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4)
2023(2117)
2022(1889)
2021(1736)
2020(1457)
2019(3024)
2018(2931)
2017(5197)
2016(2870)
2015(3203)
2014(3200)
2013(3061)
2012(2663)
2011(2621)
2010(2649)
2009(2564)
2008(2432)
2007(2250)
2006(2109)
2005(1900)
作者
(10459)
(8789)
(8612)
(8314)
(5364)
(4171)
(3834)
(3434)
(3232)
(3116)
(3056)
(2903)
(2894)
(2865)
(2856)
(2850)
(2533)
(2457)
(2457)
(2450)
(2344)
(2181)
(2101)
(2021)
(1921)
(1891)
(1867)
(1857)
(1832)
(1825)
学科
管理(9786)
(9322)
经济(9315)
环境(7164)
(5892)
生态(5889)
(5703)
(4788)
企业(4788)
方法(3644)
资源(3414)
(3411)
(3354)
(3003)
森林(3003)
(2977)
数学(2873)
地方(2819)
数学方法(2802)
(2666)
规划(2654)
环境规划(2581)
中国(2436)
(2231)
农业(2223)
(2172)
金融(2172)
(2149)
银行(2141)
业经(2121)
机构
学院(42793)
大学(42475)
研究(17393)
管理(15428)
(14073)
科学(13671)
经济(13657)
中国(13273)
理学(12982)
理学院(12810)
管理学(12423)
管理学院(12365)
(10737)
(10473)
业大(10402)
(9517)
研究所(9005)
中心(8134)
农业(7638)
北京(7462)
(7377)
林业(7317)
(6679)
(6540)
环境(5869)
(5821)
(5817)
(5814)
研究院(5711)
(5677)
基金
项目(33204)
科学(25252)
基金(23404)
(22611)
国家(22496)
研究(20981)
科学基金(18156)
(13544)
自然(13354)
自然科(12880)
自然科学(12877)
基金项目(12734)
自然科学基金(12614)
社会(12116)
(11648)
社会科(11494)
社会科学(11491)
资助(9680)
教育(8539)
重点(8175)
计划(7711)
科技(7667)
(7242)
编号(7201)
科研(6698)
(6225)
(5923)
创新(5914)
专项(5600)
课题(5505)
期刊
(17429)
经济(17429)
学报(11451)
科学(9674)
研究(9372)
大学(8462)
(8293)
学学(8193)
中国(8004)
林业(7727)
农业(5601)
管理(5211)
资源(4303)
(3995)
业经(3991)
技术(3865)
科技(3707)
业大(3478)
生态(3424)
(3243)
金融(3243)
(3234)
(2918)
教育(2545)
科技大(2442)
科技大学(2442)
自然(2377)
问题(2332)
(2116)
(1972)
共检索到63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增文  王乃江  李雅素  吕月玲  
从森林组分的易变性、对干扰的反作用、养分的储备及其流动规律等角度,分析了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理,并对刺槐(R obin ia p seud oacacia)、兴安落叶松(L arix gm elin ii)、油松(P inus tabu laef orm is)和杉木(Cunn ingham ia lanceola ta)4种人工林进行了典型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人工林的养分均以钝性储备为主,土壤中的N,P,K,C a和M g养分贮量占整个系统对应养分总贮量的比例均大于92%,而且土壤养分均基本保持平衡或发生微弱亏损(年亏损率0.046%~0.121%),而整个生态系统的养分均基本保持平衡或...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郑秋红  王兵  
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效应,为区分生态系统净碳交换过程中光合和呼吸通量,蒸散通量中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综述了稳定性同位素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进展。研究结果显示,此方法切实可行,为进一步解释森林生态系统过程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但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不确定性因素多,国内外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该方法在森林生态系统应用中还存在诸如Keeling图技术和涡度相关技术的假设条件难以满足等问题,期待今后在技术和理论上的突破。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顾力刚  蓝莹  谢莉  
本文在利用生态位理论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企业生态位模型。以我国××整车生产企业的商业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计算、分析供应商的企业生态位宽度和企业生态位重叠度对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商业生态系统中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分离、部分重叠、完全重叠的状况并存。整车生产企业作为商业生态系统的构建者与领导者,可通过有效的策略调整供应商之间企业生态位的宽度和重叠度来促进供应商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保持商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飞  
在地处红壤低丘的江西泰和县中国科学院干烟洲试验站利用小区试验(1983年~1987年)和天然小流域(199l年~1995年),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重建了森林生态系统,并对其矿质元素积累、分布、迁移、运转等养分循环特征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封山育林是亚热带红壤丘陵山区重建森林生态系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在人工造林中应以针阔叶混交林作为构造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植被类型。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延熊  郭仁鉴  周国模  
在稳定性概念和类型讨论的基础上,给出系统产出扰动度(DO)、系统输入扰动度(DI)和系统产值优势度(DV)等10个区域森林资源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同时,给出系统稳定性预警分析的基本思路,并指出系统稳定性预警策略应由指标预警转向模型预警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鲜鲜  何文辉  彭自然  蔡清洁  崔丽香  张奥  
通过构建海水水族箱,分析其内过滤、温控等系统的构建模式,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浮游生物、大型海藻、鱼类等生物的优化配置、生长模式和景观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根据水族市场调研结果进行系统内动植物配置,主要动物数量比为清洁虾∶珊瑚=5∶1,大型海藻体积比为红藻门∶绿藻门∶褐藻门=7∶5∶3;为期一年的实验期间系统水质监测结果表明,稳定期水体硬度平均为5 159 mg/L,TN和TP分别为28.38μmol/L和6.09μmol/L,达到海水水质Ⅱ类标准,适合海水养殖;构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系统运行效果,R=8.54系统稳定性介于中度和高度稳定之间,生物多样性是其稳定性的决定因素。稳定的海水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顺利  周科平  胡小龙  
