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8)
- 2023(9885)
- 2022(8368)
- 2021(7721)
- 2020(6374)
- 2019(14799)
- 2018(14765)
- 2017(27407)
- 2016(15301)
- 2015(17284)
- 2014(17275)
- 2013(16973)
- 2012(16060)
- 2011(14769)
- 2010(15570)
- 2009(14104)
- 2008(14131)
- 2007(12807)
- 2006(11517)
- 2005(10572)
- 学科
- 济(67597)
- 经济(67541)
- 管理(37109)
- 业(36512)
- 企(28124)
- 企业(28124)
- 方法(26132)
- 数学(22849)
- 数学方法(22253)
- 中国(20908)
- 地方(19734)
- 农(18577)
- 学(16228)
- 业经(15320)
- 农业(12668)
- 制(12001)
- 理论(11922)
- 融(11266)
- 金融(11264)
- 银(11262)
- 银行(11237)
- 财(11167)
- 贸(11053)
- 贸易(11040)
- 发(10987)
- 地方经济(10963)
- 行(10896)
- 易(10592)
- 环境(10352)
- 技术(10268)
- 机构
- 学院(221085)
- 大学(219376)
- 济(84486)
- 研究(83825)
- 经济(82313)
- 管理(79303)
- 理学(66744)
- 理学院(65849)
- 管理学(64006)
- 管理学院(63613)
- 中国(61464)
- 科学(54283)
- 京(50348)
- 所(44412)
- 农(42513)
- 研究所(40446)
- 财(37302)
- 中心(36762)
- 江(36402)
- 业大(35982)
- 北京(33101)
- 农业(32709)
- 范(32459)
- 师范(32065)
- 院(31327)
- 州(29341)
- 财经(28609)
- 省(28172)
- 技术(27334)
- 经(25696)
- 基金
- 项目(144207)
- 科学(111478)
- 研究(103773)
- 基金(99773)
- 家(89252)
- 国家(88501)
- 科学基金(73754)
- 社会(61436)
- 省(59819)
- 社会科(58131)
- 社会科学(58113)
- 基金项目(51451)
- 划(50297)
- 教育(49227)
- 自然(48967)
- 自然科(47799)
- 自然科学(47784)
- 自然科学基金(46858)
- 资助(42778)
- 编号(42731)
- 发(36702)
- 成果(34959)
- 重点(34031)
- 课题(32327)
- 部(29981)
- 创(29885)
- 发展(28481)
- 展(27981)
- 计划(27949)
- 创新(27916)
- 期刊
- 济(103738)
- 经济(103738)
- 研究(67776)
- 中国(53700)
- 农(39132)
- 学报(38469)
- 科学(35660)
- 教育(34642)
- 管理(30841)
- 大学(29064)
- 学学(27210)
- 财(27116)
- 农业(26901)
- 技术(22722)
- 融(21089)
- 金融(21089)
- 业经(18894)
- 经济研究(15782)
- 业(14789)
- 财经(13450)
- 问题(12970)
- 统计(12142)
- 林业(11792)
- 科技(11627)
- 经(11606)
- 技术经济(11220)
- 图书(11093)
- 版(11061)
- 策(10957)
- 资源(10842)
共检索到3497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同英
森林群落同期发生演替的模型及其应用陈同英在自然界的次生演替中同期发生演替是较普遍的,所谓同期演替是指在原生植物遭到破坏的地段,顶极植物种、演替系列种、演替初期可一起侵入定居,光形成侵生林,但随着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环境越来越不适应演替初期种和演替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元润
依据38个样地的演替资料,采用母树树冠下各物种幼苗、幼树及小径木的胸高断面积比例作为转移概率,用马尔可夫链描述了群落的演替过程,预测了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群落的组成状况,并运用30年前后植物种盖度资料的对比,在较大的时空范围内阐明了大青沟残遗森林植物群落演替的动态过程与趋势。结果表明,在环境条件不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以水曲柳、蒙古栎为主的群落是较为稳定的群落,而为大果榆为主的群落波动较大。各个不同的群落在达到平衡状态时,其种类组成的数量关系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
关键词:
森林群落,演替预测,大青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梦遥 游巍斌 林美娇 刘君成 林雪儿 何东进 刘进山 蔡昌棠
【目的】了解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演替发展趋势,可以更好地为保护区制定管理政策保护珍稀植物和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借助空间直观景观模型LANDIS Pro 7.0对福建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未来300年(2016—2316年)的森林景观演变进行模拟,采用Fragstats 3.3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对树种面积变化、景观聚集度、分维度、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并对各个树种在模拟时间内的龄级组成进行分析。【结果】在演替时段内,除毛竹林外所有树种斑块分维度均在1.00~1.06之间,表明其景观斑块形状较规则且变化不大。多样性指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均匀度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变化速度在逐渐变缓,表明树种逐渐趋于稳定。阔叶林聚集度先增加后保持稳定,其面积则始终保持增长,至演替结束,以成熟林和幼龄林为主;猴头杜鹃林、长苞铁杉林聚集度在整个演替时段内呈增加趋势,其面积在演替中后期有所增加,且以幼龄林的增加为主;杉木林面积在前150年增长,此期间幼龄林比重也在逐渐上升;后150年面积保持稳定,至演替结束,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聚集度虽保持稳定但略有增加;柳杉林聚集度在演替前100年保持稳定而后200年有所降低,至演替后期,整个柳杉林以过熟林为主,中龄林次之;马尾松林在整个演替过程中均以过熟林为主,幼龄林和中龄林比例很低;毛竹林在演替后期以过熟林占据主要地位,其次是成熟林;且马尾松林和毛竹林在演替期间聚集度均呈现降低的趋势。【结论】天宝岩森林景观的演替会依据一定的规律向顶级群落常绿阔叶林演替;马尾松林、柳杉林、毛竹林在群落中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被取代;杉木林、长苞铁杉林和猴头杜鹃林,在演替时段内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越 林旻 杨刚 黄心渊
