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3)
2023(6064)
2022(5255)
2021(4595)
2020(4002)
2019(9522)
2018(9390)
2017(18561)
2016(10494)
2015(12054)
2014(12378)
2013(12628)
2012(11995)
2011(11021)
2010(11041)
2009(10025)
2008(10091)
2007(9402)
2006(7937)
2005(6974)
作者
(32997)
(27936)
(27912)
(26660)
(17417)
(13441)
(12720)
(11042)
(10330)
(9787)
(9578)
(9303)
(8894)
(8879)
(8837)
(8790)
(8737)
(8282)
(8089)
(8004)
(7119)
(6854)
(6844)
(6467)
(6298)
(6192)
(6185)
(5997)
(5784)
(5615)
学科
(48250)
经济(48215)
管理(30188)
(27931)
方法(24750)
数学(22540)
数学方法(22333)
(20677)
企业(20677)
(13754)
(12840)
环境(12121)
(11069)
中国(10599)
地方(9169)
农业(9136)
(9081)
贸易(9080)
(8809)
业经(8782)
(8194)
(7387)
(7321)
(6773)
财务(6760)
财务管理(6739)
企业财务(6330)
(6258)
银行(6232)
资源(6182)
机构
大学(160135)
学院(159235)
(68148)
经济(66794)
管理(60801)
研究(55392)
理学(52384)
理学院(51814)
管理学(50903)
管理学院(50619)
中国(40771)
科学(36003)
(34339)
(32982)
(29531)
(28784)
业大(28522)
研究所(27197)
农业(25884)
中心(25629)
(24166)
财经(23416)
北京(21791)
经济学(21457)
(21165)
(20083)
(19947)
师范(19734)
经济学院(19662)
(18668)
基金
项目(107625)
科学(83185)
基金(77307)
研究(75727)
(69032)
国家(68541)
科学基金(56897)
社会(46938)
社会科(44503)
社会科学(44485)
(42684)
基金项目(41170)
自然(37599)
自然科(36618)
自然科学(36606)
(36163)
自然科学基金(35951)
教育(34263)
资助(32191)
编号(30371)
重点(24878)
(24082)
(23823)
成果(23737)
(21753)
科研(21547)
计划(21098)
课题(20865)
创新(20523)
教育部(19850)
期刊
(70949)
经济(70949)
研究(42298)
学报(29025)
(28539)
中国(26865)
科学(25809)
(22585)
大学(21433)
学学(20465)
农业(18993)
管理(18591)
技术(13836)
教育(12931)
业经(12448)
(11996)
金融(11996)
财经(11330)
经济研究(11144)
(10927)
问题(10367)
(9785)
林业(9324)
技术经济(9155)
(8562)
统计(8370)
资源(7978)
(7717)
科技(7715)
理论(7633)
共检索到226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刘伟平  
森林碳生产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低成本选择,探讨了森林碳生产的内涵,指出森林碳生产的自然属性源于森林整体上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公共品特征、外部性特征、稀缺性特征构成了碳生产的经济属性,对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森林经营者收入、社会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共同组成了碳生产的社会属性,而且这三大属性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刘伟平  冯亮明  
通过森林碳生产的经济属性分析表明森林碳生产具有正外部效应,其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适当的价格补偿能够激励生产行为,通过考察林地、林木的机会成本去设定价格补偿的标准,提出深化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森林碳排放权、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法律政策,补充森林碳生产补偿政策、多元化碳生产资金渠道,完善森林碳生产的投融资体制等3方面政策保障森林碳生产的价格补偿。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刘伟平  
分析指出森林碳生产的激励原因在其经济属性,包括公共物品特性与生产的正外部性;运用供求曲线对森林碳生产进行经济解释;论证了产权制度安排与碳价格给付的森林碳生产激励办法;指出产权制度安排激励办法的现实困难,提出尽快开征碳税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刘伟平  冯亮明  
分析了森林碳生产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主要构成要素,从森林碳生产函数出发,从要素价格、要素之间的替代性、要素环境等3个方面研究了森林碳生产的要素流动机理,提出通过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森林经营者的碳生产认知、完善森林碳生产土地要素管理、保障森林碳生产资金投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5个方面来保障要素合理有效流动。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周一凡  刘烁华  姚顺波  林颖  
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著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著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著,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著。(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梁建忠  文冰  
运用福利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分析了碳税的概念和森林碳汇市场交易双方的外部性特征,认为森林碳汇市场的作用是纠正排污企业和林农造林的正外部性。目前森林碳汇市场属于买方寡占市场,政府需要设计合适的碳税政策,对排污企业征收碳税,使企业在缴纳碳税和购买森林碳汇之间选择。长期来看,企业会选择提高资本或劳动力的使用来替代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每种生产投入经过单位成本调整后的边际产出相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王文烂  卢素兰  
根据福建省顺昌县农户林业收入的调查数据,从林产品收入、林业服务性收入、林地地租收入、生态公益林补偿收入、其他涉林收入等方面对农户林业收入构成进行分析,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在农户林业收入中的贡献非常小,仅占0.18%;以现有碳汇市场为参考,通过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估算出该县的森林碳汇量及其碳汇价值,指出森林碳汇价值的实现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户林业生态收入、改善农户的林业收入结构;并探讨了农户森林碳汇价值实现的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蒋卓秘  曾维忠  杨帆  杨浩  
