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8)
- 2023(7102)
- 2022(6001)
- 2021(5526)
- 2020(4757)
- 2019(10567)
- 2018(10782)
- 2017(21555)
- 2016(11448)
- 2015(13303)
- 2014(13502)
- 2013(13624)
- 2012(13494)
- 2011(12634)
- 2010(13069)
- 2009(12957)
- 2008(12731)
- 2007(12059)
- 2006(11516)
- 2005(10450)
- 学科
- 济(73563)
- 经济(73405)
- 管理(32636)
- 业(27868)
- 方法(25037)
- 企(22586)
- 企业(22586)
- 数学(20271)
- 数学方法(20074)
- 中国(19099)
- 地方(17172)
- 农(15199)
- 学(14765)
- 业经(14275)
- 制(12924)
- 地方经济(12573)
- 财(12327)
- 和(10871)
- 银(10077)
- 银行(10065)
- 贸(9894)
- 贸易(9885)
- 行(9767)
- 理论(9646)
- 环境(9554)
- 易(9552)
- 农业(9511)
- 融(9467)
- 金融(9466)
- 体(9245)
- 机构
- 大学(189680)
- 学院(187058)
- 济(88248)
- 经济(86423)
- 研究(68372)
- 管理(67265)
- 理学(56360)
- 理学院(55695)
- 管理学(54714)
- 管理学院(54371)
- 中国(53715)
- 财(41792)
- 京(41609)
- 科学(39307)
- 所(35640)
- 财经(32544)
- 研究所(31608)
- 中心(29593)
- 经(29217)
- 江(28780)
- 经济学(28428)
- 北京(27774)
- 农(27598)
- 经济学院(25244)
- 业大(24835)
- 范(24651)
- 师范(24476)
- 院(24199)
- 财经大学(23753)
- 州(22888)
- 基金
- 项目(107429)
- 科学(83712)
- 研究(79489)
- 基金(77665)
- 家(67131)
- 国家(66583)
- 科学基金(55440)
- 社会(53532)
- 社会科(49540)
- 社会科学(49518)
- 省(40338)
- 基金项目(40180)
- 教育(35662)
- 划(33653)
- 自然(33174)
- 资助(33104)
- 自然科(32324)
- 自然科学(32315)
- 自然科学基金(31730)
- 编号(31718)
- 成果(27341)
- 部(24270)
- 发(24207)
- 重点(24075)
- 课题(22362)
- 国家社会(21728)
- 教育部(21042)
- 创(20457)
- 人文(20344)
- 性(20273)
- 期刊
- 济(113135)
- 经济(113135)
- 研究(64702)
- 中国(37372)
- 财(30703)
- 学报(28328)
- 管理(27319)
- 科学(26747)
- 农(25738)
- 大学(22594)
- 学学(21421)
- 融(20038)
- 金融(20038)
- 经济研究(18771)
- 财经(17917)
- 教育(17495)
- 业经(17165)
- 农业(16841)
- 技术(15780)
- 问题(15598)
- 经(15590)
- 贸(12160)
- 技术经济(11476)
- 国际(10493)
- 统计(10398)
- 经济问题(9940)
- 商业(9599)
- 理论(9514)
- 经济管理(9288)
- 世界(9225)
共检索到304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温亚力
林业不仅可以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林产品,同时林业的经济贡献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森林物产的开发、生产、加工利用来实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林业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成为社会生产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部门,数量巨大和种类繁多的森林物产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界林业发展也证明,林产品供给对经济发展具有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增前
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与整个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联系在一起。它的消长虽与它自身的演变规律有关,但从外部因素看,除了受制于地理环境外,主要是受制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纵观人类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历史:从古代的毁林垦地,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芬 陈红枫
建立森林生态补偿机制能够部分或全部地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的价值,体现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平等性,动员全社会参与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更好地加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能力。本研究以海南省为案例,从居民问卷分析和机构调查分析入手,分析生态公益林区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讨论建立海南省生态补偿的管理机制。研究表明,大多数农户对生态补偿机制持赞同态度。从总体上看,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对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农户得到森林生态补偿较低,难以有效地提高农户的生活水平。通过案例研究发现,林业管理机构和居民面临的共同困难是资金不足,由此带来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保护与地区经济收入的冲突...