森林动态演替过程的计算模拟历来是森林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于传统宏观式的模拟思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植物生长模型、自下而上的模拟方法。首先构建了参数化的个体植物生长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植物内部属性、外部环境、邻域竞争3种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因素,综合模拟出植物在不同环境状况下的生长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构成一片森林的大量植物个体进行遍历式、迭代化的计算,从而模拟出整片森林区域的生长演替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模拟出植被在复杂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动态变化效果,可表现出自然稀疏、物种竞争、物种演替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牟长城 韩士杰 罗菊春 王襄平
该文目的在于揭示长白山森林沼泽生态交错带群落的演替规律 ,以便为科学地保护和经营管理森林与湿地过渡带生物资源提供依据 .选择本区典型的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为研究对象 .采用定量观测和建立经验回归模型的方法 ,研究群落建群种白桦生长过程和斑块动态、蒸腾排水作用的相关规律 ,预测白桦沼泽生态交错带演替进程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群落建群种白桦生长加快、年龄不断增大 ,林分个体着生的微域斑块呈现三次式函数曲线增大 ,林分蒸腾排水作用按幂函数曲线增强 .随着群落的发育 ,斑块不断扩大和生物排水作用的增强 ,白桦沼泽交错群落在 5 0~ 6 0a内将会使交错带生境趋于中生化 ,并演替为森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秀华 徐程扬
【目的】群落分类结构是群落内物种组成的一种直观反映形式,群落分类结构指标与零假设模型的差异能够反映出局域生态学过程(环境过滤和种间竞争等)对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方法】基于长白山地区3块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阔叶红松林样地数据,本文首先分析了长白山典型群落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分类结构特征,并利用群落随机零模型计算标准化差异值(SES)判断影响群落构建的主要生态学过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处于不同演替阶段的森林群落分类结构均具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随着尺度的增大,属种比和科种比呈现下降趋势。幂函数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3块样地的属-种关系和科-种关系。通过比较实际群落与随机群落分类结构的差异,我们发现在局域尺度上,次生针阔混交林和椴树红松林的属种比和科种比均显著低于随机群落(SES为负值),次生杨桦林群落属种比的SES值则在绝大多数尺度上为正值。【结论】环境过滤和扩散的限制作用对次生针阔混交林和原始椴树红松林群落分类结构形成的影响要强于种间竞争,而在次生杨桦林中,竞争作用始终占据主导作用。群落的分类结构受到多种生态学过程的综合影响,它们的相对作用强度会随尺度和演替阶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关键词:
分类结构 环境过滤 种间竞争 演替阶段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家城 陈力
亚热带多优势种常绿阔叶林演替过程 ,依第 1优势种的耐荫、喜湿特性 ,可划分为 6个阶段 :(1 )针叶林阶段 ;(2 )以针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 ;(3)以阳生性阔叶树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阶段 ;(4)以阳生性树种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当中生性树种成为第 1优势树种表明演替已进入顶极阶段 ,此后 ,又以优势树种分布格局为依据 ,将顶极阶级分为第 5、第 6阶段 ;(5 )未发育完善的顶极阶段 ;(6 )发育完善的顶极阶段。据此 ,判定本文所研究的常绿阔叶林处于未发育完善的演替顶极阶段。干扰强度与强阳生性树种种群扩展程度呈正相关。若干扰导致强阳生性树种替代群落原第 1优势树种 ,称这种干扰为导致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奚为民 戴尔阜 贺红士
森林景观模型(forest landscape models)是基于森林动态机制和干扰作用在景观尺度上模拟和预测森林时空变化特征的计算机模型。该类模型越来越多地用于森林规划、经营管理、生态资源保护与恢复及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资料的整理,对森林景观模型的概念、尺度、类型、方法、应用和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随着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森林景观模型将会越来越多地与地理信息系统、规划经营管理决策等紧密结合,未来将向服务性决策模型方向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建华 王红英
市场机制下林业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很大。本文将林业产业链整合一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设立的林业经济福利为目标,构建林业政策模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价格、税收和补贴、信贷利率以及采伐限额等林业政策的作用效果,获得林业政策调整如何影响政策目标和合理政策的选择等研究结论,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阁 张志强 周国逸 魏晓华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研究森林植被与水资源相互作用的森林水文学和流域管理科学在国际上得到迅猛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水文研究和流域管理工具,流域水文模拟模型在中国越来越为森林水文和流域管理工作者所接受和使用.该文在总结了中国在森林水文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后,介绍了森林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以及在开展森林与水关系研究中的主要作用,总结了流域水文模拟模型的主要功能.并以分布式水文模型MIKE SHE为例介绍了模型的结构组成、开发和应用过程.最后提出该模型在中国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包括中国土地利用的独特性、历史水文气象数据的可靠性和共享性.
