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7)
- 2023(6913)
- 2022(5716)
- 2021(5325)
- 2020(4419)
- 2019(10478)
- 2018(10698)
- 2017(20999)
- 2016(11426)
- 2015(13125)
- 2014(12914)
- 2013(12786)
- 2012(11600)
- 2011(10441)
- 2010(10445)
- 2009(8999)
- 2008(8494)
- 2007(7506)
- 2006(6459)
- 2005(5392)
- 学科
- 济(46375)
- 经济(46343)
- 管理(30783)
- 业(25725)
- 方法(22165)
- 数学(20265)
- 企(20104)
- 企业(20104)
- 数学方法(19752)
- 农(13988)
- 地方(12824)
- 环境(12442)
- 学(10902)
- 中国(10244)
- 业经(9578)
- 农业(9381)
- 财(8079)
- 理论(7964)
- 划(7669)
- 和(7660)
- 贸(6725)
- 贸易(6718)
- 资源(6619)
- 制(6523)
- 易(6437)
- 技术(6141)
- 教学(5940)
- 生态(5867)
- 地方经济(5584)
- 融(5431)
- 机构
- 学院(151739)
- 大学(148263)
- 管理(60401)
- 济(56542)
- 经济(55129)
- 理学(52257)
- 理学院(51691)
- 管理学(50408)
- 管理学院(50155)
- 研究(47378)
- 中国(35750)
- 京(31851)
- 科学(31540)
- 农(25759)
- 业大(25736)
- 财(23954)
- 江(23715)
- 中心(23469)
- 所(23157)
- 研究所(21235)
- 范(20696)
- 师范(20537)
- 北京(19645)
- 农业(19411)
- 州(19041)
- 财经(19022)
- 院(18293)
- 技术(17704)
- 省(17213)
- 经(17054)
- 基金
- 项目(108634)
- 科学(84960)
- 研究(79490)
- 基金(76102)
- 家(66255)
- 国家(65738)
- 科学基金(56935)
- 社会(47721)
- 省(47219)
- 社会科(45148)
- 社会科学(45134)
- 基金项目(41018)
- 自然(38351)
- 划(37615)
- 自然科(37389)
- 自然科学(37383)
- 教育(36943)
- 自然科学基金(36645)
- 编号(33695)
- 资助(31497)
- 成果(25670)
- 重点(24340)
- 发(23839)
- 课题(23606)
- 创(22426)
- 部(22181)
- 创新(20993)
- 科研(20879)
- 计划(20477)
- 大学(19779)
共检索到217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华 唐敏 王石 王奕人
在国际碳交易体系日渐壮大的带动之下,中国政府也加快了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步伐。作为碳交易项目的一种,碳汇交易市场不仅可以改善林业融资环境,更能够将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在分析国内外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森林碳汇交易市场模式,并指出碳汇交易市场的构建应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准入标准化原则与交易信息透明原则,并不断完善市场要素。同时,在供求机制、价格机制、风险机制及融资机制的共同调节下,建立多项市场保障制度,使碳汇交易市场从制度、经济、生态及文化四方面充分得到保障,从而使整个碳汇市场高效、稳定地运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驰 杨帆 曾维忠 周连景
在对四川"川西北"、"川西南"森林碳汇项目建设进行跟踪观察的基础上,提炼出"企业+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农户"的项目建设组织模式,分析了该模式的运行原理、各模块的作用与联结机制以及该模式存在的缺陷,提出未来森林碳汇项目建设可能优化的组织模式为"企业+科研机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并确立农户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科技入股提高科研机构的参与主动性、政府进一步优化森林碳汇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方面设计了优化路径。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庄奇桦 刘梅娟 蒋琦 周畅 童凌云
基于已有的文献资料和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发布的森林碳汇CCER项目数据,分析了影响会计计量的森林碳汇资产的特殊性;同时,结合现行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与碳排放权会计规范,从会计计量对象、计量属性和计量程序以及相应实务应用等方面,对森林碳汇资产的计量模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森林碳汇资源生产在幼林郁闭前后具有“两阶段”特征,因此森林碳汇资产的会计计量对象必须相应地“二分”为森林碳汇能力资产和森林碳汇产品;森林碳汇能力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宜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森林碳汇产品则适合采用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相结合的双重计量属性;森林碳汇能力资产应分别在幼林郁闭前和郁闭后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森林碳汇产品则应区分碳减排信用额度签发前和签发后分别进行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即在自愿减排碳信用额度签发前的初始计量采取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后续计量采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自愿减排碳信用额度签发后的初始计量及后续计量均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译 杨帆 曾维忠
