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16)
2023(13087)
2022(10942)
2021(9873)
2020(8063)
2019(18487)
2018(18053)
2017(35578)
2016(19273)
2015(21291)
2014(21120)
2013(21591)
2012(20645)
2011(18738)
2010(18990)
2009(17357)
2008(16860)
2007(15439)
2006(14172)
2005(12780)
作者
(56892)
(48120)
(47605)
(45095)
(30279)
(23256)
(21345)
(18805)
(18302)
(17284)
(16615)
(16053)
(15464)
(15313)
(15224)
(14724)
(13980)
(13913)
(13796)
(13669)
(12180)
(12123)
(11743)
(11000)
(10976)
(10744)
(10510)
(10474)
(9881)
(9561)
学科
(95121)
经济(95032)
(56630)
(48458)
管理(47116)
方法(34955)
农业(32562)
(32410)
企业(32410)
数学(31948)
数学方法(31771)
地方(28214)
中国(27270)
业经(21565)
(19859)
(18429)
环境(17483)
(16867)
(15984)
(15775)
贸易(15758)
(15169)
地方经济(14678)
(14346)
银行(14319)
(14265)
金融(14264)
(13857)
技术(12852)
发展(12345)
机构
学院(275297)
大学(271245)
(123427)
经济(121132)
管理(104358)
研究(101325)
理学(88854)
理学院(87878)
管理学(86715)
管理学院(86221)
中国(78408)
(66501)
科学(60464)
(57757)
(55863)
(52170)
农业(50443)
业大(47573)
中心(47362)
研究所(46746)
(44440)
财经(42965)
(39182)
经济学(37737)
(37011)
北京(36427)
(36203)
(36080)
师范(35728)
(34865)
基金
项目(183148)
科学(144844)
研究(135160)
基金(133125)
(116785)
国家(115762)
科学基金(98439)
社会(87978)
社会科(83172)
社会科学(83155)
(74234)
基金项目(70701)
自然(61417)
(60596)
自然科(59946)
自然科学(59937)
教育(59207)
自然科学基金(58871)
编号(53941)
资助(53407)
(46171)
成果(43150)
重点(41387)
(40860)
(37803)
课题(37678)
发展(37486)
国家社会(36956)
(36877)
(36019)
期刊
(147942)
经济(147942)
研究(86173)
(68771)
中国(62038)
学报(46052)
农业(46022)
科学(42818)
(39774)
大学(35565)
管理(35034)
学学(33985)
(32631)
金融(32631)
业经(29455)
教育(26423)
技术(22873)
(22840)
经济研究(21707)
财经(21191)
问题(20744)
(18282)
世界(15542)
农村(15481)
(15481)
农业经济(15072)
经济问题(14534)
技术经济(14477)
(14402)
资源(14033)
共检索到437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胡原  黄婉婷  曾维忠  
[目的]实现欠发达地区农户稳定增收是“后小康”时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从微观农户视角评估森林碳汇扶贫项目的增收效应,对于检验项目开发减贫成效、进一步优化项目实施方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方法]利用2020年四川省4个森林碳汇项目试点县5225个建档立卡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基于收入结构的视角厘清森林碳汇项目影响农户收入的作用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研究发现:①森林碳汇项目对欠发达地区农民具有明显的增收效应;②相比建档立卡贫困户,森林碳汇项目对建档立卡脱贫户的增收效应更大,且主要来源于森林抚育环节;③森林碳汇项目主要通过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两种作用机制直接或间接降低建档立卡户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进而影响其家庭经济收入,但此机制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建档立卡脱贫户中存在差异。[结论]建档立卡脱贫户在森林碳汇项目中,除了能获取碳汇转移性收入,还可凭借劳动禀赋优势获得工资性收入以其弥补财产性和经营性收入损失,进而增加家庭收入;而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缺乏劳动能力和农业依赖性强,参与森林碳汇项目难以弥补收入损失,最终导致福利受损。这表明后脱贫阶段,森林碳汇项目能够有效促进欠发达地区脱贫户实现稳定增收,充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工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匡逸舟  彭向楠  朱冬梅  
近年来,大批欠发达地区农民工选择回到家乡和本地工作,其原因学者有不同的论述。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法,得出返乡优惠政策、工期、学历、工资水平和生活费用、子女和老人因素是其主要原因。因此,建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系统培训,提高农民工综合能力;培养职业意识,增强农民工的企业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创造适宜的社会生活环境,健全保障体系,增强农民工城市生活稳定性;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各地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大明  邓玲  
通过对四川南充市的案例分析,试图对欠发达地区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突破口,建设现代特色农业进行理论探索。最后,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对策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吕美晔  金高峰  
本文以长三角沪、杭、苏、锡四市为例,从收入总量、结构、增长速度及城乡差距等方面入手,对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了总结。对地区间农民收入特征、增收方式等个性差异,作者分析后认为,地方政府政策导向与激励的不同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最后,结合四市的农民增收经验,提出了发达地区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天慧  王欢  
为探索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空间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增加在市州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农民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效应由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转变为正向的空间溢出,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重视农民增收中空间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因地而异制定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农业产值总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万灵   陈金源   温可仪  
