)
2011(10947)
2010(11194)
2009(10206)
2008(10574)
2007(10030)
2006(9450)
2005(8979)
作者
(37596)
(30997)
(30750)
(29487)
(19665)
(14807)
(13859)
(12148)
(11928)
(11380)
(10989)
(10585)
(10251)
(10165)
(10142)
(9553)
(9254)
(9240)
(9137)
(9102)
(8018)
(7919)
(7797)
(7209)
(7131)
(7037)
(7007)
(6814)
(6569)
(6377)
学科
管理(43712)
(42281)
经济(42221)
(34971)
(29770)
企业(29770)
(14964)
(14933)
中国(14409)
(13976)
方法(13963)
环境(11855)
业经(11769)
(11377)
数学(10781)
数学方法(10555)
(10039)
财务(9994)
财务管理(9965)
(9793)
企业财务(9439)
农业(9352)
(9089)
(8967)
银行(8929)
地方(8742)
(8322)
(8136)
理论(7897)
(7743)
机构
大学(166294)
学院(165243)
研究(62467)
(61985)
管理(60515)
经济(60337)
中国(51049)
理学(48408)
理学院(47822)
管理学(46813)
管理学院(46525)
科学(41747)
(39076)
(35975)
(34575)
(32438)
研究所(31034)
(29319)
业大(29005)
中心(28736)
农业(27583)
北京(25710)
(24392)
财经(23465)
(23287)
(23003)
(21280)
(21077)
师范(20955)
技术(19356)
基金
项目(103677)
科学(78891)
基金(72635)
研究(71712)
(66798)
国家(66268)
科学基金(54092)
社会(42388)
(41302)
社会科(39935)
社会科学(39917)
基金项目(37625)
自然(37057)
自然科(36057)
自然科学(36044)
(35433)
自然科学基金(35396)
教育(31961)
资助(30421)
编号(28366)
重点(24547)
成果(23641)
(22869)
课题(21288)
(21241)
计划(21110)
科研(20625)
(20224)
创新(19110)
科技(19103)
期刊
(80562)
经济(80562)
研究(51057)
中国(40257)
学报(33842)
(33127)
科学(29722)
(28360)
管理(26893)
大学(25278)
学学(23768)
农业(21591)
(19237)
金融(19237)
教育(18996)
技术(14338)
业经(13588)
(13465)
财经(11984)
经济研究(11118)
林业(11062)
问题(10901)
(10471)
(9610)
业大(9168)
图书(9145)
会计(9017)
科技(8348)
资源(8172)
现代(8090)
共检索到2786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侯振宏  
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是涉及《京都议定书》第 3条第 4款 (3.4条款 )中几个主要的附加人为活动 ,这些活动的定义与碳计量方法、碳源或汇的大小密切相关 ,是目前IPCC和国际气候变化战略谈判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以及IPCC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LULUCF)温室气体计量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 ,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 ,调研了森林退化、森林管理、植被破坏和恢复的国际定义 ,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 ,提出了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全  侯振宏  
森林的定义与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LULUCF)碳吸收或排放的计量密切相关 ,同时也是造林、再造林和毁林 (ARD)定义的基础 ;ARD的定义直接关系到《京都议定书》第三条第三款 (3 .3条款 )ARD活动引起的汇清除的计量和大小。本文基于森林有关定义国际研讨会和IPCC有关LULUCF碳计量的方法学指南的研讨和交流 ,通过大量资料收集和信息查询 ,对主要国际公约、国际组织和各国森林和ARD的定义进行了调研 ,并分析讨论了不同定义及其对LULUCF碳计量的影响 ,提出了碳计量中需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在研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 ,提出了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 3个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分析了退化群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 /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生物量等特征指标的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的变化 ,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 ,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 ;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 ,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中等、速度快 ,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雷静品  肖文发  刘建锋  白彦锋  刘昕  
阐述国际社会对森林退化的定义和认识及我国森林退化的研究和评价进展,分析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体系评价森林退化的可能性,阐述森林退化与碳排放的关系,分析可能用于评价森林退化的指标,并提出我国今后森林退化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侯建华  董建新  高立杰  高宝嘉  李兰会  
2005—2006年夏季在河北塞罕坝地区运用固定样线法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人工针叶林恢复形成的40年生人工针叶林鸟类群落进行调查,并同自然恢复形成的天然落叶阔叶林和天然针阔混交林进行比较。共记录鸟类39种,分别隶属于8目17科。结果表明:人工针叶林恢复对退化森林生态系统鸟类群落具有重要影响;人工针叶林鸟类物种数为(4.14±0.60)种.hm-2,密度为(26.21±7.64)只.hm-2,均高于或显著高于(P=0.018)天然阔叶林,且密度与天然混交林无显著差异(P=0.902),人工针叶林中的沼泽山雀和黄眉柳莺的密度有了显著提高,分别从(2.78±0.67)只.hm-2和(1.21±0.45...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雪  戴全厚  喻理飞  杨智  