研究目的是对森林碳汇扶贫的模式创新进行总结、凝练,以期为进一步的实践工作提供借鉴。采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等方法展开研究。森林碳汇项目兼具应对气候变化和扶贫双重功能。为发掘森林碳汇减贫潜力,"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以拓展社区功能为基础,以推动贫困农户有效参与和受益为核心,以推动森林碳汇项目开发利益相关者由参与主体向扶贫主体转变为重点,探索了"农户主体型"和"集体经济主导型"两种精准扶贫带动模式,不断推进生态贫困区森林碳汇扶贫集成与示范,提升了项目扶贫开发的平台作用和聚合效应。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作用;注重社区参与,不断发挥社区农户的主体作用;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项目开发的扶贫效应。完善了扶贫资源整合、贫困人口参与和监测评估考核"三位一体"的益贫机制,有效推动了以"真扶贫、扶真贫"为导向的应对气候变化与减贫双赢目标实现。"诺华川西南林业碳汇、社区和生物多样性项目"为深化森林碳汇扶贫实践提供了可复制、可迁移、可落地的创新模式和经验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志雄
本文借鉴当前国际碳排放权和森林碳汇市场交易模式,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森林碳汇自愿交易模式和约束交易模式,并从市场交易要素、市场运行模式等方面对森林碳汇市场构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关键词:
碳交易 森林碳汇 市场构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德智 葛立雯 同延玲 丁福斌 潘刚
【目的】对宜君县森林碳储量、碳密度及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为宜君县森林价值及服务功能估算等提供参考。【方法】以宜君县第7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资料为数据源,运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平均生物量法进行生物量估算,结合不同树种的分子式含碳率,进行宜君县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估算,并结合GIS软件进行数据的空间分析,探讨碳储量和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宜君县森林碳储量为1 093 721.91t,森林平均碳密度为15.20t/hm2,总体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西部碳储量和碳密度明显高于东部。林分和灌木碳储量占森林碳储量的94.97%,林分平均碳密度为18.42t/hm2,天然林的碳密度均高于人工林。乡镇与...
关键词:
陕西省宜君县 碳储量 碳密度 空间分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恒 王弟 赵鹏
以山西省第七次、第八次、第九次连续三次森林资源清查实测数据为基础,运用碳税法对山西省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进行估算,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评价山西省森林碳汇交易评价体系的结构模型。结果表明:三个清查期内,山西省的森林碳汇经济价值呈连续增长趋势,不同林型中杨树、栎类和油松对碳汇经济价值的贡献最大,不同林分中天然林贡献大于人工林,不同林龄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从层次分析结果可知,区域政策最为重要,其次是法律法规,排名第三的是专业人才,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权重值相差不大,排名第六的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分析可知,今后山西省在碳汇交易方面,应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障制度、注重森林碳汇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挖掘、建设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完善森林碳汇定价机制和交易规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剑波 安丹
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温室效应、气候变暖问题。森林碳汇作为最有效、最经济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方式,为全球各国走低碳发展之路提供了选择,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贵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汇地带,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备大面积造林绿化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通过运用"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对贵州森林碳汇贸易潜力进行评估,结果发现:贵州在发展森林碳汇贸易方面有着巨大潜力,尤其是自2004年确立"生态立省"战略目标以来,贵州森林全部碳汇量由2.43×108 t C上升到2011年的4.51×108 t C,森林碳汇贸易潜在的经济价值由34.06×108 USD增加到2011年的63.09×10...
