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81)
2023(9436)
2022(8374)
2021(7830)
2020(6412)
2019(15033)
2018(15107)
2017(29538)
2016(16196)
2015(18154)
2014(18256)
2013(18126)
2012(16514)
2011(14878)
2010(14485)
2009(12714)
2008(12068)
2007(10308)
2006(8807)
2005(7375)
作者
(46549)
(38417)
(37997)
(36146)
(24371)
(18352)
(17222)
(15324)
(14636)
(13574)
(13369)
(12834)
(12037)
(11901)
(11872)
(11622)
(11607)
(11429)
(10941)
(10839)
(9631)
(9226)
(9155)
(8699)
(8606)
(8465)
(8394)
(8358)
(7676)
(7614)
学科
(61977)
经济(61913)
管理(48025)
(42608)
(36134)
企业(36134)
方法(30702)
数学(26592)
数学方法(26296)
(16496)
(15683)
环境(14900)
中国(14638)
(14543)
业经(13592)
地方(12653)
(11709)
理论(10704)
(10602)
(10532)
贸易(10527)
农业(10521)
(10206)
技术(9845)
(9784)
财务(9727)
财务管理(9712)
(9307)
企业财务(9215)
教育(8688)
机构
大学(225587)
学院(223497)
管理(94277)
(84561)
理学(82694)
经济(82652)
理学院(81825)
管理学(80456)
管理学院(80074)
研究(72276)
中国(51609)
(48384)
科学(47402)
业大(36496)
(36327)
(35833)
(35118)
研究所(33111)
中心(32541)
北京(30677)
(30325)
财经(30179)
(29254)
师范(29009)
(27506)
(27176)
农业(27149)
(25119)
经济管理(24085)
经济学(23952)
基金
项目(163006)
科学(127495)
研究(118456)
基金(117857)
(103022)
国家(102209)
科学基金(87743)
社会(72245)
社会科(68408)
社会科学(68389)
基金项目(64099)
(63880)
自然(59012)
自然科(57553)
自然科学(57543)
自然科学基金(56498)
(54000)
教育(53351)
编号(48596)
资助(48304)
成果(38082)
重点(36033)
(35097)
(34296)
(33648)
课题(32670)
科研(31758)
创新(31319)
大学(30178)
项目编号(30021)
期刊
(87752)
经济(87752)
研究(62334)
学报(37109)
中国(36304)
科学(34516)
管理(32436)
(30642)
大学(27923)
学学(26325)
(25588)
教育(24074)
农业(21761)
技术(18873)
业经(15628)
(15018)
金融(15018)
财经(13463)
经济研究(13119)
图书(13074)
林业(12755)
科技(12533)
理论(11924)
问题(11709)
实践(11288)
(11288)
(11244)
(10780)
技术经济(10669)
资源(10594)
共检索到307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亮明  刘伟平  
阐述森林进入碳排放权市场的背景,指出并分析森林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必须要以4个环节的假设为前提,这4个假设分别是:气候变暖的负效应大于正效应、CO2增加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碳捕捉技术的变化具有连续性和森林是可以经营的碳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冯亮明  刘伟平  肖友智  
指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政策为减缓气候变暖作出了贡献,但是受造林再造林项目规则的限制,这些森林资源的碳汇并不能进行交易,为了使森林恢复、保护与气候变化问题结合起来,同时保证中国的经济安全及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的充分发挥,建议在国内成立一个自愿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通过交易机制的设计,促进更广义的森林资源进入交易框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新  程会强  
以新制度经济学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把森林碳汇项目交易成本分为事前交易及事后交易成本,并细分为8项成本费用。通过分析各项交易成本的影响因子,建立了森林碳汇交易成本的函数关系式,并在交易成本框架下指出了森林碳汇服务项目交易过程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了降低交易成本的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智霞  
《京都议定书》的问世使碳排放权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一种稀缺商品,而该"商品"的定价问题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对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综述,内容主要包括:碳排放权交易的基本定义、碳排放权定价理论以及国外和国内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现状。其中,国外对碳排放权定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排放权价格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两方面;国内的研究除影响因素和定价模型外,还对碳排放权的定价基础—碳货币和中国碳排放权的定价策略展开过讨论。文章拟通过较为系统的介绍,以期为未来碳交易定价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为落实我国2020年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启动在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通过碳排放交易制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制度,碳排放交易是利用市场机制引领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戴永务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减缓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重要机制。本文阐述了国际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和意义,并就碳排放权交易中各国初始碳排放权的合理配置、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和对中国林业的影响等重要问题在我国的研究情况进行述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晓燕  王宇  
