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46)
- 2023(14444)
- 2022(12381)
- 2021(11443)
- 2020(9843)
- 2019(22841)
- 2018(22425)
- 2017(43595)
- 2016(23632)
- 2015(26606)
- 2014(26439)
- 2013(26119)
- 2012(24382)
- 2011(22348)
- 2010(23259)
- 2009(21929)
- 2008(21662)
- 2007(19935)
- 2006(17834)
- 2005(16051)
- 学科
- 济(115100)
- 经济(115012)
- 管理(69304)
- 业(65308)
- 企(54253)
- 企业(54253)
- 方法(45766)
- 数学(40393)
- 数学方法(39696)
- 中国(28072)
- 农(27527)
- 地方(25621)
- 财(24357)
- 学(22900)
- 业经(22423)
- 制(19779)
- 贸(18727)
- 贸易(18713)
- 技术(18275)
- 易(18081)
- 农业(17893)
- 理论(17036)
- 银(16666)
- 银行(16633)
- 融(16049)
- 金融(16047)
- 行(15954)
- 策(15643)
- 地方经济(15479)
- 和(15337)
- 机构
- 学院(342358)
- 大学(340880)
- 济(150434)
- 经济(147322)
- 管理(130787)
- 研究(120317)
- 理学(111113)
- 理学院(109902)
- 管理学(107705)
- 管理学院(107052)
- 中国(91807)
- 京(72845)
- 科学(71762)
- 财(68273)
- 所(61828)
- 农(55952)
- 研究所(55641)
- 中心(54531)
- 江(54382)
- 财经(52894)
- 业大(49567)
- 经(47646)
- 北京(46937)
- 经济学(46244)
- 范(44292)
- 师范(43931)
- 院(43559)
- 农业(43053)
- 州(42520)
- 经济学院(41277)
- 基金
- 项目(217929)
- 科学(171296)
- 研究(160260)
- 基金(156100)
- 家(136045)
- 国家(134937)
- 科学基金(115027)
- 社会(100911)
- 社会科(95660)
- 社会科学(95631)
- 省(86490)
- 基金项目(80864)
- 教育(74338)
- 自然(73500)
- 划(72278)
- 自然科(71818)
- 自然科学(71798)
- 自然科学基金(70478)
- 资助(65794)
- 编号(65223)
- 成果(53870)
- 重点(49645)
- 发(48268)
- 部(47797)
- 创(46529)
- 课题(46443)
- 创新(43629)
- 科研(41430)
- 国家社会(41244)
- 教育部(41036)
- 期刊
- 济(174969)
- 经济(174969)
- 研究(106147)
- 中国(70533)
- 财(53174)
- 管理(50983)
- 学报(50704)
- 农(50364)
- 科学(48197)
- 大学(39135)
- 教育(38677)
- 学学(36705)
- 融(34281)
- 金融(34281)
- 技术(33342)
- 农业(33084)
- 经济研究(28853)
- 业经(28167)
- 财经(26710)
- 经(23106)
- 问题(22684)
- 统计(20105)
- 技术经济(19938)
- 业(18583)
- 策(18494)
- 贸(18226)
- 决策(16462)
- 科技(16091)
- 商业(15926)
- 国际(15639)
共检索到532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姜昕 王秀娟
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和服务:既可做燃料,也可以提供木材作为建筑和家具的原材料,或提供木纤维用于造纸;可以作为最重要的碳汇大量吸收CO2,并能起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保护生态的多样性;同时还具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建洲 张建国
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是我国最主要的森林宏观调控政策 ,它对我国森林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从现实来看 ,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超限额采伐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分析了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低效运行的原因 ,据此提出提高我国森林限额采伐管理政策有效性途径。
关键词:
森林限额采伐管理 政策效率 政策失灵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迎静 洪燕真 陈思莹 杨萌萌
开展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文本的量化研究,有助于改进政策机制、支持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文章运用政策文献量化方法,构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结构-政策内容-政策工具”三维空间分析框架,利用NVivo 11 Plus对1978—2023年颁布的141份中央层面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文本进行多维度的量化分析,全面系统地揭示政策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研究发现:(1)中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文本发布数量呈现波动式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政策文本发布类型以部门规章为主,发文主体呈现层级高、多元化和政策联合决策聚焦于高层级部门的特征。(2)每个阶段的政策内容与社会经济背景密切相关。政策探索阶段主要关注法律法规制定,政策加强阶段开始以生态效益为导向,政策深化阶段注重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3)从政策工具来看,管制型、市场型、自愿型政策工具存在一定的失衡现象,分别占46.15%、46.83%、7.02%。文章提出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应强化政策主体的协同合作、探索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政策工具和市场机制等政策启示,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补偿政策机制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谭荣 曲福田
不同的林业补贴产生不同的效果:可能提高社会福利,也可能降低社会福利。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是补贴使林业生产收益流发生了变化,从而使得林业生产收益最大净现值到来的时间相对于社会最优时间提前或延后。论文建立了一个以林木吸收碳来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林业生产收益定量模型,并通过该模型对华东某市的一项林场补贴政策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该林场最优砍伐时间为第19年,当存在补贴的情况下,林场的最优砍伐时间提前到第11年,而随着碳价格从0增加至1000元/t,社会最优砍伐时间从第19年增加到第31年,造成的社会净损失从7750元/hm2增加到17704元/hm2。鉴于此,合理的林业补贴要能够促使...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传文 黄楠
