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8)
- 2023(15223)
- 2022(13141)
- 2021(12114)
- 2020(10328)
- 2019(23187)
- 2018(23048)
- 2017(44054)
- 2016(24296)
- 2015(27068)
- 2014(26892)
- 2013(26331)
- 2012(24095)
- 2011(21712)
- 2010(21382)
- 2009(19537)
- 2008(18865)
- 2007(16506)
- 2006(14224)
- 2005(12134)
- 学科
- 济(92422)
- 经济(92306)
- 管理(70524)
- 业(64879)
- 企(53349)
- 企业(53349)
- 方法(45754)
- 数学(40152)
- 数学方法(39775)
- 农(25045)
- 财(24874)
- 中国(23667)
- 学(23446)
- 业经(19878)
- 地方(18441)
- 环境(18012)
- 制(17418)
- 贸(17417)
- 贸易(17412)
- 易(16861)
- 农业(16684)
- 务(15987)
- 财务(15916)
- 财务管理(15888)
- 理论(15317)
- 企业财务(15118)
- 技术(15106)
- 和(14630)
- 划(14329)
- 银(13929)
- 机构
- 大学(343558)
- 学院(341287)
- 管理(134537)
- 济(131257)
- 经济(128430)
- 理学(117837)
- 理学院(116494)
- 研究(114867)
- 管理学(114395)
- 管理学院(113805)
- 中国(83267)
- 科学(75500)
- 京(73203)
- 农(64523)
- 财(59235)
- 所(58546)
- 业大(58459)
- 研究所(54127)
- 中心(51846)
- 农业(50959)
- 江(48680)
- 财经(48480)
- 北京(45839)
- 经(44304)
- 范(43925)
- 师范(43336)
- 院(42404)
- 州(39311)
- 经济学(39072)
- 技术(36719)
- 基金
- 项目(245774)
- 科学(191163)
- 基金(177853)
- 研究(172477)
- 家(158567)
- 国家(157286)
- 科学基金(133357)
- 社会(107733)
- 社会科(102048)
- 社会科学(102020)
- 省(96439)
- 基金项目(95262)
- 自然(89873)
- 自然科(87728)
- 自然科学(87702)
- 自然科学基金(86136)
- 划(81887)
- 教育(78903)
- 资助(73114)
- 编号(68783)
- 重点(55289)
- 成果(54415)
- 部(53215)
- 发(51416)
- 创(50922)
- 科研(48144)
- 课题(47585)
- 创新(47534)
- 计划(46820)
- 大学(45028)
- 期刊
- 济(135956)
- 经济(135956)
- 研究(93920)
- 学报(65212)
- 中国(61460)
- 农(56753)
- 科学(55368)
- 大学(48038)
- 管理(46156)
- 学学(45741)
- 财(43851)
- 农业(38610)
- 教育(35757)
- 技术(27064)
- 融(26166)
- 金融(26166)
- 业经(23648)
- 财经(23182)
- 经济研究(22113)
- 业(19724)
- 经(19638)
- 科技(18487)
- 问题(18204)
- 版(17698)
- 业大(17554)
- 图书(17210)
- 林业(16408)
- 理论(15774)
- 技术经济(15340)
- 资源(15123)
共检索到47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杰 高祥 徐光 吴润 郑小贤
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评价体系框架,并结合实例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由"调查指标-阈值指标-评价指标-控制指标-目标指标"5个层次构成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框架。以吉林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杨桦次生林为例,建立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该体系层次清晰、指标合理、逻辑清晰,便于实施和控制。该体系为探索森林健康研究的评价手段,丰富其理论研究体系提供了方法参考。
关键词:
森林健康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杨-桦次生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晓光 陈文君
加强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的关注,既是维护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从我国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总体状况出发,在借鉴相关领域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四个层面、八个维度构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而主要运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对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健康标准及其程度进行了探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庆轩 何兴元 魏玉良 张正义
采用生物指示物法和综合评判法对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以光肩星天牛为生物指示物的评价结果表明,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综合评判法中的公众评价结果是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基本健康和亚健康之间,专家权重的评价结果为沈阳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关键词:
沈阳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谭三清 王湘衡 肖维 张盛
为了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发展规律,本研究构建了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复杂网络和综合指数法对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以广州市大岭山林场216个小班为例,把优势树种和龄组相同的相邻小班合并成景观斑块,构建了小班网络、景观斑块网络,并计算出不同尺度的健康指数。结果表明:小班尺度,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小班分别是139个、44个、20个、11个、2个;景观斑块尺度,优质、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景观斑块分别占总面积的75.57%、10.68%、10.13%、2.86%、0.76%;区域尺度,整个区域的森林健康指数为78.62,森林健康等级为健康。研究结果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朝应 刘兆刚
根据健康经营理论,从表达林分健康状态的林分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林分活力和生物量分布等4个方面建立林分健康评价体系。运用层析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计算出各样地的健康评价指数(Hi),在此基础上用对比差异法提出健康经营效果指数(Me),并用这种方法对大兴安岭塔河地区的4块样地2种健康经营方式经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工更新改造和中幼龄林抚育这2种健康经营方式都使林分得到有效的改善,林分生产力、可持续性和抗干扰性都有不同幅度的提高,表明2种经营方式都是该地区合理的选择。提出的健康经营效果指数能够简洁直观地评价出健康经营的效果,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为经营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苗艳青