高质量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引领西部欠发达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是否参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分组依据,在充分识别异质性处理效应的基础上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参建通道经济的对外开放效应展开经验分析。研究发现:参建通道经济持续带动了欠发达地区的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开放与投资开放上涨6.8%与1.6%,但该效应存在显著的时空异质性;参建通道经济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建设,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与弥补欠发达地区不利的开放初始条件推动对外开放,但未能带动民心文化等“软联通”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国际开放大通道,推动欠发达地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开放联动,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开放特色显著,但开放不均衡的难题亟待解决。本研究对高质量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中国更高水平的向西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博伟  邢丽荣  徐翔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业生产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制,并以淡水养殖为例,利用村户对接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主要结论有:农业生产集聚和生产技术服务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相比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生产集聚和生产外包服务的交互作用更强烈;农业生产集聚和合作社组织模式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而农业生产集聚和"公司+农户"组织模式没有产生显著的交互作用;农业生产集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来自淡水养殖的经验证据显示,当集聚程度低于门槛值0. 7619时,集聚对农民收入没有显著影响,当集聚程度高于门槛值时,能够显著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并且随着集聚效应被激活,农户个体差异对养殖收入的影响被削弱。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砺  谭荣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农地制度改革长期处于裹足不前的停滞状态。在此背景下,成都等部分地区陆续开展起来的农地产权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在系统辨析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的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认为农地还权赋能改革将使得农地产权由模糊渐进向清晰迈进,这将使得农地租值的耗散逐渐减少,而农民长效增收机制也将有坚实的产权制度基础。为证实这一推论,本文基于四川省2005—2010年138个县(市)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农地还权赋能改革的政策效果进行了系统而严格的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在采用了双重差分模型分离了其他因素对农民增收的影响之后,农地还权赋能改革对成都市农民收入的增长率有相当大的正向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周婉冰  
技术进步能显著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有效性。论文基于2002—2022年全国31省的面板数据,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及面板数据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能明显提高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其中,技术变化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以及地形更为崎岖的丘陵地区,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收入一致性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技术进步可以通过促进农业适度经营规模水平提升进而间接作用于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的实现。以此为基础,论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双目标实现的促进作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严红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口转移型城市化道路带来了城市等级体系不合理、城市承载能力不足和城乡二元结构加剧等问题,必须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转型,走人口转移型和结构转换型并重的新型城市化道路,在单个城市地区坚持城乡统筹、在相邻城市地区发展城市群、在县域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加强新市镇和新农村建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秦芳  王剑程  胥芹  
电子商务发展不仅可能提升电商经营户的收入,也可能对非电商经营户产生溢出效应,进而提升总体收入水平。基于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农村电商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农户收入。对相关机制的分析表明,电商发展能够提升创业水平、增加非农就业以及提高土地流转的概率。此外,对于不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关系的农户,电商发展的作用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意味着电商发展具有较好的包容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杨帆  曾维忠  周连景  
在对四川"川西北"、"川西南"森林碳汇项目建设进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农户"的项目建设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原理、各模块的作用与联结机制以及该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未来森林碳汇项目建设可能优化的组织模式为"企业+科研机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并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入股提高科研机构的参与主动性、政府进一步优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设计了优化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荣善  张远秀  
本文以江苏为例,探讨经济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问题。本文认为,只要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政策到位、大力发展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中介组织和实施"农地重划"工程,就能盘活农村地产。随着农村地产市场的发展,农民的地产收入和其他相关收入将会持续较快地增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建德市支行课题组  
建德市今年1-9月实现 GDP76.41亿,财政总收入5.87亿,总体尚属欠发达地区。为了解和掌握中央“一号文件”实施后农民增收现状,了解和掌握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推进中的信贷支农情况,更好地指导、督促信用社加强农民增收的信贷支持,最近,人民银行建德市支行对2003年农民现金收入最高10个村、最低10个村的农民增收与信贷支持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召集由乡镇(农办)领导、村干部、农户参加的座谈会13个,当场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127份。本次调查,信用社始终未参与,以保证信贷支农调查结果的客观真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