随着雾霾等环境气候问题的频繁出现,发展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碳排放权交易是发展低碳经济、控制企业环境影响的重要举措。对碳排放权交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我国还没有明确规定,尚处于探索阶段。文章结合国内已有文献资料探究如何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旨在为我国制定相关会计准则法规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磊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碳排放权成为一种具有流通性的稀缺资源,并形成了由强制碳交易市场和自由碳交易市场组成的全球碳交易市场。本文基于对总量控制下强制碳排放权交易与自愿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的分析,归纳比较了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处理的几种观点,针对其中存在的争议之处就碳排放权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问题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志雄  
本文借鉴当前国际碳排放权和森林碳汇市场交易模式,立足中国国情,提出了森林碳汇自愿交易模式和约束交易模式,并从市场交易要素、市场运行模式等方面对森林碳汇市场构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森林碳汇交易市场的政策与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漆雁斌  张艳  贾阳  
森林碳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用重大。当前国际市场开展森林碳汇交易的主要模式是CDM(清洁发展机制),而我国作为主要的碳汇供应国,处于碳汇交易的底端,缺乏话语权。因此,我国有必要推进森林碳汇参与碳交易体系,从森林碳汇市场的参加主体和运行机制两个方面不断完善我国碳交易体系。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梅娟  祖建新  沈月琴  
碳交易情景下,森林碳汇将成为林业经营组织(如林业企业、国有林场等)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一项重要生态资源,会计系统该如何对这一新型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这是作为核算和监督职能的会计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从森林碳汇内涵、林木资产会计、碳排放权会计、森林碳汇计量等角度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最后从研究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森林碳汇交易会计问题的研究进行述评与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以禹  吴柏海  周彩贤  陈峻崎  
通过碳交易等市场机制补偿林业生态建设,可有效解决财政机制下生态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供需"不挂钩"的弊端,并基于此探索生物多样性银行、生态产品标签等其他市场化补偿机制。本文分析新西兰、澳大利亚国家碳市场补偿林业生态建设的制度设计,总结其合法性基础、关键运行机制及特色补偿政策,并比较国内6个省份试点碳市场在市场化补偿机制方面存在"接口单一和上限控制"的双重限制、林业碳汇场外项目级参与单一补偿模式等主要弊端。最后提出修订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突破5%碳抵消限额限制、增加国家财政如碳税或配额拍卖收入返还对已有森林保护活动付出机会成本的补偿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承智  潘爱玲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减少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已在我国多个行政辖区应用实施。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下的现行会计政策,对我国会计实务和准则制订有重要的参考借鉴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政府补助法是较理想的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方法,但要限制免费配额后续计量的重估模式和排放负债市价结算法的使用,实现政府补助法在会计方法层面的协调一致性,并择机对制造企业产品碳配额成本核算做出相应规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袁溥  李宽强  
碳排放权的分配方式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研究认为,基于我国国情,以历史排放或现有排放量的免费分配为主、拍卖为辅的混合分配模式,逐步过渡到减少免费分配的比例、增加拍卖的比例,直至完全拍卖,可能是中国当下最佳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凯杰  曲如晓  
碳排放交易体系已成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初始排放权分配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核心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初始排放权分配的市场运行效率、比较分析以及机制设计问题。碳排放交易下初始排放权分配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仍需在发展中国家初始排放权分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初始排放权分配公平以及与碳金融关系方面进一步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