关键词:
森林水文 模拟模型 MIKE SH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常富 程根伟 鲁旭阳 范继辉 肖飞鹏
林窗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应用贡嘎山森林演替模型(GFSM)模拟气候变化对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迹地森林演替过程的影响,并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3种气候变化情景(B1、A1B和A2),比较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森林树种组成、优势树种径级结构和林地土壤碳氮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维持目前气候状况不变时,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形成的迹地,经过典型的川滇柳、冬瓜杨和桦树先锋群落演替阶段,最终将恢复为冷杉林。若气候变化情景(A1B和A2)发生,繁殖能力和耐性较强的树种,如高山松和桦树,可能取代喜冷湿环境的冷杉,成为这一地区的优势树种。届时,森林生物量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春明
对以往生长和收获模型存在的问题及混合效应模型在森林生长模型研究中的意义进行描述,分别介绍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表达形式和算法,对国内外利用混合效应模型研究林分的树高、断面积和蓄积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最后对混合效应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
混合效应模型 树高 断面积 蓄积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智光 竺杏月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大系统理论,分析区域性森林资源—环境—经济复合大系统(FREES)的结构与原理。在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下,将森林资源、森林环境和林业经济三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基于ε-约束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及包含各子系统的目标函数模型、约束条件模型和关联模型在内的FREES大系统分解-协调优化模型。然后,将该模型用于江苏省FREES可持续发展优化问题,得出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最优方案。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婷婷 陆元昌 张显强 王霞 庞丽峰 刘宪钊 姜俊
经营条件下的森林发育是自然演替和人为干扰共同作用的渐变过程,不同森林发育演替阶段具有不同的林分特征,对森林经营具有导向作用,好的经营处理能够加快森林生长发展进程;反之,则效果甚微或使森林发展发生倒退,因此了解经营林分所处的阶段,对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把经营条件下的森林发育演替阶段细分为森林建群、竞争生长、质量选择、近自然林和恒续林5个阶段。利用逐步判别分析(Wilks’Lambda)对初选的13个林分指标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马尾松年龄、平均胸径、大树蓄积比、林分胸高断面积、胸径变异系数5个指标能够较好地区分森林发育演替阶段。利用这5个指标建立Fisher判别式与Bayes判...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丹玲 卢新海 匡兵
构建合适的量化分析模型是科学把握耕地利用状况及利用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耕地资源管控政策,实现耕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耕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动态性及差异性等特征,鉴于随机森林的基本思想,运用随机抽样Bootstrap法在合理构建分类树的基础上,构造了耕地利用效率测度的RF模型,进而以中国粮食主产区172个城市为例训练该模型并将其运用至2003-2015年的耕地利用效率测度中,同时将BP神经网络和熵权法作为对比验证其一致性、代表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1)耕地利用效率测度的RF模型不受量纲限制,运行所需参数少,运算过程简化,能够较为精确地模拟各评价指标间的复杂联系,科学量化各评价指标对耕地利用效率的贡献。(2)对同一空间单元的效率值而言,RF>BPNN>EW,RF与BPNN所得效率值的总体分布格局相似,且均与EW的测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3)从评价结果与现实的匹配度和精度表征参数来看,RF的测度结果与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客观事实更相符,具有较高的适用性与可靠性。同时,与其余两种常用模型相比,RF能够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训练效率,其测度结果的相关系数R为0.8685,MRPD为2.3533,且具有最小MMSE0.0174和MMAE0.0211,更适用于复杂非线性特征的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随机森林 粮食主产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