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74)
2023(2461)
2022(1938)
2021(1598)
2020(1198)
2019(2701)
2018(2689)
2017(4662)
2016(2794)
2015(2935)
2014(2873)
2013(3031)
2012(3033)
2011(2910)
2010(2727)
2009(2171)
2008(1796)
2007(1646)
2006(1462)
2005(1278)
作者
(9181)
(7873)
(7586)
(7327)
(4771)
(3797)
(3355)
(3184)
(2935)
(2833)
(2764)
(2668)
(2586)
(2563)
(2465)
(2437)
(2320)
(2285)
(2272)
(2269)
(2099)
(1972)
(1916)
(1820)
(1687)
(1676)
(1639)
(1626)
(1612)
(1588)
学科
(10235)
经济(10232)
环境(8845)
管理(7578)
(6806)
生态(4085)
(3698)
资源(3677)
(3409)
规划(3376)
环境规划(3339)
(3276)
(2985)
森林(2985)
(2961)
经济学(2713)
中国(2619)
方法(2493)
(2200)
企业(2200)
(2191)
(2176)
数学(2158)
世界(2155)
数学方法(2119)
环境经济(2010)
(1873)
贸易(1872)
(1837)
(1755)
机构
大学(38387)
学院(36887)
研究(18967)
(14875)
经济(14648)
科学(13888)
中国(13460)
管理(11992)
(10666)
(10220)
研究所(10147)
理学(10052)
理学院(9839)
管理学(9585)
管理学院(9504)
(9310)
业大(8873)
(8108)
中心(7598)
北京(6989)
农业(6828)
林业(6813)
研究院(6409)
科学院(6327)
(6060)
(5754)
实验(5699)
师范(5684)
(5611)
(5527)
基金
项目(29373)
科学(22472)
基金(21225)
(20992)
国家(20896)
研究(18706)
科学基金(16384)
自然(12030)
自然科(11658)
自然科学(11658)
自然科学基金(11423)
基金项目(11152)
(10896)
社会(10676)
(10201)
社会科(10165)
社会科学(10163)
资助(8316)
重点(7624)
教育(7397)
(7088)
计划(6969)
科技(6802)
编号(6586)
科研(6211)
中国(5708)
(5693)
专项(5604)
(5395)
创新(5220)
期刊
(16401)
经济(16401)
学报(10578)
研究(10478)
科学(9583)
大学(7687)
中国(7232)
学学(7181)
(7169)
林业(7126)
农业(4784)
资源(4545)
教育(3881)
管理(3303)
业经(3160)
(3039)
业大(3025)
科技(2937)
(2882)
(2483)
金融(2483)
国际(2478)
问题(2322)
自然(2305)
经济研究(2280)
技术(2247)
(2189)
科技大(2101)
科技大学(2101)
(2077)
共检索到57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姚芳  陈艳艳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积极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2011年9月25-26日,由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浙江省林业碳汇与计量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主办,浙江农林大学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罗菊春  
从两个国际学术会议看“全球变化”与“森林经营”研究的现状罗菊春(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100083)1994年9月25日至10月1日作者参加了在加拿大萨斯卡通市(Saskatcon)举行的“北方森林与全球变化”(BorealForestsan...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有绪  
本文以OSU模型和以GFDL、GISS、NCAR、OCU及UKMO等模型的综合分析对中国气候变化的预测为基础,讨论大约在2020年大气CO_2浓度两倍时对中国森林变化的预测途径。以杉木林的生长、产量和分布、大兴安岭寒温带林区的树种组成和生长,以及我国森林带的可能变迁为例进行了讨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士杰  王庆贵  
北方森林是地球上第2大生物群区,约占陆地森林面积的30%,提供了从局地到全球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850年以来,全球性持续升温不断显现,2000—2050年全球至少升高2℃,甚至更高。预计到2100年,北方森林区冬季平均温度将升高1.3~6.3℃。与此同时,几乎所有的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都将会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该区域发生了很多与温度升高相关的潜在生态响应。本文从碳循环、生物多样性、干旱化和林火发生频率以及冻土变化等方面具体综述了北方森林生态系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响应结果如下:1)气候变化对于北方森林碳循环动态的影响是极其复杂的,迄今为止并没有达成共识;分解对于温度的反应敏感程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国华  傅伯杰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温室效应及由此造成的全球气候变化和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组分的森林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文中系统地论述了未来气候变化对森林生态系统树种组成、林分结构、分布和生产力的潜在响应 ,提出了今后需要加强的一些研究领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时明芝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气候变化将显著地改变森林生态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对森林和以林为生的人口都会造成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影响,甚至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我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而适应能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森林适应气候变化的科学、社会经济及对策研究相对滞后,因此,笔者从气候变化对历史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着手,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分布、森林演替、森林生产力、生物多样性、森林火灾、森林水文调节和水质、森林生态系统的未来、森林生态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分析了现有气候变化对森林影响的研究存在的不足:忽略了其它环境因子的作用;忽略了不同物种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祁承经  曹福祥  徐永福  