研究经济转型过程中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深层机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利用山西省临汾市的空气污染资料,描述了1985-2005年临汾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并根据临汾市2003-2005年的月空气污染指数和呼吸系统疾病发病门诊量,估计了临汾市空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边际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空气污染指数对临汾市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季节、烟草人均消费量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根据实证结果,认为:如果我们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道路,那么最终将会损害当地的健康人力资本,进而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关键词:
健康生产函数 空气污染 健康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巧辉 刘晶岚 王小平
森林保健游憩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游憩形式,是旅游业与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对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因素与健康效益感知量表的构建,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410位游憩者样本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践理论模型验证,同时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与游憩机会,健康效益感知为生理健康恢复、心理情绪调节、社会适应力改善与环境道德品质导向;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的其中四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其中七条路径感知显著;不同健康状态的游憩者对于森林公园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存在差异性,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该研究有助于为森林公园改善公众健康状况的社会效益提供指导。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晋立 林笑秋 邵宏睿 李文枭 董建文 郑宇
【目的】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是探究游憩者与环境交互所形成的结果,与景观知觉的构建紧密联系,对于探讨森林公园与游憩者健康影响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游憩者场所感知与环境行为视角探讨森林公园健康效益的内在转化机制。【方法】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样地,结合游憩者“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视角,构建景观知觉、场所依恋、环境行为与健康效益评估之间的关系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解析四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1)自然属性感知、设施属性感知、文化属性感知、空间属性感知是构成景观知觉的主要因素,影响系数分别为0.777、0.696、0.743、0.755,景观知觉对场所依恋有显著影响,影响效应达74.4%;(2)景观知觉能显著影响环境行为水平,直接影响效应达39.8%,间接影响效应达44.3%,场所依恋是两者影响关系中的中介变量。(3)景观知觉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30.2%的直接影响效应,并通过场所依恋和环境行为的中介作用对健康效益评估产生50.9%的间接影响效应。【结论】通过结构关系模型检验分析,揭示了游憩者在森林公园中的健康恢复是“感知评价—情感响应—行为实践”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体系。后续可结合媒体大数据以及科学的人体健康测定器材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图1表6参3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刘嘉 朱岩 钟林生
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保健价值,发展森林保健旅游,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选取海南尖峰岭、湖南大围山和江西庐山的过夜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森林保健旅游体验量表和森林保健功效感知量表的基础上,对301份正式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健设施,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保健功效为身体健康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社会关系改善。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发现健康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保健设施体验→社会关系改善"两条路径感知显著,亚健康旅游者对"自然景观体验→身体健康恢复"、"自然景观体验→心理状态调整"、"自然景观体验→社会关系改善"、"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生态环境体验→心理状态调整"、"生态环境体验→社会关系改善"、"保健设施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七条路径感知显著,健康状态的调节效应得到部分证实。基于此,提出了三点森林保健旅游管理启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群明 刘嘉 朱岩 钟林生
深度挖掘森林资源的保健价值,发展森林保健旅游,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亚健康状态。选取海南尖峰岭、湖南大围山和江西庐山的过夜旅游者为研究对象,在构建森林保健旅游体验量表和森林保健功效感知量表的基础上,对301份正式调研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体验要素是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保健设施,森林保健旅游的三大保健功效为身体健康恢复、心理状态调整、社会关系改善。以健康状态作为调节变量进行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发现健康旅游者对"生态环境体验→身体健康恢复"、"保健设施体验→社会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桓 韩海荣 康峰峰 刘利 伊力塔
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健康评价有别于普通的森林健康评价,在评价中要考虑森林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从森林对生态系统、森林社会价值、森林对珍稀保护物种影响等方面构建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森林健康综合指数,从而判别自然保护区森林的健康程度,并对北京百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进行健康评价。评价结果表明,15块样地中,有8块样地处于健康以上状态,比例达到了53.3%,亚健康状态样地占到了46.7%,表明百花山保护区森林健康状况良好,与实际调查情况一致,表明指标体系有较好的适用性。图1表3参2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桂子凡 张贵
为了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对广州市森林健康风险进行全面认识、客观分析、科学决策,分析了国内外森林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进展,根据森林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及其指标的定性、定量筛选结果,从森林结构性、功能性、环境性风险三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出了广州市森林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以年和区域为风险评价尺度,运用标准比值法、AHP法及风险综合评价指数公式,得到了广州市及其主要八个区(市)的森林健康风险评价等级,均处于轻度。这将对促进广州市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关键词:
森林健康 风险评价 指标体系 广州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