关键词:
森林 生态补偿 社会经济 海南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首先分析了中国森林及林地的变化情况,指出中国林地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人类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带来的农耕区的扩大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导致林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森林及林地面积与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影响森林及林地面积变化的相关因素中,与森林及林地面积相关性由强到弱的因素是所有其他土地面积、人均GDP、总人口、农业面积、乡村人口。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地 人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励龙昌 孟宪宇
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之一是经济政策 .该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点 ,结合森林经营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经济分析方法 ,有不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包含环境价值的费用效益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方法
关键词:
森林可持续经营 经济分析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林
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区域,利用1999—2010年的森林蓄积量和林业总产值数据,采用改进的生态经济弹性模型,对不同尺度森林生态经济弹性进行测度和分析,以反映森林资源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尺度上,我国森林生态经济弹性均值为0.255,处于生态滞后状态,且在研究区间内上升趋势不明显;2)区域尺度上,森林生态经济弹性均值的区域排列为东部(1.271)>中部(-0.277)>西部(-0.394);3)省域尺度上,天津(2.195)、辽宁(1.621)、广西(1.579)、广东(1.472)、福建(1.471)、西藏(1.344)、河北(1.337)、浙江(1.26...
关键词:
森林 可持续利用 生态经济弹性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刘俊昌 李兰英 郑振华 何拥军
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对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和天保地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提出了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包括以市场导向为主,开放合作,系统性,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利益激励等,并从协调发展的需要入手,认为关键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多方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伙伴协作机制等。图3表1参6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凌超 邓丹丹 张鼎文 杨文涛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维护和改善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2000-2018年京津冀38个样本县的卫星影像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森林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定量测算,并对森林破碎化的社会经济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均GDP对京津冀样本县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影响呈倒"U"型,即在人均GDP较低的发展阶段,人均GDP增长加剧了森林破碎化程度;随着人均GDP的提高,在经历拐点后人均GDP增长则有助于降低森林破碎化程度。此外,退耕还林工程对森林破碎化的影响为负,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森林破碎化的程度。城镇化比率、农村人均用电量、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以及人口密度等变量对样本地区森林破碎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减缓森林破碎化的政策启示,以推动京津冀区域可持续发展。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丰富了森林破碎化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二是基于人文地理与林业经济交叉学科视角,利用县域层面数据和计量回归模型在提高研究结论准确性的同时,为促进社会经济与森林生态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指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加猛
森林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碳氧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区域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尚不清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文章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基于51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对影响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由25.90×106 t C增加到46.16×106 t C,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地区生产总值和公路里程数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娜 李秀婷 魏云捷 孙毅
为确定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及各分项支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否存在拐点,财政支出是否存在最优规模和最优结构,本文针对我国财政数据统计口径和统计周期的特点,基于面板数据改进了随机森林方法,利用该方法对52个国家1995-2016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从中得出了财政支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规模和最优结构。结论显示,财政总支出和一般公共服务、经济事务、文化娱乐以及宗教和教育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存在拐点和合理区间。此外,健康、环保和社保支出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持续显著的正向作用。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国情,给出了我国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和最优结构,为优化我国财政支出总量和支出结构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加猛
森林植被在改善生态环境,维持区域碳氧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影响区域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尚不清楚。江苏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生态环境承载压力较大。文章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森林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基于51个县(市)的样本数据,对影响森林碳储量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由25.90×106 t C增加到46.16×106 t C,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对森林碳储量的影响显著为正,地区生产总值和公路里程数对其影响显著为负,人口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在江苏地区生产总值仍将保持一定时期惯性增长的条件下,增加森林面积和林业产值,提升森林的经营技术水平,对于提高江苏的森林碳储量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兰英 程云行 刘德弟 应胜超 李浪
农户是南方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的主体,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户经济行为的特征及其对森林可持续经营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提出了通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农民行为实行分类引导;优化农户内部条件,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来调整和优化农户经济行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经济行为 森林可持续经营 浙江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统计信息研究》课题组
近几年随着统计工作和统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统计信息被广泛地运用到社会、科技和国民经济等各个部门和行业活动中,统计信息在国民经济宏观经济管理和调控以及为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统计信息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统计信息的理论研究,以便正确认识统计信息、评价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强对统计信息的科学管理和应用,有效地发挥统计信息的各项功能,本文拟从统计信息的基本概念、统计信息与有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统计信息在社会经济信息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加强统计信息的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性研究。希望能够为统计工作的发展奠定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丁焰辉 陆日东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薛俊杰 张学忠 朱帧玺 姚志学
对《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在统计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看法薛俊杰,张学忠,朱帧玺,姚志学最近,《中国统计》、《统计研究》及其他有关书刊中,连续发表了一些报导和文章,对统计教学改革、教材建设和学科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批评和意见。我们是一些统计教学和统计科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