关键词:
贵州 森林碳汇贸易 森林蓄积量换算因子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楠 张红 张春晖
【目的】以陕西省3家森林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和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为森林公园景区发展质量提升提供基础理论借鉴。【方法】在有效性改进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划分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等级,并结合IPA分析影响森林公园发展质量的优劣势资源。【结果】3家森林公园游客总体满意度得分为5.076,处于"有点满意"等级;自然环境满意度评价得分最高,处于"非常满意"等级;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满意度评价等级最低,处于"比较不满"等级;旅游消费价格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一般";景区服务质量与安全、旅游交通与环卫设施以及旅游吸引物满意度评价等级为"有点满意";IPA分析显示,指标层中的门票价格合理、景区内小交通价格合理、餐饮价格合理、餐饮设施、餐饮质量、住宿质量、外部交通可进入性、景区手机通讯良好、景区无线网络完备、珍稀动植物多样、文化遗存价值高以及紧急救援体系完备位于高重要性-低满意度象限,急需重点改进。【结论】在森林公园景区发展建设中,应重点改进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旅游消费价格等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具体而言,应注重创新旅游吸引物,重点控制景区内小交通价格、餐饮价格,着重改善餐饮设施、旅游通讯设施,提高餐饮质量和住宿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续珊珊
运用态势分析法剖析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开展森林碳汇项目的内部优势、劣势,所面对的外部机遇与威胁,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和森工国有林区林情,提出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开展碳汇项目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森林碳汇的研究及管理工作;优化树种结构;强化林地管理;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君华 李桦
基于全国林权改革百强县陕西宁陕县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并结合林地实际经营产业类型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家庭单户经营与股份合作经营的特点及其农户选择林地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下,户主受教育程度高、是否为村干部、家庭纯收入较低、劳动力数量较多、家庭林业收入较高等条件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家庭单户经营模式,反之更倾向于选择股份合作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森林资源富裕地区发展农户林地经营模式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安宝洋
发展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农业",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特别是西部农业发展仍然主要停留在石化农业阶段,农业基础薄弱、农业污染严重,低碳农业不仅代表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诸多难题的客观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宏伟目标的现实途径。
关键词:
西部 低碳农业 对策研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超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是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也是农村发展的增长点,并带有强烈的、鲜明的方向性意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具有新思路。为此,在解析新型农村社区主要特征、路径指引与四个双重矛盾的建设难点的基础上,以陕西省L县B村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例,提出全新的"1+6"模式。"1"即主体重造,"6"即围绕主体重造必然要求身份重构、产业重转、设施重布、资产重组、服务重塑、组织重建。通过"1+6"模式,将农村社区建设成为居民实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的新型社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新 程会强
以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把森林碳汇项目交易成本分为事前交易及事后交易成本,并细分为8项成本费用。通过分析各项交易成本的影响因子,建立了森林碳汇交易成本的函数关系式,并在交易成本框架下指出了森林碳汇服务项目交易过程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
关键词:
森林碳汇 碳汇服务市场 交易成本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扬 陈云明 渠美
【目的】研究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生产力及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的动态变化,为提高该省森林碳汇的管理和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94、1999和2004年陕西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依据建立的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回归方程,估算不同时段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依据不同森林类型生物量与生产力回归关系,推算不同时段森林的生产力和固碳释氧经济价值。【结果】陕西省森林碳储量由1994年的15 140.64万t增加到2004年的16 639.32万t,年增长率为0.99%,特别在1999-2004年,年增长率为1.92%。而平均碳密度在1994、1999和2004年3次调查中依次减小,分别为30.74,29...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