本文以典型喀斯特退化森林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选取立地条件基本相似的草坡、灌草、灌木、乔灌、乔木和顶级六个植被恢复阶段,并以坡耕地为对照,通过调查取样和实验分析,探索了退化森林不同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显著,随着植被由低级向高级演替,养分也随之增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养分与土壤脲酶、蔗糖酶、蛋白酶显著相关。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对土壤酶活性有显著影响;对于土壤脲酶活性而言,石缝与土面、石缝和石土面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而小生境对于土壤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差异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研究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动态特征。群落组成结构变化体现于不同适应等级种组的变化 ,不同恢复阶段各种组的优势地位不同 ,草本群落阶段与草灌过渡阶段 ,灌丛灌木阶段与灌乔过渡阶段 ,常绿落叶阔叶林阶段与顶极群落阶段其居优势地位的种组分别为先锋种 ,次先锋种和过渡种 ,次顶极种和顶极种 ,种组替代规律是先锋种经次先锋种、过渡种最终被次顶极种和顶极种替代。随着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 ,群落高度 (0 6~ 16 9m)、盖度 (0 2 9~ 0 79)、显著度 (0 872 0~2 1 8981cm2 ·m- 2 )逐渐提高 ,而密度早期增大之后逐渐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樊宝敏  董源  张钧成  印嘉佑  
通过对中国历史资料的分析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 ,对我国历史上由于森林的大幅度减少所造成的黄河、长江等流域的洪水和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沙漠化 ,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4 0 0 0年间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人为不合理的活动 ,我国森林覆盖率约由 6 0 %下降到 10 %左右 ,毁林先是在黄河流域 ,后来扩展到长江流域等几乎全国所有的林区。黄河、长江上中游地区大规模的森林破坏 ,导致了中下游地区发生严重而频繁的洪水灾害 ,而且越到后来就愈加严重。中国东南方地区的森林减少 ,导致了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干旱、降雨减少 ,使得 4 0 0mm等雨量线向东南偏移 ,进而这些地区湖泊干涸、沙漠不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海奎  雷渊才  曾伟生  
利用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以回归模型估计法作为乔木林生物量的主要计算方法,以树种含碳率作为生物量转换为碳储量的系数,从单木归并到样地,从样地加权平均至省级区域,估算乔木林碳储量;以加权平均转换系数估算疏林地、散生木和四旁树的碳储量,以模型法估算竹林、灌木林的碳储量。结果表明: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集中在西南和东北两大区;乔木林是中国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体;人工林碳储量在中国乔木林碳储量中比例超过15%;阔叶树的碳储量和碳密度均大于针叶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鑫瑶  王旭  朱美玲  王文蕾  梁卿雅  邹耀进  李超  唐鹏  任浩天  
基于海南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报告(2008—2011),本文以海南省八种主要森林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森林类型的碳贮量、碳密度及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海南森林总碳贮量为3 489.122 5万t,碳贮量按龄级分布状况为中龄林>成熟林>近熟林>幼龄林>过熟林,碳密度按龄级分布状况为成熟林>近熟林>过熟林>中龄林>幼龄林,主要森林类型平均总经济价值2 174 857万元。天然阔叶混交林是海南面积最大、碳贮量最大,碳汇价值最高的林种;而作为海南重要的经济作物,橡胶树与桉树类人工林对海南森林碳汇贡献不可低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文宇  罗小荷  
森林资源产权是产权经济学运用于林业领域中所建立的一个特殊范畴。我国目前的森林资源产权普遍存在着模糊与弱化的现象,并由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和生态危机。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我国森林资源的产权情况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并试图提出一些改革方法和构建我国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一些措施。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京辉  陆元昌  王懿祥  郭东策  
通过对热带不同演替阶段的2类退化天然次生林林学特性的对比分析,确定2类退化天然次生林在乔木树种组成结构、幼苗幼树组成结构、更新能力上存在的差异。以近自然森林经营思想为依据,针对2类退化森林的不同情况,制定出森林发展类型。早期天然次生林:森林类型的发展目标为环境保护和木材生产。在未来树种组成上,主林层林分目标树种为烟斗柯、乌墨、枫香。烟斗柯主伐木胸径50cm,主伐年龄≥50年;乌墨主伐木胸径70~80cm,主伐年龄≥50年;枫香主伐木胸径45cm,主伐年龄≥20年。较老天然次生林:森林类型的发展目标相同,但在未来树种组成上,主林层林分目标树种为黄樟、乌墨、华润楠、枫香。黄樟的主伐木胸径40cm,...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集体林经营权仅靠分林到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森林对林农而言,只是一种副业。南方集体林业的发展,要以森林的科学经营为基础,重点是要有利于森林的科学经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涛  钱翌  刘璨  
新疆沙湾县由于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所造成的损失费用达到1754.77万元。森林的破坏导致该区域气候劣变,雪线上升了8.5~9m,河流水量减少,沙漠灌木林回缩了16~20km,目前沙漠正以每年3m 的速度前移,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252.8hm~2。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因素是林业开发强度。要在环境经济学的指导下调整观念,重新估量林业的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