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36)
- 2023(5411)
- 2022(4421)
- 2021(3996)
- 2020(3120)
- 2019(7015)
- 2018(6804)
- 2017(13770)
- 2016(7762)
- 2015(8402)
- 2014(8446)
- 2013(8466)
- 2012(8116)
- 2011(7496)
- 2010(7615)
- 2009(6529)
- 2008(6379)
- 2007(5954)
- 2006(5612)
- 2005(4941)
- 学科
- 济(29670)
- 经济(29559)
- 管理(25157)
- 业(21758)
- 企(15628)
- 企业(15628)
- 农(11653)
- 环境(10765)
- 方法(10059)
- 数学(9051)
- 数学方法(8878)
- 中国(8608)
- 财(8237)
- 学(7946)
- 策(7793)
- 农业(7242)
- 业经(6527)
- 地方(6335)
- 划(6303)
- 贸(6300)
- 贸易(6297)
- 制(6266)
- 易(6166)
- 及其(5869)
- 政策(5587)
- 资源(5095)
- 和(5057)
- 方针(4928)
- 税(4884)
- 银(4855)
- 机构
- 学院(108943)
- 大学(106743)
- 济(49085)
- 经济(48026)
- 管理(42394)
- 研究(40631)
- 理学(35605)
- 理学院(35250)
- 管理学(34681)
- 管理学院(34486)
- 中国(31087)
- 科学(23700)
- 财(23275)
- 京(23172)
- 所(20546)
- 农(19647)
- 中心(18529)
- 研究所(18466)
- 江(17779)
- 财经(17252)
- 业大(17129)
- 院(15608)
- 经(15592)
- 北京(15104)
- 农业(14648)
- 经济学(14480)
- 范(14164)
- 师范(14080)
- 州(13552)
- 省(13247)
- 基金
- 项目(71021)
- 科学(56217)
- 研究(54096)
- 基金(51006)
- 家(44970)
- 国家(44608)
- 科学基金(37483)
- 社会(34028)
- 社会科(32220)
- 社会科学(32215)
- 省(27764)
- 基金项目(25769)
- 教育(23936)
- 自然(23599)
- 划(23524)
- 自然科(22955)
- 自然科学(22950)
- 自然科学基金(22537)
- 编号(21886)
- 资助(21431)
- 成果(17934)
- 发(16776)
- 重点(16287)
- 课题(15895)
- 部(15703)
- 创(14159)
- 制(13930)
- 策(13920)
- 国家社会(13914)
- 性(13803)
共检索到173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王文烂 刘伟平 冯亮明
森林的生产实践活动伴随人类社会文明进程变换其利用方式,森林减碳利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引人关注。森林碳生产作为森林减碳利用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森林生态文明的实践进步。本研究从生态、社会、经济等3个方面认识森林碳生产,分析人工造林、森林灾害防治、延迟采伐、土地利用变化等4种最为主要的碳生产方式,提出完善人工造林激励政策、完善采伐限额制度、采取适当的碳税和碳补偿政策、建立有效的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等4个方面的政策保障,进而更好地发挥森林在全球气候变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刘伟平
森林碳生产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低成本选择,探讨了森林碳生产的内涵,指出森林碳生产的自然属性源于森林整体上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公共品特征、外部性特征、稀缺性特征构成了碳生产的经济属性,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森林经营者收入、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共同组成了碳生产的社会属性,而且这三大属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刘伟平 冯亮明
通过森林碳生产的经济属性分析表明森林碳生产具有正外部效应,其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适当的价格补偿能够激励生产行为,通过考察林地、林木的机会成本去设定价格补偿的标准,提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森林碳排放权、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政策,补充森林碳生产补偿政策、多元化碳生产资金渠道,完善森林碳生产的投融资体制等3方面政策保障森林碳生产的价格补偿。
关键词:
森林碳生产 价格补偿 生态补偿 机会成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成蓥 曾维忠
结合福利效应理论,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探析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整体现状及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以造林为主、森林经营为辅,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项目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项目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且份额占比不高、项目实施成效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率、项目非碳效应评估监测机制不完善、项目设计层面人地差异性体现不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入发展森林碳汇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森林碳汇政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造林 森林经营 非碳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白江迪 沈月琴 龙飞 朱臻 舒斌
【目的】从碳汇需求方企业研究森林碳汇抵消政策实施的影响因素,为森林碳汇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上海电力、钢铁与化工3个重点减排行业企业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企业内部动力、内部压力、外部激励和外部约束等因素对森林碳汇抵消政策实施的影响,其中,调查问卷采用5级李克特量表设计,数据经过正态性检验、因子分析后得到24个指标作为观测变量,且经过模型拟合指标和评价确定最后的影响路径。【结果】企业内部动力对森林碳汇抵消政策实施有显著正影响,路径系数为0.17,其中,降低企业减排成本对森林碳汇抵消政策实施影