矿区产业生态系统(M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产业生态系统(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矿区技术创新生态经济系统(MTIES)概念,分析了MTIES结构、功能和效益上的失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行生态重组,优化"关键种"企业的年龄结构,推行矿区生态技术体系,加强生态管理等实现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的途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陈珊  陈双林  
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影响,能改变资源的有效性,会起到建设性或破坏性效果。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是优良的笋用竹种,为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雷竹林受到频繁的人工强度干扰。为了给雷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综述了集约经营主要措施林地覆盖、施肥等对雷竹林鞭竹系统、土壤和生物性状等的影响。分析表明:雷竹林长期连年林地覆盖和过量施用化学肥料等不合理的经营干扰,会导致鞭竹系统结构稳定性降低和功能下降,土壤发生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劣变,致使立地生产力衰退。提出了有机覆盖物筛选及林地存留覆盖物促腐、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土壤性状改良等雷竹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护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武春友  邓华  段宁  
产业生态系统(IES)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践工具,在国内外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IES独特的生态化产业链接属性和成长环境,造成大量不稳定问题逐步浮现并且已经成为影响产业生态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障碍。以Cape Charles、Kalund-borg等生态工业园发展为案例,对出现稳定性问题的IES进行回顾。然后,通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内涵的研究,探讨IES稳定性的相关概念。该文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研究所得到的17个IES稳定性的可能影响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研究,把它们划分为结构、技术、外部三个纬度,其中结构性影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成员距离、核心组员、生态产业链长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顾江  
本文通过应用熵及熵生产率的原理,采用矩阵、李亚普诺夫函数和微分方程来测定生态系统的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并应用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测算案例来说明该原理的具体应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温芝元  曹乐平  
为研究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因素的修正,讨论了m个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环境因素修正后的生态系统角度,讨论了稳定性判断的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找到了一个理论模型学派与生物生态学派就稳定性问题的结合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万选  
世界森林生态系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森林,北方针叶林以及其他有林地。由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森林生态系统遭受了规模巨大的损失,表现出非完整性特征,并使森林火灾发生的频数增加,强度加大。目前全球有60%多的森林面积受到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和影响,工业化国家绝大部分的森林是处于“半自然”状态下,或转变为人工林,发展中国家森林覆盖率下降,从而改变了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牛晓栋  江洪  王帆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新旺  门明新  王树涛  齐跃普  杜博洋  许皞  
论文旨在探讨河北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及内涵,构建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定量评价实证研究。首先,在总结生态系统领域有关稳定性研究相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特点,给出了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其稳定性内涵。然后,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构建了一个包括产量形成、投入产出、土壤生态等主导过程及生态环境效应4个方面22个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构建了区域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的数学模型;并以雄县为例,运用所建模型进行评价,发现1995~2005年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水平变化较大且呈阶段性发展,1995~1999年呈直线式逐年下降,2000~2005年呈波浪式发展,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兰天  向来生  
循环经济是人类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产物。循环经济倡导资源、经济、环境、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模式下,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矿区循环经济系统运行的效率。为实现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文中首先从交易性因素和非交易性因素两个维度对影响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博弈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判定;最后,结合在济三煤矿的实际分析与研究,给出了促进煤矿区产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几点对策,这对于煤矿区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