对植物空间格局提出独占圆的新概念,证明与独占圆有关的3个引理,从而提出均匀度指标,进一步推导均匀度的理论分布及格局类型检验方法。用高精度仪器测量林木空间位置分布,应用新的均匀度指标进行格局类型检验。新的均匀度指标计算方便,有更好的理论依据和直观性,特别适用于森林择伐对空间格局的控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华 胡品平 徐正春 刘飞鹏
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成本—制度收益的制度绩效分析方法,引入斯密德的状态、结构、绩效(SSP)分析范式,对中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绩效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制度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得出:森林限额采伐制度的成本大于收益,制度设计与目标产生了背离。建议对生态公益林政府要进一步加强管治,而对商品林逐步取消森林限额采伐制度,推进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
森林限额采伐 制度成本 制度收益 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高路 吕洁华 张滨
大小兴安岭地区森林生态城市带具有大兴安岭地区、伊春市和黑河市3个核心发展区辐射周边区域,该城市带的建立有利于整合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资源,发展区域林业经济优势产业。文章运用Panel Data模型对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分析,通过根据固定影响变系数模型计算,测试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分别测算林业三次产业内部增长动力,根据大小兴安岭地区林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给出若干提升区域林业经济增长动力,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汇 刘俊昌
该文探讨在保证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前提下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采伐问题,从生物资源最大持续利用原理出发,建立森林资源可持续采伐的动态经济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变分法、最大值原理等数学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资源存量水平和最优采伐策略.探讨了森林资源可持续采伐的动态经济模型,并求得这一模型的最优资源存量水平、最优采伐策略和最佳投入劳动量.根据引入约束条件前后最优收获策略的差距,测算了由于为社会提供了生态产品而对森林资源经营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后对影响建立实证模型的因素,如森林资源的分布、森林经营产品的价格和社会贴现率等进行了补充说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祖梅
提出一种带有绝对免赔额和共保条款的森林保险模型。基于保险公司和投保林主均为风险厌恶型以及足额保险的假设,研究了共保条件下森林保险最优免赔额的确定问题。研究发现:1)对高低风险两种类型的投保林主来说,不同的免赔水平会对保险公司的行为产生不同影响;2)如果保险公司是风险中性的,最优保险合约下最优免赔额的确定完全由一阶条件决定。研究结果有助于设计出合理的保险合约。
关键词:
森林保险 共保 最优免赔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琴
企业经营决策过程中面临复杂的市场、成本变动情况,过多确定性假设必然导致决策偏差乃至面临巨大亏损。在超边际分工理论框架下,构建了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分布的excel仿真决策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该模型存在着不确定指标具体化、可选择模式的定量比较等优势的结论,是企业进行产品组合决策中的实用方法。
关键词:
生产决策 超边际 仿真模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舒舒 张春霞 苏时鹏
文章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探讨森林采伐业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下供需失衡的理论根源,探讨了采伐的控制量,进而分别讨论了政府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三种激励措施,最后还探讨了为避免“政府失灵”而实施的产权配置的市场方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明华 张卫民 陈建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玲 赵静 薛澜
通过对2005~2009年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制定过程的案例研究,分析政策共同体、思想库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过程的行为和作用,提出了转型期中国政策过程的共识框架和决策模型。由于缺乏方案竞争的政治基础和决策舞台,达成共识是政策出台的唯一标准。共识程度受到政策目标多元化、政策风险程度和政策方案多样性的综合影响。目标越复杂、风险越高和备选方案越多的政策,越难达成共识。参与共识决策的同级行政部门越多、利益相关者越广泛,最终的政策方案就越倾向于模糊和笼统。文章进一步提出了改进公共决策机制的方向和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雪松 孙博文
复合型、区域性大气污染是我国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既存的强调单一目标污染物末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属地治理以及公众参与机制匮乏的大气污染治理机制亟待完善。现阶段,治理大气污染应构建包括目标协同、政策协同、主体协同、区域协同、技术协同在内的五大协同机制。从具体策略来看,要调整大气污染物控制战略,完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政策体系;完善大气污染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大气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建设,强化惩罚和监督力度;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创新大气污染治理的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渠道。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新章 胡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上仅考虑封闭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政策的适用性值得重新思考。当考虑了贸易因素时可通过采用一个简单的模型对最优的竞争政策进行论证,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国内企业最优数量和在自由贸易背景下的全球最优企业数量是不尽相同的。采用“过于严格”竞争政策的国家会有相对全球最优企业数量更多的企业,这也意味着竞争政策的协调将减少该国的企业数量。在检验了存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和国外竞争政策的战略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可以发现大国和小国对其他国家政策的反应机制完全不同。
关键词:
竞争政策 贸易自由化 跨国并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