关键词:
企业 间接减排 森林碳汇 抵消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原 成蓥 曾维忠
结合福利效应理论,采用统计分析与空间分析方法,在探析国内森林碳汇项目开发整体现状及其典型特征的基础上,揭示我国森林碳汇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表明,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开发以造林为主、森林经营为辅,华中和西南地区是我国森林碳汇项目实施的重点区域,项目周期以中短期为主,项目开发增速有所放缓。当前我国森林碳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项目开发进展缓慢且份额占比不高、项目实施成效未能兼顾公平与效率、项目非碳效应评估监测机制不完善、项目设计层面人地差异性体现不足。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森林碳汇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深入发展森林碳汇提供现实依据,为我国森林碳汇政策创新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森林碳汇 造林 森林经营 非碳效应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岚
一、建立森林资源产业的必要性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足同人口爆炸、环境恶化一起构成了制约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基本障碍。据世界银行预测,1990~2030年间,世界总人口将增加37亿,对食品的需求几乎要翻一番,全世界的工业产出量和能源利用量有可能提高2倍,发展中国家将增加6倍。为此,许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集体林经营权仅靠分林到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森林对林农而言,只是一种副业。南方集体林业的发展,要以森林的科学经营为基础,重点是要有利于森林的科学经营。
关键词:
集体林 林权改革 森林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会儒
本文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和内涵入手,阐述了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辨证关系,总结分析了国内外森林资源监测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文章指出,森林可持续经营丰富了森林资源综合监测的目标,森林资源综合监测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保障,是森林可持续经营指标获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先进国家森林资源监测己经向着资源和环境监测一体化的综合监测方向发展。在监测内容方面.除传统的森林生长指标外.增加了森林健康状况和重要生态环境因子。在监测手段上采用成套的先进仪器设备.实现了对森林资源和重要生态因子的连续观测和数据的自动处理,从而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和保证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最后,提出了改进...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森林资源 综合监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刘伟平
分析指出森林碳生产的激励原因在其经济属性,包括公共物品特性与生产的正外部性;运用供求曲线对森林碳生产进行经济解释;论证了产权制度安排与碳价格给付的森林碳生产激励办法;指出产权制度安排激励办法的现实困难,提出尽快开征碳税的建议。
关键词:
森林 碳生产 碳排放 激励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刘伟平 冯亮明
分析了森林碳生产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主要构成要素,从森林碳生产函数出发,从要素价格、要素之间的替代性、要素环境等3个方面研究了森林碳生产的要素流动机理,提出通过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碳生产认知、完善森林碳生产土地要素管理、保障森林碳生产资金投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5个方面来保障要素合理有效流动。
关键词:
森林碳生产 碳汇 要素流动 节能减碳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晋涛 易媛媛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是我国具有成本和技术优势的一项措施。本文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内涵扩大再生产和产品市场替代三个维度,论证了森林碳汇的巨大潜力并给出具体的测算结果,并指出目前林业部门存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不足。要想实现森林碳汇的潜力,在集体林区,需要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去除限制性的林业管理政策,调动林农和私人部门投资于林、改善林业经营的积极性;在国有林区,需要重启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并适时调整天然林禁伐政策,加速将部分退化的天然林改造为高产的人工林。由森林生产力改善而增加的木材供给,如果用于长期固碳的产品形式,例如建筑用材可以替代高碳建筑材料,有助于大幅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林微微 郭泉水 牛树奎 王春玲
本文综合评述了自然资源价值理论中的劳动价值论、效用价值论、能值理论等多种价值理论,确立了森林资源价值的哲学理论基础及哲学特点,辩证分析了森林资源价值的表现形式及价值评价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森林资源价值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进一步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
森林资源 价值理论 价值评价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华明 赵庆建
研究了中国的森林资源和碳储量时空分布状况。对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供求关系进行分析,提出了影响中国森林碳汇能力的主要因素。根据中国清洁发展项目管理的实践,总结了中国森林碳汇市场开发中存在的政策、金融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产权界定,从财政金融工具和非政府组织角度提出了清洁发展机制下中国森林碳汇市场的政策创新机制。
关键词:
清洁发展机制 森林碳汇市场 政策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