简述近数十年气候变化对热带森林的影响,包括:1)热带地区气候变化;2)热带森林分布区变化;3)热带森林生长动态;4)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森林组成变化;5)热带森林碳储量变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菊生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这次来参加中国林学会森林水文及流域治理专业委员会召开的"森林及流域对山地水环境影响"学术会议的目的:一是受中国林学会的委托,对会议表示热烈祝贺,对战斗在这条战线的各位先生、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二是来学习,学习这一领域的科学知识及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学习你们专业委员会在组织学术活动方面的经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美国《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警告称,目前全球森林系统正面临着极大地"干旱致死"风险。科学家们评估了生长在全球81个不同生物群落中的226个树种在干旱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结果发现70%的树种在减少水源供给后会变得特别容易受到侵害。由于气候变化和森林砍伐导致干旱日趋严重,全球多数森林正日趋系统崩溃边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付玉杰  田地  侯正阳  王明刚  张乃莉  
“森林是碳库”生动释意了森林在国家生态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其固碳是实现我国“双碳”愿景的重要路径。我国经过多年生态文明建设,森林碳储量逐年增加、森林碳汇功能得到较大提升,对全球森林碳汇功能的总体升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我国国土面积大、生境类型复杂,且长久以来秉持传统的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与实践,在碳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急剧变化背景下如何进一步高效提升我国森林碳汇功能,以助力实现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仍旧存在巨大挑战。本文以全球森林五大碳库的现状及其生物与非生物驱动因素为切入点,系统阐述森林野外调查和模型模拟等现代碳汇评估方法,着重梳理提升森林碳汇的潜在途径,以期为“双碳”目标下我国森林碳汇功能稳固持续提升提供理论参考。未来森林碳汇研究首先应着力于构建多尺度、全方位生态系统监测网络和综合评估体系;其次应构建森林全组分碳库综合分析框架,贯穿于森林碳汇的监测、评估和提升途径等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消除全球森林碳汇强度和动态估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最后建立可持续的林业碳金融市场,通过政策引导、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和强化国际相关领域合作,为林业碳金融体系提质增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怒云  杨炎朝  何宇  
本文介绍了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国际气候公约相关规定。通过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阐述了发展碳汇林业对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以及林业碳汇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中的独特作用。在国际碳市场的推动下,促进了森林生态服务市场的发育。介绍了中国实施的全球第一个《京都议定书》规则的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介绍了中国绿色碳基金的建立和运行,为企业和个人搭建了"参与碳补偿,消除碳足迹"自愿减排的平台,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积极贡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赵凤君  王明玉  
【目的】在全国尺度上研究气候变化对森林火险的影响,为我国宏观林火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区包括中国的主要森林分布区,并根据中国生态地理系统分成6个区域,研究过去50年和未来2021—2050年的主要气候特征及火险变化。地面气候资料包括824个国家级基准、基本站的日值观测资料(1961—2010年)数据集,利用距离方向加权平均法把各气象因子差值到空间分辨率为0.25°×0.25°的网格点。气候情景数据包括4个情景(RCP2.6、RCP4.5、RCP6.0和RCP8.5)下5个全球气候模式(GFDL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世荣  徐德应  王兵  
本文从生产力与环境关系角度,比较分析了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特征,阐述了层的生产力与环境间的关系以及种生产力与群落结构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森林净生产力,地上部年凋落量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而凋落物现存量呈相反的变化趋势,森林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环境水热条件密切相关;森林生物量无明显的地理规律性变化,但多物种复杂结构的成熟天然林生物量较高;层的生产力随环境条件产生相互排斥或补充各异变化;种的生产力反映了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群落的结构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世荣  徐德应  王兵  
在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地理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力与气候环境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筛选有代表性的生产力数据和与其相应的气象资料,构建了中国森林生产力气候模型,模拟出中国森林第一性生产力的分布格局;借助气候环境信息制图软件,绘制了中国森林生产力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霍常富  程根伟  鲁旭阳  范继辉  肖飞鹏  
林窗模型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工具。应用贡嘎山森林演替模型(GFSM)模拟气候变化对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迹地森林演替过程的影响,并根据IPCC第4次评估报告,选择最具代表性的3种气候变化情景(B1、A1B和A2),比较分析了不同情景下森林树种组成、优势树种径级结构和林地土壤碳氮动态特征。结果表明:维持目前气候状况不变时,贡嘎山东坡冰川退缩和泥石流形成的迹地,经过典型的川滇柳、冬瓜杨和桦树先锋群落演替阶段,最终将恢复为冷杉林。若气候变化情景(A1B和A2)发生,繁殖能力和耐性较强的树种,如高山松和桦树,可能取代喜冷湿环境的冷杉,成为这一地区的优势树种。届时,森林生物量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