以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造林再造林项目为案例,利用熵值法和固定效应模型对社区的目标功能和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碳汇项目实施后,目标社区的总功能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其中项目维护功能变化最为明显;气温、日照时数等因素会极大地影响社区功能作用的发挥。社区成员、自然资源、基础设施以及成员之间共有的价值认同是社区功能实现的前提;在当前碳交易市场背景下,受到采伐限额制度、林权改革等规则影响,通过社区发动、组织等方式,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依托于政府参与碳汇交易,更有利于森林碳汇项目发挥作用,同时在社区选择上,应优先考虑在立地条件上更符合、社会资本更丰富的社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简盖元  冯亮明  刘伟平  
从林地经营者追求不同森林经营目标出发,理论分析了林地经营者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环境效益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森林最优轮伐期,进而分析碳汇价值下的森林最优轮伐期,并考察京都机制下实现有林地碳汇价值的最优轮伐期情况,发现在追求林地期望价值最大化的条件下,考虑碳汇价值的森林经营行为,如轮伐期、土地利用方式、造林等将会发生变化,同时碳汇价值的实现需要相应政策制度的完善和碳汇市场的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姚仁福  边文燕  范宏琳  贯君  
基于1999—2018年的林业发展数据,采用森林蓄积量扩展法和DEA-Malmquist法实证分析了中国29个省(市、区)森林碳汇静态效率和动态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999—2018年中国森林碳汇总量呈增长趋势;从静态方面看,中国碳汇效率总体较低,区域间差异大,碳汇效率的空间分布与各省(市、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关联性,纯技术效率是制约综合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动态方面看,Malmquist生产指数呈U型趋势发展,技术进步指数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对Malmquist生产指数的驱动作用不同。因此,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林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森林碳汇的科技水平;完善产权激励机制;加快构建碳交易市场;促进林业资源合理配置;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王静  沈月琴  朱臻  陈炎根  鲍泽钦  后必成  
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认知与支付意愿是了解森林碳汇需求的基础。在对国内外森林碳汇研究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浙江杭州地区为范围,随机抽取220位公众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212份,利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①公众对森林生态功能有一定的认知水平,而且对购买森林碳汇服务的意识基础较好,特别是在购买生态彩票方面的潜力较大;②公众对森林碳汇服务的购买意愿较强,不同群体对森林碳汇购买意愿存在差异。同时,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公众购买森林碳汇服务意愿的主要因素有"是否愿意为个人排碳付费""森林固碳是否应得到补偿""是否知道森林有固碳作用""个人是否有必要减排"和"性别"。最后提出了结...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钦彦  陈遐林  王娟  蔺琛  康峰峰  曹文强  马志波  李文宇  
应用干烧法对华北地区主要森林类型的 8个乔木建群种和 1 0个灌木树种不同器官的有机含碳率进行了测定 ,同时利用生物量标准地资料对其中的 7个乔木树种的林分平均含碳率进行了分析 .8种乔木及 1 0种灌木的器官平均含碳率分别为辽东栎 0 475 0、白桦 0 51 2 5、山杨 0 4880、椴树 0 476 4、油松 0 51 0 5、侧柏 0 50 1 0、华北落叶松 0 51 5 8、红皮云杉 0 51 1 8,1 0种灌木 0 4897;7个乔木树种林分的平均含碳率分别为 ,辽东栎 0 476 1、白桦 0 50 0 8、山杨0 485 9、油松 0 50 3...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月琴  王枫  张耀启  朱臻  王小玲  
以我国南方杉木主产区的典型林场为案例点,基于3种不同立地条件和经营强度的土地类型上进行裸地造林的假设,运用改进的杉木生长模型和修正的Faustman-Hartman模型分析增加碳汇收益对杉木人工林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考虑碳汇收益将明显增加林地作为资产的价值,林地作为资产的价值增加可能使其他用途的土地转化为林业用地,最优轮伐期也随着碳汇价格的增加而呈延长趋势,但对不同类型林地的影响存在差异。中等和劣等林地的碳汇供给量对碳汇价格的反应更加敏感,为通过市场和价格手段来改变现有林地经营方式进而增加林地的森林碳汇供给提供了可能。杉木林地的碳汇供给量与利率和木材价格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利率和木材价格变化对...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孙翀  刘琪璟  
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中的北京市部分,基于生物量转换因子法,通过建立不同森林类型蓄积量与生物量间的回归方程,估算出北京市不同时期森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并对碳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森林碳储量在5 a内由796万t增加到852万t,呈现增长的趋势,各森林类型碳储量的变化与相应森林类型面积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在全市森林总碳储量中,栎类Quercus spp.,阔叶类,杨树Populus spp.在碳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树种年龄组成上的不合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北京的森林碳汇能力,幼龄林与中龄林面积大但是碳储量较低,成熟林碳储量所占比例较大,不同植被类型以及不同龄组的森林碳密度呈现略微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薛龙飞  罗小锋  李容容  余威震  
基于1988—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采用改进的森林蓄积量法估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森林碳汇量,并以单位面积森林碳汇量为指标,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森林碳汇的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中国森林碳汇在省域间存在较大差距,由南方林区向西南、东北林区递增变化;2)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结果显示,中国森林碳汇的地区差异呈波动下降趋势。从四大林区来看,南方、北方和东北地区内差距与全国一致,基本呈下降趋势。而西南地区内差距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